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愤怒之舞
userphoto

2023.07.10 陕西

关注

本书作者哈丽特·勒纳(Harriet Lerner, PhD)哈丽特·勒纳博士是美国最受尊敬的女性心理学家之一。她以女性心理与家庭关系方面的研究见长,拥有Menninger诊所30余年的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经验。

其经典著作《愤怒之舞》已在美国畅销30余年。勒纳博士帮助数百万读者找到自我,赋予了女性重塑生活的建设性力量。作品累计销量已逾300万册,并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

在关系中,你是否被以下的场景激怒过;与父母的交谈总是不欢而散,不是被指责,就是被教育,永远不能好好谈谈心。和公婆的育儿观点不同,好心提出建议却还要看脸色,孩子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工作中,同事休假出去潇洒旅游,你却变成了天天加班的接盘侠,回来业绩还给他。

面对以上场景,有的人压抑情绪,迎合他人,换取一段看似“和谐”的关系;有的人坚持原则,爆发冲突,关系出现裂痕而无法修补。但任何一种做法,都不能换取健康的关系。

在任何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中,愤怒都是最重要的情绪信号。它暗示着我们没有处理好生活中重要的情感问题:也许因为我们为他人做出了过多的让步,也许因为他人的干预影响了我们的进步与成长。如果总就一件事情反复争吵而没有改变,为了避免冲突不断妥协而忘记自我的需求,被莫名的情绪蒙蔽双眼而不再关注问题本身,这些都是情绪的不合理性表达。

这本书教给人们正视情绪,合理表达愤怒,利用情绪的力量得到自省和成长,解决问题,改善关系。好脾气不是最终目的,拥有自我才能拥有关系。

目录

  • 1 我们为什么会愤怒
    • 1.1 淑女综合征
    • 1.2 泼妇综合征
  • 2 如何正确处理愤怒
    • 2.1 思考愤怒,使用愤怒
    • 2.2 容易引发愤怒的问题

我们为什么会愤怒

我们为什么会愤怒?因为我们遇到了问题,这个问题让我们不舒服、难过,甚至是伤害,因此我们会通过愤怒来解决问题。但是愤怒真的能够解决问题吗?并不会,甚至这种处理问题的手段还会起到副作用。比如激化矛盾,让亲密关系破裂等等。

那如果真的很气,我们该怎么解决自己的愤怒呢?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想,怎么能够更好的解决问题,当这个问题不再是问题,我们也就不会继续愤怒。 愤怒其实是不需要解决的,真正需要解决的,是愤怒背后的问题。

我们知道,在亲密关系中,男女双方都会面临很多愤怒的问题,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是男女反应模式不太一样,社会对男女性表达愤怒的容忍度不太一样,女性受情绪困扰的程度会略高一些。

在这本书里,作者主要从女性视角分析解决女性常见的一些愤怒。我们先来看一下女性在亲密关系中通常会怎么处理愤怒?

淑女综合征

作者就发现,长久以来,社会都在压抑女性的愤怒。人们会觉得,女性愤怒是一件不好的事。人们无意识地期待女人温柔、贤惠,然后,给那些敢于表达愤怒的女性贴负面标签,像是泼妇,怨妇。这无形中给女性施加了压力,所以,有大量的女性,习惯性地压抑自己的愤怒,作者把这种压抑愤怒的习惯,叫做“淑女综合征”。

有淑女综合征的人,在受到委屈的时候,会习惯性不表达,忍耐、保持沉默、哭泣,习惯性为了避免冲突而妥协,习惯性先照顾别人的看法,顾及对方的反应,不太敢坚持自我,更不敢张扬自我。

但是你知道,用压抑的方式处理愤怒,不代表愤怒就没了。一个人越是用“淑女”的方式处理事情,就越是会积累愤怒。累积多了,就会在某些时刻忍不住爆发。这种爆发,经常是借着小事出现的。

所以淑女们爆发过后,又开始自责,觉得自己不应该反应过激,不应该这么大的情绪,然后又开始通过自我否定来自我压抑,然后陷入死循环。

泼妇综合征

随时随地表达愤怒,或者说发泄愤怒。作者因为人们惯常的看法把这种特点称为“泼妇综合征。但是发火常常没什么用。无论你怎么怒吼,别人都很难因为这而改变。事实上,这种怒火,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和优越感。

这就会让表达愤怒的女性更觉得委屈,进一步体验到挫败感。泼妇综合症——就是把原始的愤怒,用噪音的方式表达出来,然后被人轻易屏蔽的状态。所以,虽然压抑愤怒的“淑女”们和表达愤怒的“泼妇”们看起来截然相反:一个什么都不说;一个什么都敢说。但这两种方式,无论是压抑还是发泄,最后都会陷入自我挫败,既改变不了别人,也改变不了结果。

如何正确处理愤怒

那真的很愤怒怎么办呢?除了“淑女”和“泼妇”,作者提出来了第三种处理愤怒的方式:思考愤怒,使用愤怒。

思考愤怒,使用愤怒

第一,我们要识别愤怒的源头。当你感觉到愤怒的时候,可以试着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

我究竟为什么生气呢?

