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透鼻香”竟出自明朝奸臣之口
2014-08-07 揭谛

明代政治的一大著名景象,便是“宦官专权”。

但实事求是说,明朝“宦官专权”,跟前代特别是汉唐,还是本质不同。汉唐宦官最嚣张者,可以不拿皇帝当干粮,甚至操纵皇位废立更替,拿捏帝王如玩偶。放在明朝,这类逆天的景象完全绝迹,明朝的宦官,不论百官面前如何威风,皇帝面前,永远只能是乖奴才,所谓耀武扬威,不过狐假虎威。

之所以这个区别,还是因为明朝中央集权制度,设计的太聪明。各部门的要害权力完全拆分,彼此互相制约,确保皇权稳定。好比层层防火墙,阻止汉唐教训重演。

在这制度下,明朝宦官能做到的最高境界,也只能是狐假虎威。有明一代,这样足够厉害的“狐狸”,总共有三只:明英宗正统年间的太监王振,明武宗正德年间的太监刘瑾,明熹宗天启年间的太监魏忠贤。这三位,也常被称为“三大权阉。”

而这三位“权阉”,论作为,都是坏事做绝,论名声,清一色遗臭万年。但其中的一位,死后却不乏肯定之辞,甚至部分民间戏曲里,还把他塑造成“青天大老爷”形象。这位特殊人物,便是刘瑾。

一:胸怀大志小宦官

刘瑾本姓谈,出生于景泰元年(1451年),他是陕西兴平人,大约六岁以前,被一刘姓太监收为养子,因而改名换姓,净身入宫,做了乾清宫的一个“答应”(杂役)。

这样的身世,在明朝宦官里很普通,之后一晃四十年,从景泰年间一直到弘治年间,眼看岁数奔五,刘瑾的状况,依旧十分普通。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

这段时间刘瑾的具体生活,史料上没讲,却不难猜:小孩子起做杂役,就是吃苦受罪的命,被人吆五喝六不说,挨打受辱更是家常便饭。既然一直很普通,也就一直这样过。

这种苦日子的后果,反映在刘瑾身上很明显:挨打多了,就很扛打,受辱多了,脸皮也厚。被整治的多,不但整人的手段无师自通,而且还落下心理阴影,心胸极其狭窄,看谁都像害自己,心态十分阴暗。

而这样性情的刘瑾,最大的不普通处,就是竟然有丰满的理想:以正统年间权倾朝野,闹出土木堡惨祸的王振为偶像,做宦官,就得活成他那样。

但现实却无比骨感,怀着这样的理想,刘瑾早早就钻营,但结果却无比悲催,不但没成果,还尽找倒霉:《中官考五》里说,弘治年间他本攀附上大太监李广,眼看要提拔重要,谁知李太监突然猝死,紧接着被清算,刘瑾也惨被陪绑,发配南京劳改,好不容易赦免回来,安排到乾清宫看门,却又碰上失火,事后被追责问罪,差点砍头。

人生如此失败,刘瑾自己也常伤感,《震泽纪闻》里说,那时他每当想起现实潦倒,就恨得咬牙切齿。生活,就在这样的叹息中,苦熬着一年年度过。

但即使在这般灰暗的岁月里,刘瑾却也悄然体现出俩样可怕的能力。甚至不夸张说,后来他的横空出世,操纵权柄,就是拜此所赐。

第一个能力,是情商。

刘瑾情商高,听他说话就知道,一张嘴从来能说,逮着生人,三言两句就能聊熟,这本事早名声在外,人送绰号利嘴刘。察言观色的功夫,刘瑾早修炼得炉火纯青。正是凭这本事,多年来刘瑾人生失败,朋友却不少交,走哪儿都有熟人。关系网极其广。

比情商更可怕的,却是刘瑾的见识。

刘瑾是个聪明人,每次的钻营失败,都会耐心总结教训,更日益拥有了一个可怕的本事:无论多么复杂的局面,都能迅速找到事物的关键点,果断一击命中,扭转乾坤。这本事在他不起眼的这四十年里,就显然起过作用:他犯的几个事,好些都是必死的罪,最终却安然脱险,怎么做到的,说法五花八门,却都来自这个独特本事。

