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文选材创新招术之二 抚今追昔法

转:空谷足音

 “抚今追昔法”就是用典型的历史事实来阐明主旨的方法。它以史为证,谈古论今,将古代事实正反并用,因而比一般的讲道理更令人信服。那么,如何选好用好这些事实呢?
    一、选例合适,叙例恰当。选例的原则是要真实,不编造杜撰;要典型,最好是名人名事;要能和观点相吻合。可选一例,也可选多例。如果是多例,各个例子应有不同的侧重点,互相补充,而不是重复。
    二、叙述史实,可具体,也可概括。对尽人皆知的,要概括叙述;对人们不熟悉的,要具体叙述。  

      三、对议论文而言,叙述史实后,还要加以分析阐释,不能以例代议。分析可以是一段话,也可以是一两句话。可以在叙述事例之前,也可以在叙述事例之后。这儿所说的分析,就是指对事例发议论,使事例论据与论点融为一体,起到证明论点的作用。
    四、事实有好几个,还要合理安排好先后顺序。原则上是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也可以从国外到国内)。

例文                                        感情与理智

      题目让我想起了两个故事。
    第一个发生在三国时期。赤壁战后诸葛亮用计夺了荆州死赖不还。吴国都督周瑜献计,趁刘备之妻丧,用联姻之计,诱刘备到东吴扣之,然后逼刘备还荆州。这原本是一个很妙的美人计,但不想诸葛亮看出破绽,利用吴国太爱女之心与孙权孝母之道大做文章,使得吴国太处处护着刘备,使孙权周瑜投鼠忌器,最后落得个“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场。
    第二个发生在春秋时代。一个落难的公子流落齐国,齐王给了他一个美女做妻。十余年后,公子的国家发生内乱,部下认为这是夺位的良机,纷纷劝说这位公子回国争位。但是公子过贯了奢糜的生活,不愿离开美丽的妻子。他那位目光远大的妻子,虽然心里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却在灌醉了丈夫后,让家臣把他送回国了。后来,这位公子夺位成功,成了春秋时代赫赫有名的霸主。这位公子就是晋文公重耳,那位妻子就是齐姜。
    我们不妨讨论讨论这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中,吴国太根本就是妇人之仁,为了自己的爱女,不顾吴国的霸业,使诸葛亮之计得逞。更重要的是,她将吴国最优秀的都督周瑜的话当耳边风,使得诸葛亮二气周瑜成功,加快了周瑜病情的恶化,使得他英年早逝,也使吴国元气大伤。试想一下,如果吴国太目光放远点,把刘备扣留,讨还荆州,这不但会使吴国国力大增,而且蜀国必定会因此受制,吴国的霸业就指日可待了。一念之差,谬以千里,最后吴蜀被灭,并不是天意。
    第二个故事,齐姜真的可以称为英雄了。她没有被眼前的奢华迷惑,她想着的是丈夫的霸业,宁愿自己与丈夫离别也不愿耽误丈夫的前途。平心而论,晋文公的成功与她的高瞻远瞩是分不开的。如果她也只是一个平庸的女流之辈,那历史书上就永远也没有晋文公这个霸主了。大胆说一句,她的决策甚至英明地挽救了整个晋国!
    其实我们都体会得出,感情往往会迷乱理智的视线,人在感情漩涡中是很难用理智去思考问题的,因为理智作出的决策往往与自己的感情相悖,而要违背自己的感情办事却要下很大决心才办得到。能做到这样的人并不多,某些还因此受人耻笑。武则天为当皇后不惜扼杀自己的新生儿,后人评价说她心狠手辣,但若不是这样,哪还有唐朝女皇的传说?哪还有唐朝的兴盛富强?
    感情与理智是两个对立面,而要对某个事物进行正确的认识只有靠理智去面对才行。
    评语:这篇作文以历史故事为切入点,穿越时空,纵连古今,紧扣“感情与理智”的关系来讨论故事,得出“要对某个事物进行正确的认识只有靠理智去面对才行”的结论。虽然没有过多的笔墨涉猎当代社会,但通过作者理性的分析,睿智的见解,哪点不是在点明时弊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作文创新招术之2 抚今追昔法
王青生改作文(9、10)(初中部两篇完结)
中国的战争:春秋时代——晋秦麻隧之战(一)
中国古代十大悲情英雄
用鱼肠剑政变,美人血祭旗,3000宝剑陪葬,此春秋王者霸气十足!
一场源于公元前515年的刺杀,开启了春秋吴国的争霸时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