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花道之趣,率當如斯


插花吟

宋 邵雍


頭上花枝照酒卮,

酒卮中有好花枝。

身經兩世太平日,

眼見四朝全盛時。

況復筋骸粗康健,

那堪時節正芳菲。

酒涵花影紅光溜,

爭忍花前不醉歸。



花道早在我國六朝時就已經存在,只是當時在方法和形式上,僅是將花「放」或「養」在花瓶或花盤中,還談不上達到美的藝術境界,並且儀盛行於佛教供花儀式中。



隋唐之時,才開始講究花要插得好、配得妙,且講究花器,並對花木賦予個性與格調、意義與象徵。為了順應時潮,當時應運而生了賣花郎和種花師兩種職業。



到了晚唐,花道的風氣更盛,此時的花道藝術,不僅是宗教、宮闈或詩人雅客書房內的裝飾品,在上層社會裡徘徊,而是在民間廣為流行,且依季節取花材,盛行將花器置以精美台座,背景懸以圖畫。從而開創了「花畫合一」或「書畫花道」的風格。



就在唐朝,中國的花道藝術由一奉命使華的日本大使小野妹子傳回日本,撒下了日本花道的種子。唐宋時代,中國有向佛祖「供奉鮮花」的習俗,後來這習俗和佛教一起傳入日本。這就是原始的花道,在日本現存最古老的史書《古事記》中記載有當時供花的記述,花枝要向著天空擺放,以表示誠與信。




《萬葉集》、《古今集》中也有「大宮人戴花冠」、「瓶中斜插花」的描述。日本花道經歷了古典插花藝術,自然主義插花藝術和現代插花藝術三個階段。



日本花道先後產生了各種流派,並成為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各流派其特色和規模雖各有千秋,但基本點都是相通的,那就是天、地、人三位一體的和諧統一。這種思想,貫穿於花道的仁義、禮儀、言行以及花道技藝的基本造型、色彩、意境和神韻之中。



花道並非植物或花型本身,而是一種表達情感的創造。因此,任何植物, 任何容器都可用來花道,任何人都可能漂亮地完成花道。




花道通過線條、顏色、形態和質感的和諧統一來追求靜 雅 美 真 和的意境。因此,從深處看,花道首先是一種道意,它逐步培養從事花道的人身心和諧、有禮。




花道並不講究花材的數量和花的華麗。在古代和現代的一些茶室裡,只插上一枝白梅或一輪向日葵等簡單的花草就能營造一種幽雅、返朴歸真的氛圍。另外花道的優劣還取決於花道的形態和不同的花材所呈現出的不同的精神。如薔薇花象徵美麗與純潔,百合花代表聖潔與純真。梅花象徵高潔與堅毅,蘭花高雅,被譽為「花中君子」,牡丹雍容華貴,杜鵑花婀娜多姿,桃花嫵媚芬芳、荷花出污泥而不染,象徵高尚品德。



宋朝時,四海昇平,民心追求房屋至美的生活境地,對於花的眷愛尤甚於其他朝代。



當時的文人,醉飲其間的「花道飲酒」列為生活情趣美談。甚至出外郊遊時也「中置桌凳、列筆床、香鼎、盆玩、酒具、花博之屬」,已將花道匯入了文人的生活之中。不僅文人墨客如此,就連飲食商家、酒樓、茶肆等商業場合,也為了招徠顧客,而按四時花道。




花道藝術在當時不僅成了專門學問,且與「燒香、點茶、掛置」同稱四藝,被視為每人自小就應具備的修養,縱使僕役也不例外。




到了元代,花道作品的內涵與形式等方面起了很大的改變,偏重心情或美為出發點,以主觀而富感情的表現手法來處理花材,往往在作品中表現出個人對當時環境的無奈及返璞歸真的心理,加深了花道作品「質」的深度,也更有藝術之美。



到了明朝,花道藝術也隨藝術大興蓬勃發展起來,且與宋朝之前附庸風雅或講究排場大不相同,而是表現出無可抑制的藝術衝動,形成一種純藝術的表現風格,與品茗藝術相結合,稱之為「茶花」。




我國明朝花道藝術最完整的著作(瓶史》,也在這種氣氛下產生了。







花道,是人與自然的和諧,是天人合一思想在生活中的展現,是中國人特有的審美。炎炎夏日,在白建窯淺水盤中放只鉛制花插,插上枝半懸崖硃砂紅梅,旁邊放了拳頭大的靈璧石,盤中置草叢掩去花插,極富畫意。又曾在陳曼生舊紫砂壺中插枝黃菊花,花僅三朵,姿態自然,再加上猩紅色的枸杞子作陪襯,解個中意者見了,嘆曰:這分明是幅活色生香徐青藤畫面啊!花道之趣,率當如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本花道之燕子花图式
日本花道鼻祖:《池坊花道》,映照生命之美
插花怎么弄才具有独一无二的美?
日本花道历史
日本花道
传统插花中的“天地人”与三个主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