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近疯传的chat GPT是个什么东西?

         

    三年疫情,迫使我们大大减少了与国外的交流,好不容易春光烂漫,打开家门,发现世界上忽然出现了一个神奇的玩艺——chat GPT,把大家震了。才知道这几年美国并没闲着,真是“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一、它东西比我们以前了解的人工智能利害多了

    这东西属于人工智能,但颠覆了我们以前的观念,我以前对人工智能也一直关注着,还专门写过科普《“深度学习”是怎样识别杯子的?》当时我断言:

    “总之,现在的机器识别人脸虽然已经有了深度学习能力,但在智能上仍然不够高,跟人类的智能仍然有距离,大概还不如三岁小孩。但起码它不再是死程序了,它已经能自己编程序,能深度学习,可以越学越厉害。假以时日,将来能发展到哪一步,比如能不能达到成人的思维?现在还很难说。

    至于能不能达到科学家、艺术家的思维?如果没有更彻底的革命性思维,只靠所谓“深度学习”,恐怕永远也达不到那个高度。因为科学家和艺术家只靠学习培养是训练不出来的,那些都是天才,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天赋,而人类是否能制造出“创造性思维”?天知道。”

    我前几年还写过一篇科普《电脑作诗趣谈》,断言人工智能绝对写不了真正的诗,作不了真正的曲。我当时说:

    “总之,这两首虽然在形式上看起来有点儿像诗,但在内容上明显是拼凑的,而在意境上则完全不能算真正的诗,看不出来想表达什么。说的不好听,只是字符串组合游戏。

    机器也能像上面说的“偶得作诗”软件那样,做出一些更像音乐的谱子。我们可以选择不同风格(比如蒙古风格、新疆风格等),情感(比如悲伤、欢快等),主音、调式等等,可以得到无限多种不同的组合。但也很难作出真正的有思想有情感的曲子。

  

    总之,机器在艺术创造力方面虽然也能干点事,但我估计恐怕永远也无法比人类相比。”

    那篇“深度学习”的科普是2019年1月16日写的,恰好在疫情之前,三年封闭过去,我发现人类科技进步速度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现实狠狠打了我的脸。

    二、它达到了什么水平

    现在出现的这个软件ChatGPT,不但能写诗,能作曲,能画画,还能写论文。据说只需要输入一些提示词,ChatGPT 就能生成一篇妙笔生花、行云流水的文章,一篇论文几分钟就搞定了,西方的大学生们纷纷用这软件作弊写论文,害得老师没办法。高校中的论文尤其是本科生的论文,用这个软件作弊,变得“真假难分”。写出的论文既有新颖的论点,还有扎实的论据,又有严密的论证。老师没办法,只能根据学生平时表现来猜测,如果他们的写作水平突然大幅提高,那么就要质询,有一位学生因为被发现用ChatGPT写论文而当做作弊处理,最后挂科了。

    我三年前还以为人工智能只相当于三岁孩子的智力,没想到,忽然就获得了大学生的智力。论文水平比一般大学生还厉害。

    我们一般都认为写学术论文是真正的创造性劳动,是高等智慧,只有教授,研究生才写得出,没想到机器也照样会写,而且完全能达到发表水平。

    不仅如此,就在它爆火的这两个月里,整个教育系统都被颠覆了,摸出门道的学生开始使用ChatGPT生成论文,居然得到了A+的分数,老师们被吓得不轻。一位加拿大作家,直接发出警告说:“大学论文已死”。现在耶鲁、哈佛等6000多名老师已经联合打响了AI反击战。更好笑的是,连研发ChatGPT的程序员居然也被自己的作品ChatGPT取代了。

    ChatGPT已经通过了谷歌L3工程师岗位的面试,年薪只要120万,普通谷歌码农的性价比一下就没了,这简直就是在砸程序员自己的饭碗,而且这款软件学习速度实在是太快了,ChatGPT现在比历史上所有的AI加起来还要聪明,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很多工种的需求都会极大的降低,那普通人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三、它究竟是什么?

