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熹·偶题三首(其三)》中外哲理诗赏析

朱熹·偶题三首(其三)》中外哲理诗赏析

步随流水觅溪源, 行到源头却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 倚筇随处弄潺湲。

朱熹善于观察生活,深入思考,从平常的生活现象中悟出读书治学与修身养性的道理。诗人的《偶题三首》看似在生活中偶有所感,随手拈来,实际上是大理学家善于发现开掘生活的真谛,善于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给人以艺术的享受与思想的启迪。

这首诗的前两句“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在渠头却惘然。”看来,也许诗人溯流而上,翻山越岭,披荆斩棘,想要寻觅溪水的源头。但历经艰险行到所谓的源头时,却感到十分惘然。这两句有景有情,表现了诗人寻根求源不断探索的精神。而“惘然”之感则给读者留下了悬念。

诗的后两句“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源”对前两句作了圆满的回答。正因为诗人寻寻觅觅,难以找到真正的溪流之源,才悟出这样一番道理:真正的溪流之源是万派归宗。千万滴泉水汇成涓涓细流,细流又时断时续。只有很多细流汇合一起,才会奔腾而出,形成真正的一道清溪。如果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真正的源头是找不到的。于是,诗人不辞辛苦,扶着筇竹手杖,穷追不舍,到处寻找溪水之源。

这是诗人对生活的真切感悟。我们每做一件事情,如果没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取得一点点成绩就沾沾自喜,那么任何事情也只能半途而废。反之,既定目标确定之后,就要脚踏实地,坚韧不拔,终久会达到终极目的,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诗人独具慧眼,以探寻水源为例,启示人们探求真理必须有驾驭全局的眼光,必须有辨别精粗巨细和综合归纳的能力,然后由博返约,去偏求全,去粗取精, 自然会融会贯通,豁然开朗,找到真正的溪水之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熹~春日
《观书有感》
朱熹的这首诗 道出了哲学与思想关系的真谛
宋朝一诗人赞美月亮,全文无一“月”字,却成千古绝句流传至今
诗人看书后随手写了首诗,竟成千古名作,人人能背,但你真懂吗?
朱熹这首诗充满了深刻的哲理,短短28个字,读来让人受益匪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