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包子的文化起源

                包子的文化起源

                    ——评先父《西游杂咏》之一《包子馒头本不分》

    新疆文化学者,新疆艺术学院教授李竟成在《王孟扬诗文简论》一文中这样评价我父亲:“王孟扬不愧是新疆现代回族文学的开拓者,中国现代著名的回族学者、教育家和诗人。”

    我谈谈父亲一首奇怪的诗《羊肉包子》,我小时候多次见到父亲用毛笔手书他这首怪诗,这是他首次进新疆时所写《西游杂咏》中的一首,看来也是他自己锺爱的一首。

    当时我只是中学生,首先非常奇怪这首诗的名子,怎么这么粗俗?难道热气腾腾,或膻或香的“羊肉包子”也值得写成诗吗?

    再看内容,更是粗俗得令人喷饭:

        蒸成高唱大哉真,包子馒头本不分。

        自是边城风味好,洋葱羔肉各堪珍。


  

    “包子馒头本不分”这样的大白话难道也能入诗吗?眼前这人难道也能叫做“诗人”吗?

    好在它下面还有一段小注:

    维族小馆,多售抓饭包子,抓饭以水、米和羊肉煮成,佐以胡萝卜,肥美远胜白米饭,以手抓食,不假匙箸。盖回教所谓“笋那”意即模仿圣人行为也。近来维族亦多用筷子,名曰翘筷,此文化交流明证也。包子仿佛归绥之烧卖,中实羊肉、洋葱,即皮亚子,味道浓美,庖师于蒸成揭屉时,高唱:“安拉乎艾克拜尔”,即真主至大之意,亦信仰诚笃之表现也。维族称包子为馒头,吻合古义。盖包子馒头实为一物,内陆以有馅为包子,以无馅为馒头,顾反失之矣。

    小注中首先描写了他在内陆闻所未闻的“抓饭”,倒是很接近真实。

    其次他注意到维吾尔人已开始使用中原的筷子,叫做“翘筷”,他认为这可能是对汉语的音译,但据我所知,维语中“筷子”读为“翘卡”,差得比较远,也许不是音译。

    他重点说的还是“包子”,他说那包子类似于归绥的烧卖,归绥即今天内蒙的呼和浩特。我不禁想,难道今天名满京城的“都一处烧卖”竟源自内蒙呼和浩特吗?上网一查,果然是这样:“烧麦最晚起源于元代初期、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带的商途茶馆。到清代已经通过晋商传到京津等地,称为“捎卖”。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出现后,“归化城烧麦”为京津地区吸引食客的招牌。”

    看到这儿,我不得不佩服父亲的历史知识和饮食文化,连烧麦源自何方都一清二楚。

    “中实羊肉、洋葱,即皮亚子,味道浓美”说得一点儿都不错,这正是新疆的薄皮包子,而不是烤包子,因为下面说到还要“蒸成揭屉”,可见是蒸包。


  

    “庖师于蒸成揭屉时,高唱:'安拉乎艾克拜尔’,即真主至大之意,亦信仰诚笃之表现也。”意思是说,维吾尔厨师在“蒸成揭屉”时要念一句颂词,感谢安拉赐予食物。

    诗中至关重要的核心一句:“包子馒头本不分”,在小注中给予了明确解释:

    “维族称包子为馒头,吻合古义。盖包子馒头实为一物,内陆以有馅为包子,以无馅为馒头,顾反失之矣。”

    他说,维族称包子为馒头,其实才正合于汉语的古义,也就是说,古汉语中,只有“馒头”一词,并无“包子”,而意思正是指现在那有馅的的包子。

    到了现代,内陆汉语发生了变化,把有馅的那种面食,创造了一个新词,叫做“包子”,而没馅的,反倒叫做“馒头”,整个叫反了,叫乱了,叫错了。

    这时我才理解,父亲在遥远的西域,发现了古汉语——把包子叫做馒头。“包子馒头本不分”就是这个意思。

    而且还蕴含着一层更深的含意——父亲通过巧妙的联想,暗喻边疆与祖国原是一体“本不分”的。

    这样一分析,诗意就彰显出来了,牵涉到中原与西域之间古代文化、历史、语言的交流。怪不得父亲如此重视这首诗。

    后来我才注意到,在维语中薄皮包子叫做“皮提曼塔”,“皮提”原意为“虱子”,转喻“薄、小”的意思,而“曼塔”明显源自古汉语的“馒头”。维吾尔老板在给食客数包子时也是这样唱吟:“布尔曼塔、西尅曼塔……”意思是“一个包子,两个包子……”。


  

    那么中国人把有馅面食叫做“馒头”又是源自何处呢?原来竟与大名鼎鼎的诸葛亮有关。

    三国时诸葛亮征孟获,领大军渡过泸水时,士兵遇瘴气多病倒,一位了解南夷地方习俗的部下对诸葛亮说:“蛮地多邪术,常用人头祭品上供,祈求神灵护佑,我们也应按此地习俗求神灵帮助。”

    诸葛亮认为这个习俗太野蛮,没有听从这部下的方法,而是命人用牛马肉剁细后做成馅,外面裹上面,塑成假人头形,五官皆具,称“蛮头”,代替人头当作祭品。

  

    据说诸葛亮此举被神灵认可,得到神灵护佑,七擒孟获而安定了大西南。诸葛亮发明的'蛮头’受到士兵的喜爱,从此流传到全国,名称也由原来的'蛮头’变为后来的馒头。

    我们再看成书于元末明初的《水浒传》,写的是宋代的故事,也是用馒头来指称包子。

    第二十六回说到武松过十字坡遇孙二娘时,“那妇人嘻嘻地笑着”“去灶上取一笼馒头来放在桌子上。两个公人拿起来便吃。武松取一个拍开看了,叫道:“酒家,这馒头是人肉的,是狗肉的?”那妇人嘻嘻笑道:“客官,休要取笑。清平世界,荡荡乾坤,那里有人肉的馒头,狗肉的滋味。我家馒头积祖是黄牛的。”武松道:“我从来走江湖上,多听得人说道:

    大树十字坡,客人谁敢那里过?

    肥的切做馒头馅,瘦的却把去填河!”

    这便是著名的”人肉包子“的故事,这里就叫做“人肉的馒头”。

  

    那么“包子”这词又是从哪儿来的呢?据资料这词出现的比较晚。清军入关后,汉族的馒头(即带馅的)为满族贵族所喜爱。由于满语中馒头称之为“饽饽”,于是有馅的馒头就叫做“饽饽”,后来又称为“饽子,包子”,无馅的白馒头就简称为馒头。于是“包子”一词开始流行于北方。 

    江南一直到今天,仍然把包子叫做“馒头”,比如“南翔生煎馒头”,显然仍然是古汉语。

    而北方许多地方把无馅的馒头叫做“馍馍”,其实来自满语“饽饽”。

    如此,我们可以看出该词语演变的一条完整脉络:蛮头——馒头——饽饽——饽子——包子,饽饽——馍馍。


                         2012年4月3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馒头的前世“包子”
包子是谁发明的 是谁发明的包子
各种包子!各种馒头!
二十九,蒸馒头
包子是谁发明的
“血腥”的古代人头包子——中国最古老的馒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