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扒皮醒思录(20)

转:家长百事答

扒皮醒思录(191-200)


扒皮醒思录(一百九十一)

1.

没有接纳就没有新开始;

可为什么有的人能快速主动接纳,而有的是只能靠时间来慢慢淡化呢?

这和人是否找到希望有关;

有了新希望,人的焦点就会聚焦到新希望的开拓上;

没有新希望,人的焦点就会固守于抵触旧的不平衡。

因为“开拓新希望”和“抵触旧不平衡”本质上都是为了让自己“好的标准”得以达成。

2.

分析问题的三一二法则:

首先,跳到第三人视角,不受情绪和利弊干扰,客观的看到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其次,站在第一人视角,感受当事者的感受和心态,找准具体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回到第二人视角,得出让当事者乐于接受并能够解决问题的办法。

3.

亲子关系的两个核心要素是:爱和信赖;

有爱则无疏远、无敌意,有信赖则无隐藏、无私心;

爱从哪里来?日常的求和;

每一次的尊重、亲近、鼓励、赞赏,都在传递和示范着爱;

信赖从哪里来?日常的求同;

每一次的讲述、沟通、明理、解决,只有做到可信、公正、权威、平等,孩子才肯真接纳,而这每次接纳建立的都是信赖。

4.

平等,是让生活中不制造压迫的好方式;

除了我们平常认为的对别人态度的平等;

还包括了:

对别人的询问及时回应;

对别人的付出及时肯定;

对别人的善待善意响应……

维护平等不是随性为之,而是需要用心和刻意的,累是累些,但只要做到了就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冲突和问题。

5.

“该做的事”和“想做的事”:

孩子小的时候,每一次规划和安排,我们都要教孩子“先做该做的事才能安心做想做的事”这样的思维模式。

教了,“该做的”日后会成为承担,“想做的”日后会成为信念。

没教,“该做的”日后会成为负担,“想做的”日后会成为避难。

6.

人心都向好;

如果人可以放下某个好;

那只是因为TA找到了某个更好的好;

常人认为那是放下;

只是因为常人未到那个境界,感知不到那个更好的好,理解不了;

7.

活着的时间,并不等于命;

只有注意力发挥作用,命才启动;

注意力不发生作用时,人的所有感觉都是:在等。至于等什么,自己说不清。

而人的注意力会按什么顺序启动呢?

于分类:先痛苦,再喜欢,后需要。

于内外:先自我,再关系,后资源。

所以为什么自卑一直苦呢?

因为占了“自我”和“痛苦”这两个先。

8.

人的态度尊重不尊重;

其本质是:认为人平等不平等;

人的沟通明理不明理;

其本质是:判断事公正不公正;

我们常说做人做事的原则和智慧;

其实说到底还是老生常谈的两个词:

平等!公正!

9.

“成长型人格”和“逃避型人格”看似截然不同;

其实两者都有好的未来憧憬,也都有向好的权重机制;

不同只在于对生机和困难的判断差异;

而这判断其实只取决于一点:

人发现希望的能力。

换句话说:发现希望的能力决定了人成功的几率。

10.

智慧,便是懂进退;

何为懂进退?是个方法吗?

不是,是个能量。

持得住自己,则看到全貌,驱动自己做对的事,为进退;

持不住自己,则只看到外界得失利弊,被情绪驱动任性妄为,是妄为;

进退的核心还是:对内自知所长所愿,对外确定使命志向,如如不动,持住自己。

扒皮醒思录(一百九十二)

1.

啥是能力的标准?一直认真!

因为这包含了心态、勇气、责任、方法等整体素质;

啥是人品的标准?一直维护规则!

因为这包含了同理心、见地、思维、执行力等全面品行。

2.

心不安,是人最避不开的烦恼;

在这个烦恼下,人们分成了两条道:

一条道,用自律和努力换安心;

一条道,用惯性和沉醉换麻木;

求安心的人,像稳健行驶的车,向前进;

换麻木的人,像被鞭打的陀螺,原地疯。

3.

说到育子,就有人以独立为由阻碍教育;

那么何为独立呢?

是指形单影只靠自己吗?不是。

众多企业领袖都在团队里,难道不独立?

所谓独立,指的是凡事不依赖、不等待他人,而是靠自己主动的去思考和行动;

亲近和规则并不妨碍人的独立,反而是帮人建立了让人独立的勇敢;

真正妨碍人独立的只有那些造成人无助和懦弱的“见死不救”和“否定打击”。

4.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善?

让忠言听起来顺耳;

让改变发生于无形;

让人感受到进步是一种好的体验;

让人感受到努力是一种喜悦的信念;

如此,是真的德智双全的善。

5.

单独说“自律”两个字其实总会带着误解;

真正准确的说法是:享受自律!

