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内现有灵长类,来自中国野外的猴子
中国现在还是有很多猴子的,最多的当然是猴子进化来的人类了,野生猴子种类虽然还有不少,但除了短尾猴,猕猴等外,很多种猴子数量已经不多,有些甚至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保护好这些人类的表亲,任重而路远!新手第一次发帖,可能遗漏某些物种,这些都是在野外生存的,笼养动物园引进的不记在内,图片也不是很清晰,但实在不会找图片了,敬谢勿喷!
 
 
 

1、小懒猴(学名Nycticebus pygmaeus),别名倭蜂猴,是一种体型很小的懒猴,生活在中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的热带和亚热带干燥阔叶林中。目前全世界大约野生小懒猴大约有72,000只,圈养的有183只。成年的小懒猴体长18-21厘米,几乎没有尾巴,体重大约450克。小懒猴是一种夜行动物,树栖性,以果实、昆虫、小型哺乳动物、蜗牛等为食。
 
 
  
2、豚尾猴(学名:Macaca leonina):体长54-62厘米,体型较粗壮,头顶平坦,具辐射排列的黑褐色顶毛。脸周毛斜向后方,耳周毛则向前方,彼此相连似一围带。栖息于热带、亚热带森林中或海拔较低的针叶林内,营树栖生活,喜群居,以植物果实为食,也捕食昆虫和小鸟。中国分布于在西藏门隅、珞渝地,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勐腊、勐仑、勐海)、思茅地区(景谷和景东)和西南部临沧地区(临沧、双江、沧源、耿马)。
 
 
 
 
3、短尾猴(学名:Macaca arctoides),也称红面猴,是体型较大的一种猕猴,体重5千克,体长50-56厘米,尾极短;颜面部常为暗红色或带紫红色斑块;体色深暗,背部多为暗褐黑色或暗橄榄棕褐色,腹面稍浅于背部,亦为暗棕黄色。主要栖于1500-3000米的原始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或竹林地带。食性较杂,既取食野果、树叶、竹笋,也捕食蟹、蛙等小动物。分布于中国的华南及西南地区、孟加拉、柬埔寨、印度等国。

  
 
 

4、猕猴(学名:Macaca mulatta):体长51-63厘米。是典型的猕猴属动物,主要特征是尾短,具颊囊。栖息广泛,草原、沼泽各类森林。主要栖息在石山峭壁、溪旁沟谷和江河岸边的密林中或疏林岩山上,群居。成十余只乃至数百只大群。以树叶、嫩枝、野菜等为食,也吃小鸟、鸟蛋、各种昆虫,捕食其它小动物。猕猴适应性强,容易驯养繁殖,生理上与人类较接近,常被用于进行各种医学试验。乱捕滥猎是猕猴致危的主要因素。分布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北部和中国南部的广大地区。
 
 
 

5、熊猴(学名:Macaca assamensis),是灵长目猕猴属下的一种猴子。体型大小与猕猴相似,体重10-15kg,体长500-700mm;尾长约为体长的1/3。与猕猴的不同在于颜面部相对较长,眉弓较高而突出。熊猴为喜马拉雅山区和印度支那地区的特有种。主要栖于季风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或高山暗针叶林。栖居生境和习性与短尾猴等有些相似之处,但熊猴栖居生境相对较高,主要以野果及植物的鲜枝嫩叶为食物,也食部分昆虫、两栖动物和小型鸟类。分布于中国、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北部、泰国北部、老挝和越南。
 
 
 

6、台湾猴(Macaca cyclopis Swinhoe),为中国特有种,体形酷似猕猴,体更灰,尾深色。它们的尾巴都超过体长的二分之一,不过台湾猴的尾巴在比例上更长一些,也比猕猴较小而胖。栖息于岩壁和山林之中,为半地栖动物,取食各种野果、树叶、昆虫,有时也盗食农家的谷物和瓜果。多结成一雄多雌的家族群,以一体魄强壮的成年雄性作为首领。每胎产1仔。寿命可达20岁。产于中国台湾省的南部和中部。
 
 
  

7、藏酋猴(学名:Macaca thibetana ):是中国猕猴属中最大的一种。体长61-72厘米,尾长7厘米左右,体重12-18千克。以多种植物的叶、芽、果、枝及竹笋为食,亦食鸟及鸟卵、昆虫等动物性食物。5岁性成熟,发情期多在秋季,春未夏初产仔,每胎1仔。 藏酋猴是中国特有种,分布于中部地区,东至浙江、福建,西到四川,北达秦岭南部,南界为南岭。

