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12”汶川大地震五周年祭
“5.12”汶川大地震五周年祭
博主:智慧侠  发表时间:2013-05-12 00:16:49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发生了罕见的里氏8.0级大地震。14时28分,一种山崩地裂般的声音打破了这沉静多年的大地。房屋、大厦顷刻间倒塌;商店、学校霎时间被摧毁,就连平时最牢固的医院也变得摇摇欲坠。几分钟后,人们的喊叫声和呼唤声逐渐变成了绝望的哭喊声和翻动石块、瓦砾的碰撞声了。这场突如起来的大地震,留给神洲大地的是“血泪之地,生民之哀,家国之痛。”而5年后的今天,灾区人民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带领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中华民族在大难之地,大爱崛起、凤凰涅磬。
地震,俗称地动。它就象台风和暴雨一样,是经常发生的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地球从形成以来,内部就在不断地演化和运动。这种变化,会对地壳各部分岩层产生巨大的地应力,使岩层发生变形,随着地球内部不断地演化运动,地应力也就慢慢地从某些地区集中起来,同时会使岩层变形越来越厉害。一旦这种地应力超过了那里的岩层能承受的限度,就会在那里突然发生破裂或者断裂错动,这时候岩层积累起来的能量猛地释放出来,并且以弹性波的形式, 向四周传播出来,这种弹性波就叫地震波。当地震波传播到地面时候,地面就震动起来,这就发生了地震。地震学家把这种地震叫做构造地震。全世界每年发生千百万次地震中,有90%以上是构造地震。构造地震破坏最大,影响范围较广,是人类目前预防和研究的主要对象。
然而,这种构造地震是否可是预测?“地震是有前兆的,可以预报”。这是周总理生前根据1966年邢台地震的情况给地震预报工作做出的总结。地球是物质的,其发展变化也是有规律的。按说,只要我们掌握了其变化规律,知道了地球的内部结构,地震也就可以预报了。近五十年过去了,为什么许多大地震的预报又往往是“马后炮”呢?
由于不能对许多大地震的精准预报,使得地震谣言也哎成了一种灾害,它波及面广,突发性强,传播速度快,危害甚大。这种传闻可以造成不是地震胜似地震的损失。在群众中造成严重的恐震心里,有的导致工厂不能正常生产,学校不能正常上课,商店不能正常营业,人员盲目地外逃,抢购生活用品,甚至由于采取不恰当的防震行为摔伤摔死。如1987年2月,从香港和澳门传播福建泉州的一股地震谣言,说泉州要发生8.1级地震,顿时,泉州华侨大学有700多名学生逃离学校,泉州市人心浮动,市民人心涣散,白糖、饼干等食品抢购一空。事后,据有关部门统计:受地震谣言影响较大的5个沿海地市工业产值都出现了下降。可见地震谣言事件的负面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我们必须予以澄清制止。
在痛定思痛的反思中,更多的人质疑各级政府的地震行政主管部门,该如何做好地震的监测预报工作。
也有人撰文指出:虽然地震是自然灾害,但随着人类的过度开发,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天灾与人祸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人类啊,当你们再向自然抡起镐头的时候,请惦量惦量,这一镐下去,种出的会不会是枚苦果?人力在自然面前是何等渺小,当我们挥着膀子大干,开山挖矿、伐木毁林、建电站修水库的时候,那种与天相斗的激情,现在看来是何等可笑。大自然只需一次震怒,就能收回所有失地。人命在自然威力面前,竟如蝼蚁一般。曾引以为自豪的那些所谓的“成就”,不过是痴人的妄语罢了。人,永远不可能战胜自然,也永远不要妄想去战胜自然。即使取得胜利,也不过是暂时的美梦。一切企图改变自然的行动,都只是在大自然报复的账本上又加上一笔罢了,人类做得越努力,报复的强度就越大,这和自掘坟墓有什么区别?