自律若只是苦的,那只会演变成:曾经自律。人若能一直自律,一定是经历过成就感和认同感后享受着自律带来的欣喜。

所以,不要越级谈自律,那并不可行;

而是要告诉人:先努力、先找感觉,有了成就感和认同感再一步步的建立自律。那才不会把人误导进半途而废的路途里。

6.

危机,说的是机会往往都在危险处;

磨难,说的是磨砺进步都在困难时;

曾国藩说“尚拙”,这两字真是精妙;

拙而重复即是恒,恒而思索即是智;

务实德进,恒行智生;

德智俱进,运道相应;

则,万事历难而终利,人生百炼而大成!

7.

健康是需要保护和建设的;

考验健康的界限,就会丧命;

人性也是需要保护和建设的;

考验人性的界限,只会丧失人性;

为什么我们强调情感和规则呢?

因为:规则保护人性不下堕,情感建设人性向上升;

8.

有咨询者问: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哪个更重要?答:

何谓心理健康?经事时无痛苦、有喜悦。

学生阶段人大部分注意力都在学习上,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可以战胜环境的压力,让内心痛苦少、喜悦多,便是心理健康。

换句话说:学生通过努力取得好成绩,和工作者通过努力获得高回报一样,都是获得心理健康的最直接方式。

9.

何为进击模式?

先有希望,而后围绕希望去建立:目标和计划,情感和机制、行为和规则,并让这六方面运转起来形成“虚处有信有喜、实处有事有成”的能量。

这能量可以一直持续进击,称之为进击模式。

10.

讨好型人格的形成和改变方法:

因为人的确定感生安全感,所以一旦一个人有了见解上的确定感,就没有安全感顾虑,就会不在乎他人看法;

而一旦一个人没有确定感,就会产生安全隐忧,就会通过讨好和顺从他人来获得安全感。

所以讨好型人格的核心是自己的不确定。

怎么改变呢?

努力、体验、自证、认同,得到确定。

扒皮醒思录(一百九十三)

1.

人的社会属性就是存在感和优越感;

过了这个坎获得了喜悦感就是真强大了;

而未曾强大的普通人都在存在感和优越感的魔咒里,只是获得方式不同而已:

有本事的人靠名利权势来证明;

没本事的人靠吹牛忽悠来获得;

低级的人靠压迫家人和弱者来满足;

2.

再高配置的设备,若不能随时代自我升级,也是低级设备;

再好条件的人,若不能随环境主动成长,也是低级人生;

而能让人肯主动成长的机缘其实并不多:

或者是早早建立起来的成长的信念驱动;

或者是身为父母后对孩子的爱带来转变;

或者是大的苦大的难导致的推倒重建;

3.

人生百年;

想法只是幻想;

轨迹才是奇迹;

能够创造奇迹的:

不是每个想法的新奇;

而是每个细节的落地;

4.

不是每个人都有刚刚好的机缘;

不是每个能量都能立刻改变;

给人能给的真相、给人可行的希望,然后给人自己选择的权利,就是成全;

5.

都说把心放宽。何为放宽?

就是把标准放低。何为放低?

无外乎三点:

得时不贪!失时不哀!厌时不恼!

怎么做?

得到时,提醒自己去认同自我所长所短,则知所得之限;

失去时,提醒自己去对比最坏结果来知足,方知当下是福;

厌恶时,提醒自己查人之局限、和而不同,则可无憎圆融。

6.

努力这件事其实有两种:

其一为钝,其二为利;

差别在于“见”的坚决;

“见”不够坚决的努力,有改变,但永远无法突破局限;

“见”坚决的努力,则可以突破局限,造成质变;

就如:悟和修缺一不可,但有悟的修可直了入道,无悟的修则长路漫漫。而悟从何来呢?坚决的、确定的“见”。

7.

未来的美好,在于希冀;

希冀的美好,在于选择的权利;

于是,

有选择,人会意气风发;

没选择,人会垂头丧气;

而是否有选择,三分在境遇,七分在心力;

突破自己,不必等时来运转,而去求境随心转。看到新选择,则美好可期。

8.

当身材不再挑衣服时,才是最好身材;

当感受不再挑境遇时,才是最好自己;

追求好的自己,要经过一次标准更替:

~不强求更好的外界来达到内心满足;

~而是用更好的自己来让一切变得舒服;

9.

提升思维层次的意义远大于努力;

然而,如何提升思维层次呢?

看破~是最直接的方法;

人看破了什么,就超越了什么;

但是,一说到“看破”,人们就都习惯性地认为:是出世的、清苦的、反社会的……

其实,“看破”非但不乏味,反倒更有乐趣:就像人在玩游戏,既有沉浸者的快乐,又有操控者的明智;既有游戏内情节的乐趣,又有游戏外自我认同的欣喜。

10.

