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陵古籍刻印社开发“全唐诗体” 以康熙版为母本
2013年09月 16日 00:00 | 来源: 扬州网-扬州日报 | 论坛 | 扬州网官方微博 | 乐活扬州
字号:T|T
    扬州网武汉讯 (特派记者 王鹏) 昨天上午,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首届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上,扬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与北京汉仪科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汉仪科印”)联合宣布:以康熙年间在扬州雕版印刷的《全唐诗》为母本设计、开发的“全唐诗体字库”正式问世,简、繁体汉字体现了写与刻之间的默契结合,秀美且不失力度,可满足各类出版需求。http://www.yznews.com.cn/
汉仪科印是我国最早从事字体设计、字库开发的企业,出品的代表性字体有中等线、细等线、书宋、大宋等。广陵古籍刻印社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主体传承单位,也是国内唯一一家保存全套雕版印刷工艺的单位。
“全唐诗体字库”由汉仪科印与广陵古籍刻印社联合设计、开发,历时近两年完成,完全符合国家通用标准字库要求。
开发“全唐诗体字库”的最初想法来自广陵古籍刻印社。在雕版印刷技艺四个主要步骤——写样、刻版、刷印、装帧中,写样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近年来,雕版印刷技艺写样人才出现断档,而培养一名成熟写样人才需要数十年时间。解决写样人才匮乏难题,既事关雕版印刷发展全局,也是履行申遗之初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许下的“保护、保存、传承、传播”的承诺。
能否利用现代先进的字库制作技术,将雕版印刷写样的独特字体全部录入数字化字库永久性保存?2011年底,汉仪科印获悉广陵古籍印刻社的创造性想法,立即表达了浓厚兴趣,双方很快达成合作意向。
经过选择,以“软字精校精刻”见长,工楷写刻、字体秀润的康熙版《全唐诗》被作为字库母本。技术人员择取2579个原版字扫描录入电脑,通过现代技术分析每个汉字的抽象结构特征与笔画特征,随后将笔画拆分,测算出最佳汉字比例,再将笔画“组装”成一个新字。对母本中一些细节缺失的汉字以及生僻字,广陵古籍刻印社写样师傅重新写样补全。
中国印刷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何春亮表示,“全唐诗体字库”成功研发,是将古代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创新、创造之举,填补了雕版类印刷字库的空白,为中文字库增加了一款气韵高雅、形神兼备的优质字体,在报纸、图书、期刊、电子阅读等各类出版传媒中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何要研发“全唐诗体”字库?新字体具有怎样的特点及应用前景?有关人士介绍了项目研发的来龙去脉。
为何研发“全唐诗体”字库?
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录入数字化字库永久性保存
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主题传承单位,也是国内唯一保存全套雕版印刷工艺单位。在雕版印刷技
艺的四个主要步骤——写样、刻版、刷印、装帧中,写样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
时至今日,放眼整个扬州,运用毛笔写出一手漂亮小楷的人已不多见,能够写出印刷体的更是凤毛麟角。目前,广陵古籍刻印社里的写样师傅年龄已偏大,年轻写样人才出现断层,而培养一名成熟的写样人才需要数十年时间。
“不仅如此,在当初雕版印刷技艺申遗时,我们曾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许下‘保护、保存、传承、传播’技艺的承诺,因此,我们必须想法解决困扰雕版印刷技艺发展的瓶颈。”扬州报业传媒集团负责人说。
能否利用现代先进的字库制作技术,将雕版印刷写样的独特字体全部录入数字化字库永久性保存?2011年底,当汉仪公司获悉广陵古籍印刻社的创造性想法时,立即表达了浓厚兴趣,双方迅速达成合作意向,着手相关研发事宜。
为何选定康版作字库母本?
