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智慧与应用》第五集 道与我们生命的关系

第五集 道与我们生命的关系


  这一节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道与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有什么关系”。因为这个主题很深,所以要进一步去探讨了解。一般哲学家穷毕生之力想要去了解,也未必能够了解到这个实相。很多人进入宗教信仰里面去找寻,但是一生信仰几十年,到最后也未必能够真的了解攸关于生死的大事——“道”与我们生命的关系。

  在二十年前,国际间很有名的一位德蕾莎修女曾经得过诺贝尔和平奖,她在印度的影响范围却是全世界的。她本身是波兰人,但是她立大志,要为天下人来服务,所以她离乡背井来到印度。在印度长大之后,她实现她的理想,真的到穷乡僻壤的地方去为天下人服务。最贫困、苦难的地方都有她的身影。

  经过几十年的默默奉献付出,得到全世界的肯定。她本身是以天主教的修女身份出现,但是她却超越宗派、超越宗教,为任何的宗教人士、任何的种族人士来服务,所以她得到全世界非常高的敬仰,也因此而得到诺贝尔奖。

  但是她一生信仰天主几十年,到后来晚年的时候,当她越接近、越接触更多的生死大事的时候,她发现她内心还是苦闷不安。她坦白承认她还没有找到上帝,上帝离她还一大段距离。她还没真正找到,所以她承认她的内心里面是苦的、是黑暗的。但是你要知道,她已经是国际间几百万人甚至几千万人景仰的目标、偶像啊,很多人在跟她看齐学习。

  但是很多人、很多宗教大师是掩藏、掩饰他内心的苦、不安,不会跟众生承认的。但是德蕾莎修女,我很敬佩的是,她就像学习着做个真人:“我内心安不安,我必须要如实地面对自己,也要告诉众生。”所以她虽然没有公开讲,但是她日记里面都有写出来,也跟她的知音或是跟她比较靠近的人透露:她内心还是苦闷不安。她觉得上帝遗弃她,也就是说因为她内心还很苦!

  你看,像这样一位国际鼎鼎有名的德蕾莎修女,信仰天主,追寻、找寻天主几十年,但是到她的晚年还是一样,没有真正找到。因为那是透过信仰,透过信仰可以解决某种层次的不安,但是内心最深层的那个苦、那个不安还是存在。她敢如实面对自己,敢如实承认还没找到。

  所以希望大家不要轻易地认为:“这个我知道了,这个没什么。”不是这么容易的。一般是知见,你要真的体会到、真的融入、真的与它合一,需要很认真地去探讨、去了解,很客观地去探讨、去了解。

  为什么不希望大家盲信迷信?因为如果你只是信,它没办法解决你真正内心深层的苦闷不安的问题。这方面,也绝对不是用任何的科技、任何的武器所能够达到的,绝对没办法。你越是想用科技、武器、我是、我能、我慢去与“道”合一,你离道越远。

  所以希望大家了解,我们现在所要探讨的,是攸关我们每个人的最深层的最大问题——生死大事问题。老子不是讲哲学,不是谈空说玄、不切实际,老子讲的是生命的实相、宇宙的实相。让我们了解我们的生命是怎么来的,我们的生命是以什么为载体,我们的生命是以什么为依归,我们是要靠什么才能够存活,这是非常重要的。你必须要真的了解之后,你内心才会真的安心自在。这方面无关宗教信仰,不是信不信的问题,也不需要你盲信。这个不是信仰层次的问题,而是有没有真的去求真求证到。

  所以“道”不是信不信的问题,也不是因为透过某种修就修出来。“道”本来就存在,只是我们明白不明白、明或不明的问题,我们知或不知的问题。所以希望大家要冷静、理智、客观、求真、求证,不要盲信、不要迷信,也不要搞偶像崇拜。那些搞偶像崇拜、搞迷信的,表示还不知道“道”是什么。

  我们现在来看“道”跟我们每个人生命有什么密切关系。为了让大家可以清楚地扣住这个主题深入去了解,所以我们不是按照《道德经》的章节次第从头讲到尾。会把要讲的主题与相关的章节提炼出来,让大家可以清楚地了解,原来“道”跟我们每个人生命有什么样的密切关系。