而在不久的将来,那次命运攸关的博弈中,也正是刘瑾的这项本事,关键时刻发作,从而奇迹般翻盘,奠定“权阉”地位。

虽然这事还是后话,但在当时,悄然有这俩样本事的刘瑾,早不再是小人物这样简单,内心早已进化成权力动物,给点阳光就能灿烂,继而张开血盆大口。

而就在刘瑾人生最黑暗的时刻,阳光来了:得侍武宗东宫。也就是陪后来的明武宗,当时的太子朱厚照读书。

这事对刘瑾来说,真可谓是天上掉馅饼。但同时被这馅饼砸着的,不止刘瑾一个,相反是一群宦官。

仅说其中几位,就知道这些人来头有多大:高凤,内书堂出身的老知识分子,宦官里少有的文化人。罗祥,成化年间就是御用监总管,品级极其高。张永,后来更鼎鼎大名,单说军事水平,跟诸多武将比都不差。另外丘聚,魏彬,马永成,谷大用,各个也不是善茬。比较之下,反而是刘瑾最没竞争力。

然而就在刘瑾侍候朱厚照后,奇特一幕很快就发生了:上面这几位厉害宦官,很快就拜服在刘瑾脚下,还自愿聚拢他身边,以刘瑾为领袖,形成了明朝历史上一个赫赫有名的太监团队:“八虎”集团。更奇特的还在后面,十来岁的小太子朱厚照,丝毫不管啥代沟,偏对半老头子刘瑾宠得不行,连平日里的玩耍取乐,也常叫上他,很快成了心腹。

之所以如此奇特,还是靠了刘瑾这俩样本事:情商高,察言观色有一手,无论拉拢同事,还是取悦小太子,都是手拿把攥,特别对小太子朱厚照,这孩子天生崇尚武力,喜好玩闹,脾气被摸透,小太子平日的骑马,打猎,摔跤等游戏项目,件件都是刘瑾策划,玩得极其过瘾,自然宠爱有加,同事更是折服。就这样地位扶摇直上,不但是朱厚照身边最得宠的宦官,更是一群宦官的核心领袖。就这样太子宠着,同僚捧着,苦了大半辈子的刘瑾,一生的钻营,终于第一次见着了曙光。

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初七,明孝宗朱佑樘驾崩,十五岁的太子朱厚照即位,次年改年号正德。这位正德皇帝,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荒唐天子:明武宗。

刘瑾差不多黑暗了一辈子的前途,就此光芒万丈。

二,绝地反击抓大权

按照公历算,明武宗登基的月份,是1505年的六月,恰是渐热的初夏,刘瑾的权势也如这季节般,越发变得火热。做了内宫监总管,管宫廷营造和器皿制作的肥缺。接着又总督团营,宦官之中,已然位高权重。

但刘瑾对此却不满足,他的人生偶像是王振,要想到达偶像的境界,至少要先拿下宦官中的最高权位:司礼监掌印太监。

这事的操作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明朝自土木堡惨祸后,一直到刘瑾之前,国家权力其实是“双轮制”,也就是皇权之下,管批红的司礼监,和管票拟的内阁,权力相互制约。所以想要坐上这个位置,皇帝宠信必须有,内阁的支持也不可缺。

当时司礼监的掌印太监是李荣,实际掌权太监是王岳,李荣是抱着明武宗长大的,王岳则是业务能力强,对比看来,刘瑾就不靠谱了,跟文臣打交道少,文化水平又不高,哪样也不成。

但刘瑾,却偏选了另一条路:不用内阁支持,仅凭皇帝宠爱,不但要把持司礼监大权,更要完全压服内阁,以他对马永成的话说,就是一旦进入司礼监,必然令“科道结舌,文臣拱手。”都得听我的。

这想法在当时,可谓疯狂。但刘瑾真付诸行动了,第一步,就是继续争得明武宗的宠信。

一直以来,明武宗虽然宠信刘瑾,但还是拿他当个老保姆。令明武宗刮目相看的,却是一件事:明孝宗临终前,遗嘱召回各地镇守太监,明武宗登基后,却是刘瑾给揭了底。刘瑾告诉明武宗,所谓镇守太监,以往都是司礼监委派,任命一个镇守太监,就要收大笔好处。现在既然要召回,不妨就由皇帝亲自再派一批,任命一个,就收俩三万白银的好处费,管保发财。

