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磅研究综述:针对长新冠综合征和新冠病毒引起的多器官衰老,如何治疗和康复?

长新冠综合征的定义

新冠感染后较长一段时间会出现许多轻重不等的症状,由一系列具有广泛表现的多器官疾组成,有急性的、慢性的,或两者兼而有之,而且严重程度不同,称为“新冠感染后综合征 (long COVID-19)”。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新冠后症状”(“长新冠”)是指可能或确诊感染新冠的个人在感染3个月后还有症状,症状至少持续2个月,且没有其他的明显诱因。在多项科研中,多数研究者把“新冠感染后综合征 (long COVID-19)”称为“新冠病毒感染急性期后的继发症(PASC)”,症状可能会持续数天、数周、数月,甚至数年。

根据MedRXiv 2021年的研究,大约27% 的COVID-19患者最终患有长新冠。JAMA Network Open 上的另一项研究发现,即使在初次感染9个月后,超过30% 的COVID-19患者也会有长新冠的症状。根据加拿大公共卫生署的数据,高达80%的患者在康复后4至12周出现持续的慢性症状,60%的患者出现12周或更长时间的慢性症状。

长新冠综合征患者中,女性比例高于男性。根据美国CDC的报告,在新冠长期症状的报销记录中,约58.9%为女性。

目前长新冠综合征 (long COVID-19) 的成因仍然不太明确。但是,科学家还是发现了一些重要线索,新冠病毒感染后,血液中会产生大量炎症因子,这些炎症因子其实就是一类被称为“细胞因子”的特殊小蛋白质化合物。研究人员发现新冠长期症状患者的身体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的状态。血液分析也发现了人体关键的免疫系统会受到“攻击”,病毒会摧毁人体免疫细胞,感染后白细胞总数特别是淋巴细胞下降明显,说明T细胞受到攻击;新冠重症患者的NK细胞总数显著减少,甚至耗尽。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感染后,血浆炎症因子水平显著升高,炎症因子损害血管内皮细胞,而血管内皮受损后可以释放凝血因子和血管加压物质,形成全身广泛的“病毒感染继发血管炎”,长新冠综合征所产生的症状多与“血管炎”有关,血粘度增加,血管变细,造成器官供血减少甚至血栓形成。

另外,最新的研究发现,新冠病毒感染后,病毒会在体内存留较长的时间,即使经过治疗恢复核酸检测阴性的患者,体内也会有病毒存留并且仍然在复制状态。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最新的研究证实,新冠病毒在感染一个人后,可以从呼吸系统扩散到包括大脑、眼部组织、肌肉、皮肤、周围神经、心血管、胃肠道、内分泌和淋巴系统等全身各个位置,在其体内存留数个月之久,甚至长期存在。研究者通过分析一名患者RNA发现,在症状首次出现后,新冠病毒在其体内仍存在了230天。专家认为,病毒在体内迟迟得不到清除,是造成新冠病毒患者持续症状的原因。

新冠病毒可以在体内存活更长时间

新冠病毒引起器官衰老

研究显示,感染新冠病毒后,身体多个器官可能会加速衰老。

美国圣路易斯健康中心(St. Louis)的科学家团队经过研究,发现染新冠病毒患者的肾脏、心脏以及脑部容易出现加速老化的现象。例如,人体的肾功能随着年龄增长在3-4年才会下降3%-4%,但是感染新冠病毒并且康复后,隔年对曾经确诊新冠肺炎的患者检测后发现,他们的肾功能只间隔1年就下降了3%-4%。

新冠病毒为何会导致多器官老化,美国加州大学佩鲁索提出了一些假设理论,认为确诊后多器官老化可能是以下原因叠加造成的:

一,新冠病毒在人体内引起发炎反应,使体内容易产生血栓,堵塞微血管丰富的器官,例如心脏、肾脏和脑部。

二,病毒激活体内微生物的活跃,改变原来消化道的微生物群落,延长许多免疫反应,甚至出现自体免疫攻击自身器官的情况。

而对于肾脏来说,一种潜在的解释可能是,COVID和肾脏疾病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一方面,既往的肾脏合并症可增加新冠病毒感染风险,另一方面,新冠病毒也会引起肾脏病变。新冠对肾脏潜在的直接影响包括病毒进入的内皮损伤、补体激活、局部炎症和塌陷性肾小球病。