  
 
 

8、白颊猕猴,2015年3月27日,从西藏自治区林业部门获悉,西藏林芝地区墨脱县发现猕猴新种,因该种猕猴成年后具有稳定的脸颊部白毛特征,中国科学家将其命名为“白颊猕猴”。图片较少可能有偏颇。

  
 
 
 
9、喜山长尾叶猴(学名Semnopithecus schistaceus),属于猴科长尾叶猴属,分布于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地,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西藏南部的林区,数量稀少,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与其他长尾叶猴一样,它们以树叶为食。
  
 
 
10、戴帽叶猴(学名:Trachypithecus pileatus)体长53-71厘米,尾巴的长度超过体长,达60-95厘米,体重9-14千克。共有四个亚种。脸部为黑色,身体除了四肢的末端和尾巴为黑色外,其余是银灰色或黄色,顶毛蓬松,无旋毛,冠顶色深,如在头上戴了一顶“小帽”,与浅色的络腮胡须成鲜明对比。戴帽叶猴野生量很少。为昼行性群居动物,每群10-30只不等,树栖,以各种鲜嫩树叶、枝芽、花朵、水果为食。分布于印度东北部阿萨姆、缅甸北部,在中国仅存500-600只,见于云南西北部贡山独龙江河谷地区。
 
 
 
 

11、菲氏叶猴(学名:Trachypithecus phayrei)别名灰叶猴:体长55-71厘米,尾长60-80厘米,体重7.2-0.5千克。身披银灰色毛,脸部黑色,眼、嘴周围的皮肤由于缺乏色素而显得苍白。四肢细长,臀胝部不发达。头顶的毛浅银灰色,有时较长呈冠状。腹面淡灰色或浅白色。眉额之间有较长的黑毛向前伸出,似黑色长眉。栖息于热带及亚热带茂密的阔叶林中。树栖。性喜群居,每群10-30 只不等。食物主要以植物的花、果、叶为食,也食小鸟和鸟卵。善攀缘跳跃,于树、岩石问活动,有一定的活动路线。每当受惊逃窜时,次序井然。每天常到地面饮水,但活动时间短具观赏性并有科研价值。
 
 
 

12、黑叶猴(学名:Trachypithecus francoisi):体长约50-60厘米,头小,尾巴较身体长,细长的四肢;头顶有直立的毛冠,体背毛比腹面的毛长而密,臀疣较大;全身黑色有光泽,耳基至两颊有白毛,手足均为黑色。以果实、种子、嫩芽和叶柄为主要食物,也吃鲜枝嫩叶、花苞、竹笋、小鸟及昆虫,食物可达80余种。黑叶猴是比较典型的东南亚热带和南亚热带的树栖叶猴。主要栖息于江河两岸和低山沟谷地带的热带雨林、季雨林和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栖息生境的海拔高度不及1200米。分布于缅甸、泰国、老挝,越南。
 
 
 

13、白头叶猴(学名:Trachypithecus poliocephalus):因以树叶为食而得名。它的体毛也是以黑色为主,与黑叶猴不同的是头部高耸着一撮直立的白毛,形状如同一个尖顶的白色瓜皮小帽。群体活动,成员通常为5-9只,由成年雄性作为首领。昼行性动物,清晨开始觅食,主要食物是树叶,新鲜的嫩芽、花朵、树皮和一些水果。白头叶猴平均寿命25岁。分布狭窄,数量稀少,现仅存数百只,是全球25种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被公认为世界最稀有的猴类。
 
 
 
 
14、川金丝猴(拉丁学名:Rhinopithecus roxellanae,英文名:Golden Snub-nosed Monkey),别名狮子鼻猴、仰鼻猴、金绒猴、兰面猴、洛克安娜猴、长尾子、线子、线狨、马狨、果然兽、果然狨、金线狨,属灵长目、猴科、仰鼻猴属。毛质柔软,为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群栖高山密林中,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天敌有豺、狼、金猫、豹、雕、鹫、鹰等。
 
 
 