这事一办,小皇帝明武宗乐开了花,真个见识了刘瑾的能量,所谓“帝欢乐之,渐信用瑾”,正是起于此时。

但同样的,从此以后,刘瑾在群臣眼里,算是彻底挂了号,而且他更招群臣恨的事,却和明武宗的荒唐有关。

明武宗这人,天资极其聪颖,但就贪玩这条,成了大毛病。登基即位正经了没几天,顽童本色发作,继续变本加厉玩。刘瑾及其“八虎”党羽们,也就顺水推舟,甚至后宫里开集市卖东西,陪着皇帝演小品,玩做买卖的游戏,内容十分丰富。

如此一来,群臣们几乎气疯。正德初年的大臣,基本都是明孝宗留下的老班底,正直士大夫居多,臣子们看小皇帝,就跟家里长辈看小孩子不学好一样,真个急火攻心,带着小皇帝不学好的刘瑾,当然更被恨死。先是御史言官们上奏,接着尚书们也上奏,到后来内阁大学士们也上奏,内容基本一致,直指刘瑾等“八虎”,好比一通乱拳,轮流砸过来。

这样的情景,从明武宗登基早期就开始,一直到第二年(1506年)十月前,从来都没消停,基本就是大臣骂,刘瑾躲,明武宗敷衍,玩乐人生照样继续,但到了这年十月,一场惊心策划的组合拳风暴,却冲刘瑾呼啸而来。

这场风暴的策动人,是内阁阁老刘健,谢迁,李东阳三位,外加户部尚书韩文为首的六部九卿高官们,组合拳的第一步,是个虚招,由五官监侯杨源出招,上奏警告“天变”,也就是皇帝宠信刘瑾,老天爷都不愿意,再不改正就招灾,结果是“帝意颇动”,真把皇帝唬着了。

第二步是实招,左右俩摆拳,一拳内阁打,刘健,谢迁,李东阳三人上奏,要求处死刘瑾等人。还没等明武宗反应过来,另一重拳就招呼来了:户部尚书韩文领衔六部九卿上奏,奏折更由当时文学家李梦阳起草。把刘瑾形容成东汉宦官十常侍。这招效果更好,明武宗震惊不已,甚至“惊泣不食”,真个动摇了。

消息传来,刘瑾立马就惊了,连忙召集其他几位“八虎”成员开会讨论,但商量半天,讨论会却开成了哭丧会,八人自感大祸临头,纷纷痛哭。

群臣压力之下,明武宗只得服软,派司礼监太监李荣和王岳,接连几次去内阁传旨,意思是自己和刘瑾等人感情深,这几个人能否晚点处理?

但刘瑾最大的危机,这时才开始,他对司礼监的野心,司礼监的几位实权人物早知道,王岳传了几次旨,回来就放暗箭,苦口婆心劝:刘瑾不是个好玩意儿,大臣们是好心,不杀刘瑾,群臣寒心,谁还肯给你卖命,皇上你就从了吧。

几次三番劝说下,明武宗的心理防线终于彻底崩溃,到临近晚上的时候,总算放话缴械:第二天早晨,就除掉刘瑾等人。

如此一来,刘瑾的灭顶之灾已然降临:群臣威逼,司礼监推波助澜,皇帝缴械,第二天早晨收拾他们,就是个走过场的事。而对这一切,刘瑾们还浑然不知,眼看着稀里糊涂,就要给送上法场。

就在这千钧一发时刻,刘瑾常年经营的人脉,终于起作用了:吏部尚书焦芳是刘瑾死党,危急关头,火速派人送信:别等死了,快想办法吧!