    说了半天,究竟什么是ChatGPT呢?上网得知,简单说,它是一款聊天软件。具体说,它是“美国AI梦工厂”OpenAI 开发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让撰写邮件、论文、脚本,制定商业提案,创作诗歌、故事,甚至敲代码、检查程序错误都变得易如反掌。很多网友都感叹“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就连以色列总统发言稿都是他写的,简直酷炫到离谱。

    OpenAI 可以说是由顶尖科学家、大资本家、顶级创业导师的一次强强联手倾力打造的经典案例。这家公司成立的起因是受到了一位图灵奖得主、加拿大蒙特里尔大学教授阿本N9在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领域有了重大的学术突破(也就是我上文所说的“更彻底的革命性思维”)而引发的,这位教授可以算得上是计算机深度学习领域的教父级别的人物。

  图灵奖得主、加拿大蒙特里尔大学教授阿本N9

    现在的ChatGPT还只是初级形态,就已经让很多职场打工人开始焦虑了。去年下半年,绘图行业的打工人就基本陷入了绝望,之前他们为小说绘制插图,一张图能卖到120块,而现在用AI绘图软件,一张图只要不到一块钱,要知道,它一天能生成上万张图片,还可以不吃不喝连续工作24小时,不仅工作效率高,价格只有人工的1%。

    四、它能写小说

    网上有个例子,客户向它提出要求:请写一篇人工智能小说的梗概。它立刻就完成了:

    “杰克是一个代表着现代科技的天才少年。他就处在人工只能的前沿,利用它来解决每一个问题,令同龄人赞叹不已。

    直到一天早晨,杰克发现了一只新型的机器虫子,它正以140公里/时的速度在房间里飞行。不只如此,这只虫子还能做出自己的决定,甚至可以说话,杰克真是惊奇不已!

    真正一番调查,杰克发现,这只机器虫子是一台新型的人工智能机器,它被命名为'智能蝼蚁’——因为它的智能比蝼蚁还要智勇。

    随着开发和改进,智能蝼蚁的智能越来越强,它可以帮助杰克完成大量的任务,识别图片,根据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最重要的是,它可以与异性沟通共同探讨问题,智能蝼蚁的智能让人眼前一亮。

    此时此刻,杰克和智能蝼蚁一道,正在打破人类的智慧极限,让无数梦想通过人工智能实现,未来的世界会是多么美好!”

    有位网友朋友,在游戏类公司工作,主要写剧本。她说,就在近几个月,公司已经裁掉大部分的原有画师,就因为ai绘画、chatgpt写脚本,已经可以替代掉大部分员工。虽然目前看,上面这篇小说梗概写得还不很理想,但迭代进步会非常快。淘汰人类画师和剧本作家是早晚的事。

    五、它还能学说老北京话

    让它学会表达,也得事先训练才行。多喂一些语料,让它逐渐增长才干。比如网友训练它说老北京话,这一段就很有趣:

  

    您能用老北京话跟我对话吗?就是那种比较刻板的老北京口音。带“真地道”“盖了帽”啥的。

    好的,我可以用老北京口音和您对话,您有什么问题要问呢?

    那可太谢谢了,咱试试。下面我们开始用老北京口吻对话。哎哟,好久没见了,吃了吗您?

    哎呀,太好了,好久不见。您好,我还没吃饭。因为我是人工智能,不需要吃饭。您呢?吃了什么好吃的吗?

    不不不!您这不老北京啊,老北京通常不会说“太好了,好久不见”,而会说:“嚯,有日子没见着您了。”老北京也不会在口头语中说“我没有吃饭”,因为这不符合老北京的口语习惯。老北京会说“还没吃呢”。您能否按我的这些提示,优化您的老北京口吻呢?

    嚯,有日子没见着您了,还没吃呢。不过我是人工智能,不需要吃饭。您呢?吃了什么好东西吗?