人到中年,定雅如竹;

有些是幸运,有些是成熟;

幸运何在?于直觉自如处;

成熟何在?于境随心转时;

然,不管幸运多寡,日新一步都是良途;

如何日新一步?

于难处,练习境随心转,求喜;

于喜处,体验制心一处,求成!

扒皮醒思录(一百九十四)

1.

其实,经历多少苦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经历苦后还能让自己微笑舒服;

就像,

经历过多少次练习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最后通过考试、实现能力升级;

生活的点滴其实都是习题,能解决掉并让自己保持舒服,能处理好并让自己保持暖意,让自己越来越少的攻击性,越来越少的恐怖焦虑,才是升级。

若只是经历、只是悲戚,那不是升级,而是逃课没学习。

2.

人们往往以为“对”和“错”是等量对立的;

以为改掉了“错”就得到“对”;

不!

对和错不是等量的,排除掉无尽数量的“错”,也未必得到那个“对”;

“对”只能通过寻找得到,不能通过改“错”得到;

明白了这个理,大家就懂了:花时间去改错往往毫无进展,而花时间去体验“对”就是最好的改错利器。

3.

知而不行者,难在找不到行的喜悦感;

行而不知者,难在找不到知的透彻感;

行如何满足喜悦感?符合规律!

知如何满足透彻感?洞彻规律!

遂,什么是知行合一最核心的问题?

“认知规律”并“符合规律”!

为什么古人说“事上练”和“大志愿”是知行合一必需的条件呢?因为那是“体验规律”所必需的练习机会和支撑愿力。

4.

让自己面对挣扎时舒服起来,是修戒;

用心理学讲,叫定规则;

让自己面对散乱时舒服起来,是修定;

用心理学讲,叫保状态;

让自己面对逆境时舒服起来,是修慧;

用心理学讲,叫设定效应;

让自己行善事时舒服起来,是修德;

用心理学讲,叫心理暗示;

叫法不同,意义一致,不必分别,只需行动。

5.

家庭、社会,就是多个个体、多颗心;

都不在乎他人,就成了无情野兽,会灭;

都在乎他人,就成了倾斜自我,会苦;

唯有求得个自我金贵又彼此保护的平衡,方可安好太平;

然而,没有妥协便没有平衡,妥协太多又失了自我,如何是好?确定妥协规则:

一、情为根,自由必向维护情感妥协;

二、和为本,情绪必向温和沟通妥协;

三、同为主,私心必向群体利益妥协;

四、律为魂,得失必向群体规则妥协;

6.

对他人的真心是什么?

是希望他人好!

希望他人好靠什么实现?

当然靠让他人舒服的言语、态度、行为;

让人不舒服的行为达不到好,只制造暴;

那么也就意味着:真心 ≠直接心意;

而=让他人舒服的行为+希望他人好的意愿+不断修正的安排。

so,真心不是直意,而是一个因善愿而凭智慧和努力设计的让人变好的局。

7.

不管人看了多少道理;

大多也只能在原地叹息;

最后,人还是只能靠“能量”来改自己;

而道理和能量之间到底有多远的距离?

因和果的长度,天和地的距离;

比如,道理说要接受过去,但做到接受过去的能量却成于~寻找到未来的新希望;

再比如,道理说要温和待人,但做到温和待人的能量却成于~忏悔自己;

所以啊,不能仅靠道理自救,那鞭长莫及,要去行动并在行动中摸索路线形成能量,这个过程概括起来就叫:知行合一。

8.

冯唐说:作家有个黄金线;

其实,人生何处不是呢?

所谓成功,处处需要这个黄金线:

于价值,要有个获得多数人认可并让自己获利的能力;

于形象,要达到个被多数人喜欢并让自己自信的修炼;

于社交,要有个被多数人赞赏并让自己温暖的本事;

这处处,都需要个由外而内的获得世间成功的过程。那么,何为黄金线呢?就是抛开个人视角去看到众生的好恶规律,然后凭规律由外向内成就自己。

9.

不管是感觉到做错事而遭逆境的痛苦;

还是感觉到做对事而遇顺境的美好;

都能让人产生向好的想法;

但,

如果只是感知到做错的感受,却依旧不知对为何物,那么即便无限厌恶逆境的苦,也往往只会在痛苦里原地旋转;

而如果人感觉到了对的感觉,就能够循着感觉继续努力,进而离开逆境走向幸福。

so,

厌坏难能离坏,历好方易抵好;

打击难助进步,好评帮人成功;

10.

遇人情绪;

若想着灭刺,便盯着刺,便易怒;

若想着扶助,便盯着苦,便付出;

同样一件事,是刺是苦谁做主?