但事情到这里,依然毫无转圜余地,于是大家听了继续哭,刘瑾却据说笑了:文官集团这次精心策划,气势磅礴的攻击,已然暴露了最大的漏洞。

针对这个软肋,刘瑾做出了最冒险的决定:率领“八虎”连夜求见明武宗,求他回心转意。

于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一幕上演了:白天被吵到头炸的明武宗,晚上饮宴解闷,刘瑾等“八虎”们突然求见,进门就呼啦啦跪一地,然后集体嚎哭,哭得明武宗也心软,紧接着刘瑾抓住机会,说出了一句话,就是这关键一句,立刻扭转了眼看到悬崖边的局势。

“害奴等者王岳!”

这话看着奇怪,怎么账却算在王太监头上?明武宗也莫名其妙,接着刘瑾详细分析,揭了王岳好些老底,最后得出结论:这老太监和内阁重臣们,其实早有勾结。

这事一咬定,后果就不一样了。对于明朝皇帝来说,大臣攻击宦官,很正常。宦官反咬大臣,也很正常。但惟独宦官大臣勾结,特别是掌握行政审核大权的司礼监太监,竟和内阁大臣勾结,这就极不正常:这俩部门是皇权下的“双轮”,俩家若狼狈为奸,皇帝岂不要惨?

于是本来已经闹怕的明武宗,这下彻底给闹怒,据说当场发飙,骂王岳吃里扒外。紧接着刘瑾又扔出一颗重磅炸弹:这群大臣敢嚷嚷,就是因为司礼监没皇上您的人,要是我们几个掌管司礼监,保证他们全老实。

明武宗一直憋着的怒火,这下彻底反弹。立刻下令行动,刘瑾当场获得任命:司礼监太监。另外谷大用管东厂,张永抓御马监。三大宦官要害部门,一下全归了“八虎”。更连夜抓捕王岳,流放南京劳改,几天后又派人追杀,将王岳害死在路上,眨眼之间,局势逆转。

等到第二天早朝,原本斗志昂扬的群臣们,立刻看到了惊人一幕:之前可怜巴巴求活路,被追逼得没处躲的“八虎”们,正人五人六的招摇。王岳获罪流放的消息,更当场宣布。这场煞费苦心的进攻,竟然就这样被刘瑾绝杀了。

就这样,群臣的攻势给打压下来,之前告密的焦芳也得到回报,得以晋升内阁大学士。这事很关键,原本和司礼监互相制约的内阁,这下唯刘瑾马首是瞻。虽然名义上的司礼监掌印太监,依然还是李荣,但这人本事不大,王岳在时就是傀儡,这下更傀儡,到了正德三年(1508年)六月,刘瑾干脆逼李荣退休,直接取而代之。

就这样,经过一场赌博式逆袭,刘瑾奇迹般成功,真个到达了他偶像王振曾经的级别: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呼风唤雨,谁敢不从。

三,独霸朝野真凶横

正德元年(1506年)十月这场政治风暴落幕后,明朝政治,也就进入了一个时期:刘瑾专权时期。

自从专权后,刘瑾也越发威风。先是穷追猛打整人,逼走了刘健等阁老,撤了韩文等人的职,凡是先前骂过他的官员,基本都不放过,连小官也倒霉,南京给事中戴铣等二十一位言官,更被集体杖责,为首的戴铣被当场打死,一大批牵涉其中的官员,轻的挨打,重的流放充军入狱,恶整了好些人。

说句题外话,戴铣被杖责致死事件中,一个三十四岁的年轻主事,也愤然上书,结果先被刘瑾暴打,又降职发配贵州龙场。其后此人在贵州专心治学,竟成后来一代儒学圣人——王阳明。整人整出个圣人,也算刘瑾的“意外贡献”。

在整人这事上,刘瑾一向积极性高,除了权力斗争需要外,他个人性格狭隘,手段毒辣,素来睚眦必报。不赶尽杀绝,一般不罢休。

为了这事,刘瑾还特意发明了一样刑罚:造了一种一百多斤的大枷,犯错的就戴上示众,锁得奄奄一息,才是流放充军。倒这霉的,前后有近百官员,大多都是小官。威风耍够了,名声自然也更臭。