  请大家看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这一章请大家好好地背下来,一定要深入去体会,每一句都要慢慢地去消化、去体会。因为这一章太重要了,这一章是在告诉我们“道”是什么,道跟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有什么关系。如果我们学了,跟我们生命没什么关系,那你可以不用学了、不用浪费那么多时间。

  我们现在来了解“道”。老子就讲“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老子观察到这个宇宙的本体,这个宇宙的“道”太奥妙了,而又是那么的广大无边无际。“泛兮”,就是非常的广大、无边无际。那难道那个“道”跟我们没有密切关系吗?难道它离我们很远吗?不,老子说“其可左右”,“道”又在我们的身边。不是说光远在天边可看,然后不可及,不是这样。它无穷无尽、无边无际,但是又在我们身边。所以你就不用到他方世界去找、不用心外去找,你就在眼前当下好好地去找、去体会、去体悟!

  “道”有什么作用呢?“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注意这几句。“万物”不管是整个太阳系、整个银河系,你看得到的现象界的一切,包括所有的植物、所有的动物、还有所有的人,简称为万物。万物万有的一切包括所有的生命,全部都要依靠这个“道”才能够活着,全部都要依靠这个“道”才能有生命的存在。

“道”长养、养育万物,但是它从不喊苦、不辞辛劳。万物恃之而生,包括我们的老祖宗,全部都要依靠“道”才能够有生命的存在,“道”是这样在养育一切万物,而不辞辛劳、不推辞。

  “功成而不有”,养育一切万物、成就一切万物,然后又不把万物占为己有,这方面是非常重要的高等的心灵心态。我们一般世间人的这个父母亲,你是会很关爱你的子女,生他、养他、爱他,但是通常都会有这一种心:“你是我生的,你要听我的话;你要多学《弟子规》,乖乖听话,如果你不认真学,你就是不孝顺;如果你不听话,你就是坏小孩。你是我的儿子、你是我的子女,我的……”。我们那一种观念,会透过我们对子女的关爱而有这种占有、主宰。一般为人父母或多或少都会有这种成分。你们觉得完全没这样的人请举手,有没有?如果你真的能够做到“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的话,就值得敬佩。

  你看“道”,从以前到现在,从我们还没有出生就养育我们,支撑我们生命的存在。到现在,很多人还浑然不知、浑然不觉,不知道“道”是什么!那你不知道“道”是什么,你会对它感恩吗?你要感恩什么?所以很多人不知道它的重要、不知道它的存在、不知道它的功劳,不知道这个天地父母对我们的生命是这么的重要。

  但是这个“道”长养万物、养育一切众生,然后又不为主。不会跟你炫耀:“我多么的劳苦功高,不会跟你炫耀是你的恩主,你要感恩、你要听我的、你要侍候我”。从来没有。你们从以前到现在,有没有那个“道”跟你们邀过功,要你们听她的,有没有?有的话,没关系你说出来,我去跟“道”理论:“老子不是说你没有吗?你怎么会有?”我跟你讲,如果会跟你邀功,说他很厉害、他是多伟大的大成就者,然后他是什么比什么更厉害,那个不是“道”,他也不知道“道”是什么!

  真正法界的“道”呈现出来的就是:“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也许有的人就认为:“那只是你在讲,老子在讲,我不信那一套!”你不信那一套可不可以?怎么不可以!你不信那一套,可以。因为很多人根本就不信!你不信这一套可以,但是要知道,不因为你不信,你的生命就不是“道”在养育。不因为你不信、不因为你不知道、不因为你否定,那你的生命就不是“道”在涵养、养育。也就是说不管你再否定,你的生命存在还是“道’在支撑、在养育,任何人都一样。

  你不知道、你否定,这是一个人生命在叛逆的过程,他是设法把他的生命跟生命的源头、源流截开,然后否定。不管你再怎么切开、不管你再怎么否定,你没有一分一秒离开过“道”,它还是一样在养育你。因为只要你离开“道”,你的生命就不存在。那是绝对不存在,因为你的生命本来就是从“道”化育出来的。