见解做主!

见解为“如我意便是解决”,便想灭刺;

见解为“助其成便是解决”,便想扶助;

然而,见解如何改变呢?

在思行之间逐步感悟,这又是知行合一。

扒皮醒思录(一百九十五)

1.

痛苦在哪,人的短板和局限就在哪;

捍卫自己的局限,便是以缺当满;

便分歧永在,越求越不得,越苦;

接纳自己的局限,并制定出改进方案;

则是以缺当缺,以行求满;

则心念一致,痛苦可消,借机进步。

综上,遇苦恼,先接纳自己的不足,是前进的起点。

2.

做事情的难其实就像吃菠萝一样;

最先接触到的皮有一些硬刺,但只要破了硬皮,就能品尝到更多惬意和甘甜;

大多数人的失意都不是因为过不去那个坚硬的皮;

而是因为刚遇到硬皮时产生了恐惧,自此堵死了尝试的路,失去了成就的契机;

所以这人生啊,很多时候都不是能力大小的事,而是是否有那一念的勇敢;

那勇敢怎么来的?平时的乐观正念!

3.

有责任心的人容易找到;

但是,有责任心又有能负起责任的智慧的人真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责任心的本质是意愿;

而负起责任的智慧却是“根性、认知、求索、担当”经过多年锤炼后结出的硕果;

遇到有责任心的人,是机会;

而遇到有负起责任来智慧的人,是幸运!

4.

事物,总是有标准的;

做事,不能只求个凭心情,而要达到“圆满的做事”;

做人,不能只求个做自己,而要去做“满意的自己”;

事的圆满标准是什么?都公平、都欢喜;

人的满意标准是什么?不伤人,不害己;

5.

人对坏感受的敏感度远远高于好的感受;

这在心理学上叫作:消极偏好机制;

所以,兵法里的计谋,都围绕着坏感受设计,因为那可预测;

而对好感受的反馈,往往无从预测期待;

所以古人说:

“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

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

真理也!

6.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跳出事外,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这个道理:~我们恶劣待人,对方定恶劣回敬;

~我们压迫待人,对方定奋起回击;

然而,为什么在对孩子问题上大家就会糊涂地认为可以“用恶劣换乖巧”呢?

因为我们把孩子弱小时的怕误认为乖巧;

又把孩子长大后的不怕误认为不乖巧。

于是,看似是孩子变了,不再乖巧;

其实是我们糊涂,只求如意而忘了规律。

7.

希望和不安是直觉上下两端的两个要素:

希望是上端,让人迅速察觉得到做什么是对的;

不安是下端,让人迅速感知到做什么是不妥的;

在希望和不安之间不断实践,就是对直觉的修炼;

不顾希望、任由不安去做事,就是我们说的短浅,就离直觉越来越远。

8.

爱情的表现有千万种;

爱的层次也有万千重;

最好的爱是什么样子呢?无情绪!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情绪代表“自我”的大小;

一个人能够无条件对另一个人无情绪,那就是彻彻底底的捧起了对方、放下了自己。

9.

物因受力而反力;

人因受待而待人;

尽管我们认为:个人行为由自己驱动;

尽管我们归因:一切后果由自己造成;

但事实上,任何事件的参与者同时也都是事件的缔造者;

不要无辜的觉得事件发展和自己无关系,都有关系:

一个笑容,事情就多一分向好的几率;

一句恶语,就可能导致事情堕向地狱。

10.

我们都知道做事要淡定;

但是如何做到“淡定”呢?

有希望自己“淡定”的意愿和提醒就行吗?

不行!

就像人没饭吃时告诉自己不饿毫无意义一样,人没有淡定的本事时提醒自己淡定也无任何用处。

淡定,靠的是遵循着规律找到淡定的感觉、形成淡定的能量。

是在“确定的目的、最坏的打算、不变的原则、可变的方法”上一次次实践、沉淀、认同。

扒皮醒思录(一百九十六)

1.

社会就是不同的人;

而不同人间必有差异和比较;

所以人在社会中,都受比较力作用;

不在乎比较的人就两种:

一是认输了,不再求胜;

一是赢过了,追求自我;

其余的人,则都在这比较的压力中;

有比较就有对优越感的渴望;

有渴望就没有什么人不虚荣;

所以啊,别把虚荣当病,那是社会属性;

与其要求人不去虚荣,不如帮人把这对优越感的渴望引向努力后的自我认同;

2.

人不怕忙,怕荒废;

人不怕难,怕不确定;

说到底,人怕的是注意力失控;

那样人生就成了断线的风筝;

如何才能让注意力不失控呢?