的确,当灾难发生以后,救援、捐赠、赞助,人们争先恐后地献爱心,倾尽了极大的热情与心力,政府组织赈灾工作的力度也有目共睹。然而,亡羊补牢能够抹平地震烙下的伤痕吗?为什么不在灾难的预防上多下功夫,多投入?为什么非要等到发生不可逆转的生态灾害时,再来补救?每次灾祸后,反思的声音是那样小,当血迹干涸后,人们就已经淡忘了曾经的教训。同样的悲剧一再上演,而悲剧的炮制者们却依然端坐庙堂,不知道个个脸上都有着血污。
与自然和谐共处,这虽然已成为许多人的共识。但怎样才能和谐共处?怎样才能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收回扼向自然的魔爪?单凭个人良知是不行的,还需要完善的制度,让任何急功近利的作法都受到惩处,而不是一味歪曲事实,粉饰太平。重大项目上马之前,请秉着公开、公正的原则,多听听有关专家的意见,反复论证,而不是一意孤行,打压不同声音。涉及到环境问题,还请把决策权交给真正的专家,而不是某些对科学一窍不通,或者漠视自然规律和真理的当权者。
平心而论,对于汶川大地震,中国政府在第一时间就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抗震救灾工作。当然,由于将地震定位为天灾,所以至今没有人被撤职。即使地震期间各媒体盛传的有专家提出警告却被忽视、甚至以稳定的名义受到不公正待遇等,也最终淹没在国家地震管理部门“当今世界地震是不可预测”的强大声音中。即使灾区有学生家长对因豆腐渣工程导致学生过多死亡的声讨,也在有关部门的袒护下不了了之.
五年过去了,对于地震预测的研究和投资的增加,没有看到明显的报道;加强国家及各级地震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也没有明显的动静,许多地方地震管理部门在机构改革中处于不断被削弱的地位;关于成立中国专门的灾难搜救机构的建议,在震后杳无音信;修改地震管理法律、法规,允许民间机构从事地震预测研究,或者建立地震信息直通渠道,在第一时间赢得地震预防、减少地震灾难的工作好像也没有做;还有,我们在建筑工程抗震设防标准提高和民众地震中的自救演练列入公民工作生活内容之一等等,做的不怎么好。我们的注意力,可能集中于地震三个月后的奥运成功的喜悦和震后半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人们不禁要问,中国从汶川大地震中得到的人类进步的补偿在哪里?
不幸的是,今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又发生7.0级大地震,老天真是在报应吗?在地震中丧生的人们,与5.12汶川大地震罹难者是同样的背运吗?
智慧侠认为, 地震预防是建立在地震预测预报基础上的。震灾预防主要包括社会预防和工程预防,工程预防又包括地震安全性评价、震害预测、工程抗震几个方面。要搞好地震预防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地震防灾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政府和职能部门在减轻地震灾害中的职能作用,建立和完善防震减灾体系,遵照江总书记关于经济建设同减灾一起抓的指导思想,把防震减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去。使防震减灾工作得到全面的保障落实。
(二)、制定地震应急反应预案和对策,制定防灾计划,搞好城市防震减灾规划。提高城市整体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三)、增强地震监测预报和快速反应能力。贯彻国务院《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保障地震监测预报工作顺利进行,发挥地震通讯系统在地震和灾情速报、震情动态跟踪以及救灾快速决策等方面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分析预报水平。
(四)、加强工程地震工作,搞好以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安全性评价包括: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烈度复核、地震小区划、震害预测和场址地震地质稳定性评价等。)为基础的抗震设防和震害预测工作,保证各类建筑物具有相应的抗震能力。
(五)、大力宣传普及地震知识,对民众进行地震知识宣传教育和防灾训练,提高民众的防震减灾意识。经常注意观察,及时报告宏观异常现象,增强对地震谣言的识别能力,提高震时自防自救和互救能力。
汶川和芦山大地震的罹难者,已经离我们而去!再次祭拜他们的在天之灵安息吧。如果他们的在天之灵还未远去,智慧侠相信他们的最大遗愿肯定是让我们吸取教训,刻不容缓地改善预防我国地震等地质灾害发生的体制和机制,增强防灾抗灾能力,让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远离灾害、幸福生活。我们的有关政府和主管部门为什么不能象防治传染病那样采取更加有效的行动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牢记汶川 防震减灾
汶川地震8周年祭 他们的故事你是否记得 防震减灾仍重而道远
单纯质疑不能解决问题
中国地震预报系统调查
防震减灾科普还需补上哪些课
防震局不防震还不如养群小动物测地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