  问题就在于,我们有没有认出来,我们知不知道,我们明不明的问题,不是信不信或是否定的问题。你再怎么否定,它还是一样在默默地养育你、支撑你。就像有的子女不认为父母亲对他有什么重要,看到父母亲就讨厌、否定,但是不管你再怎么否定,不管你再怎么讨厌父母,父母亲还是一样继续关爱你。所以这就是一个人的体悟跟智慧、心灵品质的问题,只要你有渐渐地成长上来,你就会看到这些实相。

  “道”呈现出来是“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常无欲,可名于小”,是说“道”对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是这么的重要,是我们每个人生命的源头。不管你知不知、不管你认不认得出来、不管你承认与否,它总是默默在养育、默默在支撑我们生命的存在。却又从来不居功、从来不炫耀、从来也没有那些主宰欲。就是默默在做、默默在涵养、默默在支撑我们生命的存在。不会想要争功、不会想要出名,也没有任何主宰欲,这就是“常无欲”。所以大多数人都不知道“道”的存在,也不知道它的重要。

  你看在各种世界名人排行榜里面,“道”都没有被排上名。世界几大伟人里面,大家所知道的,什么老子、孔子、耶稣,还有佛陀、苏格拉底,但是很少人去提到“道”!那很多人得到诺贝尔奖,觉得这是很高的荣誉,但是诺贝尔奖的颁奖主办单位从来没有颁奖给“道”。虽然不居功、不炫耀,但是所有的科学家没有“道”的涵养,他的生命绝对不存在。只是你不知道而已,不知道你就不会感恩、不会珍惜。

  这个“道”就是这样,傻乎乎地养育一切众生,不争功,不会争名,所以在各种排名榜里面它总是排在最后面。一般众生不知道它的存在,也不知道它的重要。对一般人而言,好像:“它就可有可无、总是这个老幺、这个没什么。这个只是老子在讲一讲,这个不重要、可有可无。那是玄学,不切实际。”所以“常无欲,可名于小”

  如果说在现在世界各地的知名度来讲,可能空海的知名度比“道”还高一些。因为很多人认识空海,还不认识“道”,但这是不正确的。如果你觉得我的重要性比“道”更大、更重要,这是错误的。如果你感恩空海、你敬佩空海,但是你却没有敬佩“道”、没有感恩“道”,这是不正确的,这是本末颠倒啊!所以我今天看到“道”的伟大,我现在、我以后要设法把我的排名排在“道”的后面。我要替它宣扬,要让这个“道”成为世界很有名的人。

  真的,这方面攸关人类的未来、地球的未来。如果我们不了解“道”是什么,我们不了解天地父母是什么,那我们就会不断地破坏地球、伤害地球。地球是我们的母亲、“道”的显相。

  老子前面就讲了,“名”或是“道”两者同出而异名。所以地球就是“道”的化身、“道”的显相。我们每个人,包括我们的老祖宗全部都是天地父母在养育。不错,我们要感恩国家之恩,但是要知道,这个国家就是立在这个大地上面。大地就是我们大家的父母,没有这个土地,这个国家要存在哪里?没有天地父母的化育万物,百姓要吃什么?我们都希望国泰民安,但不要忘了,是天地父母在养育一切众生。所以大家对于“道”的认知、对于天地父母的认知程度,攸关人类的未来、攸关地球的未来。希望大家能够正确地认出什么是“道”,什么是天地父母。

  虽然“道”从来不争功、不争名,大家忘了它的存在,“可名于小”,总是排在最老幺、最后面。但是“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天下这么多人不知道“道”是什么,也不知道它的重要。但是要知道,所有的众生、所有的万有现象界的一切,到最后还是一样都要回归到“道”。不止是在命终的时候回归“道”,你在活着的时候的每一天还是要以“道”为依归、为生命的载体。没有“道”你就不可能存在。

  活着的时候是这样。将来有一天你在地球上缘尽的时候、断气的时候、死掉的时候,因为你的尸体会发臭,家庭里面的人以前说很爱你,但是还是要设法把你从家庭里面移走,那个家容不下你身体的存在。但是大地父母、天地父母还是一样让儿女们安息吧!最后还是一样,天地父母在接受你的一切。

