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明弘治年纹银一两
大明纹银
大明纹银

  银子可分为足银和纹银两大类。足银:含银量千分数不小于990的称足银。纹银:含银量千分数不小于925的称纹银,也称“925银”。纹银通常是用92.5%银加入7.5%铜混合成。由于掺入了铜,其制成品在打磨后的光泽,比足银更加耀眼明亮。在明代,纹银是表示品质优良的好银子,但无具体的标准。到了清代才把纹银作为银子成色的标准,法定标准含银量为93.5347%。

  这枚明代“大明弘治年纹银一两”银元(见图),直径约5厘米,边缘厚度约0.2厘米,中间厚度为0.35厘米,重量为33.8克。面文中间为楷书直读“大明弘治年”,两侧分别为“纹银”、“一两”。背文为一硕大的篆书“寿”字。楷篆两体,端庄娟秀。“弘治”二字与弘治十六年(1503年)所铸“弘治通宝”小平钱中的一个版别风格甚为相似,颇具明代书体特点。包浆深灰色,陈旧老成,字口边缘光滑,磨损自然。钱风朴实无华,无任何纹饰。这是一枚最早使用“纹银”字样的银元。

  明代一斤等于585.769克,一两应为现在的36.1克,此币的重量应为八钱六分二厘,所以面文上的“纹银一两”是记值,并非记重,即它可以按纹银一两的面值在市场流通。

  此币在2000年宋志强编的《中国古钱币库》中有拓本;在华光普1998年《中国花钱目录》中,也有一个拓本,但外径较小,在4.5厘米左右,有边廓,钱文相同,系两种版别。大明弘治寿字银币,从形制看,显然是受西洋银元的影响而仿制的。

  这种仿西洋铸制银元也可称为银饼,清道光年间有福建漳州军饷银饼、台湾寿星银饼,咸丰年间有王永盛银饼,这枚弘治寿字银饼要比上述银饼早了三百多年。所以,可以毫不含糊地说,这是我国一枚最早的仿西洋铸制银元。

  大明弘治纹银一两寿字银币开创了我国仿西洋银元的先河,在我国银元史上应占一席重要的位置。纹银在推动当时的社会进步、改善经济结构、促进民生发展及国际商品贸易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浙江海盐 朱积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国最早的仿西洋铸制银币“大明弘治年纹银一两”银元
大明弘治年·纹银二两背寿吉语厚重型银饼
什么?明朝时期就已经有银元的存在?竟然是这个样式的存在。
徐渊/余榴梁:大明弘治年寿字一两银饼
上海县足纹银饼壹两王永盛
仿真的银饰品如何鉴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