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余德耀美术馆:私立美术馆的国际样本


余德耀美术馆:私立美术馆的国际样本

2014-08-29 15:20凤凰艺术

  近日,徐冰的66万根香烟堆叠成虎皮形状的《烟草计划》、张洹的6米长4米宽的巨型佛手、黄永砯的占地百余平米的《蛇塔》等国内外巨型装置艺术在位于上海徐汇滨江的余德耀美术馆展出,同时展出的还有中国当代艺术名家作品,如谷文达、曾梵志、刘炜、丁乙、张恩利等等。此次展览是余德耀美术馆的开馆展,作品均来自余德耀基金会的收藏。出席开幕的均是国内外著名的藏家、艺术家,余德耀称几乎香港巴塞尔上一半的嘉宾都被邀请参加开幕,就现场的阵势与国际范的氛围,展现出余德耀建馆的目的“将世界的眼光吸引到上海”。

  (图注1:余德耀,图片来自雅昌艺术网)

  从藏家到美术馆的建立

  余德耀是印尼第三大农业公司的巨头,从2005年底开始进入中国当代艺术的收藏,凭借着雄厚的资本和阔绰的出手,没出几年,迅速成为艺术品收藏的巨头。2007年,他花费在中国当代艺术品收藏的资金超过1000万美元,其藏品几乎包揽了中国当代艺术所有名家,国外当代艺术也不在少数,同时他还多次入选各个艺术榜单排名,在2011年美国《艺术+拍卖》杂志发布的艺术权力榜中余德耀位居全球第八。

  迄今为止,他花费最大的手笔是2010年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以5218万港元(669万美元)买下张晓刚1992年的杰作《创世篇:一个共和国的诞生二号》。此外,2007年余德耀在伦敦苏富比的拍卖会上以200万美金高价购入的岳敏君《公主》作品,在这次的开馆展中也有展出。同时,余德耀表示,他很迷恋装置,带有强烈观念的装置艺术融入了社会学、艺术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各种理论,所涉及的问题远远超出了艺术形式和美学的讨论。他购买了陈箴、张洹、黄永砯等作品,也买了年轻人的装置艺术,如李晖以及孙原&彭禹这种颇具争议的作品。

  (图注2:张晓刚《创世篇:一个共和国的诞生二号》,图片来自雅昌艺术网)

  艺术品市场本就是一潭很深的水,余德耀从企业家到收藏家的转变,在购买中难免会买错会有吃亏上当的经验,但是他企业家的冒险精神让他并不忌惮收藏的道路上的动荡与风险。在经济危机时大胆斥巨资买入,他笑谈:“这就是寻宝,并不是跑到珠宝店寻宝,而是一个冒险的过程。”

  同时他也并未满足收藏工作,他成立了基金会,用基金会的名义收藏和赞助艺术展览,推动当代艺术的各项活动,积极赞助当代艺术的出版,其中包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出版的《中国当代艺术:原始文献》,并参与一系列专业艺术机构的借展,如于法国迪纳尔举办的展览《大哥—艺术家与暴君》。

  (图注3:余德耀美术馆开馆展展览现场,图片来自雅昌艺术网)

  (图注4:余德耀美术馆开馆展展览现场,图片来自雅昌艺术网)

  2008年12月17日,余德耀基金会下的首家美术馆在印尼雅加达正式开幕,地址位于雅加达的南部Dharmawangsa广场大厦区的五层楼,是印尼首个由印尼官方承认的私人美术馆。这也是余德耀基金会所建立的第一个美术馆。这次开馆展展示了岳敏君、方力钧、王广义、张晓刚、祁志龙、卢昊、徐冰和四十多位中国具国际地位并最响誉的艺术家,也彰显了余德耀收藏当代艺术的实力。

  而从今年5月18日在上海建成的余德耀美术馆的开幕情况看,展览汇集了67件国内外当代艺术家名作。作为私人美术馆的展览,从作品的体量、品质上,堪称国内目前为止中西方当代艺术规模最大的展览,其国际化和专业性标准在私人美术馆中可以排到第一位。

