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昌林 灵动画笔绘就雄秀山水
2014-08-27 06:32金融投资报
稿件来源:卢建波
杨昌林作品 《溪山林屋图》
杨昌林作品 《春去夏犹清》
杨昌林作品 《秋山闲造径亦清》
杨昌林作品 《春江又绿波》
本报记者 卢建波
·人物简介·
杨昌林 1963 年生于四川成都,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分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成都市政书画院画师,山西昌盛书画院副院长,中华文学院、中国山水画研究院特聘画师,中原书画研究院高级画师,北京神州北方书画艺术研究院理事,四川新文人画院常务理事,重庆渝洲画院特聘画师,《中国书画家》杂志社特聘画家。
自幼酷爱绘画艺术,曾师从黄纯尧、王胤泉、罗其鑫、王中年、田旭中、刘樸等研习传统技法。先后曾出版画册《杨昌林作品选》、《杨昌林山水画集》、《中国艺术家特刊·山水画杨昌林》等。
在当代四川山水画坛中,画家杨昌林是艺术圈内公认的实力派山水画家;他的山水取法蜀中诸名家大师,但又不恪守于一家一派,几十年来凭着对书画艺术的执着追求,将一腔深情全身心投到书画创作中;他用灵动之笔绘制的山水画作品,既有北派山水的雄浑之气,又有南派山水的灵秀之韵,展示了他融众家之长,成自家之法所作出的艺术探索。
博采众长 勤研书画
著名画家杨昌林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心地善良、平易进人,而且言语不多。不过在和记者聊起画理、画论时,他便会滔滔不绝,常常还会引经据典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可见,画家杨昌林不仅画画得好,而且国学功底也十分深厚。初看杨昌林的山水画,既有传统技法的苍润,又有西方艺术的质感和新意,可谓是深邃静美,气势恢弘,可以明显感受到他在山水画创作上融众家之长,成自家之法所作出的艺术探索。
杨昌林自幼酷爱书画艺术,并且聪明好学,聪颖明慧。从小学到中学,在他作业本的空白处都画满了他“拙作”,一旦没有笔和纸的时候,他就以树枝为笔,在地上胡涂乱抹,天上的飞鸟,地上牛羊、水中的鱼虾,都被他描绘得栩栩如生。可见,从小杨昌林就有着超群的绘画天赋。
后来,随着绘画兴趣越来越浓,在家人的帮助下,杨昌林便开始拜著名画家黄纯尧为师,学习山水画的创作。黄纯尧曾称,在其诸弟子当中,杨昌林是得其真传的弟子之一。“由于当时我在书画方面的领悟能力很高,恩师黄纯尧的对我很赏识。课余饭后之余,常常把我邀请到家中细心指教。”杨昌林说,案前灯下,师授徒习,几年时间下来,他便和黄纯尧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在杨昌林眼里,他能走上书画创作这条道路,并且最终能在山水画创作上取得一定的成绩,与恩师黄纯尧的悉心亲授是分不开的。“因为在黄纯尧老师的亲授下,我不仅较为全面地掌握了中国山水画的创作技法,而且对中国画的画理、画论也有了全面的掌握与理解。”
再到后来,杨昌林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他又先后师从王胤泉、罗其鑫、王中年、田旭中等蜀中名家研习中国传统书画的创作技法。在这个过程中,杨昌林又以自然为师,经常游历天下名山大川写生作画,很快他的书画作品就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独特的审美美学观,其风格突出、融众家之长的绘画作品也得到画坛业内人士的认可与好评。
据了解,从2000年以来,杨昌林的书画作品就频频入选国内各大美展并获奖,其中作品《太行春月》在“首届荷花杯全国书画大展”上获优秀奖、作品《飞泉润物总无声》在“大河春天第五届全国山水画大展”中获创新奖、作品《峡江风云》在“第三届文人画北京邀请展”上获金奖、《蜀山雄姿》入选“强国梦——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中国书画大赛”获一等奖……
寄情山水 发意笔端
从杨昌林的成长经历不难看出,他的山水画取法蜀中诸大师名家,并得到诸多恩师的真传,因此他的绘画功底十分扎实。当然对杨昌林来讲,他的高明之处还在于“师古而不泥”,他还以自然为师,故他笔下的山水画并没有恪守一家一派,而是融众家之长,在对大自然的长期学习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绘画语言。