而在几次恶整后,刘瑾也早已威风八面,就连上朝的时候,群臣拜完皇帝,接着还要拜他。京城的王公贵族,见他都要磕头。甚至和皇帝一样有“名讳”,公文里只能称“刘太监”。一次都察院的奏疏里不小心犯了刘瑾名讳,吓得都御史屠庸带着下属们跪了一片,让刘瑾骂得狗血淋头。更“壮观”的还在后头,正德二年(1507年)三月,刘瑾把文武百官叫到金水桥罚跪,宣读“奸党”名单,把谢迁等五十多官员列为奸党。第二年七月,因为有人写匿名信骂刘瑾,刘瑾闻讯大怒,又把三百多官员弄到奉天门外罚跪,大夏天日头下,当场渴死四个。气焰极为嚣张。

而且为了抓权,刘瑾在情报工作上也不放松,开设了“内行厂”,这特务组织有不但监视官员百姓,连同事都不放过,东厂和西厂俩大特务机关,也都在监视之列。好些无辜百姓获罪,不少大臣被恶治。就连东厂西厂的好些老特务,也都连带着被整。官愤民愤甚至特务愤,都闹得极大。

除了耍威风外,刘瑾好处也不少捞,贪污腐败更是折腾的厉害,朝廷的官职都能买,地方官进京办事,京官出去办差,都得给他送孝敬,最少两万两。美其名曰“常例”,闹得很多官员没钱,只能先找京城有钱人借,捞完后再还。如此一来,腐败也就恶性循环。甚至有个官员因为交不起钱,竟上吊自杀。

而刘瑾自己也明白,执掌司礼监,不止要耍威风,要想确保威风,工作更要保证。

在这件事上,刘瑾很有办法,先是继续哄明武宗,每次都趁着明武宗耍乐的时候请示工作,结果明武宗大怒,说我用你干嘛,这点小事你看着办。此等招数,后来的魏忠贤也照搬,确实很好用。

但刘瑾也知道,国家大事这玩意,要他亲自办,肯定玩不转。必须说,在这点上,刘瑾很有水平。

自从刘瑾“看着办”后,明朝的政务运转,就变成了这种样子:奏折报上来,拿回刘瑾家,先由刘瑾的师爷张文冕以及妹夫孙聪等人商议,经刘瑾点头后批复,在经过内阁心腹焦芳润色后,交给百官办理。先前明朝的“双轮制”,就此彻底打乱。

这么搞了几年,朝政办了不少。好些竟然是雷事:比如勒令京城没户口的暂住人口,期限内全都要搬家。全国的寡妇更要勒令改嫁,家里有人过世,来不及埋葬的就得立刻火葬。这几件事,纯粹损人不利已,闹得上千京城暂住人口,主要是店铺伙计,佣工,竟然聚集在京郊闹事,扬言要杀了刘瑾。一直嚣张的刘瑾,更给吓得不行,只好处理几个领头的草草了事。

日久天长,刘瑾也搞明白了:焦芳虽然听话,但除了整同僚外,凡事就会依附,至于张师爷和孙妹夫,更是小官吏出身,处理不了大场面。遇到大事,真得有个能帮着出主意的。

很快刘瑾就找到了一个这样的人物:张彩。

比起焦芳来,张彩确有真本事,此人和刘瑾同乡,弘治三年(1490年)就中了进士,相貌英俊,从政务到军事都有一套本领。举手投足都是名臣风范。以至于刘瑾第一次见,就忍不住仰慕,当场拉着手喊:“子神人也。”

但这位张神人,其实也不是好货。而且十分好色,竟然公开霸占同僚下属的老婆。这缺德角色跟刘瑾凑一块,却真是般配:正德二年(1507年)他经焦芳举荐,做了吏部文选司郎中,俩年后焦芳退休,更接了焦芳吏部尚书的要职。平时刘瑾在家办公,一群文武大臣在外厅等,唯独他不慌不忙,在内厅陪刘瑾喝酒,俨然最亲近心腹。

事实证明,这次刘瑾真没看走眼。作为一个老于世故的官僚,张彩最大的价值,就是帮刘瑾搞政绩。

这其中最大的一个政绩,竟然是反腐败。张彩一下就瞧出刘瑾捞钱的最大漏洞:“常例”看似来钱快,但送钱的都不傻,正好打着这个名头捞钱,送给刘瑾两万,留自己腰包更不知道多少。发财他们来,黑锅刘瑾背。这么一番开导,刘瑾果然大悟,立刻卷起袖子,反腐!