最好的选择是:使命、目标、任务三者在一条线上,这基本没有失控的可能。

第二等的选择是:没使命,但有目标、有任务,这会在完成目标后失控。

第三等的选择是:没使命、没目标,只因任务忙碌其中,这会一没任务就失控。

3.

人心里都有个天平;

而“感受”就是这天平倾斜度的反映;

自我强大时,感受就淡;

自我弱小时,感受就浓;

于是,我们常看到:

越是高,越平淡,越是强,越安静;

越是低,越狂热,越是弱,越矫情;

4.

何为好性格?不妄动!

如何不妄动?少情绪!

如何少情绪?好环境!

何处是好环境?原生家庭!

什么样的原生家庭是好环境?

于态度有温和,于事情有明理;

于付出有赞赏,于挑战有陪伴;

5.

人但有恒,事无不成;

然而,恒从何来?

没有无缘无故的毅力;

也没有没有缘由的执着;

这“恒”横跨了人的:需要、动机、感知、确定;

由渴望得到而发起,因感知到喜而持续,得信念确定而有恒;

渴望人人有,不需建立;

“恒”需要的功夫在于:在付出中感知喜悦,在总结是认同确定。

6.

价值的流转遵循一个规律:

~资源交换,属性不变;

什么意思呢?

我们给了他人方便而换来的所得,属性上也会让我们自己方便;

我们给了他人压迫而换来的所得,属性上也会让我们受到压迫;

俗话说:修来的是福、贪来的是祸,也是此理。

修的属性是利人,所得便利己,是福;

贪的属性是欺人,所得便被欺,是祸。

7.

先做该做的事,再做想做的事;

这句话背后隐藏着一个真相;

那就是:决定该做的事的那个主体排在决定想做的事的那个主体前面;

什么决定了该做的事?规律。

什么决定了想做的事?人心。

也就是说:世界的规律必须优先于人心。

我们常说要心怀敬畏,敬畏的是什么?

就是这个规律!这个“道”!

有了这个敬畏,才有知止,才有自律;

没有这个敬畏,只有纵欲,只有堕坑。

8.

人有局限;

所以人人都会故步自封;

能打破这种自我设限的最好方法;

是:带动;

就像星火燎原后每颗草都是火种;

被好的人群带动后每个人都是高能;

9.

看了越多人的故事越发现一个规律:

人生的分水岭,是从“稳住自己”开始的;

然而,这个稳住自己,靠的不是念头;

而是人一边思考着一边经历着去体会到一个平衡;

找到这个平衡后,就有了处乱不惊的稳;

找到这个平衡前,即便自己有极强的想稳的渴望,也依旧次次慌乱收场。

所以,不要停下脚步思考,而是行动、行动!在行动中思考、感悟、体会平衡,才是捷径。

10.

殚精竭虑,但东西南北都是事;

任劳任怨,但前后左右都有坑;

起早贪晚,糟糠身躯透支殆尽;

煎熬忍耐,信心耐心几度重生;

不怕苦难,淡然面对微微一笑;

不怕残酷,真相面前人人平等;

厌恶复杂,逢胡搅蛮缠便绝然而去;

惧怕柔软,逢纯真温暖便融化无形;

看似强大,偶尔又如风化岩石般易碎;

看似无助,偶尔又如千年藤蔓般韧硬;

看似耐心,偶尔又拒绝解释爱咋咋地;

看似随性,但从不放弃使命坚持前行;

肉乎乎、傻乎乎、有点热情、有点水平;

懒洋洋、笑眯眯、懂点道理、懂点人情;

这就是佛系中年油腻男!一个奇葩物种!

扒皮醒思录(一百九十七)

1.

什么是属性?

蚊子无伤人意,却在觅食时吸取人血;

人无犯错心,却在跟感觉走时错误丛生;

这些让“看起来都是无心之过,但却是必然之祸”的事发生的原始因素就是属性。

为什么成熟的人只信规则、不信承诺呢?

因为承诺改不了人的属性,只有依靠规则生成的能量可以重建人的属性;

2.

都知道以柔克刚这个词;

然而现实中如何以柔克刚呢?

不过是:

人有愤怒我有安抚;

人有抱怨我有理解;

人有争论我有温暖;

人有任性我有深情;

柔其情,暖其心,明其理、励其行;

说到底就是耐心教育孩子的过程!

3.

不保养的车,终究会报废;

不经营的关系,终究会敌对;

对关系而言最重要的两个字,不是“遇见”,而是“建设”;

只不过,

明白人靠规律建设;

糊涂人靠偏执建设;

所以对关系的质量而言,最重要的两个字,不是“强烈”,而是“明理”;

4.

牢狱,困束人的身体自由;

否定,困束人的心灵自由;

法律用牢狱惩罚罪犯,让罪犯付出代价;

而否定让人付出的代价,却比牢狱更大;

牢狱尚有时间限制;

而否定,却可以让一个人遥遥无期的自我设限、画地为牢。

5.

