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演奏德彪西钢琴组曲《版画集》需要注意的地方丨如何更好地体现薄雾般的朦胧效果?

沈文裕演奏《版画集》

《版画集》简介

   德彪西的钢琴套曲《版画集》(Estampes),作于1903年,为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在钢琴领域奠定印象派技法的里程碑之作。德彪西由此进入了兴盛的丰收期。周所周知,比起管弦乐,德彪西在钢琴上成就更伟大。他大大拓展了钢琴音乐的表现力,也大大丰富了钢琴音乐的曲库,这批作品至今仍以含蓄的魅力、雅致的意境而令听众痴迷。《版画》以三首小曲组成。

此钢琴套曲共包括三首:

  1. 宝塔(Pagodes),从中国音乐中获得的灵感,用五声音阶来表达钟声的效果。在传统的两声部(一个主题一个伴奏)上,又扩充出两个声部。七和弦与五声音阶音程使旋律如入烟云之中,清新而秀美,颇具中国神韵。在自然表情发展中,浓与淡、庄与谐、虚与实的对对比俯拾皆是;高潮处五光十色,婉转处暗香浮动;最终,乐曲如潺潺流水般消逝......大有绕梁三日之感。

  2. 格拉纳达之夜(Soiree dans Grenade),是一幅西班牙民间风俗画。据称作品的素材来自拉威尔。格拉纳达是西班牙南部的一个城市,描写夜幕降临,有曼陀林声从远处传来,有哈巴涅拉舞曲的节奏,表现出西班牙后巷夜市酒场的气氛,有浓烈的西班牙气息。可以边听边想像着一位异邦游人来到格拉纳达,迷人的景色、热情的人民、丰盛的宴会,令其沉浸其中;一瞬间夜幕降临,自己该离开此地,不由产生一种依依不舍。狂欢的舞蹈渐渐远去,只留下游人依旧孤独。可以说,这首曲子固然短小,但任谁聆听都会永生难忘。

  3. 雨中花园 (Jardins Sous La Pluie),早于1894年即写成,曾为四首《意象》作品中的一曲(未出版)。乐曲以两首古老的法国民歌为素材,通过雨、云、阳光、晴空的瞬息变幻,逼真地描绘了法国的田园景象以及孩子们天真烂漫的形象。人们可以联想到孩子们在花园里游戏,一阵从远而近的暴风雨袭击过来,孩子们逃散了;最后雨停了,孩子们又高兴地继续游戏。人信也许会这样联想;午睡时,孩子们在母亲的催眠工声中进入梦乡,沉闷、灼热的空气弥漫在巴黎上空,不久,细细的雨点从天边洒下,远处响起一声雷鸣,暴风雨来临了。小树靠着墙和穿台射身呻吟,孩子们惊醒了,母亲唱着歌抚慰他们,他们附和着。但一个突如其来的响雷淹没了他们的歌声,于是母亲唱起了另一首歌《我们不再回到森林去,月桂树已砍倒》,尽力缓和恐惧的气氛。随着最后一个闪电和远去的雷声,暴风雨停息了。从害怕中解脱出来的孩子们兴高采烈。窗外,雨过天晴,彩虹万里。光芒四射的太阳露面了,它为战胜暴我雨而欢笑。 


彪西钢琴组曲《版画集》的演奏技法分

读: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音乐界颇具影响力的作曲家、音乐革新家、教育家,同时也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对欧洲各国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德彪西一生致力于管弦乐、钢琴曲、歌剧等多种体裁音乐的创作,为人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钢琴组7曲《版画集》(Estampes )就是其中非常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这部作品共由三首小曲组成,每一首都精致细腻、各有意境。本文从速度、力度、触键、踏板、指法五个方面详细探讨《版画集》的演奏把握,希望能对广大音乐工作者演绎这部作品有所帮助。