这样一反,效果明显,打掉了几个出名的贪官。比如以贪婪著称的江西布政使马龙,素来横暴,甚至还经常绑票老百姓捞钱的苏州知府鲍撵,擅搞司法腐败的山东参政张镇,统统被逮捕问罪,一时大块人心。当然落马贪官的财产,也都进了刘瑾的腰包,说到底,还是借着反腐败搞腐败。

而更让贪官们叫苦连天的,是与反腐同时跟进的另一个政绩:查盘。

所谓查盘,就是对明朝地方上的府库,粮仓,草场,进行定期查账。发展到正德年间,却早已荒废:好些官员借此中饱私囊。而且出了事还没人负责:比如正德初年,查盘宁夏粮草,发现问题极多,但相关官员要么辞职,要么病故,结果不了了之。

对这严重问题,刘瑾出手更狠:只要查出问题,不但在职官员追责,离职官员也跑不了,前后抓了四十多人,查出短缺多少粮草,就由相关官员按责任赔付,赔完了更要交罚款,弄的诸多贪官们,就算赔得起,也大多罚不起。有家产的充公,充完了还不够数的,子子孙孙接着赔。好些个贪污犯,就这样整得家破人亡。

这事按说是个好事,但盘查完了的留存钱粮,基本都解送京城,其实就是送进他自家腰包。又搞政绩又捞钱,外带借着盘查风暴,大肆栽赃陷害,恶整了不少政敌。可谓一举三得。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好些地方府库钱粮无存,碰上闹灾打仗,甚至无钱可用。

搞了几样政绩工程的刘瑾,好些个事情上,更露出另一面:当年群臣发动攻击,奏折起草人,是明朝大文豪李梦阳。事后刘瑾报复,将李梦阳问罪下狱。危急时刻,刘瑾素来仰慕的另一文学家康海,不顾个人荣辱登门求情。这把刘瑾乐坏了,喜得光着脚跑来迎接,随后爽快放李梦阳出狱。五年后,刘瑾垮台倒霉,康海也被株连,惨被削职为民。而昔日被康海救过的李梦阳,反而落井下石,给康海泼脏水。两相对比,权阉倒比文豪可爱。

而即使在日常政务上,刘瑾有时也可爱。焦芳在内阁时,他儿子焦黄中考科举,自诩能当状元,谁知主考大学士李东阳公平,只给他个二甲,气的焦芳找刘瑾告状,刘瑾得知立刻发火:你儿子那天在我家作诗,吭哧一首《石榴》,水平非常拙劣,给他个二甲就不错了,别得便宜卖乖。

如上事迹,在刘瑾嚣张跋扈的年月里,着实也不少。特别是随着他权位日益稳固,这类事也渐多。这个早年的权力动物,此时已进化成老辣圆熟的权奸。

四,灰飞烟灭弹指间

一直以来,刘瑾的成功经验,总结下来就是八个字:看事够准,办事够狠。也因为长期以来,太过顺利。刘瑾也把这工作方式,当做成功不二法宝。终于在权力如日中天的正德五年(1510年),惹出来大麻烦,以至苦心经营的权势,顷刻土崩瓦解。

这麻烦,得从一个人说起:“八虎”里的老朋友张永。

张永和刘瑾,本是过命的交情,但随着刘瑾权势滔天,这亲密交情也出问题:张永虽然坏事也做过,但比较有原则。比起刘瑾能捞来,他却较守规矩,经济上更“不私毫末”。太监中间,算是个廉洁人物。

眼看着刘瑾越来越横行,比较守规矩的张永,也看不过去,他又是个武将脾气,看不惯就说。刘瑾又是小心眼,听了就生气,常给张永找麻烦,据说就连张永的部下,都曾给抓到内行厂拷问。关系眼看就掰了。

