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分靠人,七分靠天”的建盏之美

建盏:黑釉瓷中的杰出代表

来源:闽北日报,作者:张鸿

2016年9月15日,建盏在佳士得拍出近8000万元天价,在古瓷收藏界一片沸腾中,许多藏家却毫不吃惊,甚至断言,今后极有可能建盏拍卖过亿。之所以这样大胆预测,是建窑瓷器稀少,还是收藏界高学识高品位人数的增加?我想中国是陶瓷的故乡,天下瓷器主要分为青、白、黑三类,而被誉为“瓷坛黑牡丹”的建盏作为黑釉瓷的杰出代表,又代表着宋瓷的文化高峰,随着人们对宋瓷的爱好日增,再破纪录也就不足为奇了。

逆向思维创造奇迹

建窑位于如今福建省建阳区水吉镇后井、池中两村周围,以黑釉瓷器闻名。建窑专攻各类茶盏(建盏),其他器物很少见,这种只为茶而生的专业窑口,在世上也是极少的。据考证,在晚唐五代时期,建窑仅是一个生产青釉器和黑釉器的普通窑场。建窑所在地的制瓷原料是属于含铁量高的极为普通的低端原料,因为当地的瓷土、釉石等材料富含铁而难以去除,烧制出来的青釉和黑釉都没有出彩的地方,除铁成为大多窑口制瓷发展中一道难以逾越的工序,也同样制约着建窑的发展。如果建窑也和其它窑口一样,一直按照传统审美的思路出发,颜色尚清浅,形体尚轻薄;那么可以肯定建窑建盏不会成为划时代的产品,更不会成为宋代斗茶之首选茶器。

梦幻彩滴 云谷山●陈旭

建窑在无任何优势,甚至是劣势的情况下,却反道而为,釉色深沉,形体厚重,而且建窑器坯、釉、制作工艺不变,产生出来的器具釉色却千变万化,不相雷同,完全自然天成。所以建盏成为顺应自然,化弱为优的最具代表性杰出茶器的代名词。从建盏的诞生来看是从“青釉—酱釉—普通黑釉—建盏釉”,这个过程是渐进的,其显著特点是坯与釉的氧化铁含量越来越高,釉层越来越厚,使烧制工艺难度加大,生产成本提高。建窑充分利用原材料富含铁的特点,专攻黑釉瓷,将不足之处视为不同之处,并由此创造出一个由普通黑釉瓷向高端茶器建盏的转变,成为黑釉瓷发展进程中最划时代的奇迹,也成就了建盏成为黑釉瓷的代表为不争之实。建盏的发展是很独特的,是反向思维的代表,也是崇尚自然美的代表,是大巧若拙、大雅若俗的典范。就是在现在,当地的匠人依然遵循古法,本地原矿制釉,传统手工制盏。

彩金卧足油滴盏 飞惺

黑中出彩变幻莫测

成为最具代表性的黑釉瓷,单纯“黑”是不够的,“黑中出彩”是关键,建盏的黑不是一般的黑,而是被称“乌金”、“绀黑”,正是文化高峰时代的皇帝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评价的盏色贵青黑的“青黑”。建盏之所以受到茶家青睐,其魅力更是体现在“黑中出彩”,即黑中的釉面斑纹。如果没有斑纹,即使坯质再好、釉色再黑,建盏也不会有太大起色,则只是普通的黑釉盏,至多不过高端黑釉盏而已。建盏的神秘之处就是围绕着斑纹进行,建窑的兴衰和它留给后人的许多难解之谜,都隐藏在这些变幻莫测的斑纹之中。

倾城 兰亭叙●李光熙

建盏由于其釉水的配方独特,在烧制过程中会产生千变万化的纹彩。其花色品种大致可分为曜变、兔毫、鹧鸪斑(油滴)和杂色釉。兔毫盏是建盏中使用量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品种。曜变盏又叫“曜变天目”,存世仅三件,分别收藏于日本东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大德寺龙光院和大阪的藤田美术馆,其中尤以静嘉堂文库美术馆的曜变建盏,被誉为“天下第一”珍品,日本人视之为“国宝”。

静嘉堂文库美术馆 曜变建盏

真正认识建盏斑纹,不能只观其表面,而应究其本质。斑纹的本质包括构成斑纹的物质和形成过程。建盏釉属铁钙系结晶釉,其釉面斑纹是釉料在高温阶段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后铁氧化物在釉表面层析晶产生的,这些斑纹是在极高温窑火中天然形成的,没有任何的人工痕迹,也就是所谓的“三分靠人,七分靠天”。

宋代是中国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产生的理学以及以文人趣味为主导的美学观点,成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宋代工艺美学以“简素”、“平淡”、“清雅”为主的基调,贯穿在整个宋代造物制器的历史中。宋代亦为一个倡文抑武的时代,文人与士大夫的地位随着当朝者各种重用文人的政令制度的颁布与实施而日益提高。文人趣味开始逐渐成为影响整个社会文化品位的主流,在斗茶逐渐在文人阶层中被接受并将之视为雅尚之后,作为斗茶的器具应是斗茶文化的具象表现,因而能作为斗茶器具的首选之物——建盏,也当之无愧成为当时文化高峰的代表。

金兔毫盏 抹茶碗

韵味无穷斗茶首选

蔡襄《茶录》说“茶色白,宜黑盏”。斗茶配黑釉盏的目的就是为了可以更好地看出白茶沫,但我认为之所以首选建盏应有更深层次的文化追求。在宋代美学中,“韵”这个范畴占有极为突出的地位。“韵”最早是指声韵,后来用于书画领域,而到宋代则推广到一切艺术领域,并且作为艺术作品的最高的审美标准。按照这样的标准,即宋代范温所言“凡事既尽其美,必有其韵;韵苟不胜,亦亡其美”。建盏素雅而别致的釉色,予人有深远无穷之味,特别是“曜变”、“鹧鸪斑”等珍品建盏,观后余意深长,可谓“韵者,美之极”。建盏这种美学韵味与宋代斗茶的兴起在特定的时期产生了碰撞,而产生出灿烂火花,终使建盏在宋代盛行一时。建盏之所以被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味,尤以建盏的“韵”令文人趋之若鹜、流连忘返,正是建盏对“黑”的坚守,对“黑得极致”的追求。建窑似乎用这份执着,这份坚守,用浑然天成的手法造就非陶非瓷,是陶是瓷的“天造茶盏”,正是在默默等待这一伟大的时期,与茶文化的最高峰对接,这不得不让人浮想联翩。

本文来源:闽北日报,作者:张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代建盏作为黒釉瓷中最杰出代表,是什么成就了它的巅峰?
什么样的建盏价值高?怎么鉴定建盏真假
宋代建盏的釉色究竟有何魅力?为何赢得国内外人追捧?
玩建盏前,希望你先了解它,否则不建议你玩建盏!
建盏
为你解读为何建盏兴于宋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