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物传记]民国奇人“王秃子”

  文/ 拈笔执刀客

民国时期,有过几次恶性通胀,其中第一次就是“京钞风潮”。当时北洋政府时期推行的仍是以银元为主、两元(银两、银元)并行、银元铜元和纸币并用的货币制度。民国元年(1912年)清帝逊位,各处大清银行均改为中国银行。同年12月,财政部呈准由中国银行发行兑换券。1913年初,由袁世凯命令,使交通银行按照中国银行兑换券章程发行钞票。具有国家银行性质的中、交两行发行的纸币都是银行兑换券性质,发行数额都不大,流通情况也较好,这就是俗称的中交票。

  

  

然而这时袁世凯为要恢复帝制,筹备即帝位的开支超过2000万元,而云南起义后,各省纷纷发动讨袁战争,北洋政府镇压起义,军费大增,使得国库空虚,引起商民争兑中交票,中、交两行的现银准备金也被提取,于是北洋政府于1916年5月12日下令对中、交两行的钞票停止兑现。停兑令发布以后,立即引起京津地区市面骚动,现银绝迹,物价上涨,人民所需要的食粮骤然上涨了二成。随后,财政税收机关、交通部、直隶省财政厅,乃至一般商业界也开始拒用钞票。于是银钱庄公然变动两行纸币行市,中交票兑换现银市价常在七折至九折之间,最低时至五、六折,甚至四折。这就是在1916年京津少数地区发生的“京钞风潮”。

“京钞风潮”事件,影响很大。京钞问题扰乱市场,物价上涨,使得市面发生恐慌。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我还记得那时我怀中还有三四十元的中交票,可是忽而变了一个穷人,几乎要绝食,很有些恐慌。”“我只得探听,钞票可能折价换到现银呢?说是没有行市。幸而终于,暗暗地有了行市了:六折几。我非常高兴,赶紧去卖了一半。后来又涨到七折了,我更非常高兴,全去换了现银,沉甸甸地坠在怀中,似乎这就是我的性命的斤两。倘在平时,钱铺子如果少给我一个铜元,我是决不答应的。”这便是对当时北京发生“京钞风潮”的真实写照。

  

中交票打折兑换现银的行市中不乏投机倒把者,王秃子就是其中较为著名者。王秃子名紫云,山东人,早年在小站兵营门外以缝破鞋为生,因此结识了不少由当兵升到督军等高官的人物。有了这层关系,王紫云后来做了军装买卖,发了一笔横财。

说他奇,因他性情怪僻,虽有横财,但居无定所,妻无长妇,每天吃窝窝头,终年穿破布衣,睡则以草席为床铺,惟以推牌九、玩大宝和倒把为乐事。尤为奇特者,为了见总统曹锟,花五万元门包以贿门房而毫不吝惜。开支票不会写字而画一葫芦为印鉴,而别人却难以模仿。到了银行不是坐在门槛上,就是坐到地毯上,他说坐到沙发上难受。

王紫云富有心机,善倒把而颇有市井手段。交通银行钞票停兑时,他在交通银行有五十万元定期存款,遂到银行经理室赖着不走,坚决提款,结果银行只好本利照付了结。倒卖中交票时,以他的实力,在一定的程度上确能左右市场、操纵涨落,可称为倒把专家。当时北洋政府如拟颁发某种公债、库券等,财政总长总要和他联络,告知底蕴,给予小惠让他首先购买,那时市面银钱业其他人,多以王紫云马首是瞻。王紫云购买后,银号与倒把家们即随之买进,行市涨后,他再暗中卖出。类此情事,非止一次,而最突出者则为1921年北洋政府发行金融短期公债收回中交票一事,因事前王紫云知晓公债以什么行市发行和中交票以什么行市收回,因此发了一笔大财。

人在河边走,怎能不湿鞋?王紫云的投机倒把并不是都能获利。1924年,财政总长张英华以北京平市官钱局发行的铜元票向各银行号押款。王秃子认为是发财机会,遂押借和收购铜元票,为数极巨,后铜元票滥印,发生大规模挤兑风潮,平市官钱局随时局而垮台,王紫云竟吃了大大的哑巴亏。1925年,山东督办为了骗取王紫云财产,让王紫云充当军米局局长,王紫云到职后不久即行辞职,期间张宗昌以库款支绌、急需军费为名向王紫云大量借款。1926年王向张宗昌讨账时,因病死于济南。王紫云善后各事,均由张宗昌代为清理,财产遭鲸吞殆没。

正所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区区小人物,到底算计不过大时代。

本帖内容来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国八年中国银行铜元拾枚未完成票一枚
民国元年(1912年)北洋保商银行伍圆样票
上海市银元每元兑换铜元行市表(1926年1月-1931年12月)
民国二年湖南银行铜元票二十枚
民国九年(1920年)直隶完县质地局铜元票一组四枚
大栅栏:北京历史上的“金融街”--李银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