    地道!我开始觉得我是在和一个真的老北京对话了。接下来我们再来一点小小的修改。老北京一般不会说“不过我是人工智能,不需要吃饭。”这太书面语了,一般老北京会说“瞧您说的,咱AI可不用吃饭”,我认为更合适一些。老北京也不太常用“您吃了什么好东西吗?”也许“您吃了吗?”更合适一些。您能否可以按我这些建议优化您的老北京口吻回答呢?

    瞧您说的,咱AI可不用吃饭。您吃了吗?

    您把前面的部分忘了,咱得有礼有面,是否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加上“嚯,有日子没见着您了,还没吃呢。”

    嚯,有日子没见着您了,还没吃呢。瞧您说的,咱AI可不用吃饭。您吃了吗?

    从上面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这款机器的学习能力的确很出色。给人的感觉很像一个真实的人,是一位一听就懂,一学就会的聪明学生。

    六、它还能画画

    这个软件还能画插图,你只要给一些文字信息,它就能自动设计出有趣的插图,而且还不错。

    比如给出下面这段话:

    一只小鸟在森林里跳来跳去,寻找吃的东西。 它发现了一颗多汁的浆果,用嘴把它叼了起来。“好吃,太好吃了!”小鸟说。 但随后它听到了灌木丛中的沙沙声,并看到了另一只鸟。“嘿,那是我的浆果!”第二只鸟说。第一只鸟意识到它叼走了不属于它的东西,很快就把浆果还了回去。“对不起。”第一只鸟说。

    然后chat GPT自动按照意思画出下面这张图画,而且挺有风格的。以下这些插图都是这样,根据文字要求画出的。

  

  

  

  

  

  

    至于插图的风格,我想是事先给它喂了样图,它就能根据这个风格自动画出符合风格的插图。

    又有一位中国的程序员,让AI把白居易的《卖炭翁》生成中国画风格的图片,一开始在理解中国古代文字时有些障碍,但经过程序员的调整,机器很快进入状态,只用十分钟就“创作”出风格鲜明,颇有意境的中国式插图。比前面那些森林小鸟的插图更古雅,更具中国味道。真是令人称奇。

  

  

  

  

  

  

  

  

    七、它也有短板

    不过,这个智能机器也并非万能,还是有它的短板。比如人类语言中的那些微妙的双关,暗含的语义,它并不能立刻理解。

    比如,它并不能读懂一些当下网络热门“梗”的含义。(“梗”(gěng)在网络用语中是“哏”(gén)的讹字,义指笑点、伏笔,或是有特别指涉含意或讽刺意涵的东西”。)

    还有比如“打太极”这种汉语中暗含的指代意思、复杂语境中的需求、还有语句中带有的微妙情感,这位机器人也并不能完全闹懂。

  

    “打太极”网络用语,1、就是说话兜兜转转,逃避重点,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推诿拖拉推卸责任。2、打太极是指像在练习太极中的太极推手一样,你推来我让去,你让来我推去。3、暗指做事情推来推去,不明确表态,含糊不说实话。)

    不过,如果人类事先给它把隐含双关的意思喂进去,它也照样能“理解”。

    九、chat GPT的原理是什么?

    我们前面说了,现在这个chat GPT是建立在“深度学习”基础上更强大的软件。它的改进具有革命性的思维,等于把原来的“深度学习”提高了一大截,鸟枪换炮了。

    也许有人要问:以前的“深度学习”是怎么回事?请看看我写的博文《“深度学习”是怎样识别杯子的?》,如果你没看过,这里复习一下,在文中我用人工智能识别杯子为例,它的方法很像小孩思维,小孩一开始并不认识杯子,家长让他去拿杯子,如果拿错了,就告诉他错了,批评他,如果拿对了就鼓励他,奖励他。人工智能也是这样来学习的。关键是软件有自己修改程序的能力,如果杯子拿错了,受到批评,它就会自己编一段程序,把新的认识写在程序中,它就提高了,进步了,以后不管见到什么样的杯子都能认识。实际上也就是一个不断试错反馈的过程。这个方式就叫做“深度学习”。