 
15、黔金丝猴(学名:Rhinopithecus brelichi),俗名:线绒,白肩仰鼻猴,牛尾猴,灰金丝猴。体型近似川金丝猴而稍小,但尾较之更长。黔金丝猴栖息地的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多为群居性。以多种植物的叶、芽、花、果及树皮为食。雌猴发情季节为夏秋及初冬。主要天敌有豺、大灵猫和云豹等 。分布于贵州省梵净山,分布区域狭窄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估计种群数量在700只左右。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16、滇金丝猴(学名:Rhinopithecus bieti),俗名:雷猴,反鼻猴,黑金丝猴,黑仰鼻猴,雪猴,仰鼻猴,黑猴,花猴。虽名为“金丝猴”,实际并无金黄色的毛。肉红色的嘴唇是滇金丝猴区别于其它金丝猴的最显著特征。滇金丝猴栖息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暗针叶林带,活动范围可从2500米到5000米的高山。主食松萝针叶树的嫩叶和越冬的花苞及叶芽苞,也食植物嫩芽及幼叶。仅分布在喜马拉雅山南缘横断山系的云岭山脉当中,澜沧江和金沙江之间一个狭小地域 。

 
  
  
17、怒江金丝猴(拉丁学名:Rhinopithecus strykeri)是2010年才被发现的世界第五种金丝猴,分布于中缅交界处的高黎贡山周边地区,数量不足800只,处于极度濒危状态,国内仅分布在怒江州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图片较少。
 
 

18、东黑冠长臂猿,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全球极度濒危物种,被认为是全球25种最濒危灵长类之一,分布于中国广西靖西县邦亮与越南重庆县交界的一片喀斯特森林中,目前全球仅存110只左右,其中分布在中国境内约有33只,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9、西黑冠长臂猿是中型长臂猿。中国分布:云南西部、南部和中部。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西黑冠长臂猿与其他长臂猿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群体较大,一夫一妻与一夫二妻配偶制共存。跟东黑冠长臂猿很像,图片不多上了。
  
 
 
 
20、白颊长臂猿(学名:Nomascus leucogenys)因臂特别长而得名。以多种热带型野果(浆果、核果、坚果,特别喜食榕树果)、嫩树叶,花苞,树芽等为主要食物,也食昆虫、小鸟和鸟卵。食物种类约85种,其中,植物性食物占食物总数的90.6%。营小群体生活,一般每群3-5只,少数可达7-8只。白天活动。为中、老、越三国交界地区的特有种,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该物种的所有总数估什不足350只,已成为一个高度濒危的物种。
 
 
 

21、海南黑冠长臂猿(学名:Nomascus hainanus)两性之间的毛色相差很大。雄性完全是黑色的,顶多在嘴角边有几根白毛。头上有一簇毛。雌性的毛色从黄灰色到淡棕色,在头的顶部和腹部有一黑斑,此外手指和四肢可能部分是黑棕色的。两性之间的大小没有区别,体重可以达到八千克。生活在一夫一妻制的家庭群中,由一头雄兽、一头雌兽和一至三头幼兽组成。领地由它们的叫声来标志。可以在树上使用灵活的长臂跳跃攀爬。主要吃果子,偶尔也吃一些树叶和小动物。是中国海南岛的特产。
 
 
 
 
 
22、白掌长臂猿(学名:Hylobates lar),灵长目长臂猿科动物。手、足白色或淡白色,故称白掌长臂猿。自眉的边缘经面颊到下颌有一圈白毛形成的圆环,把脸部勾勒得十分醒目。主要栖于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海拔一般在1000-2000米。常以各种热带浆果、核果和多种嫩树叶、芽、花等为食。听觉和嗅觉灵敏,性胆怯,怕冷。分布于中国云南、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等地。

  
 
 
 
23、白眉长臂猿(学名:Bunopithecus hoolock),灵长目长臂猿科动物。俗名:长手猴,呼猴,叶猴,黑猴。无尾。前肢明显长于后肢。雌雄异色,雄性褐黑色或暗褐色,具白色眼眉。白眉长臂猿栖息于热带或亚热带的高山密林之中。不筑巢,觅食、睡觉、休息都在树上进行,很少下地活动。以多种野果、鲜枝嫩叶、花芽等为主要食物,亦食昆虫和小型鸟类。分布于孟加拉,中国,印度,缅甸。国家林业局中国重点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结果约有680只 。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多谢各位看官看完本帖,十分感谢,谢谢支持!      2015-08-08 19:37      本帖转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猴年科普特别创作:大圣的家谱
十二生肖猴
中国珍稀动物大全
我国广西有种“变色猴”,幼时金黄长大黑灰, 幼崽特别漂亮可爱
猴年马上到带孩子认识认识这些猴
连吃带“拿”:川金丝猴对森林的回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