新冠病毒对肾脏损伤引起器官衰老加速

长新冠综合征的症状

“长新冠”症状遍布全身,从神经系统到生殖系统,从泛躯体症状到心理健康。

《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发布的一项研究共纳入486149名感染者的健康数据,包括非住院的轻症新冠感染者,研究显示,在病人确诊后12周,仍观察到62种与新冠感染显著相关的“长新冠”症状。症状依次为:

脱发(3.99倍)、打喷嚏(2.77倍)、射精困难(2.63倍)、性欲减退(2.36倍)、休息时气短(2.20倍)、疲劳(1.92倍)、胸膜炎性胸痛(1.86倍)。

长新冠综合征的症状表现

根据美国IQVIA medical open claims database,430万个新诊断的病症中,32.3%与中枢神经系统(CNS)有关,其次是心血管系统(CVS)(21.1%)和呼吸系统(14.1%)。这三个系统加起来占所有新冠长期症状的67.6%,这证实了新冠长期症状是一种多器官系统的疾病;在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中,焦虑、疲劳和抑郁是最常见的。

我们汇总多项国内外研究,总结长新冠综合征可能包括以下方面:

· 疲劳

· 睡眠问题

· 性欲和性能力改变

· 中枢神经问题如混乱、脑雾、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

· 头痛或偏头痛、头晕

· 肌肉疼痛、关节僵硬或关节疼痛、全身疼痛和不适

· 脱发 

· 呼吸急促、持续咳嗽、胸痛、喉咙痛

· 鼻塞、嗅觉丧失或味觉丧失

· 淋巴结肿大

· 荷尔蒙问题、月经周期的变化

· 消化问题

谁更易患长新冠综合征

一些人群更容易患长新冠综合征。“可能有10到15种引发'长新冠’的病因。”纽约市西奈山卫生系统康复创新主任David Putrino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ABC News)采访时称。

易患上“长新冠”的相关风险因素,其中女性的风险是男性的1.52倍,吸烟人群是非吸烟者的1.12倍。低收入群体、肥胖以及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长新冠”风险也显著提高。

根据目前的研究,最常见的风险因素可能包括:

· 肥胖

· 胰岛素抵抗

· 肠道微生物组失衡

· 高血压

· 自身免疫性疾病

· 免疫系统减弱

· 心血管疾病

· 慢性阻塞性肺病或肺部问题

· 其他现有和潜在感染

· 其他慢性健康问题

· 吸烟和酗酒

长新冠综合征的诊断

对于长新冠的研究一直在开展,但是至今仍缺乏准确的生物标志物和影像学测试标准。通过详细的问诊、通常排除症状的其他一些潜在原因,包括贫血、糖尿病、甲状腺功能、自身免疫或其他健康问题。当排除其他健康状况并且这些症状是在从病毒感染恢复后开始的时,基本就可以诊断为长新冠。

由于传统临床医学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结合最新的研究,我们从抗衰老医学、功能医学角度出发,研究一些潜在的不平衡和健康问题,采用多种检测,查看免疫功能障碍、血液粘度、氧化应激和营养缺乏等标志物,在结合上述问诊基础上,通过检测下列指标可以做出综合判断。

这些检测通常包括:

免疫功能评估

白细胞计数

NLR

Hs-CRP

血液粘度

红细胞比容

纤维蛋白原

红细胞沉降率

血小板

氧化应激

血清铁蛋白

乳酸甘油酯

同型半胱氨酸

RDW

营养评估

維生素D检测

肠道微生态检测分析

营养与毒性元素检测

维生素分析

世界各国制定的管理策略

英国,由NICE、苏格兰校际指南网络(SIGN)和皇家全科医师协会(RCGP)联合制定了一套应对长新冠综合征指南,涵盖新冠长期症状的识别、评估及管理:

①自我管理

②根据临床需要选择:

初级保健、社区、康复和精神卫生服务的综合协调支持

多学科综合评估

针对特定并发症的专科治疗

该指南还建议,管理此类患者的核心团队应包括但不限于职业治疗、物理治疗、临床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以及康复医学专家。

法国Haute Autorité de Santé(HAS)发布了快速响应指南,并强调为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建议对此类患者提供对症治疗、康复、心理支持和自我管理。HAS还发布了10份技术报告,详细说明了最常见的新冠长期症状(疲乏、呼吸困难、胸痛、味觉和嗅觉障碍、疼痛、过度通气综合征、功能性躯体障碍、神经系统症状和自主神经障碍以及运动再训练)及其临床/临床辅助支持和一线治疗要素。

美国CDC的临时指南,建议使用已建立的治疗方案对症状进行管理,以改善患者的机能和生活质量。美国疾控中心临时指南中针对具体症状提出了详细的管理方法。德国医学科学联合会也针对长新冠综合征做出了具体管理办法。