我们尊重孩子,孩子就尊重我们;

这会让孩子心里有了“敬”的模式;

我们替孩子着想,孩子就会替我们着想;

这会让孩子有了同理心;

我们常说教养,什么是教养?

不仅要有外在的尊重和礼貌;

更主要的要有内在的替他人着想的周到;

彼此尊重、彼此欣赏;

彼此心疼、替TA着想;

就是在筑建孩子的教养;

6.

人生,是一盘很大的棋;

就像把一颗种子埋入土壤,然后善加护持、培育三季,最后收获一堆粮食一样;

人生也要度过这样一个埋入种子、善护培育、直到收获的经历;

不能心急;

不能在冒芽、长叶、开花这些中间过程中因为看不到想要的粮食而放弃;

耐心的护持、喜悦的培育,待到遍野金黄时,自有满仓肥米。

7.

所有得到的,都是应得的;

只不过,

有的人会感慨这结果;

有的人要反思这规律;

然后,

感慨的继续凭借着感受被动感慨;

反思的开始遵循着规律主动经营;

进而,人生不同。

8.

要坚持思考;

任何事,思考出心甘情愿,就简单;

要坚持努力;

任何事,努力出自我认同,就简单;

要坚持给予;

任何人,给予出温暖关系,就简单;

要坚持学习;

任何命,学习出专注心安,就简单;

9.

时间不会停;

而事件的发展也不会停;

不论好的坏的,都在向前滚动;

现在若不是在做对的事情;

将来就会花更多的精力来处理错的后果;

越等越拖,将来的后果越严重。

10.

没有完美的人;

也不必奢求处处妥帖、恰当;

待人时,尽心替对方想;

待事时,尽力让事情成;

待自我,不失希望不离心安;

就是最大限度的圆满。

扒皮醒思录(一百九十八)

1.

有稳定的当下,有确定的未来;

然后,

有点锻炼养护,有点吃吃喝喝;

有点安静独处,再有点游山玩水;

就是所谓的幸福了;

没有稳定和确定,那其实干啥都是扯;

只是换个地方焦虑惶恐;

换个坐标忍受折磨;

和幸福没有半点关联;

只是全身心的钻研福祸……

2.

事业、身体、长处、特点……

不管哪一方面有了超凡脱俗的突破;

都能带动其他方面一起转变;

这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怕的是:

任何事情都困于情绪、障于偷懒;

然后任何方面都浅尝辄止、勉强维持;

最后处处压力重重、处处凌乱不堪;

成了:一无是处,破罐破摔!

3.

世界永远是动态的、平衡的;

而人也永远是渴求的、执着的;

只不过,

人若只是执着于对某个点的要求和标准,则必然失望,且不知所措;

人若执着于对整体的平衡,则总有希望,且行动有方;

我们常说格局,何为大格局?就是:

不执于小的对错、得失、标准;

而关注大的和谐、向上、平衡。

4.

遇人遭难时出手相助,这是善良;

维护欲望时伤害亲人,这是自私;

而两种情形集于一人,矛盾吗?不矛盾!

帮陌生人时,私心未起,只是心安大于不安的平衡,人会选择助人心安;

而维护欲望时,私心起了,是如愿大于不如愿的平衡,人会选择自私如愿;

可见:私心若起,何等良性都难扭转;

真正有效的:不是私心起后的干预,而是多守规则、多存正念,让自己的私心在不伤人的范畴里运转。

5.

人都是有渴求的;

但更重要的,是当下的平衡;

有平衡,渴求会变成愿望;

无平衡,渴求会变成焦虑;

处理好每个小平衡,才有稳,才有恒;

处处用力过猛,会失衡,会倾覆。

6.

有真理有假象时,人会选择相信什么?

人会相信TA愿意相信的那个!

有快乐有痛苦时,人会选择关注什么?

人会关注TA愿意关注的那个!

千万不要以为人会选择看起来对的东西;

人只会选择符合自己渴望的东西;

所以说,人的认知导致了人的局限;

而人的局限限制了人的轨迹;

大部分人的一生都在自己画的圈里;

什么能改变这些呢?你懂TA,TA信你;

这就是“爱”和“信赖”的重要意义。

7.

去行动,

则不必预期;

总会各有各的惊喜;

去逃避,

则不必侥幸;

总是痛苦得千篇一律;

8.

其实,没有某个实有的技能叫毅力;

毅力的实质是信美好、信自己、信努力;

不相信美好,早停步了;

不相信自己,早沮丧了;

不相信努力,早放弃了;

所以,什么是培养毅力的方式啊?

重点不是吃更多苦,受更多打击;

而是让人不管经历什么事后都更信美好、更信自己、更信努力。

9.

