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样花钱不痛? | 教授观点





怎样花钱
不痛?



答案当然是——花别人的钱啦!全文终。








开玩笑的,本文还藏有后手。





花钱是件很爽的事,可惜同时也会给人带来“疼痛”。千万别告诉我你不差钱,所以不会觉得心疼。不是不疼,只是还没花够罢了。


即使富如王健林,也许海尔砸76台洗衣机在他看来并不值得心疼;而他在描述当年砸了6亿多回购沈阳太原街万达广场350多个商铺时,内心的“Ouch!”(痛苦或惊讶的叫声)都快溢出屏幕了。


因此,除非你有本事一辈子不花钱,否则不妨花几分钟时间仔细阅读一下本文,提升一点自己的消费满意度。


01
不是每笔钱都花得一样疼


同样一笔钱,拿来交学费,或者去旅行,你觉得哪个更让你心疼呢?有人说,去旅行多开心啊,应该能够弥补花钱的疼痛吧。事实上,许多经典研究都证明后者往往带来更大的疼痛感,而这种花钱的疼痛甚至会削弱旅行的乐趣。例如,出租车的计价器跳价的滴滴声,被认为是欣赏路上风景的一大杀手。


以上例子中,学费是一种典型的实用型(utilitarian消费,而旅行则是一种典型的享乐型(hedonic消费。实用型消费之所以带来的花钱疼痛感更低,是因为它能够更好的被合理化(justify)。


那是不是就不要花钱买享乐了呢?当然不是,需知道享乐型和实用型消费的界限也并非绝对的清晰,往往是可以被人为操纵的。


既然减少疼痛的关键在于合理化,那么只要我们能够为此次花费提供很好的理由,自然也就不会那么心疼啦。例如,旅行是奢侈的,而游学旅行则是为了增广见闻、锻炼外语,这么告诉自己是不是觉得这钱花得心安理得了呢?同理,如果你交了学费却天天在校园游玩闲晃,这比花费也可以变得无比心疼。


因此,给自己花出去的钱“编”一个好的理由还是很有必要的。


02
执子之手,与子撒钱


也许有人说,就算是合理的、不得不花的钱,我还是觉得心疼怎么办?那我再给你支个招。


非花钱不可的时候,别自己一个人去,牵着你的那个TA,刀割过的心都能瞬间止血。原理就在于社会支持跟金钱就像两个互通的保护系统,共同帮助人类抵御来自外界的负面刺激(例如精神和肉体上的疼痛),一边的流失可以由另一边来填补。花钱的疼痛就像是在心口揭了层皮,而此时如果有关心支持你的人存在,就像贴了一层保护膜。


并不是非要亲近的人在身边才能减轻这种花钱的疼痛。哪怕只是回想一下曾经帮助支持过自己的人,甚至是陌生人的举手之劳,也能缓解你一瞬间的花钱疼痛。


例如,我们曾经在复旦周边的一家餐馆做过这样的实验。仅仅是在餐馆里面张贴关心的标语,例如“天冷请加衣”,就能降低用餐的顾客们对这十几元餐费的心疼感。因此,当你想要别人掏钱包时,不妨先做出一些善意的支持举动,如扶个门、借把伞之类的,这不但能够让他们更愿意花钱,还能让他们对此甘之如饴。


03
肥水“应”流外人田


除了为自己花钱,我们生活中还常常免不了花钱在别人身上,例如赠礼、捐赠等等。前人研究也已经证明,花钱在别人身上比花在自己身上能够带来更多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那么,当我们想通过花钱在别人来让自己开心时,应该花在谁身上呢?这里,出于期盼回报性质的利他消费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例如红包、贿赂之类的。


我们曾经在复旦校园里发起了一个真实的募捐活动,让人们自由选择捐款跟自己同性或者异性的孩子们。结果正如俗话所说,肥水不流外人田。绝大多数人(83%)都选择捐给跟自己具有共同性别的孩子,即人们更愿意把钱花在跟自己相近的人身上,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如果你让人们预测自己花钱在哪一类人身上会更加开心,答案也毫无悬念的是花在亲近的人身上更开心。然而,在花钱疼痛这件事上,这句俗话真的对么?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与常识相违背,花在社会关系更远的人身上,我们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快乐。而这是由于花钱给不相关的人时,人们更加关注他人的快乐,而不是自己花钱的疼痛;而当花钱给自己亲近的人时,这种花费更加接近花在自己的身上的情况,因而不可避免地关注到自身花钱的疼痛,从而最终降低了消费的满意度。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尽管花钱给社会关系较远的人听起来不那么合理,但却能够给你带来更少的花钱疼痛和更大的快乐。


重点来了

除此以外,为人熟知的减轻花钱疼痛的办法还包括:能刷卡决不用现金、先付钱后享受等,限于篇幅本文就不再赘述。

当然,如果你还是坚持认为自己不开心的最大主因是“钱不够花”,那么我建议你来复旦管院读个MBAEMBA,提升一下自己,或许有助于增加自己的物质和精神双重财富。



Reference

[1]    Dunn,Elizabeth W., Daniel T. Gilbert, and Timothy D. Wilson (2011), 'If Money Doesn't Make You Happy, Then You Probably Aren't Spending It Right,'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21 (2), 115-125.

[2]    Prelec,Drazen and George Loewenstein (1998), 'The Red and the Black: Mental Accounting of Savings and Debt,' Marketing Science, 17 (1), 4-28.

   [3]     Xu,Qian
, Yuanji Zhou, Maolin Ye, and Xinyue Zhou (2015),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Reduces the Pain of Spending Money,'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25 (2), 219-230.

[4]    Xu, Qian, and Das Gopal, 'When Closeness Hurts: The Impact of Interpersonal Closeness on the Happiness of Prosocial Spending,' Working paper.



作者介绍

        徐倩,博士,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营销系讲师,“自称”营销心理学家(Marketing Psychologist),擅长利用行为科学实验探索消费者的思维和行为规律。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于其个人的已发表和未发表的研究发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双十一”疯狂买买买之后,我默默给自己贴上这个可怕的标签……
实用型手腕疼痛的诊疗与正骨复位的方法
教你如何信用卡积分当钱花,请不要忽略掉这些钱!
74平,实用型,
实用型!退学炒股交割单!
老外送礼不给红包,但这个礼物和送钱没区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