卡尼诺演奏《版画集》

 德彪西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享誉全球的印象派作曲家,他大胆突破浪漫主义以来音乐创作的陈规,以全新的音乐语言构建了属于自己的风格体系。他笔下的音乐作品色彩丰富、感官效果强烈,带有浓烈的印象派气息。尤其是《版画集》的问世,不仅为人们打开了一幅动人的印象画卷,也为欧洲音乐史开启了一扇通往新时代的大门。

一、德彪西和他的《版画集》

 德彪西是法国最负盛名的作曲家、音乐评论家,同时也是20世纪印象派的创始人,他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自幼便展示出了超凡的芝术气质和过人的音乐天赋。七岁时,德彪西就开始了正规的音乐学习,到了十一岁,他顺利考入当时非常权威的巴黎音乐学院。在这期间,德彪西接触了钢琴、声乐、作曲等专业的音乐技能训练,并且在此基础上开始尝试创新,打破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对音乐和声写作的束缚,创作出了极富个人风格、织体相对自由的音乐作品,从此开始了他近四十年的艺术生涯。《版画集》是德彪西创作于1894年的钢琴组曲作品,这部作品描绘了三个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极富印象主义画面感。第一首《塔》描绘了法国巴黎的地标建筑物埃菲尔铁塔;第二首《格拉纳达之夜》描绘了西班牙风情的夜晚;第三首《雨中花园》则描绘了卢森堡雨后的公园。这三首作品当中充满了德彪西对于印象派“光”与“影”的音乐理解,是当时欧洲音乐创新精神的集中反映。

二、德彪西钢琴组曲《版画集》的演奏技法分析

(一)速度

 在钢琴组曲《版画集》中,德彪西细心地标注了大量速度标记,用以提示乐曲表情。其中,第一首《塔》的速度标记共有19处rit.(7次),Tempo(6次),Tempolo(3次),ketenu(2次),Sanslenteur(1次);第二首《格拉纳达之夜》共有速度标记2处,全都为Temporubato;第三首《雨中花园》共有速度标记9处,Tempolo、(5次),ketenu(4次)。由此可见,Tempo,Tempolo,ketenu,rit等速度标记在乐曲中出现频次较高。下面笔者就具体介绍下这四种常见速度标记的处理方法:

  • 首先来看Tempolo和Tempo,这两种速度标记基本一致,都是回到原速的意思,只是表达方式略有不同,演奏者在处理时,要灵活处理,尽可能快速找到原速位置,为下一速度起势做好准备。

  • 其次来看ketenu这一速度紧缩标记,演奏者在表现它时要最大程度地压缩各音时值,将音符密集压缩排列;突出乐曲的紧张感;

  • 最后来看rit标记,演奏者要根据乐曲的情感推断出rit应以“渐慢的、缓慢的”速度予以表现,在速度递减过程中,演奏者要尽可能减少音符的颗粒感,使得节奏不致出现突兀。

(二)力度

 通过对《版画集》的力度标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部作品中三首乐曲的力度基本都处于pp和p的范畴,这同德彪西的音乐追求与审美倾向密不可分。演奏者在表现这部作品的力度时要首先明确这一点,努力以不同层次的弱力度处理来表现法国民族音乐精致、典雅、飘渺的艺术风格和印象主义音乐的神秘性与绘画性,具体来讲,这三首乐曲的力度处理要点如下:

  • 第一首《塔》中出现了pp、piupp、aussippquepossible、encorepluspp四种弱奏,演奏者要以相对较小的音量起势,而后逐步减弱,这样方能理清其中的层次感,将每个力度记号的情感都表现出来;

  • 第二首《格拉纳达之夜》中,德彪西为了表现西班牙夜晚的温馨与热情,对弱奏进行了波浪式排列,演奏者在表现时要根据左手旋律线条的上下起伏,提高或减小力度,以一种回环往复的力度效果不断推进乐曲的发展;

  • 第三首《雨中花园》的力度相对较强,出现了f和ff等强奏记号,用以表现花园骤降阵雨的情节,演奏者要在第116小节附近的和弦处以臂力下键,同时缩短手腕的呼吸时间,以更好地弹奏出这段紧张而富有力量的和弦,实现乐曲旋律的攀升和场景的描绘。