从这些管理措施中,可以发现具有共同的规律,就是应对长新冠综合征不能局限于传统临床医学科室划分管理模式下的某一种医疗解决方案,而是着重针对患者的症状和健康情况个性化管理,并将康复、物理治疗、心理支持、生活方式管理结合起来开展多学科干预。

生活方式管理

以下六条原则性建议可能会有帮助:

抗炎饮食

减轻压力

优先考虑良好的睡眠习惯

每日阳光和自然时间

间歇性禁食 

定期而科学的运动

对于不同的症状,可以有更具体的改善建议:

精神抑郁或焦虑

具体表现包括,过度关注身体的各种变化,总是怀疑自己生病;身边人或自己确诊后,压力大不知如何调整;精神惶恐不安、消极悲观;不愿出门,甚至不敢按电梯和触摸门把手,反复洗手消毒、反复进行抗原检测,过度服用药品等等。严重者表现为做噩梦、情感分离、麻木感、失眠、抑郁、焦虑等情况,还会出现易怒、过度警觉、失忆、易受惊吓,甚至出现自杀倾向等情况。

康复建议:保持乐观心态,对自我健康适度关注,关注权威媒体的信息,培养一定的分辨能力;适度社交对精神健康非常重要,坚持保持一定的个人兴趣爱好和对外社交联系。

嗅觉或味觉丧失:可以服维生素B1和“甲钴胺”营养神经,坚持进行嗅觉训练,包括每天闻柠檬、玫瑰、丁香和桉树,一天两次,每次20秒。试着在食物中添加香草和香料,比如辣椒、柠檬汁和新鲜的香草以训练嗅觉和味觉。

易疲倦及注意力下降:应坚持保持日常生活节奏规律,合理安排家庭生活和工作节奏,给身体足够时间康复,尽可能不承担过多工作责任和压力,不打乱生活节奏;另外,也有建议采取中医相关保养方法:1,采用生姜加艾绒泡脚等中医疗法,水温控制在40℃—43℃,泡洗约30分钟,每日一次。2,可以口服补气活血的中药制剂如双丹颗粒黄芪颗粒,不过最好建议在中医师咨询下进行。

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加强饮食营养。坚持易消化、少油腻,要保证足够的水分、能量和优质蛋白、维生素。消化道症状不严重者,一般不需要特别治疗。

胸痛或心悸:应注意多休息,保持充足睡眠,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若心悸症状明显,每分钟搏动持续超过100次或小于60次,或出现不规律搏动,应该及时就医。

吞咽疼痛和嗓音沙哑:补充足够水分,全天少量多次进水。戒烟戒酒。选择较软、光滑或湿润的食物,进食时应细嚼慢咽,可少量多餐进食。可以口含清热解毒的中药含片,情况严重要及时就医。

脱发:注意优质蛋白质的摄取,建议要多吃肉,特别是牛肉,因为它富含铁质。另外,应该多尝试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或补充维生素D补充剂。也可以在中医师帮助下合理应用补气活血的中药制剂。

耳鸣和听力下降:保持充足的休息睡眠,戒烟戒酒戒辛辣,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补气活血的中药制剂。若病情严重应该及时就医,对症治疗。

食品补充剂建议

通常情况下,针对长新冠综合征,下列食品补充剂是推荐的选项:

1,維生素D

发表在《病毒学杂志》上的一项2021年研究,维生素D缺乏症可能在病毒后综合征中发挥作用。为了提高维生素D水平,建议多晒太阳,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并直接添加维生素D3补充剂。

维生素D3与维生素K2配对有助于改善钙的吸收和控制炎症。建议服用至少含有3000-5000 IU维生素D3和至少90微克维生素K2的维生素D3补充剂。

2,锌

锌对健康的免疫功能至关重要。2020年发表在《国际传染病杂志》上的一篇综述发现,缺锌会增加病毒感染(包括COVID-19)不良结果的风险。TAA Medical统恩医学在临床和抗衰老管理实践中,对中国客人的测试统计中,发现超过70%以上的中国成年人锌元素不足。

建议多吃富含锌的食物,如肉类、家禽、贝类、鸡蛋、乳制品、种子、坚果、豆类、红薯、藜麦和绿叶蔬菜。建议使用锌补充剂以获得最佳锌水平。

3,镁

镁对睡眠、运动表现、肌肉健康、血糖水平、心理健康等方面至关重要。根据2012年发表在“医学科学研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镁也可能有助于减少炎症。

