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和酱菜厂史手稿露面
WWW.YZRB.COM
返回扬州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晚报博客
2013年11月02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朗读(男声 女声)    放大
 缩小
 默认
藏品中的扬州酱园文化
三和酱菜厂史手稿露面
四美酱园初为泗阳沈氏四兄弟创办
酱园商标
在扬州,三和四美酱菜公司是我国商务部认定的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是扬州历史悠久的酱园文化的缩影。笔者生活在古城,一直醉心于扬州老厂、老店等地方史料的集藏,其中,有为数不少的扬州酱园史料,包括:民国时期扬州荣祥丰酱园的原版“荣”字老商标、五福酱品厂的老照片、何公盛酱园的民国销货凭单、永记酱园的民国器皿、《扬州酱菜生产工艺情况》初版油印本等。尤让笔者爱不释手的,是与“三和四美”渊源颇深的陈济民、翟小波合写的《扬州三和酱菜厂历史简介》的手稿。仔细研读后方得知,其厂创建发展之曲折艰辛,令人感叹。
据手稿注解:陈济民系扬州三和酱园创始人之一陈镇岩之侄,翟小波系三和酱园创始人之一梁典成之亲戚。故《扬州三和酱菜厂历史简介》中描述的史实非常详尽,手稿中云:1927年,梁贡周、梁典成、陈镇岩3人合意在扬州创办酱厂,起初每人各出资本3000元,后又各追加2000元。实际仍然不敷应用,各股东大力筹款,以资弥补,极盛时,三和的筹备资金达到20余万元。先后筹备3年,初在大舞台狮子巷购置房屋为厂房,后在教场北首购房为店房。1930年开始营业,定名为“三和”,取意于松竹梅岁寒三友,又应“天时、地利、人和”吉祥之意,又指酱菜色、香、味皆美。先后在教场北边、常府巷口及打铜巷头开第一、二、三连锁店。
三和酱园十分重视广告宣传,开业时在上海《申报》、《新闻报》上介绍了三和企业和三和酱菜。日寇入侵扬州后的上世纪40年代初,陈镇岩到上海创办分厂,由扬州酱厂供应酱菜货源,在上海分厂制成罐头对外推销,打开了三和酱园发展的新局面。三和酱菜曾于1933年获全国铁路沿线物产货品展览会一等奖,提高了三和酱菜的知名度。
据笔者查阅的史料,创立于1817年的四美酱园,初为泗阳沈氏四兄弟共同创办。后被赵善长收购。“四美”取自《滕王阁序》中的“四美俱,两难并”,用作酱菜鲜甜脆嫩之意。四美酱菜曾于1915年、1929年、1930年先后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江苏省矿产博览会、西湖博览会金奖。
据史料载:1955年6月,扬州四美酱园和永记酱园合并,建立“公私合营扬州四美酱品厂”;1956年,三和酱菜公司与徐恒大、何公盛等八家酱园合并为“公私合营扬州三和酱品厂”。至1957年,扬州市区有6个酱品厂,即四美、三和、五福、荣祥丰、四祥酱品厂及力生制酱社。1958年,四祥并入四美,荣祥丰并入三和,力生并入五福。至此,扬州酱品工业调整合并为3个厂,分别为扬州三和酱品厂、扬州四美酱品厂、扬州五福酱品厂,正式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1970年,五福酱品厂并入三和(时为酱品二厂)。1998年,三和酱菜总公司和四美酱品厂两个百年“老字号”企业合并组建成扬州三和四美酱菜有限公司。   陈坚  文/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潼路拾遗--仁和酱园
大有丰酱菜
“老墙根”古街旧影(刊载于北京晚报)
中国四大酱园
你不知道的官酱园 ——中华老字号酱园品牌 第二篇
您还记得北京的铁门酱菜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