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桂林拓碑技法的“头把交椅”

  桂林晚报讯(记者 梁亮)

  ■人物档案:

  韦可祥:南宁马山人,1997年到桂海碑林博物馆工作,过去15年的光阴全部奉献给了碑拓。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这一行,如今越做越深入,成为了桂林摩崖石刻传拓技艺的第三代继承人。

韦可祥

  格言:做什么事都要用心揣摩

  早些天,韦师傅受邀到象鼻山公园,为云峰岩酒窖门口的一块石碑做拓片。潮湿的雨天,常年不开的酒窖里空气愈发湿润。通常,人们不会在这样的条件下做拓片,成功率太低,但对于韦师傅来说,“还算好,问题不太大”。

  看似容易的碑拓步步玄机

  桂林雨天多,碑刻表面容易形成厚厚污垢,长年累月地结下来非常难清洗。而酒窖中营养丰富、肆意生长的微生物,让石壁表面覆盖了一层又滑又黏腻的东西。

  做碑拓首先就是要把碑刻表面覆盖的青苔和污垢都洗干净。在韦师傅手边,有装满清水的喷壶和大小不一的刷子,但却没有清洗剂。他解释说:“我们要在保护石碑的前提下做拓片,清洗剂对石碑可能会有损害,如果遇到实在洗不掉的污垢,就只好用竹刀片慢慢刮掉。铁片和钢片也不能用,因为多少都会对碑刻有伤害。”

  韦师傅足足用了一个小时,才让石碑露出真容。

  随后,他又用宣纸在石碑上方做了个“拦水坝”,把充满污物和微生物的水阻挡在外面,然后又数次擦干石碑。“碑面洗干净以后,就要上纸张。纸张要先测量碑面多大,一张纸够不够,不够的话要设计好怎么接,这都是要边做边想的事。”韦师傅边说边做。上好了宣纸,他又拿起喷壶在纸上喷水。喷水不能太湿了,否则纸张容易烂,太干了又会贴不上,也真正是一道考经验的手上功夫。

  接下来韦师傅用棕毛刷把纸一点点地慢慢刷平,又拿出一把包着布的长毛刷,一点点地敲打在纸上,纸和碑就逐渐融为一体了。“这一步特别讲究手上的轻重力度,既要把纸刚好‘敲’进去,又不能太死,否则最后一步就揭不开了。”

  桂林拓碑技法的“头把交椅”

  小心地在碑面上铺好宣纸,再打开小风扇把早前喷在宣纸上的清水吹干,韦师傅才终于有空休息一下。

  “朋友觉得我性格安静有耐心,耐得住寂寞,就把我介绍到桂林来。来之前,对拓片一点都不了解。跟着馆里面几个老师傅一点一点学,才慢慢做起来。”当时,桂海碑林博物馆有3个做碑拓的老师傅,每个人的特长和风格都不一样。只有韦师傅一个学徒,他跟3个师傅学习,吸收他们的优点又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韦师傅不急不慢地继续讲起了自己在长期拓碑中掌握的技巧,“做完了前面的步骤,就要上墨了。墨汁都是要等宣纸干了再上。宣纸是很容易走墨的,如果不等吹干,一上墨就很容易晕开来,整个拓片就变得一塌糊涂。一般我们要上三四遍,淡淡的一层层往上加,直到自己觉得墨色满意了才算是完成。”

  “乌金拓”做出来的拓片,墨色透亮、表面特别光洁、字迹清晰,如果对着光甚至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到桂海碑林观赏的客人,特别欣赏这样的作品。放眼整个桂林,能做“乌金拓”的也就韦师傅一人了。“蝉翼拓”最能反映碑刻的实际情况,拓片也利于长时间保存,所以在专业上,这种拓片用得特别多。正是因为有了日复一日的积累和耐心,韦师傅才能将“乌金拓”、“蝉翼拓”等拓片技巧挥洒自如,如今整个桂林能做到的也就是他一人了。

  拓碑是一门学无止境的技艺

  从2004年正式独立操作以来,桂海碑林博物馆内展出、保存的碑刻拓片都是韦师傅独立完成的,光是摩崖石刻就做了不下两三万幅。他的足迹遍布七星山、清秀山、虞山等市内石刻集中的山峰。

  “拓碑不是很好玩的事。一个人出门很枯燥的,在景点里还好,如果去偏僻的地方拓碑,不但前后左右都没有人作伴,还有很多蛇虫鼠蚁。但是,我喜欢这些东西,做什么事都用心揣摩,也就不觉得这是苦力活。一边做一边读碑上的内容,还能学到不少东西,更加觉得开心了。”字句之间流露出韦师傅对工作的热爱。

  尽管已经是桂林摩崖石刻传拓技艺第三代传承人、取得了很多的成绩,但韦师傅却依然醉心于这项技艺的深入学习。2013年,在国家图书馆的邀请下,他参加了一个全国性的培训会,13个国内的拓片制作高手参加了会议,整个南方,除了上海一位师傅就是他。“我真是大开眼界,和人家相比,深深地感到自己还是这一行的初学者。”回来后,韦师傅从工具、用墨、用纸以及拓手法等方面都进行了改进和完善。现在做出来的拓片,质量也比以前好多了。

  目前,韦师傅还要在独秀峰、叠彩山、象鼻山等碑刻处陆续展开拓片收集,把桂林市区的都做完后,还要将足迹拓展到各县区。现在的他也带徒弟了,“我会把总结的所有经验都传授给他们,把这种传统技艺一代代传承下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桂林有文化072 | 有这样一群飞檐走壁的匠人在默默保护着桂林的瑰宝!
观赏碑拓制作
瘦西湖四方乾隆御笔九龙碑刻了什么?现在能看清楚了
自己动手——做碑拓
元代《尊经阁记》碑拓制过程(一步步教你拓碑并附图)
鲁迅的书法艺术与碑拓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