  

    而chat GPT的基础也是深入学习,也是这样不断试错反馈,修改自己,提高认识,关键它又增加了一个新东西,叫做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即NLP技术,它用于计算机中模拟人类的对话和文本理解。所以chat GPT实际上是将“深度学习”技术与大模型化的NLP方法结合在一起,所谓大模型化就是进行大规模的语料内容分析,语料数量大大增加将引起质的革命。这两者的结合和NLP的大模型化就是上文所说的革命性思维。整个上了一个新台阶。喂进去的词语多了,它就能逐渐理解人类的语言,能很好地与人类沟通。

    我们从上文举的学习老北京话的例子就能看出,它本来是国外的产品,英语是它的母语,到中国来有点水土不服,尤其对老北京话一开始很难理解。经过与人类沟通,它就逐渐明白了。只要加以足够多的训练和语料的喂入,它最终能变得像个真正的老北京人一样,说一口字正腔圆的“京片子话”。

    也就是说,chat GPT要比几年前的“深度学习”强大得多,能干得多。

    十、机器最终能干哪些高级脑力劳动?

    看来现在我得更改我的观念了,机器不但能完全代替人类的重复性人工劳动,还能代替很大一部分脑力劳动,甚至包括一些高级能力,给人感觉好像已经具有了创造性思维。

    这逼得我们不得不对创造性思维给一个严格定义。原来以为写论文,画画,作曲,这些都是创造性思维,每段论文构思,每一笔触,每一个音符都是创造。现在我才意识到,即使在这些高级脑力劳动中仍然包含着一些技术性的非原创性的因素,可以由chat GPT代替。

    我自己就是论文写手,长年以来练就了一套成熟的技巧,能在很短时间内写出达到发表水平的论文。所以我很清楚这里面的思维过程:首先要搜集足够多的参考资料,然后经过分析,整理出其中有创意的论点,掌握了足够多的论据,再经过我的生花妙笔,把它们全部串起来。论文就完成了。而这一套整理分析的方法,主要靠逻辑思维,靠训练。而这正是机器的长项,只要你把这套方法和范例喂给它,它就能学会。

    不过我的论文分两类,一类是综述,另一类是创造发明。写过论文的人都知道,综述不过是把前人已经有了的素材资料信息拿过来,进行整理分析综合比较,最后找出规律,产生观点,这个事不容易,但机器还是能够做得到的。我帮孩子写过一些工艺美术论文,比如西域新疆丝绸文化、鼻烟壶的历史和现状、瓦当的历史和文化形态分类研究,等等。这些论文,有的发表过,这类活儿chat GPT也能干。

    另一类论文包含真正的创意和发明,比如我在数据库检索中发明了一种“全息压缩码”,把数据库中每条信息压缩成短短的5个字符组成的编码,便于快速无重复的检索。这个构思前人从来没有过,全靠我自己的独特思维创造出来的,非常巧妙,能解决当时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这种论文机器就写不出来。

    我同时也是画家,知道美术创作的技巧,只要有个题目和背景,又掌握了熟练的写生技巧和形体色彩表现手法,就能画出符合要求的画面来。这些对机器来说,也是能做得到的。至于所需要的风格,也靠人们喂给它一批范画,甚至画面中那些看似很随意而又带美感的笔触,也是能够分析培训出来的。当然,人工智能比较适合于插图,命题绘画,只要它把意思表达清楚,并具有一定的美感就行。人类中有许多插图画家,每人作品都不一样,各自有独特的美感,有一些特别优秀的作品,既有新意又非常美,是其它画家想不出来的,这种作品机器应该画不出来。

    对作曲我也略知一二,也作过几支曲子,音乐本身很有规律性,它的调式及和弦等等统称和声学,很多都符合数学规律,这对机器来说一点都不困难。至于风格也同样可以靠投喂大量曲调来积累,比如我们经常听经常弹奏蒙古歌曲,就逐渐对蒙古歌曲的风格熟悉了,对其中一些乐句和变化就能逐渐摸到规律,机器也一样,也能摸到这些规律,只要有规律就好办,机器都能学会。在大量培训中,机器也许能创造出一些带有蒙古风格的乐谱,但其中有一些美感不强,有一些确有美感,经过人类老师的评判打分,机器就逐渐掌握了怎样的风格才有美感,它也许能摸出其中的规律。

    十一、究竟什么才算真正的创造性思维呢?