而关系恶化的另一原因是,张永能耐强,也得宠。刘瑾之下,属于威胁最大的同行。在刘瑾看来,这威胁得早解决,瞅准机会找明武宗进言,想把张永平调到南京去。这是个软刀子,先调离权力中心,管你多得宠,慢慢就边缘化。

但这次软刀子碰硬茬,张永哪里好惹,闻讯后立刻找明武宗闹,还当着明武宗面,揪住刘瑾就暴打。虽然在明武宗主持下,俩人表面和好,但仇算是结下了。

但这事在刘瑾看来,不过是个小麻烦。接下来他惹的,却是一个天大的麻烦:土地清丈。

土地清丈这事,也是明朝的老问题了。自从明中期起,土地兼并越演越烈,大量土地被权贵占用,国家农业税减少,农民流离失所,到了明武宗这时,问题已极其严重,理论上说,必须重新清丈。

但这事可操作难度太大,圈占土地的,都不是一般人,各方利益勾搭连环,从中央到地方,情况极为复杂。但刘瑾却偏瞧准这事:别人办不了,我还办不了?

为了完成这个大政绩,刘瑾一直在努力,从正德二年(1507年)起,开始在京郊和河南,山东,直隶等地,先后试点了九次。倒也清查出不少土地,仅山东一地,查出来的军屯土地,就比永乐年间多了一万多顷,成果及其显著。

眼看节节胜利,刘瑾也决心搞把大的,这次他连张彩的苦劝也不听,正德四年(1509年)八月正式下令,全国范围大面积清丈,主要对象是北方边境各省的军屯。各地分派亲信官员前往,期限内必须完成任务。

这一闹,就不得了。外带刘瑾派去的爪牙们,一心想着交差,还想顺手发财,就吃柿子找软的捏,专门欺压勒索普通军户。先是辽东的锦州,义州俩地,发生了军户兵变,连府衙都烧了,紧接着军事重镇宁夏省,更爆出大麻烦:刘瑾的爪牙周东在当地欺压军户,拷打军属,惹得边军众怒,早有野心的安化王朱寘鐇趁机拉拢,勾结当地都指挥何锦,正德五年(1510年)四月二十三日起事。先杀当地巡抚总兵,继而檄文传告天下,历数刘瑾十七条大罪,宣称要“清君侧”,正式扯旗造反,史称“安化王之乱”。

这下闹大了,刘瑾闻讯也吓坏,好在还把持司礼监,赶快把历数他罪状的檄文藏起来。但在他看来,这事也好交代,只要迅速平乱,恢复秩序,就能瞒哄过去。但平乱是个技术活,一般人干不了,但最合适的俩人,却都和他有仇:一个是感情破裂的老哥们张永,一个是当年的三边总制,被他恶整过的名将杨一清。但局势危急,有仇也只好用。于是忍下一口气:杨一清提督军务,张永总督,率领平叛大军出征。先解决眼下事再说。

然而万没想到,这场雷声大的叛乱,到头却雨点小,平叛大军还没出发,安化王之流,就早被宁夏副总编仇钺扫平。后面的事,更让刘瑾始料未及:杨一清和张永这一路,仗没怎么打,关系却没少拉,稳定宁夏当地秩序后,更是经过密谈,定下了诛刘瑾的大计。八月十五日张永凯旋,刘瑾的末日,眼看就要到了。

刘瑾的败亡,是从张永凯旋开始,本来刘瑾千防万防,就怕张永趁机说坏话。明武宗晚上摆酒宴,拉二人一道庆贺,刘瑾一开始还作陪,但眼看张永快喝醉,又赶上自家兄长过世,次日还要出殡,实在不能跟着耗,只能先退席回家。刘瑾前脚刚走,本来装醉的张永立刻恢复本色,忙按和杨一清商量好的,火速拿出安化王叛乱的檄文,一口咬定刘瑾谋反。起初明武宗还没当回事,随口敷衍几句,但张永决心坚定,连哭带求,一声怒吼,更瞬间打中明武宗要害:“刘瑾取天下,置陛下于何地!”一下子明武宗猛醒,刘瑾的下场,也就注定。