大多数人都缺乏镁,仅通过食物来满足需求是很困难的。建议每天补充镁。

4,硒

硒是一种强大的矿物质,具有抗氧化、免疫等功效,对精神、心脏和其他健康有益。2008年发表在《分子营养与食品研究》上的一篇综述发现,硒可能支持免疫反应。

食用葵花籽、腰果、蘑菇、菠菜、海鲜、肉类和鸡蛋也可以提高硒水平.也可以直接服用硒补充剂。

5,B族维生素

B族维生素对能量、大脑和精神以及健康的其他领域至关重要。根据2020年发表在《营养素》上的一篇综述,B族维生素可能支持免疫调节。发表在《营养评论》上的 2022年综述发现,维生素B12缺乏可能在病毒感染中发挥作用。

建议吃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包括深色绿叶蔬菜、草饲牛肉、牧场饲养的鸡蛋、坚果和种子。此外,建议每天使用B12维生素和B族维生素复合物。

6,N-乙酰半胱氨酸

N-乙酰半胱氨酸(NAC)通常用于肺部、呼吸和免疫健康。根据1997年的一项研究,NAC可能有助于支持免疫力和对抗病毒感染。

发表在《抗氧化剂》上的一项2021年研究发现,NAC和甘氨酸的组合可能有助于减少COVID-19中的氧化应激和并发症。如果出现长新冠病毒后综合症的症状,可能会从补充NAC中受益。

7,辅酶Q10

辅酶Q10是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身体会自然产生,但也可以通过补充来提高辅酶Q10的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或遇到病原体、压力和毒素,会削弱身体产生辅酶Q10的能力。根据发表在《抗氧化剂(巴塞尔)》上的2021年综述,辅酶Q10可能支持免疫功能。

所有细胞能量的产生都依赖于辅酶Q10的产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关键抗氧化剂的产量下降。辅酶Q10含量低的常见迹象包括皮肤皱纹、能量水平低下、心血管问题和视力问题。

患有长新冠的人改变了细胞代谢并降低了辅酶Q10水平,这是他们遭受疲劳和脑雾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天补充200-600毫克的可吸收形式的辅酶Q10可以在能量和精神清晰度等方面产生巨大影响。

8,白藜芦醇

白藜芦醇是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存在于葡萄、浆果和红酒中。它极大地补充了槲皮素的功效。根据2019年发表在《营养素》上的一篇综述,白藜芦醇可能有助于改善免疫反应。建议吃富含白藜芦醇的食物,并坚持每天服用白藜芦醇补充剂。

9,槲皮素

根据2016年发表在Nutrients上的一篇综述,槲皮素可能有助于减少炎症和改善免疫健康。建议多吃富含槲皮素的食物,并每天服用槲皮素补充剂。

10,多种有益的益生菌

益生菌改善免疫防御,微生物组支持和营养恢复。建议补充以帮助清除毒素并将更多营养物质带入细胞。

11,神经保护生物类黄酮

神经保护生物类黄酮一般是复合配方,可以帮助身体减少氧化应激,独特的全天然配方设计帮助对抗炎症,激活肥大细胞,防止神经元收到损伤,提高记忆,缓解脑雾。

12,细胞能量线粒体支持

细胞能量支持同样是针对线粒体能量转化而定制的一组复合配方,可以帮助身体提供丰富的关键营养素,提高细胞能量产生和代谢转化,有助于稳定细胞功能并重振细胞能量产生。

13,综合免疫支持

专门为关键免疫调节营养素和化合物的最佳剂量而设计的,也是一组复合配方,含有多种有益成分。这些关键营养素和化合物的协同作用可增强免疫功能并改善炎症过程。这些成分支持身体的天然免疫机制,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

当然,最有效的食品补充剂服用建议,是根据个人不同症状来定制个人化的营养补充剂,这种定制化减少了消费者个人选择的盲目性,避免重复或不足。

实际上,目前国内开展个性化营养素定制的机构包括汤臣倍健、瑞普斯、LemonBox,USANA等众多品牌。而真正在临床医疗机构开展,完全由美国和中国联合临床医生团队和健康管理专家直接服务于客人,根据消费者个人的症状、临床检测指标、健康史、生活方式、家族遗传史等多种因素个性化定制的机构,只有TAA Medical统恩医学。TAA Medical统恩医学在国内推出的处方级个性化营养素定制服务,虽价格略高于其它机构,但对于消费者仍然是性价比(花费和效果相比较)最高的选择,处方级个性化营养素定制服务是美国及其他地区临床机构医师作为临床辅助方案开展多年的健康干预方法,可以更好配合临床治疗,完全以医学标准做到最优化配比。

