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扬州最早寄出的邮资片1898年出发到达地中海雅法市


扬州最早寄出的邮资片1898年出发到达地中海雅法市

2014-11-24 07:56扬州网-扬州

  一个多月后,这张邮资片从扬州寄往芜湖。

  扬州寄出的首张邮资片。

  【核心提示】

  随着手机、网络普及,邮资片、明信片、信件等传书方式正在逐渐淡出人们视野。昨日,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前不久,台湾资深集邮家林光照先生造访扬州,带来了一张1898年从扬州寄出的邮资片。当时寄出时,大清邮政扬州邮政局成立仅六天。这也成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一张从扬州寄出去的明信片。

  据悉,这封100多年前的邮资片,从扬州寄出后,耗时一个多月时间,经过上海、香港、科伦坡、苏伊士等地中转,穿越马六甲、印度洋,最终到达地中海边的雅法市。

  1

  最新发现

  台湾集邮家带来清代邮资片

  昨日,扬州集邮协会一位资深集邮家糜凤鸣老先生告诉记者,台湾集邮家林光照先生是他是多年的老朋友。林先生非常喜欢收集清代“邮资片”,最近因事来大陆,正好顺路拜访他,并且带来了一套清代邮资片,其中不乏与扬州有关联的作品。

  糜凤鸣老先生说,尤其是这张从扬州寄到以色列的“邮资片”更加弥足珍贵。“当时看到上面的手填大圆戳是扬州邮政分局,日期为1898.12.29,当时就能断定这应该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从扬州寄出去的"邮资片"了。”

  "邮资片"就是印有邮票图案附带邮资的明信片,因为邮政局刚刚推出时,还没有推出明信片。”对于邮资片,糜凤鸣老先生解释说,邮资片就是由邮政部门发行的,在明信片上已经印了邮票图案并附带邮资那种明信片。

  据了解,古代邮寄信件一直采用的是邮驿制度,由早期的声光通信和专人送信演变而来,清朝中叶才逐渐衰落,被现代邮政取代。而在未正式建立近代邮政前,除驿站外,有商营的民信局和侨批局,还有国外殖民地在华的“客邮”系统等。

  2

  游历多国

  上有扬州手填大圆戳

  从这封邮资片复印件中,记者可以看到,邮资片正面为香港邮资片,邮资图为维多利亚女王4仙邮资,邮资片上上面分别有6个圆戳,分别记载了始发、中转以及目的地,邮资片背面则是寄信人姓名、时间和英文信件内容。

  “这封信从扬州寄出后,经过多次中转,最终到达雅法市,也就是如今的以色列第二大城市特拉维夫—雅法市。”糜凤鸣介绍,从邮戳上可见,这份明信片于1898年12月29日从扬州寄出,在第二年1月1日到上海,然后1月5日转香港,随后1月18日到斯里兰首都科伦坡中转,后到苏伊士,最后到达雅法古城。“雅法市1950年后与特拉维夫合并为特拉维夫—雅法市,为以色列第二大城市。”

  扬州集邮协会相关人士介绍,因为年代久远,如今明信片背面的内容已不是十分清晰,可以看出寄信人是一名英国人。不过,让细心的扬州集邮迷疑惑的是,信件内容却记载信件写于12月28日,地点在上海。

  3

  迄今最早

  比原最早邮资片早一月

  “这张邮资片的出现对于我们研究扬州邮政史有很好的帮助。”扬州集邮协会相关人士介绍,清代的国家邮政又称为大清邮政。据史料记载,1896年3月24日光绪皇帝获批开办国家邮政,到1897年2月20日,国家邮政正式对外营业。直到1898年12月23日,扬州邮政分局才正式开办,地址设在当年的砖街,即是如今的渡江路,是全国早期建立的邮政邮局之一。