纵观杨昌林的山水画,可以明显感觉到他的书画作品画风兼具雄秀,画格兼得雅俗。这一方面原于他曾师从蜀中名家大师,在书画创作中融入了众家之长。另一方面则是杨昌林十分注重对宋元传统山水画的钻研,尤其对五代董源融浑静穆、北宋李成烟林清旷、北宋的范宽骨势雄强、元代黄公望草木华滋和王蒙松秀韵致的画风情有独钟。这也是今天大家从杨昌林的书画作品中,能看到他独特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意识,同时也能明显感觉到他在绘画艺术实践上有着极强的韧劲和执着,以及数十年来,他与自然沟通、与笔墨为伴,静静地感悟着自然和艺术带给他的快乐。
据了解,杨昌林的绘画作品,每个时期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在他早期的山水画中,讲求画面的气势和行云流水的奔腾,画面设色青绿浅洚皆有,秋树多用朱砂、黄色加粉点染,色彩跳跃。而在近期的作品,他更加注重水墨浸润、色墨相融的艺术效果,充分体现出他对中国画笔墨的理解和认识。
众所周知,山水画创作最忌两种倾向,一种是自然的表现,消解掉画家的创作灵性;一种是主观主义的表现,抛弃对自然全体的亲身体验。前者的直接后果是唯见山水,不见自己,故其作品因缺乏生命激情,而显得单薄平庸;后者的直接后果是唯见自己,不见山水,故易坠入装腔作势、无病呻吟的怪圈。这两种创作状态都是病态的,都与真正的艺术相去甚远。
我国著名书画家,原成都画院院长田旭中认为,从古至今,凡是好的或比较好的山水画,其作品大都具有三大要素:一是山水的自然生命状态;二是画家创作的生命状态;三是成熟的技法修炼。如果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其山水画的艺术感染力必定大打折扣。“仔细观赏杨昌林的山水画,他已具备了以上三种要素。画家杨昌林寄情于山水、发意于笔端,把绘画视为生命中的重要部分,把山水的厚度、生命的力度,以及心灵的变化通过笔墨细微曲折地表现出来,这样的山水不仅有形质和大度,更有情致和灵性,而且画面的层次感,笔墨的韵律感都非常强。”
画风独特 南北兼具
在中国绘画史上,古今山水有南北之分。从晚唐五代的荆浩开始,北派山水画家们一般都以北方山水的真实情景作为表现对象,并迅速形成了关仝、李成、范宽三家鼎立的兴盛局面,其后又有郭熙、王诜等,也善于布置全山大水,推崇壮伟之美。
北派山水画表现的山水对象,往往大山突兀,多取正面山形的崇高正大之感,多飞瀑流泉,长松巨木,着意表现雄伟浑穆的意境,刻意表现北方山石那种石质坚凝、棱角分明、风骨雄浑的质感。而南派山水画作为中国山水画坛上另一大派系,则崇尚阴柔之美,其代表人物是五代的董源和巨然两位画家。因此,从南派山水和北派山水的优劣来看,北派山水看重再现,故其作品有雄浑之气体。南派山水注重表现,故其作品有灵秀之气。北派山水的表意成份重,南派山水抒情成份浓。
仔细观杨昌林的山水画作品,则兼具北派山水的雄浑之气与南派山水的灵秀之韵,即既有形质和大度,更有情致和灵性。另外,杨昌林的山水画也充满了生活气息,无论是苍山一隅,还是崇山峻岭,都极其考究,以灵动之笔造就雄秀山水,蓊郁幽深、静寂灵韵、沉雄华滋、逸秀可赏,鸟声涛声,恍若仙境。
杨昌林的山水画之所以兼具南派和北派山水画的特点,原因无处乎主要有两点:一是他早年的恩师黄纯尧,是我国著名的南派山水画家,而杨昌林作为黄纯尧的真传弟子,明显受到了黄纯尧先生的影响,故其作品有灵秀之气。二是杨昌林注重对宋元山水画传统的钻研,尤其是他对五代的李成、北宋的范宽等北派山水代表人物的作品有着深入的研究。正是因为以上两大原因,像杨昌林以三峡为题材创作的山水画,在他的画笔下,可以把三峡两边壁高山峭雄伟磅礴的气势,急湍似箭猛浪若奔的流水,云雾迷蒙的独特韵味和满山苍翠的秀美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记者发现,杨昌林这种融众家之长,自成家法的艺术探索,如今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据了解,自2000年以来,杨昌林的书画作品不仅频频入选国内各大美展,同时也是屡获殊荣。另外,近年来,随着杨昌林在书画界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他的作品纷纷被出版,他本人也是经常受邀在各地举办画展,其作品不仅深受书画藏家的青睐,同时还被各地文博单位和个人收藏。像早在2006年,杨昌林应山西侯马昌盛书画院邀请到山西举办个人画展,当他的书画作品一亮相,就轰动了整个山西,展出的作品最后均被藏家悉数买下作为收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远看有势,近看有质”,杨瑞风山水画赏析
郑午昌山水画20幅,第一眼就觉得惊艳!
王胜近期山水画作品赏析
宣和推荐:山水画家李国森
晚清海上画派杨伯润山水画欣赏
一山一水入画魂 一花一草写神韵,记河北著名画家吴江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