治疗方法

由于长新冠综合征的复杂性,并且目前还对其研究不足,缺乏统一的诊断和治疗标准,传统的医疗从业者和医院面对日常疾病已经不堪重负,特别是随着长新冠患者数量的增加,没有足够的时间处理长新冠综合症。

当然,针对严重的长新冠综合征患者,可以选择传统临床的对症治疗。但是,这种长期持续的大量轻度、中度“长新冠”,无法从单一传统临床医疗方法中获得更大受益。正像上文中提到的各国指南中的建议,抗衰老医学和功能医学从整体健康方面入手找寻有效的方法,以便更好地处理免疫失衡、慢性炎症、慢性感染和慢性健康方面的问题。

综合我们所熟知的抗衰老医疗方案,下列手段可能会是有效的解决之道。

臭氧疗法也叫三氧疗法,《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近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许多饱受折磨的新冠康复者正寻求“洗血”治疗。

三氧疗法就是把一定量的血液抽出,与高浓度高剂量的三氧(臭氧)气体混合后,回输进体内的一种临床治疗方法。三氧通过血液进入体内与不饱和脂肪酸反应生成的过氧化氢能改变血液中血小板的聚合方式,而血小板在血液的凝固和血栓形成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三氧可以促进血栓的解体,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血管斑块的形成预防全身动脉粥状硬化和神经性疾病发生;三氧疗法可以清除血液中炎症因子和不良小蛋白质分子,增强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减轻自由基对机体损伤;还可以除去血液代谢中产生的废物,如多余的乳酸、尿酸、无机盐等,提高细胞活性。

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的细胞增殖因子类相关的疗法,这类治疗包括来自胎盘的提取物、干细胞因子、干细胞外泌体、干细胞上清液相关的疗法。

此类产品中含有人体重要的多种细胞增殖因子和干扰素,多种细胞增殖因子组成的生长因子群,形成细胞微环境,调控细胞的生长和发育。经研究,这些因子包括NGF、EGF、FGF、HGF、CSF、IGF、TGF、IL等,研究发现,这些细胞增殖因子组成的细胞微环境,可以双向调节细胞的免疫特征,保护细胞膜的结构完整性,改善细胞功能。这种疗法,能够从细胞层面,优化身体器官和组织的功能,有效改善慢性症状。在日本和欧洲某些机构,相关治疗方法被作为临床慢性病或某些疾病的治疗方案采用,也作为康复治疗和身体机能恢复的抗衰老方案被广泛使用,在《你的青春谁做主》一书中有更多详细的介绍。而这种治疗方法,和下面的干细胞或免疫细胞相关疗法,可以起到更好的协同作用。

免疫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可修复新冠病毒造成的对人体器官的损害。间充质干细胞已被证明在细胞再生、修复受损组织和减少体内炎症细胞因子方面非常有效。

据资料显示,日本已经批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冠后遗症的方案,认为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逆转新冠病毒带来的肺部损害。

日本在全球首次批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冠后遗症的方案

最近的临床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可以改善新冠肺炎患者的细胞因子谱。主要机制是分化潜能、免疫调节、抗炎因子的分泌、迁移归巢、抗凋亡、抗病毒作用和细胞外泌体作用。

由于间充质干细胞有良好的受损组织修复作用,在治疗后2天内,所有患者肺功能和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后2-4天内,高热、虚弱、呼吸短促、血氧饱和度低等临床症状均消失,静息血氧饱和度≥95%。重症患者在治疗后10天内痊愈出院。间充质干细胞能迅速、显著改善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的预后,有效规避细胞因子风暴。

另外,国内王福生院士团队在柳叶刀子刊eBioMedicine上发表了使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随访1年的结果,证实了间充质干细胞对于新冠肺炎患者肺部病变的改善和症状的缓解具有长期益处。不但使新冠相关症状得以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睡眠困难、日常活动和数字评定量表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警惕“长新冠”!间充质干细胞可逆转新冠病毒的损害,已有疗法获批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间充质干细胞有望成为治疗新方法!
秋冬高发!经常口干眼干,可能是免疫系统出了大问题,五种危险不得不防
科学家尝试使用干细胞治疗COVID-19患者
金斯瑞解读|细胞因子风暴最新综述解读
免疫治疗期间感染新冠病毒,后果可能有多严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