    真正的创造性思维是指那些从0到1的真正原创性的发明,世界上从来没有的东西,被你发明了出来,从来没有的思想,被你想了出来,那才叫创造性思维。

    举个例子,美国艾士隆公司董事长布希耐一次在郊外散步,偶然看到几个小孩在玩一只肮脏且异常丑陋的昆虫,爱不释手。布希耐顿时联想到:市面上销售的玩具一般都是形象优美的,假若生产一些丑陋玩具,又将如何?

    这一炮果然打响,“丑陋玩具”给艾士隆公司带来了收益,使同行羡慕不已。于是“丑陋玩具”接踵而来,这些丑陋玩具的售价超过正常玩具,但一直畅销不衰,而且在美国掀起了行销“丑陋玩具 ”的热潮。

  

    形象优美是正常思维,机器只会按照正常思维进行逻辑思维,它想不到这种反常思维。这个例子中的创造性思维就是抓住了以下两种消费心理:追求新鲜和逆反心理。

    画画也是一样,古典时代,画家只在室内光线下作画,所以都是一律的棕色调子,从没人想到去室外自然光下作画,第一个想到的人,比如莫奈,他去表现阳光下色彩的各种微妙变化,这就是0到1的创造性思维,他们这伙人一开始不被社会认可,后来逐渐形成一个流派,就是印象派。在印象派画家中每个人都在这种风格下又有自己的独特创造。比如有人创造出点彩技法,形成点彩派。后人根据他们的风格模仿,画得也非常美,模仿是机器可以做到的。只有第一人才称为创造者,那是机器做不到的,

  点彩派油画

    

    我所说的真正的创造性思维是指其它人从来想不到,只有某人想到了,创造性思维是人类独有的。机器不可能创造出来。机器只能靠人类给它喂料,给它训练,它可以储存很多种风格的作画技巧,但它自己绝对不可能创造出一种从来没有过的风格和流派。至于它创造出来的歌曲好不好听?能不能成为名曲?还是要靠人类来判断,来打分。它自己判断不了。

    尤其一些大天才,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全世界只有他这样的天才大脑才能想象出来。其它人不要说创造,连听都听不懂。这样的思维,机器肯定没办法自己想出来,一万年也做不到。人工智能跟人类的差别主要就在是否原创。

  

    整个社会的前进主要就是靠那些原创思维在推动。如果没有原创,大家都去跟进模仿,社会是无法前进的。

    到了这一步,我们已经接近了生物大脑和电脑之间的分野,生命和非生命的之间的分野,上帝和科学家之间的分辖范围。其实说穿了,人类的大脑从本质上说,不过是分子构成的存储器和运算器,大脑的运行靠的是生物电波信号,所以在原理上和电脑是一样的。而们人类最隐秘最高层最厉害的原创思维,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灵光乍现的灵感,这里面的原理和机制人类还不是很清楚。将来会不会有一天造出真正会自主思维,出现原创性灵感的机器人?我不敢下结论,只能有待时日吧。不过目前的chat GPT还没到达这一步。

              2023年2月25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Chat Gpt 比人更像人#chatgpt有多能聊 #人工智能 #ai不再是人工智障了
Chat GPT再次升级,人工智能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了?#chatgpt
ChatGPT:你来了,我怎么办
研究战争 | 生成式AI:认知对抗的新武器
《chat GPT的革命:人工意识诞生,机器意识觉醒,万物意识互联》
火爆全网的ChatGPT到底是个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