  对于美术馆的建立,余德耀表示并不是为了陈列和展示他的藏品:“我是先有藏品再有美术馆,但不是为了展示我的藏品才建立美术馆。美术馆的功能是非营利的,最重要的是艺术教育。我在印尼成立美术馆,是为了在那里展示中国的当代艺术,让印尼人了解中国的艺术。在上海建立美术馆,是为了展示中西方的当代艺术,既让中国的观众了解国外当代的艺术的情况,更希望通过中西方融合的形式吸引国际的目光,让世界来了解中国,了解上海。未来有可能我希望把美术馆打造成世界顶级的私人美术馆。”

  “文化高地”的国际路线

  私人美术馆在国内发展不过数年,其发展、目标都参差不齐。国内首家具有国际标准的民营美术馆今日美术馆的馆长张子康曾经表示:“20世纪80年代是学院时代,学院成为推动艺术的主要力量。大家说"美术馆时代"到了,其实有很多人都不知道"美术馆"的概念。真正的美术馆是通过学术研究、展览、教育、推广来建立文化高度,推动艺术标准形成的平台。”

  作为一个国际性的藏家,余德耀一直以他国际视野,用国际的标准建立艺术基金会、艺术机构等项目活动。他聘请了日本知名建筑师藤本壮介,将龙华机场的大机库改造成现在的余德耀美术馆,新设计的建筑空间更适应庞大的展览需求,让美术馆首先从外形建筑上更具有国际范。此外,余德耀成立了国际学术委员会,汇集亚洲艺术界的精英,由毕业于哈佛大学、目前在芝加哥大学的著名艺术史论家巫鸿担任主席。学术委员会主要负责对基金会的收藏、美术馆的展览策划等等,在专业上建立学术高地,树立文化高度。但是由于学术委员会的名单一直在变动,所以至今委员会名单未对外公布。

  (图注5:奈良美智《日惹迷你星屋》,图片来自雅昌艺术网)

  (图注6:张洹《佛手》,图片来自雅昌艺术网)

  (图注7:Adel Abdessemed的《有其母必有其子》,图片来自雅昌艺术网)

  在巫鸿的建议中,余德耀买了徐冰的《烟草计划》和黄永砯的《蝙蝠计划4》,但是还有很多不足。通过多年的积累,余德耀的收藏开始专业化、系统化和脉络化。在此次展览中,显示了余德耀收藏的“国际路线”。有活跃在国际舞台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如黄永砯、谷文达、徐冰、张洹、隋建国、严培明、张晓刚、岳敏君、方力钧、王广义、周春芽、张恩利、邱黯雄等等。也有国际著名的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如Adel Abdessemed的《有其母必有其子》、法国女艺术家Mona·Hatoum《不能穿越》,Fred Sandback创作的极简主义作品,并为奈良美智专门设了一个空间展出《日惹迷你星屋》,墙上还有艺术家本人的壁画。策展人巫鸿用“神话”、“历史”和“极简主义”三条线索从学术的角度概括了余德耀收藏的脉络,并指出:“这是余德耀基金会收藏的特点,也是他们未来收藏的方向和趋势。”

  当然余德耀本人表示,与巫鸿私下有“君子协定”,他做收藏,巫鸿负责策展。但是,在他们长期的交流中,巫鸿及其学术委员的对话交流会对余德耀及其基金会的收藏产生影响,他们高屋建瓴的学术思想会为余德耀的收藏起到了扬帆领航的作用。

  此外美术馆还将针对上海艺术家做一些个展。余德耀说:“巫鸿和学术委员会已经想好,有具体方案了。还有也有不少艺术家表示希望在余德耀美术馆举行个展,比如陈箴。”

  但是至今为止,美术馆的馆长仍然迟迟未定。美术馆馆长意味着整个美术馆的学术定位和文化标签,对于如此重要的角色,余德耀考虑极为慎重,“他需要有中国当代艺术知识背景,还需要了解国际当代艺术”。而具有此背景的巫鸿已担任学术主持,又有谁能担此重任,真可谓在金字塔的顶端上精选,他希望此次展览期间可以确定。