跟当年逮王岳一样,这次明武宗也是火速行动,当天晚上就由张永率领禁军,火速将刘瑾逮捕,暂时关押在菜厂等候处理。消息好比重磅炸弹,大街小巷全议论这事,城里更大批骑兵巡逻,防止刘瑾党羽生变,气氛极为紧张。

但大难临头,刘瑾却还不紧张。情商极高的他,太了解明武宗。果然查了几天,一看刘瑾除了贪污腐败,也没其他罪,明武宗也不落忍,听说刘瑾在牢里冻得没衣服穿,又特意送了几百件衣服,还允许刘瑾家人探监。这下刘瑾放心了,甚至得意洋洋给来探监的家人说:我这次最差,也能当个富贵太监,死不了。

但刘瑾千算万算,反而漏算了一条:他这些年太过专横,树敌极多,眼看这次他落到井里,立刻跟着扔石头。而杨一清与张永事先的密谋,也紧跟着继续:在杨一清老同学李东阳的策动下,六部六科外加十三道御史集体上奏弹劾刘瑾。这还不算,抄家更抄出了新结果:刘瑾家搜出了自制的龙袍玉玺,更有上千盔甲武器,他要造反!

这件事,算是彻底击碎了明武宗的心理防线,原本还念感情,这下铁面无情,当场破口大骂:“这奴才果然要造反。”后面的事情,就按照谋反罪来办了:刘瑾先从菜厂转到监狱,然后百官集体会审,坐实了谋反大罪,给判了凌迟处死。三天行刑间,他常年的胡作非为,这下遭了报应,身上剐下的每块肉,都被围观百姓抢光,争着咬一口解恨。这位权倾天下五年的明朝“权阉”,就这样彻底倒台。

刘瑾谋反这事,后来清朝人编修《明史》的时候,基本照单全收。但在明朝当时,很多史学家也都提出怀疑。最大的疑点是,在刘瑾被逮捕后的第一次抄家时,除了金银财宝外,并没有什么重量级发现。但当明武宗露出对刘瑾的不忍后,诸如盔甲兵器,龙袍玉玺,各种意外收获一股脑都来了。随之而来的,是明朝官场又一次大清洗,被划为刘瑾一党,遭到革职流放的,多达六十多官员,特别是从内阁到六部,几乎一扫光。特别是帮刘瑾搞政绩的张彩,先被清算逮捕,后来死于牢狱中。

而对刘瑾一生的恶行,最没争议的,就是腐败这条:抄出来的家产数目惊人,具体数额却争议很大。这笔财富也直接充了公,大多搬运到明武宗的私人“豹房”里。当然部分也惠顾了老百姓:正德六年(1511年),经新科进士柴奇奏议,明朝大规模整修瓦浦等地的水利工程,所用的经费,正是抄没的刘瑾家产。

但恶行昭著的刘瑾,即使在明朝当时,后来却也得到了肯定,特别是他的几样政绩工程,比如盘查反腐这条,成了明朝反腐的一项重要手段。清理边境屯田这事,虽然他干的失败,但意义同样重大。明朝学问家薛应旗就曾感慨,对刘瑾的这些成就,确实不能“因人而废言。”

而多次祸害老百姓的刘瑾,也难得办了一件好事。这件好事,更被写入了京剧《法门寺》中,当年他陪太后去法门寺进香,路遇民女宋巧娇喊冤,偏巧刘瑾想在太后面前露一手,立刻现场办公,不但审清冤案,更做主宋巧娇与秀才傅朋婚配。这件美事,就是京剧《法门寺》的故事原型,刘瑾在剧中,也成了“青天大老爷”形象。剧中那段唱词“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透鼻香”,今日已成爱情箴言,却正出自刘权阉之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的凌迟到底有多惨?明朝的太监刘瑾为何会被凌迟处死?
中国明朝被凌迟的太监刘瑾是有多惨,为何会被处以凌迟?
明朝的内阁 “立皇帝”刘瑾
他和刘瑾惑乱朝纲位列八虎,死后没被人唾弃,还追录遗功流芳百世
他是世界首富,敢和皇帝叫板,最后被割3357刀而死,肉被疯抢
明朝八虎之一,贪污白银上亿两,且坏事做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