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煮酒论史] 口舌之快下的方孝孺

随口说说,大家不要当历史看,谢谢...
  -----------
  醉如痴

                                               
  
 

  很多次看到明成祖朱棣诛方孝孺十族的故事,脑中总会一闪而过一句现代流行的句子:冲动是魔鬼!

  方孝孺生于1357年,卒于1402年,浙江宁海人。是朱元璋的皇长孙朱允炆的老师。太子朱标早死,朱元璋传位给朱允炆,即建文帝。后,朱允炆的叔叔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夺取了皇位,书载建文帝在宫中自焚。朱棣让方孝孺写即位诏书。方孝孺坚拒不从,被灭十族(九族加门生共十族),陪死的有870多人。

  南京陷落后,明成祖要方孝孺拟即位诏书,方孝孺不从,这里有一段精彩的对话。明成祖说:“先生不要这样,其实我只是效法周公辅弼成王来了。”方反问:“成王安在?”成祖答:“已自焚。”方问:“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道:“国赖长君。”方说:“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道:“此朕家事!”并让人把笔给方孝孺,说:“此事非先生不可!”孝孺执笔,疾书“燕贼篡位”数字,掷笔与地,且哭且骂:“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朱棣发怒说:“汝不顾九族乎?”孝孺奋然作答:“便十族奈我何!”骂声益厉。

  “便十族奈我何!”这是一句狠话,这是一句冲动的话,这是一句没有通过大脑思考过的话,没有通过大脑思考过的话,我们凡人其实可以容他一容,先让他去燥再让他清心,可以过后再来谈,而且我们凡人也根本没有力量去诛谁的十族,那么这句气话将终是气话。但朱棣他不是凡人,打了三年仗,杀了多少人,他自己肯定是计不清的,所以,如果说草拟诏书是方孝孺的能事,而杀人则是朱棣的能事。朱棣不是在和方孝孺谈判,也不是在恳求方孝孺,他是在命令。可是这位铮铮铁骨的读书人、这位前任皇帝的老师居然敢和他当庭叫板,敢挑战他初得的权威,这使他早没了耐心,也早就忘了发兵北平前,他的参谋长姚广孝关于对方孝孺的嘱托,这位有先见之明的大和尚说:“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而这个时候的朱棣已经顾不上这些,其实从以后的历史进程来看,方孝孺杀也就杀了,并没有因此而真断了读书人的种子,那么,姚广孝当时也只不过是惜才罢了。

  我不知道方孝孺在入狱和被杀头的这段时间里,面对冰冷的监狱四壁,是否有过冷静的思索,是否依旧坚持就算陪上十族870多口无辜的性命也要维护他个人心目中的王道。他心中的王道又是什么呢?简单的说来就是:朱棣帝位是篡位而来,是贼!非是正统继位。这可真是个要命的问题,但这个问题真的很重要吗?看看唐朝的李世民,不也是夺位吗?再看看武则天,不也是夺位并且还革了大唐的命,改朝为周,而且在当时道德规范下,她个女人不也当上了皇帝。所以,什么是正统,哪来的这多的正统,能叫普天之下的老百姓过上安逸富足生活的,才是正统;成王败寇,才是正统。我就一直想不明白,一个生于600多年前的45岁的读书人、一个正五品的官员、一个皇帝的老师,理论上应该是一个远离冲动回归理性的人了,即便想选择以身殉国,也完全可以在宫殿里自杀以抗朱棣,芳名依旧可以流传,当然在载入史册里的效果上也许没有“灭十族”来的震憾,给后世的冲击力会弱很多。但是,但是,这样可以少死870多口莫名其妙的人啊!

  在等死的日子里,他是否为他一时的冲动,为他一时的口舌之快,有过一丝一毫的后悔呢?也许没有,古代的气节之士,对个人的生死看的很谈很谈,他们看重生后的名,一如贪官看重的是生前的利。也许有,毕竟那些将要因他而死的870多人,有太多的无辜啊!但是,我坚信,在刑场上,当他目睹他的亲友们一个一个被砍去头颅或是被一片肉一片肉的凌迟着,面对这血流横街、哭声阵阵地悲惨场面时,他一定后悔过,他的脑海里一定会浮现出一些和“冲动是魔鬼!”相似的语言来。

  而此时的他,只有强忍悲痛,始终不屈的硬到底了。轮到他的弟弟方孝友临刑了,方孝孺泪如雨下,而方孝友从容吟诗一首:“阿兄何必泪潸潸,取义成仁在此间。华表柱头千载后,旅魂依旧回家山。”这是表示胞弟愿意同兄一起取义成仁,是史家言。而我一直不相信,在当时的情况下,方孝友真能如此的冷静吗?真能如此的冷静的做诗吗?同样,我也怀疑方孝孺在此时此景下的绝命诗:“天将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猷,忠臣发贲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乎哀哉兮庶不我尤。”这些诗如果是真的,想来也是在狱中早就打好了腹稿的。就这样,八百多人莫名其妙的死了,数千人莫名其妙的入狱、充军流放了。

  我不想否认方孝孺的气节,也不认为方孝孺是愚忠,方孝孺为自己信念而死,死得其所!我痛心的仅仅是陪着死去的人们,他们何罪之有?尤其是那第十族,方孝孺的所有弟子,或者是所有的朋友门生。我们在大谈朱棣残忍的同时,请记住:冲动是魔鬼啊!

本帖内容来自天涯论坛

方孝孺无疑是硬骨头的忠臣(用东北土话说就是拔犟眼子),但由于这个原因不仅带来了灭门之灾,还连累了生门学子.....朱棣的杀伐屠戮影响肯定是相当负面的。之后的朝堂之上多是些马屁圆滑之辈,忠贞之士愈加稀少,谁当忠臣谁倒霉,于谦、海瑞、袁崇焕都成了倒霉蛋,南宋最后的军队退到崖山,不仅有许多身居高位的人拒绝投降宁愿跳海,还包括了很多布衣百姓,而明末时降将如云,不胜枚举,崇祯吊死的时候就剩了一个太监王承恩陪他了....   转发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成祖朱棣真的灭了方孝孺的十族吗?史书上是怎么说的?
历史上唯一一个被灭十族的人,族人被杀了七天七夜?
明成祖残害侄子忠臣,实施梳洗酷刑,诛十族,最后一个更令人发指
比方孝孺还惨的明朝忠臣,因刺杀朱棣失败被灭族,连家乡都被屠灭
明成祖朱棣杀方孝孺十族,共计873 人,史上再也没有比这更灭绝的
方孝孺到底犯了什么错,竟被朱棣诛了十族?是瞎扯还是确有其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