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胆结石(胆石病)

胆结石(胆石病)

 

         胆结石又称胆石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从婴儿到老年人都可以发生,但40-60岁是发病的高峰年

龄。胆汁郁积,胆道感染及胆固醇代谢失调是胆结石的主要原因。

 

   健康人的肝脏每日分泌600-1000毫升胆汁,正常时通畅地流过胆囊、胆道进入肠道帮助消化,一部分胆汁贮藏在胆囊里,倘若因胆囊胆道发炎或胆道蛔虫阻塞等原因,使胆汁流出不畅而瘀滞,胆汁里的结石“原料”就容易分析出和沉淀(结石“原料”是指胆汁性质改变,胆汁中的胆固醇、胆色素成分增多,它们是形成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或混合结石的“原料”);较大的胆固醇、胆色素颗粒可以成为结石形成的核心,细菌、蛔虫卵、死蛔虫残体等亦可作为核心形成结石。

 

   人到中年,由于饮食、运动等各方面生活习惯的改变,无形中为胆石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首先

是中年人体内胆石“原料”增多。有不少中年人进食较多,吃入大量脂类物质直接影响胆汁成份,胆固醇与胆色素的含量增加,兼之中年人运动量减少,胆囊、胆道的收缩能力降低,致使胆汁瘀滞,胆汁浓缩,其中高浓度的胆盐会刺激胆囊与胆道的粘膜,消弱粘膜的抗病能力,容易诱发细菌感染。而细菌往往是形成结石的核心物质。

 

   胆结石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胆绞痛。胆绞痛大都在饱餐或吃高脂肪饮食后数小时内,或在腹部受到震动(例如在崎岖的路上骑车,骑马等)后发作。痛多在中上腹或右上腹,开始时呈持续性钝痛,以后逐渐加重至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病人常坐卧不安,弯腰打滚,用拳头紧压腹部,甚至哭喊。疼痛常放射至右肩胛处或右肩部。痛时常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恶心呕吐。有些病人呕吐后胆绞痛可稍减轻。一次发作的时间长短不一。胆结石退入胆囊或进入十二指肠后,疼痛可完全消失。

 

   有的病人中上腹或右上腹有饱闷感,有时有胃灼热,嗳气,嗳酸及腹胀,吃油腻食物后这些症状更明显。如合并有胆道感染,可出现黄疸,高热,寒战,头晕头痛,血压下降,白细胞增高,胆囊区压痛。

 

   胆结石患者的注意事项

   1.患者应养成平卧及向右侧睡的习惯。因为胆绞痛的发作与向左侧睡有关。我们知道,胆囊形如一只小酒瓶,当人体向左侧睡时,胆囊“瓶口”朝下方,“瓶底”朝上方。这样胆囊结石在重力作用下就容易落入“瓶颈部”而发生嵌顿更严重,疼痛即刻加重且持久。

 

   2.患者应“吃好”早餐。据国外调查,20-35岁的女性胆石症患者多有不进早餐的不良习惯。不进早餐为什么容易引起胆结石呢?科学家初步研究认为,可能是由于空腹使胆汁分泌减少,胆汁中胆酸含量降低,而胆固醇含量不变,以致形成一种高胆固醇的胆汁。如果空腹时间过久,进而使胆汁中的胆固醇呈现过饱和状态,在胆囊里沉积形成结晶,产生结石。

 

  3.患者应常吃能抑制胆结石的食物,以减轻症状,预防复发。

 

  4.患者宜少吃糖。医学科学研究证明,日常生活中精制糖摄入过多,是导致胆结石的重要原因之一。医学家们调查了267名胆结石病人的饮食情况,并与对照组的600名健康人的饮食情况相比较,发现饮料和甜食中糖分含量的多寡与胆结石的发病率成正比。换句话说,糖吃得愈多,胆石症发病率愈高。

 

  糖为何与胆石症有关呢?专家们认为,过多的糖分可以刺激胰岛素β细胞大量分泌胰岛素。业已证明,胰岛素会使胆固醇增加,而过多的胆固醇可以引起胆结石(胆固醇结石)。动物实验也证实了这一论点。

 

  为了预防和治疗胆结石,奉劝患者少吃糖,并且不要使自己过于肥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访谈精华】张凯崴中医师: 和胆结石无法言说的痛说再见
胆结石、胆囊结石、胆石病、胆总管结石,别再傻傻分不清
中年肥胖“胆道”病高发
三问胆石病
来势汹汹的胆结石该如何预防治疗?
胆结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