  你活着的时候分秒离不开它,当有一天你世间因缘尽的时候,家庭里面的人容纳不了你,会帮你立个牌位,但是你这个肉体会被移出去,移出去还是一样,“道”在承接。

  所以“万物归焉”,落叶也会归根!这个“道”对我们每个人生命这么重要,但是一般人却很少去认清它。不管帝王将相,“古今将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没了”。最后还是一样要由“道”来承接你的一切。“万物归焉”,秦始皇,你再怎么样赫赫有名,到最后你还是一样要回归大地、回归“道”的怀抱。“万物归焉”,亚历山大,你再怎么厉害还是一样,你活着的时候是“道”在养育你,你命尽的时候还是一样,“道”在承接你,让你的生命再继续转化。

  所以“万物归焉”,但“道”又没有要主宰你。也不会跟你说:“我就是你的救命恩人,我是你的救世主!”不会的,“万物归焉而不为主”。让你回来,就好像:儿女们你疲累了,好,回来休息。休息够了,然后再换另外一个身体,再继续。“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在这个地球上、在太阳系中,有什么比“道”还更伟大?“可名为大”,就在这里。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看到:“道”实在太奥妙了、这么的伟大!但是都是这样默默地奉献、默默地涵养、默默地支撑,从来不居功、不炫耀,老子看得很感动!老子看到:“道”竟然不管过去、现在,从来都没有自傲、自大、自夸,“终不自为大”。所以老子他的自我、我慢完全消融在“道”的世界里,完全地佩服、完全地臣服,赞叹“道”:你太伟大了!你这是永远存在的“道”、最伟大的“道”!“故能成其大”,这样了解吗?

  我们现在透过幻灯片让大家继续来了解“道”是什么。


孔子


  在中国的文化上赫赫有名的至圣先师——孔子,我也很佩服他、很敬佩他。我们从小在求学受教育的过程,都是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而长大,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受儒家孔子的恩泽非常多、非常大。因为我们小时候的教育,就是以整个中国文化的教育为主轴。

  孔子讲过两句话:“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也。”这个是在《论语》里面可以看得到的,那我们现在要探讨《中庸》的这一段。《中庸》据说是子思所记录、所著作。但是要知道子思他是孔子的孙子,那他们都把孔子所讲的重点记下来,加以发挥。所以《中庸》里面事实上贯穿的是儒家的精华精髓,那这个精华精髓最主要就是孔子的思想、孔子的言论。

  《中庸》里面这一段,非常好、非常重要。孔子就讲:“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大家要好好去体会:“道”为什么不可以“须臾离”?须臾就是片刻,也就是这个“道”没有分秒离开过我们。所以很多人不知道“道”是什么,不觉得它的重要,否定它、排斥它。但是你否定、你排斥,“道”还是在养育你,“道”还是在支撑你。

  有的人不了解,认为说:“‘道’是什么、某种东西、某种形象、某种境界。”好,他要躲到深山里面去修个几十年。然后有一天他认为得到“道”了,认为“道”是修出来的。当然我们也尊重他的看法、想法。但是要知道,如果你认为你得到的“道”,是要透过某种方式才修出来,那一般人没有浸泡在“道”里面。那表示你所修出来的“道”,是你个人的修、个人的认为。跟老子所讲的“道”、跟孔子所认识的“道”是不一样的。

  “道”不是修出来的。“道”本来就存在,而且“道”是超越时空而存在,不管到哪里它都存在。所以问题不在于你怎么样去修出“道”,而是在于你有没有正确清楚地认出“道”是什么,明或不明这样而已,这就是悟道。

  “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我们现在透过一些图片,来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

  

找妈妈的小孩


  这个小孩子在哭,哭得好惨!小孩子哭通常主要是什么原因?找不到妈妈,最主要就是这方面。事实上这个小女孩她的妈妈是走在比较前面,那她不晓得什么事情,反正在跟她妈妈闹脾气,她妈妈就不理她了,不理她她就走了。小孩子看到妈妈把她丢下了,然后她就哭了。

  这个小孩子这样地哭,我们从这里把它引申出来:我们一般人,大人也是一样啊,你内心的惶恐不安、你的苦闷,最重要是因为跟这个生命的源头脱钩,你没有找到、没有真正跟生命的源头连接起来。也就是你认为,你好像跟父母亲离开,父母亲不知道在哪里。

