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诗三百首译注评之6--望岳
userphoto

2020.10.07

关注

转:毕宝魁的博客

6--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

     雄踞五岳之首的泰山,你究竟如何辽阔崇高?你的青翠之色覆盖着齐鲁大地,无边无际,没完没了。自然生成时,你汇集了天下最神奇秀美的灵气,高耸云霄的山峰将阴阳两面分割成黄昏和拂晓。缭绕山腰的白云好像在胸中荡漾,极目远眺,可以看到归巢的飞鸟。总有一天我要登上这高峻的绝顶,一览周围群山的低矮和渺小。

【注释】

[岱宗]泰山别名,也是对泰山的尊称。因古人尊泰山为五岳之首,故称岱宗。[齐鲁]春秋时两个诸侯国。齐国在泰山之北,鲁国在泰山之南。  [未了]未尽。  [造化]大自然,造物主。  [钟]聚集。  [神秀]神奇秀丽的景色。  [阴阳]指山南山北。山南为阳,山北为阴。  [割]划分。  [昏晓]黄昏与拂晓。  [曾]同“层”。

[决眦]极力睁大眼睛,快要把眼眶挣裂。决:裂开;眦:眼眶。  [会当]终当。  [凌绝顶]登上最高峰。

【评析】

       本诗是杜甫早年的作品,在赞美泰山高大奇伟景象的同时,抒发了自己的远大理想和抱负,有一种藐视一切的高傲伟岸的气度和昂扬向上的精神,与后期诗作的沉郁顿挫不同。

       开头两句采用自问自答的设问方式表达刚刚望到泰山时的喜悦、惊奇、仰慕、赞叹之情。诗人以前没有见过泰山,因此怀着敬畏与猎奇的心情来游览观看。“夫如何”,是自己急于看到泰山时的心理,也可引起读者的高度注意。“齐鲁青未了”是对泰山高大雄伟气势的赞美。“青未了”三字可谓俗语雅用,给人的印象很强烈,虽然侧重写泰山占地面积之大,但其巍峨崇高也暗含其中。浦起龙《读杜心解》说:“写山势只‘青未了’三字,胜人千百矣。”“造化”两句突出泰山的高峻和壮美,“钟”字表现大自然对于泰山的偏爱,“割”字写出泰山的生命活力和崇高险峻的形象。“荡胸”两句写望的主体感受。山间升腾飘浮的白云使诗人心潮起伏激荡,眺望那归巢的飞鸟简直要把眼眶挣裂,可见诗人对于泰山景色的钟爱,也写出了泰山的神韵。“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表达诗人一定要登临绝顶而一览天下的决心,从而表现出一种高瞻远瞩的气势和俯视一切的雄心。收束有力,将登山升华为一种人生境界,给人以启迪、鼓舞和力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杜甫《望岳》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杜甫一首诗写望岳,全篇无一个望字,却有傲视天地的壮志
中考生必备:2017上海中考文言诗文重点篇目考点整理(一)
《望岳》杜甫唐诗原文阅读翻译赏析
【王补平语文资料】八年级古诗鉴赏《望岳》
望岳.杜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