出了什么问题呢?

我该怎样理清楚,哪些人应该为哪些事负责呢?

第二,学习沟通技巧。模拟一下除了吵架,还有没有什么办法缓解情绪,需要以下几点。

a.想一想,我该如何表达愤怒,才能避免自己感觉到挫败和无助呢?

b.我怎样才能不攻击到别人,又可以表达自己呢?

c.我表达愤怒的话,有哪些风险呢?我会失去什么呢?

d.如果愤怒不能帮我解决问题,哪些方法还可以帮我解决问题呢?

第三,观察并阻断非建设性的互动交流。不要说那些没有用的废话,也就是为了刺激对方而故意过激行为。如果真的很愤怒,可以用一些标志性的语言,说出来调整下情绪,比如说“好了,现在我不想吵了”。总之,保证你们这次的交流,它的方向是朝向解决问题的。

试试观察和改变自己在关系中的角色。看看在两个人相互抱怨的过程中,自己有没有承担起责任?通过深入观察,在类似情境下,尝试做出新回应。

第四,预测并应对对方的还原行为。就是大家都在把相处的模式往回拉的行为。如果你和伴侣经常吵架,你开始学着平静,他会特别不适应,不自觉地引着你像过去一样跟他吵。

这个时候不能被带偏,要回到这个问题,自己的愤怒产生的地方,就事论事地好好聊一下他的这个行为到底是为什么,想他表达这个行为给你带来了什么,商量以后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处理?

容易引发愤怒的问题

知道了我们愤怒的原因以后,我们了解一下3种容易引发愤怒的问题。

第一,控制性问题。感觉受到了伤害,想用愤怒保护自己。

比如,有一个叫芭芭拉的女性,她很想去参加一个心理学的课程,但是她老公不允许。芭芭拉感觉到老公对自己的控制,特别愤怒。而且,即使老公反对,她还是非常想去参加,于是她就和老公吵架,吵到脸都绿了,可她老公还是不不同意。最后,芭芭拉真的就没有去成。

芭芭拉敢于发怒,敢于表达自己,采用了泼妇的方式但是没有用。她的抗争,没带来任何改变,而且和丈夫的婚姻也没改善。尽管巴拉拉有愤怒,有吵架,有反抗,但是她始终没有去讨论:规则和结果由谁决定 ?显然,自己的行动是由丈夫决定的。巴拉拉认为,只有征得丈夫的同意,她才能去做事。所以她花了大量的愤怒,尝试去说服丈夫同意她的行为。

这其实是“自我弱化”。芭芭拉的想法、需要、追求,过分地妥协于外界的压力。在巴拉拉与丈夫的关系里,一旦有冲突,必须要由巴拉拉妥协。如果她不想妥协,就必须要有合理的理由,而理由合不合理由丈夫判定。这其实才是她愤怒的真正原因。

作者就建议芭芭拉,包括同样因为受到控制而发怒的人,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你首先要识别自己到底因为什么发怒,然后明确自己的需求,跟你的“控制者”声明,说:“我自己的事情,自己拥有决定权。”

问问自己,能不能坚定自己的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很多人本能的会害怕,比如害怕丈夫和自己离婚。但是,如果对方因为你不听话,而破坏这段关系,甚至要结束这段关系,你就要重新思考下这段关系对你的意义。如果这段关系是建立在你听话的基础上的,那关系可能本身就是错误的,或者不牢固的。

而我们应该做的其实是找到一个平衡。我们需要独立,也渴望和对方保持亲密,这两股相反的动力,会在一段关系里同时存在。想长期经营一段关系,我们就必须要注重好两者的平衡 。

其实,巴拉拉的愤怒背后,真正的问题,是一个选择题。而让芭芭拉真正愤怒的原因,是她没有按照自己的本心,坚持那个属于她自己的选项。当芭芭拉能够明确对自己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时候,也就不再愤怒了。因为她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同时,当巴拉拉选择坚持自我的时候,关系的确有破裂的风险。那也不必过分难过或恐惧,因为有时候关系破裂不一定是坏事,也可能是我们成长后的自然结果。

第二,挑剔问题。

比如,有一个叫叫玛吉的女性来找作者咨询,她说:妈妈总是挑剔她。妈妈帮她带孩子,但是因为育儿理念不同,妈妈总是批评玛吉的育儿方式。 玛吉想给女儿按需哺乳,妈妈说这样会宠坏孩子,应该定时哺乳。 玛吉使用各种科学研究证明企图说服妈妈,但妈妈就是固执己见。玛吉很想让妈妈回乡下老家去,但这又让玛吉感觉到内疚——玛吉已经没有爸爸了。把妈妈一个人丢到乡下去,她也良心不安。玛吉唯一做的,就是不断发脾气 ,跟妈妈争论“谁的育儿理念才是对的”。结果,玛吉总是失败。

作者跟玛吉聊了几次之后就发现,其实玛吉的愤怒,并不是企图跟妈妈划清界限,而是在保护妈妈,在跟妈妈亲近。于是,作者问玛吉:“如果你跟妈妈之间,不再讨论育儿话题了,你们之间还有别的谈吗?如果妈妈真的不再对这个问题发表观点了,会是你舒服的状态吗?”

