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0 糖 0 卡」食品吗?代糖真的那么健康吗?

生活中,糖尿病患者会面对很多代糖食品,除常见的商家售卖木糖醇酸奶、果葡糖浆蛋糕外,也有人自制各种天然代糖蛋糕、甜食;还有一些紧随控糖潮流的爆款产品,比如有些饮料宣称「0 糖 0 脂 0 卡」,这到底是常见的商家营销术?

代糖真的让大家享受甜蜜的同时,又能保持健康吗?糖尿病患者究竟能不能吃代糖?代糖食品对血糖和代谢的影响是什么?下面我们逐一分析。

一. 常用的代糖有哪些

代糖的规范名称是甜味剂,是能给食物增加甜味的食品添加剂。相对于糖,热量低或不能被人体代谢,可代替糖加入到食物中来增加口感,减少热量,可分为营养性甜味剂(有热量)和非营养性甜味剂(无热量)。

根据来源,代糖又分为 3 类:

1. 糖醇

属于营养性甜味剂,是来源于水果和蔬菜中的天然膳食纤维,糖醇甜度在 0.5 ~ 0.95(蔗糖甜度 1),包括木糖醇、山梨糖醇、麦芽糖醇、甘露糖醇、果葡糖浆、赤藓糖醇等。

热量远低于蔗糖,比如巧克力中配料表就添加糖醇,所以巧克力并不太甜。

2. 人工合成类

属于非营养性甜味剂,依据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目前允许食品添加的非营养性甜味剂共有 18 种,其中人工甜味剂有 11 种:阿斯巴甜、安赛蜜、糖精、三氯蔗糖等。

三氯蔗糖是以蔗糖为原料经氯化而制得,甜度为蔗糖的 600 倍,甜感在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以及后味等特性上都与蔗糖相似,广泛应用于各类烘焙食品、腌渍食品、乳制品、饮料及酒类、调味品蜜饯和果酱等,而三氯蔗糖每日最大允许摄入量 5 mg/kg。

而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是无糖可乐、无糖雪碧饮料的「主角」。

3. 天然植物来源

属于非营养性甜味剂,如甘茶叶提取的甘茶素、甜叶菊提取的甜菊糖苷、罗汉果提取的罗汉果苷等。这一类的甜度达到 200 ~ 600,这么「齁」的甜度入口后发苦,所以市售食品就会搭配其他成分甜味剂制作成复合甜味剂,来平衡和减弱这种苦味。

常见代糖和蔗糖对比的甜度

二. 产品包装上的「0 糖」、「0 卡」是真的吗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标识「无糖」食品要求每 100 g(mL)的含糖量不高于 0.5 g。

标识「无能量」的食品中每 100 g(mL)的热量不超过 17 kJ(约 4 千卡),赤藓糖醇每克只含有不到 1 大卡的热量,所以「0 糖」、「0 卡」严格地讲也是含有极少量糖或热量的,但这个问题并没有到此为止。

三. 在食品中只用一点点代糖,还会超标吗

赤藓糖醇主要原料是玉米淀粉经酵母发酵而产生的天然甜味物质,甜菊糖苷是甜叶菊叶子提取物,是最接近白砂糖的天然甜味剂;

喝奶茶为避免添加更多的果葡糖浆,点的都是半糖的,因为这些甜味剂甜度高,添加量少、热量低。

那么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天天一瓶无糖可乐,或者天天一瓶赤藓糖醇饮料、一杯奶茶或者一块代糖蛋糕,真的是没问题的吗?

首先:添加糖每天最好不超过 25 g,目前没有关于代糖明确的摄入限值,一般参考添加糖的推荐量,也就是适用于包括果葡糖浆在内的所有添加糖。

举个某知名款饮料例子:配料表可看出有添加果葡糖浆和葡萄糖,且每 100 mL 添加 9.4 g,即每瓶饮料(规格为 600 mL)含糖 56.4 g,仅饮用一瓶含糖饮料,就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最高摄入量 50 g。    