  余式美术馆的新模式

  为了吸引世界的眼光,余德耀美术馆在建立和运营模式中具有独特性,创始人余德耀的国际背景和它国际化的定位注定美术馆的运作拥有国际”血脉“。

  余德耀美术馆并不是独立运作的美术馆,余德耀基金会对美术馆的收藏、运行起到决策作用。同时余德耀成立的国际学术委员会将对收藏进行审核。每年,委员会将进行对话会议,对中国当代艺术进行研究。这种以基金会为依托的形式来自国外美术馆的模式,在国内私人美术馆中属首例。

  国外的美术馆都有基金会的背景,他们是私人美术馆稳定的赞助者。但基金会在中国大陆是一个新鲜事物,目前国内大多为公募基金会,非公募基金会据基金会中心网统计注册的数据仅有1399家,艺术基金会的数量则更少,与国外相比数量实力都非常悬殊,据统计美国有5万多家,其中非公募基金会占比95%。目前只有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基金会堪称是全国公立美术馆里的第一个基金会,受两馆理事会的管理和委托,其成员有重大活动参与权。而大部分私人美术馆的基金会并不能影响到美术馆的运行,其职责以“扶贫”为主。更不用说大部分私人美术馆没有基金会的背景。

  (图注8:余德耀美术馆外景,图片来自雅昌艺术网)

  (图注9:余德耀美术馆外景,图片来自雅昌艺术网)

  (图注10:效果图,图片来自雅昌艺术网)

  所以余德耀表示为了建立有基金会背景的美术馆遇到了很多麻烦:“国外的基金会需要实体操作的美术馆。但是大陆的基金会不同,所以我在大陆申请执照,基金会则要在其他地方注册,如果美术馆的执照或者国内可以建立一个非营利的基金会,就可以把所有的东西合为一体了。但是现在是不可能的,因为在中国要成立一个基金会几乎是零机会,可能将来会有,如果能实现的话就简单了。”

  尽管如此,余德耀仍然尽量按照国外的标准建立美术馆。根据1974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第十一届大会就通过章程明确规定:“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在国外博物馆美术馆已经从主要为专业人士服务的研究机构,演变成为大众服务的开放性学习与娱乐场所。余德耀强调建立美术馆最重要的是体现“公益性”。

  “目前美术馆只有展厅和一些辅助设施,比如餐馆、咖啡厅、书店、精品店,还有用来做实验剧场和行为艺术的舞台。在未来,希望把美术馆作为当代艺术的研究资料库,把当代艺术的文献、文档这些资料库建立起来。”他还希望设立教育部,为孩子们提供当代艺术的学习。“余德耀美术馆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完成了,第二个"五年计划"要更深一个层次,不但要更系统化,而且要更学术化。”余德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私人美术馆的发展经历着复杂和艰难摸索的过程,目前在这条绵延黄浦江西岸8.4公里岸线上,已经树立起龙美术馆西岸馆和余德耀美术馆两座上海最大的私人美术馆,此外喜玛拉雅美术馆、外滩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馆、昊美术馆等的建立发展逐渐构建起上海私人美术馆群,它们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在上海乃至全国艺术界掀起阵阵艺术浪潮。面对私人美术馆群起现象,艺术史论家黄专说:“美术馆建立最重要的是持续性。”目前,余德耀美术馆还有很多地方没有确定,它的人员架构和功能设置究竟是怎样的?这一国际模式的“移植”(不是照搬)是否能真正适应上海?美术馆在未来能真正实现哪些公益性的服务?在这次震撼视觉的开馆展览中,大家怀揣更多的是期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上海留下巨额遗产,这位世界传奇刚刚辞世
把雨屋和奈良美智带到上海,他却没走过这个春天
《雨屋》亚洲首展 即将登陆上海余德耀美术馆
神奇雨屋出租 浪漫雨屋租赁 神奇雨屋出租策划方案
私人美术馆:缺钱缺人缺政策
北京私人艺术机构调查:藏家入场的新格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