玛吉陷入了沉默。的确,玛吉跟妈妈之间的话题,只剩下了育儿。这是玛吉跟妈妈情感连接的唯一方式。玛吉不知道怎么关心妈妈,只能用吵架的方式体验彼此的存在。妈妈内心有很多失落不能表达 ,也只能用吵架的方式感受自己的存在。

在明确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之后,在妈妈又一次因为育儿的问题发脾气时,玛吉冷静地跟妈妈说:“妈妈,我很感激你这么关心艾米,我知道你希望她得到精心的照顾,但是有些事我不得不说。妈妈,艾米是我的孩子,我正在努力地学做一个好母亲。我能用我觉得对的方式对我的孩子,这很重要,这是为她好,也是为我好,也许我有时会犯错,但目前我还是想以我觉得合适的方式照顾她,我希望得到你的支持。”

除此之外,为了不让这些改变来得太突然,让妈妈一时间无所适从,玛吉还需要跟妈妈有除了育儿以外的话题,需要用正向的方式建立感情,需要用关心的方式面对彼此的关系,这样他们就不用以争吵育儿问题的方式来建立感情了。

因此,玛吉尝试着跟妈妈去聊:妈妈有什么爱好。妈妈今天有什么安排。妈妈今天遇到了什么人。妈妈以前的经历。妈妈跟爸爸的感情等等。当玛吉尝试跟妈妈聊这些的时候,她跟妈妈之间的感情就流动起来了。而如何育儿这件事,一点都没那么重要了。

第三,过度索取的问题。

作者有一个来访者叫凯蒂50岁,她父亲72岁。凯蒂来咨询的时候跟作者说:我父亲根本意识不到我有自己的生活,他总觉得我应该围着他转。他经常给我打电话,说让我带他去购物,去他家里帮他做事,完了又怪我做的不好。凯蒂对父亲的索取很愤怒。

有的人建议凯蒂要学会拒绝父亲,要有自我,要做自己。可是这样凯蒂就会内疚。有的人建议她顺从父亲,继续自我牺牲,毕竟百善孝为先,可是这样凯蒂就觉得很压抑。

凯蒂从作者这里咨询之后,做的第一步就是,去征求父亲的意见。她跟父亲说:爸爸,我有个问题,我不知道如何权衡对你的责任和对我自己的责任。我妈妈为你牺牲了一辈子,比起她来说,我的确自私了点。可我又做不到完全不管你,这让我内疚。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你有好的建议给我吗?

父亲没有给凯蒂回应,父亲很生气。凯蒂去研究了大量家族中的女性,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然后发现家族中的女性会陷入两个极端:

一种是以母亲为代表的那种,无私奉献,巨大牺牲。一种是以姨妈为代表的那种,把头埋进沙子,任人指责。拒绝父亲,凯蒂就会解放自己,但是会内疚。顺从父亲,凯蒂就会心安,但是委屈。无论过多久,这两种痛苦都必须选一个。

最后凯蒂觉得,这两种都不可取。她想找到一种平衡。凯蒂需要在很多个当下,经常面对这样的选择,并且在选择后承担相应的代价。凯蒂后来决定每周和父亲一起吃两顿饭,而不是三顿,她每周六载父亲去购物,而不是像以前那样随叫随到了。这些细小的变化坚持下来,生活就有了很大的不同了。父亲也和隔壁的老太太成了好朋友,经常聊天。

当你因为被控制而感到愤怒时,被控制从来不是原因。你之所以愤怒,是因为潜意识里总觉得“只有对方同意我,我才能去做”。这里面的愤怒,就是在解决“做自己”的问题,当你能够直接坚持自己的时候,愤怒就没了。

学会如何积极正向地表达情感,如何去真正关心对方的生活。愤怒本身不是问题,只是一个解决方案。如果你想去更好地处理愤怒,你不必针对愤怒做工作,不必去纠缠到底该压抑还是表达,而是去思考,愤怒在解决什么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泼妇 / 轻松一刻
精神暴力:你甚至不知道自己遭遇了什么 | 给你一针
疾病表达的信息(摘编)
孩子对妈妈的攻击
如何听从内心真正的选择?
智慧 | 当你歇斯底里地越像“泼妇”,他却越平静?1招搞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