  “原先发现扬州最早的明信片是1899年扬州寄芜湖的一张邮资片。现在比较起来,这张邮资片比那张还要早1个多月。”糜凤鸣老先生告诉记者,他曾参与主编《扬州集邮史略》,书中曾经使用了一张1899年1月31日从扬州寄出去的清朝一次邮资片,扬州手填日期大圆戳,极为少见。“这封从扬州到镇江中转最终到芜湖邮政局,为邮局成立一个月之后寄出。而如今发现的这张,寄出时间距邮局成立只有6天时间,更加珍贵。”

  “邮资片虽然时间不一样,不过实寄的时间,则要以明信片上的大圆戳时间为准。”糜凤鸣介绍,原来最早的邮资片上面除了扬州的手填大圆戳,还有镇江邮政局的大圆戳,大圆戳是最早的盖销印戳之一。这种邮戳有一个外圈,上部是英文地名,下部是中文地名,圆内也分上下两部分,上部是公历日期,下部是阴历日期。

  【几点疑问】

  为何上海写信扬州寄出?

  不过,对于这封扬州始发邮资片,不少扬城集邮人士对诸多细节暗存疑惑。信件内容记载信件写于12月28日,地点在上海。为何前一天在上海写信,后一天从扬州寄出呢?

  《扬州集邮史略》另一主编曹东辉提出自己的观点,既然从扬州寄出去,为何不采用当地的清朝邮资片,而采用的香港邮资片呢?既然从扬州寄到上海中转,为何没有张贴大清邮票呢?

  “上面的大清邮政扬州邮政局的邮戳是真实的。”糜凤鸣告诉记者,林光照先生也注明,这封明信片是寄信者从扬州邮政局付现,然后经过上海客邮局寄出去。

  “寄信人可能在上海写信,次日到扬州办事,顺便从扬州邮政局柜台投寄。”糜凤鸣介绍,寄信人为英国人,当时英国在中国也有一套“客邮”系统,而在扬州没有“客邮局”,很可能是当时从扬州邮政局寄出去,最终经过上海客邮局寄出海外。

  当年邮资片跨洋要多久?

  “从邮戳上的时间来看,当时是一个月左右到达目的地。”扬州集邮协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这封邮资片于1898年12月29日从扬州寄出,2天后于第二年的1月1日到达上海,随后经4天时间于1月5日到达香港,再用13天的时间穿过马六甲海峡,1月18日到达印度洋重要港口科伦坡,后到达埃及的苏伊士港,最后到达地中海边的雅法市。

  “虽然后来的时间已经看不清了,不过苏伊士距离雅法不远。”相关人士表示,从邮戳中转地来看途径的海港城市分析,当时应该采用的海洋船运。

  “从时间上来看,当时的邮递速度很快。而当时清朝邮政的速度也不慢。”糜凤鸣介绍,以从扬州寄芜湖清一次邮资片为例:1899年1月29日从扬州寄出,31日就到了镇江邮政局中转,次年1月1日就达到芜湖,仅用两天时间,这和目前的邮政速度差不多。

  寄一封邮资片需多少钱?

  作为最早从扬州寄出去的明信片,这封邮资片要花多少钱呢?对此,扬州集邮协会相关人士认为,清代的邮资片只需要支付邮资片上的邮资费即可,当然也不排除支付一些从扬州寄往上海的资费。

  那么当时这样一封邮资片多少钱呢?记者注意到,这份维多利亚女王邮资为4仙(4cents),据了解,这是英国最早使用的辅币便士,当时的一英镑=20先令,1先令=12便士。

  “当时的邮政系统刚刚起步,寄信多是一些书香门第、大富之家,尚未普及。”曹东辉介绍,当时寄信应该不算贵的离谱,即便是清代发行的邮资片上,记者看到邮资费仅为“一分”。“当时的面值是用洋银计算,一分应为一分银。”曹东辉告诉记者,当时规定邮资按洋银计算,大清邮政印制的“大龙”、“小龙”、“万寿”邮票上的面值,都是按银两计算的,“当然和现在的邮局寄信一样,如果去太远的地方,还需要加贴邮票,即便如此,几分银也能寄到国外了。”

  记者居小春

  新闻链接

  A没有邮政局之前,扬州人怎么寄信?

