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国生态状况仍不容乐观(在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上)

  制图:张芳曼

  本报北京6月3日电  (记者顾仲阳)国务院新闻办3日举行吹风会,请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循环经济研究室主任杨春平,国土资源部土地勘测规划院院长助理张晓玲,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焕良,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王学军介绍生态文明建设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杨春平介绍,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意见》有四个创新点和闪光点。

  首先,在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这是第一次明确把绿色化纳入我国现代化推进战略中,将其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取向,大幅提高国民经济的绿色化程度。其次,明确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这就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末端的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而是把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源头转变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攻方向。《意见》明确建设生态文明的四项主要任务:一、强化主体功能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二、推动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三、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推动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四、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此外,《意见》系统提出十个方面的制度建设重点,着力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

  王焕良介绍,经过生态保护和修复,我国的生态状况有较大的改善,但总体上还是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森林生态系统比较脆弱。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达21.63%,但与世界平均31%的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同时森林质量比较差,我国每公顷森林蓄积量只有89立方米,欧洲一些发达国家能达300—320立方米乃至于更高。

  土地沙化、石漠化严重。我国现有沙化土地面积17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现在水土流失总面积29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0.7%。湿地破坏到目前为止还难以抑制,据长期研究和统计,近50年来我国的湿地损失率达到了21.6%。

  王焕良表示,生态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既要还历史旧账,同时发展过程中不能再欠新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6月6日国内四大证券报纸、重要财经媒体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第45个植树节!国土绿化状况公报发布→
我国及部分省市生态旅游行业相关政策 建立健全生态旅游等绿色发展标准
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单独选址项目、“一书四方案”等相关问答
2022年注册城乡规划师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考试真题
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 环境保护部介绍《“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有关情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