图源:作者拍摄

其次:赤藓糖醇等天然代糖,它甜度低,只有蔗糖的 60 ~ 70%、口感清凉、烘焙时没有美拉德反应等等,所以有人说适合于糖尿病患者。

但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比如在饮料中就会添加 2 倍,才能达到蔗糖的甜度,价格就偏高;由于它甜度低,会搭配其他的甜度高的人工合成甜味剂比如三氯蔗糖一起使用,所以配料表的甜味剂一般都 3 种以上,以平衡口感;烘焙出来的糕点,由于着色低,就会再添加部分蔗糖,以增加烘焙后的颜色。

第三:果葡糖浆主要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按果糖含量,果葡糖浆分为三类:第一代果葡糖浆含果糖 42%;第二代果葡糖浆含果糖 55%;第三代果葡糖浆含果糖 90%。

果葡糖浆的甜度与果糖含量成正相关,为平衡口感,在食品中即便添加了果葡糖浆,也会再添加蔗糖。

例如由于果糖吸湿性好,所以面包贮存中可以较长时间保持新鲜和松软,这是蔗糖面包所没有的优点;由于烘干时果糖和蔗糖发生美拉德反应,面包易于着色,表层产生一层焦黄色,美观且风味好。这样就可以理解饮料、糕点不单用果葡糖浆,而会再添加蔗糖,添加糖的总量就会超标。

四. 代糖有什么潜在危害吗

1. 对血糖的影响

代糖虽然替代了部分饮料中的糖,不直接升高血糖,但是会在潜意识里诱导人们选择甜的食物,代糖只能满足味蕾,虽然热量低,吃了代糖会更容易饿,「吃了代糖就能多吃其他东西」的代偿心理刺激人过量进食。

相关研究显示,代糖虽不同于葡萄糖等直接代谢升高血糖,但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机体能量摄入与代谢,与肥胖、2 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等有一定关系,相关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甜味受体增加肠促胰素的分泌,上调葡萄糖转运蛋白的表达,影响肠道葡萄糖吸收,影响血糖。

2. 腹泻

大量食用代糖可能导致腹泻,大多数糖醇不会在胃里分解,而是直接进入肠道。会因吸收差而留在肠腔内,发酵产生气体,升高肠道内的渗透压,使肠道细胞内、外的水分形成的浓度梯度,多余的水分会导致大便变稀,造成腹泻。

3. 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大量食用代糖可能扰乱肠道菌群,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一项研究证明,人体连续两周、每天摄入相当于 1.2 L 代糖饮料的甜味剂后,肠道菌群中对人体有益的双岐杆菌、乳酸菌的水平明显下降,多达 11 种致病菌的数量发生了上升,甚至出现了新的致病菌。


究其原因可能代糖无法为肠道菌群提供合适的能源物质,而使肠道菌群失调,进而增加肠组织炎症的发生风险。

4. 脂肪肝

代糖中的果糖在代谢中直接被肝脏吸收转化为脂肪,与葡萄糖相比,果葡糖浆更容易造成人体脏器内脂肪的沉积,升高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胰岛素抵抗,患糖尿病风险会增加。

5.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高果糖摄入还会增加高尿酸血症/痛风的发病率,《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指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提倡均衡饮食,限制每日总热量摄入,避免果糖类饮料的摄入。因此,尽管是「零蔗糖」,但是果糖比蔗糖危害更大。

6. 心脑血管风险

一项 Meta 分析显示,摄入过多含糖饮料或人工甜味剂饮料可能增加人群冠心病及卒中,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人工甜味剂饮料摄入量每增加 355 mL/d,冠心病、卒中及心血管事件发病风险分别增加了 6%、10%、14%。

研究指出,也不排除逆向因果关联的可能性,即当研究对象已经具有一些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时,会趋向于选择人工甜味剂饮料来代替含糖饮料,例如此研究纳入的多个原始研究中,人工甜味剂饮料摄入量较高组基线时期 BMI 较大、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患者的比例更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果葡糖浆介绍
其实你也许并没有想象中的了解结晶果糖
探蜜寻源明明白白消费“糖”——中国食品报
你的胖,该怪谁?
市场上的那些“无糖”是真“无糖”吗?
【为什么要撤掉“无蔗糖”的宣称】#无蔗糖算无糖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