  当一个小孩子找不到父母亲的时候,他内心里就很惶恐不安。那我们每个人都是大人、成人,我们不是小孩。那是外表外相看起来像是大人,但是我们的心灵却像个小孩子。当你还没有找到心灵的家、不知道我们生命的这个源头在哪里的时候,我们会呈现惶恐不安。只是你是透过其它方式把它掩盖下来,还是有如实面对内心的惶恐不安这个问题。

  那有的人惶恐不安,但是他会透过不断地冲、忙碌,来让自己忘掉内心的不安,或是透过愤怒来呈现他内心的不安。所以会嗔恨、去伤害别人的,一样都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就好像是孤儿、流浪儿。他会觉得他是孤零零无依的,所以他的那个自我防卫就会很强,就会比较具有攻击性。或是他会有自卑,一般人如果你有自卑的心,或是有嗔心、攻击性的心、我慢的心,那都在呈现出内心的惶恐不安。内心惶恐不安最深层的就是跟生命的这个源头脱节,所以会呈现千差万别的现象,但最终、最深的原因就在这里。


躺在母亲怀抱中的小孩


  如果小孩子能够在父母亲的怀抱里面,他就会感觉到很温馨,他会感觉到很幸福。

现在我们继续透过实相来让大家看看,让大家了解。


天地父母


  这一张就是“道”化育出天地。“道”的显现出来就是地球跟太阳,还有流水、空气,这整个的化育就是所谓的“道”呈现出来的天地父母。虽然天地父母在养育所有的子女,但是一般人,你从这个幻灯片里面可以看到“道”吗?你能够从这个幻灯片里面去看到天地父母是什么吗?不容易。但是这是真正的“道”在养育一切众生,真正的“道”在化育食物、养育一切众生。


天地父母


  我讲的这个都是实相,只是它没有用文字,就是所谓的无字天书。它不必用讲、不必用写,但它却呈现出实质上的养育。所以你要去认识“道”、要认识天地父母,你必须要学习超越语言文字去看到实相。所以不必讲太多,但这里面就是天地父母在养育一切子女的缩图。你住在大城市里面也是一样,你住在北京、住在上海、住在杭州、住在哈尔滨都一样,全部都是天地父母化育食物来给我们吃,这就是“道”在衣养万物。

  那“道”的本体到底是像什么呢?我们现在进一步用让大家比较容易理解的大海来比喻。


大海


  大海很广泛、很广大,海里面的鱼就像你我他。现在请各位把你想象成画中的鱼,会不会想?这个要学习着会去联想。大海里面的鱼在游来游去。我请问:如果没有海水,这个鱼能不能活着?能不能?也许你会说:“笑话!那是幼儿园小孩都知道的问题,你还问我们这种问题。”对不起,各位老爷、各位大官人!对,我们都很清楚了解:这海里面的鱼,如果它脱离海水很快就会死掉!


大海中的鱼


  这是要协助大家去体会那个很深、很深的问题,又是很浅显的问题。海水养育一切的鱼类,海水就像“道”的本体。大家好好体会:老子所讲的那个“道”的本体,就像海水。那呈现出来的银河系、太阳系,就好像海里面的鱼。


大海中的鱼


  那我们再把它放大来看,你我他就像海里面的鱼,我们都在“道”里面游来游去。每一天,过去到现在,你从来没有一分一秒离开过“道”。就像海里面的鱼,它从出生到现在,没有一分一秒离开过海水。这就是孔子所讲的“道不可须臾离。可离,非道也”。这样体会得到吗?

  还有更深、更具体的说明,我们下一节再继续分享。后面我们还有很多精彩的幻灯片,要继续跟大家分享。因为这个非常重要,你把前面这个问题解决了,后面就好办。如果前面这个主轴、这个主要内容你搞不清楚的话,后面你看到的就一样:“玄学、哲学、不切实际、空谈、空论!”如果你了解“道”是什么、“道”是多么的重要、“道”跟我们每个人生命的密切关系,你的生命整个品质都会不一样,你会处处懂得感恩,会柔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生命本源的“道”与人生境界的“德”
穷天道之规则、究人道之循环的《道德经》
读懂这些受益终生6
老子新说 | 01 天地万物
修道,修一颗虚静之心
《道德经》这10句传世金句,大道至简,受用古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