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饮食之中 谙练世味
向三时饮食中谙练世味,浓不欣,淡不厌,方为切实功夫。人生要像吃饭,大鱼大肉不手舞足蹈,淡水萝卜也能心平气和。如果能做到这样,那你的人生境界就非同一般。
唐朝时,有名官员负责从江南运粮到首都长安。但船行到江淮之间的时候,突然遇到了一场大风暴,虽然这名官员组织水手拼命地稳住运粮船,但最终还是被打翻了一大半。
不知不觉,又到了官员年终考核的时候。具体负责这次考核工作的,是组织部考核局的官员(考功员外郎)卢承庆。
卢承庆看了看那名官员的工作日志,然后对他说:“你负责押运国家的粮食,在路上损失了一大半。虽然说是客观因素所致,你没有主观失误,但按照现在的考核法规定,我还是得评你个中下等。”
通常这种时候,大多数的人都会脸红脖子粗地为自己辩白几句,但这位官员脸上根本看不出一丝抱怨的神气,他只是向卢承庆作了个揖,说了声“谢谢”,就默默地退了出去。
这位官员去留无意的淡定,给了卢承庆很大的震动。于是,过一会儿他又把那位官员的评语改为“客观原因,非人力所能控制,评为中中”,然后派人去通知那名官员。
通知的人来到官员家里,被热情地迎进了屋里,官员马上吩咐家人去准备饭菜,好好招待来客。
受到这般贵宾级的待遇,报信的人心里非常舒坦,就想赶快把好消息告诉那位官员。于是,他就把评级改变的事讲了出来。本来他以为听见这话,官员肯定会笑得合不拢嘴,但让他吃惊的是,那名官员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那你替我谢谢卢大人!”过后也没专门去卢承庆家登门表示感谢。
按当时的官场游戏规则,官员的这种做法,是很不近人情的。但卢承庆了解后,并不在意,反而觉得这位官员不但深沉镇定,还非常有骨气,于是,回头又把评语改成:“宠辱不惊,评为中上等。”
淡定的人生不纠结,过得坏也好,过得好也罢,都别太强求,也别太患得患失。在顺境中要保持淡定的心态,不要得意忘形,不然嫉妒和灾难就会接踵而至。在逆境中更要保持淡定的心态,千万别急赤白脸或唉声叹气,那样只会让自己更浮躁,更容易出错。
人的心理是非常复杂的,纠结、悲伤、愤怒、失望、抑郁、痛苦等等心态时常会出现,我们可以尝试着慢慢地去接受它们,这些情感也都是自己的一部分,以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悲观时候的状态,平静淡然的去分析去反思。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疏。
感悟:老人言,功业之成败,在于进,也在于退。能直能屈,能上能下,能进能退者方可成大事。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进居庙堂之高,退处江湖之远,都能挥洒自如,得其所哉。在此,老人言告诉我们,如何直,怎样屈;何时当一往无前,义无反顾,何时应挂冠归去,高蹈入林;更告诉我们那些取得功业成就的基本要素、方法技巧和正确心态。当今社会,追求成功的人们在千方百计地“修炼”技巧,受物欲横流,投机取巧,一夜暴富以及不劳而获的思想影响,许多人错误以为用尽机巧,左右逢源,就可以取得成功。其实不然,“修炼”技巧即使获得一时的成功,也不会长久!有文字记载以来,世上没有人通过用“计谋”或者“技巧”而获得成功的范例,只有一步步踏实地做好自己,做好本分,才能成就最好的自己……文/单眼老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宠辱不惊
“宠辱不惊”的典故由来
李世勣、卢承庆轶事(资治通鉴卷二〇一之十三)
典故32:宠辱不惊
中华历史典故心解(026)
UC头条:为人处世的境界: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