楷体刻本,写刻精美
在文学史和雕版印刷史都享极高地位
雕版字体不同于一般的汉字,它是纯手工写样、雕刻并经刷印成型的文字,选择什么字体、用哪个版本作为字库母本尤为关键。
经过遴选,广陵古籍刻印社将目光选向康版《全唐诗》。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曹寅设立扬州诗局,奉旨刊刻《全唐诗》。康版《全唐诗》是清朝初年编修的汇集唐代诗歌的总集,共900卷,收录唐、五代诗4.2万余首。此书为楷体刻本,写刻精美,字体飘逸、潇洒,其“软字精校精刻”的特点,在中国文学史和雕版印刷史上都享有极高地位。
古老雕版字体如何数字化?
技术人员学习雕版揣摩神韵
拆分、组装雕版汉字或重写样补全新字
在研发过程中,汉仪科印从影印本中择取原版字扫描录入电脑,通过现代技术分析每个汉字的抽象结构特征与笔画特征。出乎技术人员意外的是,影印本中的汉字扫瞄到电脑内非常漂亮,但由于文字像素不够,一旦放大分析,汉字的笔画、入笔特点全部虚化,无法直接裁用。
“这是汉仪科印自研发字库以来遇到的前所未有的难题,可以说是公司造字史上最具挑战性的‘硬骨头’。”汉仪科印总经理马忆原说,为了保证研发顺利进行,技术人员一方面再去寻找与《全唐诗》同时期、同字体的刻本研究,另一方面,技术人员自己学习篆刻,通过写样、下刀技巧,揣摩雕版字体的神韵。
当技术问题逐步解决后,技术人员将掌握的雕版汉字笔画拆分,测算出最佳汉字比例,再将笔画“组装”成一个新字。对母本中一些细节缺失的汉字以及生僻字,广陵古籍刻印社写样师傅重新写样补全。
经过近两年的研发以及产品试制,“全唐诗体”字库宣告成功。在给业内相关专家观摩时,反馈意见高度赞扬:字库捕捉到全唐诗刻本字体的风格、神韵,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刻本字特征,也在排版成书中显示出极佳的行气,字似神似,堪称精品。
“全唐诗体”字库有何意义?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推进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全唐诗体”字库的成功研发,其意义不仅仅是使出版界又多了一款新的字体,而是显示了在信息化时代,扬州报业传媒集团以创新、创造之举,保护“世遗”顺利传承,保证雕版印刷技艺健康发展,推进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有益尝试。
回顾扬州报业传媒集团近年来的发展,不难发现,近年来,扬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广陵书社、国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围绕“雕版印刷技艺”这一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问题做了大量工作:建设“雕版印刷技艺展示馆”、成立“雕版印刷技艺传习所”、制定江苏省《雕版印刷技艺质量标准》、召开“雕版印刷技艺国际研讨会”、原大、原色、原样复制整套《四库全书》,保证了雕版印刷技艺的有序发展。
“此次发布的‘全唐诗体字库’是我们的又一项保护措施,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扬州报业传媒集团负责人说。
在昨天的发布会上,中国印刷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何春亮说,“全唐诗体”字库是将古代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创新、创造之举,填补了雕版类印刷字库的空白,为中文字库增加了一款气韵高雅、形神兼备的优质字库,在报纸、期刊、电子阅读等各类出版传媒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何春亮表示,“全唐诗体”字库折射出扬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广陵古籍刻印社和汉仪科印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两单位在致力于中华文化传承的信念下逐渐形成合作共识,直至今日开花结果,为信息时代的雕版印刷文化的传承发扬尽到了责任和义务。
新闻背景
9月14日,首届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本届博览会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湖北省政府、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联合主办。    责任编辑:陈雪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齐文静 张大鲁:基于宋代古籍版刻字体形态的设计研究
墨香四溢 雕版印刷
扬州雕版印刷:大隐于市 余音不绝
从活字印刷看发明创新的产业化
解读扬州雕版古今谈 扬州雕版印刷术保存完好
【世界级非遗】中国雕版印刷技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