如果有人问我最好的朋友是谁?

我会说:是风!

与人在一起,有暖,但有困束;

与书在一起,有智,但有执着;

独处,有静,但有“我”;

唯独和风在一起,飘逸、自在,无壳。

10.

最奇怪的,是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努力;

其实,没逼迫过自己去做为难的事,哪配得上“努力”二字?

用力去发现苦恼,用力去唉声叹气;

用力去大喊大叫,用力去惩罚自己……

这些不算努力,这些只是感动自己!

真正的努力,是逼着慌乱的自己去冷静;逼着沮丧的自己找希望;逼着懈怠的自己去做事;逼着无力的自己走下去……

和劣性为敌,逼自己升级,才叫努力!

扒皮醒思录(一百九十九)

1.

人,没有自律性差的所谓性格;

自己宣称“自律性差”的人;

都在打着性格的幌子谋不为人知的自由;

那不是性格,只是居心叵测;

人,也没有学不会的所谓素质;

自己宣称“学不会”的人;

只是打着素质的幌子逃避学习的辛苦;

那不是素质,只是慵懒习气;

2.

何为侥幸?

就是向外求,无法掌控才靠侥幸;

何为务实?

就是向内求,求而可得于是踏实;

人的“求”无法消失,这是活着的属性;

但求的方向可以引导;

挖幻想则向外求,则焦虑重生终成病;

挖长处则向内求,则认同倍增终安宁。

3.

亲近关系讲对错;

最后一定会变成争输赢;

不管谁输谁赢,都伤感情;

亲近关系去共情;

最后一定会变成互相认同;

结论都是替对方想、增进感情;

人最不该低估的,是行为方向的作用;

错的事,看似错一点而已,却带来满盘皆输;

对的事,看似仅一步而已,却能够开启重生;

去共情,去懂,不对立,不争,把当下这步方向走对才行。

4.

面对陌生;

不被爱的人只有恐惧;

被爱的人的拥有底气;

面对任务;

被否定的人充满压力;

被赞赏的人拥有信心;

都说给孩子自信,咋给啊?

多给爱、少冷落,孩子就有底气;

多鼓舞、少打击,孩子就有信心;

有底气有信心,就最大程度上拥有了自信。

5.

什么样的人情绪大?

只有眼前感受而无远处目标的人;

因无远方而眼前感受成了一切,自然情绪大;

那些眼睛盯着远处目标的人;

总是会迅速解决眼前问题,抓紧向远处迈去;

我们常说格局;

其实最影响一个人格局的是目标;

没目标,人就成了小容器,有点烦恼就会炸;

有目标,人就成了大天地,多少烦恼都容下;

6.

世界上并没有那么多的无辜;

大多数所谓的无辜,都是无知无能;

置身事件之外,无辜尚可被理解;

置身事件之内,则人人都是链条的构成;

随着链条的运转,人人都要发挥自己的功用;

做到了,宜再接再厉;

没做到,要发奋努力;

唯独认为无辜,误人误己、徒劳无功;

7.

群体成员一旦陷入斗争模式;

输的人会失落愤怒;

而赢的人却会惴惴不安;

并无人快乐。为什么呢?

因为就个体而言,输赢是个体的外力;

但就群体而言,斗争却是群体的内力;

而这群体是人的土壤、水分、空气;

团结友爱,则土肥、水清、空气清新;

勾心斗角,则土薄、水脏、空气污浊;

人人都厌弃,人人都恐惧!

8.

当人真的认知并坚信一件事情的时候;

人是不缺行动力的;

所有行动的迟疑,说到底都是信息不够,没感知那个确定的、相信的东西;

所以,与其费心费力的在原地驱动自己;

不如多去开辟视野,多去建立认知;

当人真的看到了、相信了世界的机会;

也就从此告别了懒散和逃避;

什么是驱动力的规律?

看到美好,相信路线,主动冲过去……

9.

人和人的差别并不大;

但轨迹却天上地下;

造成这巨大差异的,不过是:

有的人做对一些事,并一直保持着;

而有的人做错了一些事,却一错再错;

做对的,因何而对呢?

勇于付出而认同自己,持续挖掘而卓越;

错的,又因何而错呢?

不守规则而置身坑中,惊慌脱离而深陷;

其实,守着规则以避险,多付出以找路,然后坚持住,就不会有太糟的人生。

10.

身体、情感、金钱、关系……

任何我们的拥有,都是需要经营的;

会经营,则成资本,助我们成事;

不会经营,则成祸害,阻我们前行;

所以,别羡慕人拥有什么,不会经营的话那些拥有都将成祸;

而要去学习人经营的能力,因为这能力就像魔法,能让一切腐朽成为神奇;

扒皮醒思录(二百)

1.