(三)触键

 总的来讲,在弹奏德彪西钢琴音乐时,演奏者要把握一种感觉:弹奏时,指尖要十分敏感;起奏时,不应敲击,而应以非直落的、倾斜的方式抚摸般起奏,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德彪西作品薄雾般的朦胧效果。具体来讲,《版画集》这三首作品的触键要点如下:

  • 第一首《塔》中,触键要求最高的是为了表现水面塔影而出现的两个叠置纯五度的双持续音。演奏者在弹奏时,要避免指尖接触琴键,尽量使用指腹部分弹奏,同时不要垂直敲击琴键,而是用吸附的方式贴奏音符,同时横向移动控制下键速度和角度,这样方能塑造出连贯、柔和、跣动的音效,表现出塔影轻薄、荡漾的画面感;

  • 第二首《格拉纳达之夜》的触键难点在于中音区三个层次对比音色的弹奏。演奏者在这里要保持手腕和手臂的紧张,严格控制下键速度,尽量缩短琴弦的共鸣,以轻缓的触键弱化色彩性和声效果,增强乐曲的层次感;

  • 第三首《雨后花园》的触键重点是对大量琶音织体的弹奏。演奏者要左右手快速灵活交替同时保持轻抚触键和手臂贴键平行移动,使每一个琶音都得到表现,同时又保持它们之间的连贯感。

(四)踏板

 德彪西非常善于用踏板技术来提高音符的音色表现。具体来讲,钢琴组曲《版画集》中经常涉及到“半踏板”“弱音踏板”两种踏板的用法。

  • 首先来看半踏板。在第二首《格拉纳达之夜》、中半踏板多次出现,它能有效消除弦的振动,从而获得细致入微的色彩变化。演奏者在处理时,要踩下制音踏板弹半个和弦,而后抬起,再次踩踏。如此,和弦内部便会出现层次感,避免不同和弦混响发生,实现各音的表现口其次来看弱音踏板口弱音踏板在这部作品中的主要作用是辅助p、pp、ppp等弱范围力度的表现,突出乐曲的“朦胧”音效6演奏者在处理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弱音踏板的运用要适度,演奏者要明确并非所有弱奏都需要使用弱音踏板,切忌经常踩弱音踏极,造成全曲音效的萎靡不振;

  • 二是,弱音踏板的使用要分级,演奏者可以轻踩、踩二分之一、全踩来控制弱音的效果,处理不同声部、不同层次的声音,使音色变化更为丰富。

(五)指法

 任何指法都是为了弹奏便利而设计的,德彪西钢琴组曲《版画集》也不例外。要想演绎好这部作品,演奏者需要根据键盘位置、运动方向、手指长度等各方面客观因素和生理条件安排适合自己的最便利指法。《版画集》中的三首作品均没有明确的指法标记,相对来说给予了演奏者较大的发挥空间,有利于他们发挥创造性。下面笔者就以《塔》和《雨中花园》两首作品为例,详细介绍这部作品的指法处理:

  • 《塔》这首作品模仿了爪哇竖琴的音效,演奏者为了表现这种“叮叮咚咚”的效果,要采用“小铁锤式指法”弹奏,即右手手指前两个关节要时刻保持整体,这样方能体现出爪畦竖琴的弹性感。

  • 再看《雨中花园》,这首作品出现了大量轻盈的十六分音符来表现“滴滴答答’’的雨声,为了塑造出这种画面感,演奏者要以“四五指指法”弹奏,这种力度不足的效果刚好适合乐曲氛围的表现,不致出现过分突出的单音。(本文原载 《大舞台》,2015年)

《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音乐百科】德彪西钢琴作品《版画集》赏析:具有东方韵味独特的美~
一次掌握钢琴慢练技巧 【好文收藏】
读谱的学问
米开朗杰利演奏德彪西钢琴组曲《儿童乐园》
【鉴赏】十大世界古典萨克斯曲目,你知道多少?
月夜景观——德彪西《月光》的分析与教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