  在现代邮政建立之前,除驿站外,有商营的民信局和侨批局,还有国外殖民地在华的“客邮”系统等。民信局,民间的私营商业机构,主要办理民间寄递书信、契约、包裹、运送大宗物品、兼职银行汇兑金钱、代订代派报纸和其他杂业。

  明代永乐年间由宁波帮商人首创“民信局”。到了清同治、咸丰、光绪年间,全国大小民信局达数千家,机构遍布国内及华侨聚居的亚洲、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地区,形成内陆信局、轮船信局和侨批局。

  江苏民信局最早开设于清乾隆年间,至民国二十三年,扬州有20多家民信局,在邮政登记挂号的仅16家,主要分布在多子街(甘泉路东段)、砖街(渡江路)、五成巷(大武城巷)、新胜街、东关街、三义阁、左卫街(广陵路)和永胜街。

  “早期可供邮寄的信件主要是红条封和明信片。”扬州集邮协会相关人士介绍,在大清邮局扬州邮政分局没有成立之前,民间信件主要由民信局寄送。“民信局经营灵活,手续简便,收费低廉。如此多的民营局竞争,早在一百多年前,一些竞争激烈大城市,"邮差"就到顾客的住宅门口去收集邮品,而不是顾客把信件或邮包送到邮局,这在当时世界是很罕见的。”

  1928年,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召开交通工作会议通过决议:“民信局应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一律废止”。到1935年,民信局彻底销声匿迹。

  B清代邮局如何送信?

  清代国家邮政亦称大清邮政,开办后仍由海关监管。1898年12月(清光绪二十四年),扬州邮政分局正式开办,局址设在砖街(今渡江路),是全国早期建立的邮局之一。1899年9月26日,高邮设有邮局。1902年3月2日、11月5日、11月15日、11月20日、12月9日,仙女庙、泰州、邵伯、宝应、泰兴等地相继设立邮局。1903年5月1日、7月24日,姜堰、兴化也接着设立邮局。至1908年9月30日,扬子县(今仪征)始设邮局,最后设置邮局的是靖江,于1913年(民国二年)创立。

  大清邮政诞生之刻,中国已经有了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可供邮寄的信件,分为封口信及明信片,与贸易册并刊印各件共四项,信件上都规定有邮资,大清邮政规定邮资按洋银计算,以前印制的“大龙”、“小龙”、“万寿”邮票上的面值,都是按银两计算的。

  具体的资费标准参考:明信片每张应收洋银一分,封口信每件计重二钱五分、五钱、一两以下应收洋银二分、四分、八分,余以此类推,新闻纸华、洋每张应收洋银一、二分,贸易册并刊印各件,计重二两应收洋银二分。同时,凡往来外国暨通商各口之信件,如挂号应另纳号资制取收单,其往来通商各口信件,应按岸资之例办理,若欲收信人之回单,则须于另纳号资外加倍付给。

  当时的邮寄速度在现在看来也是惊人的,普通文件标明日送二百华里,大约相当于每天八十英里。而官方加急信件速度更快,大清国曾经有过最快的邮传纪录是四天穿越二百八十德里(将近一千四百英里),或相当于每小时十四英里。扬州集邮相关人士介绍,平均说来,这些信差每小时能步行4.6英里的路程,到达自己的送达站,就立即将邮品传递给下一名信差。

  作者:居小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四次邮资明信片1910年民信局使用品
专用邮资图明信片就是普通邮资明信片的“地方版”
PP312《运河城·扬州》普通邮资明信片(2019)31.2万枚
PP2019-10 《运河城·扬州》普通邮资明信片
“团圆”邮资机宣传册8月7日启用 | 《集邮》微店代办实寄
长春的照片型明信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