别大谈品德;

这柴米油盐的日常,谁能看出什么品德?

别总谈高尚;

都陷于贪嗔痴慢疑,哪有几个人能高尚?

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没人想成神;

只渴望:

少些消耗,少些误伤,能够简单生活;

基于此,最有效的就是规则!

教会人规则,培养人守规则的能力,让人离开规则不安;

如此,生活便已温和,何需道德。

2.

人的心理年纪,不看岁数只看行为:

肯为自己的人生轨迹负责,才算成人;

因为成人才能独立行走;

只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仍是婴儿;

因为只有婴儿哭闹不停;

而那些只肯麻醉不愿醒的,仅是胚胎;

因为只有胚胎会理直气壮的沉睡不醒来。

3.

最消耗人的事有三:

一、验证他人的心;

二、纠结自己的路;

三、找不到自信的感觉;

如果不跳出来,这三件事能消耗人一生。

如何跳出呢?

一、人心都变,不需验证,只需费心建规则;

二、路不是思考出来的,是边做边体悟出来的,每天做的想的都是任务,自会接近确定;

三、自信不是“有我”的舒服,而是“忘我”的喜悦,多让心在天地风云上,“我”自会忘。

4.

人脉的本质是连接;

而连接的本质是价值交换;

没有价值,攀到什么关系都维护不住,因为无法交换;

有了价值,有需要的人自会寻来,只需依规相处、以诚相待;

所以,建立人脉最好的方法不是攀缘,而是:

专注成长:我自盛开、蝴蝶自来;

学会经营:依规守诚、夫复再来;

5.

为什么人们会误把焦虑当成努力?

因为焦虑里包含了努力所具备的:不满足、不麻木;

但焦虑终究不是努力;

因为焦虑不含有努力所具备的:分辨方向、勇敢践行;

那么,如何把焦虑转化成努力呢?

于大处确定方向,于小处努力不停;

大小之间的种种“没把握”、“不清楚”、“有危险”、“不确定”……不去琢磨,慢慢验证。

6.

激情,是时间给的,时间过了就没了;

喜欢,是命运给的,机会过了就淡了;

投入,是自己给的,投入多了就成了;

所以,不管什么事,我们都会发现:

靠激情维持的,终究会慢慢消亡;

有喜欢无付出的,终究会逐渐麻木;

只有肯投入的,会从不擅长变得擅长,会从不敏锐变得敏锐,会唤起人的喜欢和激情,会激活人的禀赋和天分,日久弥丰。

7.

“做自己”这个词已经被人们说烂了;

但很多人仍旧在误解什么是“做自己”;

做自己,不是放弃规则遵从个人意愿,而是:

放弃世俗的评价规则,遵循心安的规则;

放弃逢迎他人的意愿,遵循心甘的意愿;

说到底,“做自己”改的不是心情,而是效能。

不是随心所欲、不爽就弃,而是:

让自己做的事脱离消耗、正确有效;

让自己的精力脱离是非、专注价值;

让自己的时间避开虚妄、付诸实务;

让自己的心念阻断外求、心安心甘;

8.

强大不强大;

核心在于解决问题的态度;

肯和问题死磕的人,一定会强大;

只会抱怨躲避的人,注定脆弱化;

努力不努力;

核心在于是否紧盯着目标;

盯着目标做事,永远会努力;

没有目标做事,最后终放逸;

9.

从小相信“公正、平衡”,长大后心就轻松;

因为,不管什么事:

如果本着“公正、平衡”,就只有一种做法,做完了就简单踏实;

而如果放弃“公正、平衡”,就会一会贪婪、一会取悦、一会恐惧、一会忧虑,有无数的可能……那颗心在无尽的痛苦挣扎后却发现毫无意义一场空……

人生这点事,不管怎么走都绕不开本质的规律,只不过:

智者似愚走捷径,愚者似智误终生!

10.

为什么失败的人往往会突然沉迷感情?因为:

当人对成功寄予了强大的渴望,而成功却变得遥不可及时,这强大的能量就会无的放矢,从而迅速聚焦到一个触手可及的具体人和事件上,而情感最突出、最触手可及;

就像人练武十年只为复仇,但仇人却死了,那么此后这个人遇到的第一个小偷就倒霉了,因为会遭受到他积累了十年的武功和情绪的全面展示性打击。

这个现象其本质上是能量的转移爆发,是一种“让自己如愿”的代偿心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天道?终于有人讲清楚了,天道有七大法则不可违背
找到核心的人就可以让万物为我所用,人性即是万物,核心就是高维就是高我
易经:当你状态好了,做什么事都顺
命 运=现实结果
易经: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是做到收放自如
为何你那么努力,依然不健康,不幸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