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杞人忧天是科学必备的素质

               杞人忧天是科学必备的素质

    杞人忧天,是指没事找事,不切实际,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成天发愁,吃不下喝不下。朋友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杞人说:“天如果是气体,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了吗?”

    答曰:“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没事。”

    杞人又说:“地陷了又怎么办呢?”

    答曰:“大地是土块堆积的,填满了四处,你整天都在地上行走跳跃,也没见塌下去,怎么还担心地陷呢?”

    杞人想通了,很高兴,终于可以放心吃喝。

    中国传统文化中充满了这类讽刺幻想空想的故事:

    比如鸡生蛋蛋生鸡循环不已没完没了,只有傻子才刨根问底;

    鲁班做了个能飞三天的木鸟,墨子讽刺他那有什么用?还不如做个木车能推百斤粮食更实际;

    中国古代的天文观测举世无双,只为证明君权神授,从没有一位天文官问过,日月星辰为什么会如此运行?

    中国人是个务实的民族,只愿意考虑眼前的立马见效的事,不愿意考虑猴年马月之后的事,不愿意刨根问底。中国有句俗语:“天塌了有大个子顶着!”

    顺便说一下,杞国地处河南山东一带,是大禹的直系后裔。华夏民族务实文化的形成,与大禹治水关系很大。中国自古多灾多难,有许多近在眼前的紧迫灾难需要抗争,黄河年年泛滥,胡人年年进犯,一茬接一茬,确实顾不上考虑那么多八杆子打不着的事。杞人刚开始犯愁,朋友立刻帮着开导化解。

    杞人为什么显得那么傻?古代寓言中,宋人多遭奚落,显得蠢笨呆痴,比如“守株待兔”“拔苗助长”“朝三暮四”等许多成语说的都是宋人。这是因为西周建国时,宋国为商朝遗老,自然被胜利者周人耻笑,就跟49年建国者耻笑残渣余孽一样。而杞国更是夏朝遗老,形象当然更傻。

    而西方不同于务实的中国,从古希腊开始就不一样。他们没那么多天灾人祸,到处都是鲜花,流着牛奶和蜂蜜,养着成批的贵族和哲学家。在中国人看起来,他们就跟那个杞人一样,尽想些天塌地陷扯蛋没用的事,热衷于观测天象星辰。

  

    但从几千年的历史来看,正是这些“没用的空想”造就了现代科学。科学从哪儿来?就是源自人类童年的好奇心。最早的科学就是天文学,专门问天问地,天从哪儿来?地到哪儿去?穷究大自然的规律。中国古代的天文研究那不是天文学,只是天象记录资料而已。

    我们就以这个杞人为例,看看他的忧虑有没有道理。

    杞人怕天塌,的确,起码在可见的岁月,在正常的情况下,天不会塌。但有没有塌的可能性?真的有,星球并非像杞人的朋友所说由空气托着,比如小行星就有可能撞地球。6000万年前,也许正是小行星的一次撞击造成了恐龙的灭绝。而且研究证明,地球历史上的多次生物灭绝事件都是由小天体撞击所诱发。

  

    2011年11月,一名“访客”飞临地球,最近的时候比月亮的距离还要近。虽然直径只有一百多米,但若撞上地球,足以毁灭一座城市。几个月之后,又有一颗小行星“爱神星”前来串门,倘若它和地球撞一下,所有生命都将成为齑粉。

    现在天文学家已经把观测小行星轨迹做为日常工作之一,而且设计了多种应对方案。这项工作我们不妨戏称为“杞人工程”。

    这只是近切的“天塌”,长远的也有。太阳的寿命有多长?到那时地球会怎样?是太阳熄灭地球冻僵?还是太阳爆发地球烤化?宇宙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是一直膨胀?还是膨胀到头再收缩?都是现代天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那么杞人担忧的“地陷”呢?从近切看,城市沉降、水土流失、地震、泥石流、矿井塌陷、天坑塌陷,都属于地陷类灾害险情。甚至城市中地下管道井网被流水掏空,造成街面突然塌陷,人车俱落,也时有发生。

    从长远看,大陆板块漂移碰撞,桑田变沧海,都属于地陷类变化。

    中国人的务实文化造就了几千年的辉煌,也造成了上百年的落伍。现代科学为什么只产生于西方,而没有产生于中国?过于务实,缺乏杞人那样的好奇心,正是原因之一。

    一直到今天,这种历史积淀仍然在起作用。我们的学生学什么不学什么,全看高考能提升多少分,而不管孩子们天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我们的科研全看能转化出多少生产力,而不大去做那些耗时耗钱的基础性研究。我们的科技仍然处在追赶模仿的阶段,缺少原创力。甚至我们的外交有时也比较短视,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

    但中国人并非全然一味的短视务实,两千多年前也出现过一位极其辉煌的伟人,那就是屈原。他的《天问》提出了无数问题,跟那位杞人一样,追问大自然:“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日月安属?列星安陈?”“东流不溢,孰知其故?”“何所冬暖?何所夏寒?”……

  

    他所站的高度,不亚于同时代的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得。他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人中唯一的自然哲学家。他的《天问》的科学价值超过了全部唐诗宋词元曲。

    为什么屈原如此另类?因为他所在的楚国当时还不属于华夏文明,它是另类的荆楚文明。它跟治黄河抗胡人的北方华夏集团分属两类人,甚至从血缘和人种上,一直到现在,汉族人还分为两大种群,北方汉族与南方汉族。我们不得不承认,南方人即屈原的后人,他们更多幻想,更善于探索,更善于创新,在改革开放中占得先机,而北方人即大禹的后代,则更务实更保守更僵化。

    总之,只有多样性才能产生多样的思索,只有相互交流才能撞击出智慧的火花。希腊文明与中华文明不同,华夏文明与荆楚文明不同,杞人发出与众不同的怪问和担忧,这不是坏事而是好事。

                  2020年8月10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哥白尼与“科学革命”:西方“科学巨星”们的剽窃(1-3)
第四节 星象与分野
假如地球的直径上百亿公里,我们是不是永远不知道地球是个球体?
大规模太空资源开采,在未来十年将成为现实 | 苏萌
科幻变现实!地球资源充分利用后,该去太空“淘金”了
中国古代天文学竟然领先世界千年?重拾灿烂先进的华夏文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