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茉莉花》整理者何仿辞世
第C01版:文体新闻上一版3  下一版4
第A01版
头版
第A02版
重要新闻
第A03版
国内新闻
标题导航
古稀老人酷暑走运河
崔永元还在央视
没有被黑 发挥太差
图片新闻
《茉莉花》整理者何仿辞世
奥尼尔入股国王当小老板
WWW.YZRB.COM
返回扬州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3年09月25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朗读(男声 女声)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已去,音还在——
《茉莉花》整理者何仿辞世
我市民俗专家多方考证,
《茉莉花》确定姓“扬”
何仿(资料图片)
歌舞《茉莉花》。(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孔茜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一曲民歌《茉莉花》,不仅是扬州市歌,更成为世界音乐舞台上的中国符号。71年前,将这首民歌带到世人面前的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曲家何仿因肺部感染,于2013年9月21日中午12时在南京不幸逝世。人已去,音还在,我市文艺界人士昨天深情缅怀何仿,更揭开一段《茉莉花》与扬州尘封已久的往事。
14岁时偶然记谱,15年后整理成曲
何仿,原名何孝元,1928年2月出生于安徽天长何庄。受母亲影响,何仿七八岁时就会唱许多民歌。1942年,何仿开始了军旅演艺生涯。
一个雨夹雪的早晨,14岁的何仿和战友去六合、仪征交界的金牛山区做宣传工作,听见一间泥墙茅草顶房子传出歌声,悠扬而舒展,轻盈而婉转。敲开门,只见一个身型瘦长、穿着破棉袄、戴着破毡帽的30多岁男人坐在屋内,弹奏胡琴,用模仿女声的高八度假嗓在唱流行于六合、仪征、扬州一带的民间歌曲《鲜花调》。他一边唱,何仿一边记、一边学,几遍之后就会了。
1957年,29岁的何仿已是前线歌舞团的作曲兼指挥。那年夏天,前线歌舞团进京演出,何仿要组织一个女声小合唱,演唱安徽、浙江和江苏三地民歌。江苏民歌没有现成的,何仿想起了15年前记录的那首《鲜花调》。
何仿以茉莉花为主要形象,对歌词和音乐进行了很大的调整。何仿要演唱者想象一群天真活泼的少女轻盈地来到百花园中,被白花绿叶、清香高雅的茉莉花所吸引,用甜美的声音和赞叹的语气唱出少女爱花、爱美、惜花、怜花的心情。歌曲首次演唱就深得广大群众的喜爱。1959年,前线歌舞团受命参加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的第七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茉莉花》第一次走出国门便在世界音乐之都受到了各国青年的高度赞赏,世界各地的人们无不喜欢它优美动听的旋律和耐人寻味的意境。
1981年,青年歌唱家程桂兰用吴侬软语演唱《茉莉花》又一次引起轰动。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世界各国人民推荐的优秀歌曲中就有这首《茉莉花》。
50年前民歌集揭开《茉莉花》身份之谜
上世纪90年代,江苏省的南京、盐城等城市争相说是《茉莉花》的发源地。2000年10月16日,扬州文化人朱祥生和聂峰发表了一篇题为《“茉莉花”源自扬州清曲》的文章,平息了业内的争议。聂峰师从于近代扬州清曲表演大师王万青,长期沉淀的清曲知识,使两人坚信《茉莉花》源于扬州清曲。
2003年,《茉莉花》被定为扬州市歌,成为全国首个将民歌作为市歌的城市。在正式决定之前,市里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专家组,商讨市歌事宜,文化学者韦明铧就是专家组成员。
“何仿是在六合采集到《茉莉花》的,而当时的六合还属于扬州,所以说这首歌是扬州民歌并不为过。”韦明铧介绍,“文革”后,六合从扬州划分到南京,但并不能改变《茉莉花》的地域属性,它明白无误就是一首源自扬州民间的歌曲。
后来,在多方努力下,寻找到一份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出版的民歌集,在这本集子里收录有《茉莉花》这首歌,而且明白无误标注这是扬州民歌。
据此,专家组以这个新发现的版本为依据,揭开了《茉莉花》的身份之谜。“这首歌在解放后的戏曲界叫《鲜花调》,而只有在民歌界才叫《茉莉花》。”韦明铧说。
尽管已过去多年,韦明铧对何仿的印象依然深刻,“他对民歌的执著有目共睹,全身心地热爱乡土艺术。他能在十几岁青春年少时就有意识地发掘这些鲜活的民间音乐素材,说明他在音乐上的才华的确不可小觑。”韦明铧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完全版
享誉世界的六合民歌《茉莉花》
传唱世界的民歌丨《茉莉花》
扬州小调《茉莉花》葛瑞莲演唱扬州民歌
【民歌经典】《茉莉花》——手风琴版
每日一歌:茉莉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