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钧瓷的窑变艺术——你真的懂它的欣赏吗?

上一篇文章我们分享过宋代五大官窑为什么如此出名,其中就有读者评论到为何有些钧瓷的表面纹理与其他瓷器不同,竟然有一种颜色渐变的效果。其实这种效果我们称为窑变,那我们今天就给各位介绍窑变的艺术。

1、古人对于窑变的认知

古人对窑变有很多的记载。例如《稗史汇编》认为:“瓷有同是一质,遂成异质,同是一色,遂成异色者。水土所合,非人力之巧所能加,是之谓窑变。”而在《古物指南》、《陶成记事碑记》中,则进而将“人巧”所为的釉色变化,增加进了“窑变”之中。《景德镇陶录》也认为:“窑变之器有三:二为天工,一为人巧。其由天工者,火性幻化,天然而成……;其由人巧者,则工故以釉作幻色物态,直名之曰窑变,殊数见不鲜耳。”对这种具体的“人巧”之法,《南窑笔记》记载道:“法用白釉为底,外加釉里红元子少许,罩以玻璃红宝石晶料为釉,涂于胎外,入火藉其流淌,颜色变幻,听其自然,而非有意预定为某色也。其复火数次成者,其色愈佳。”而这种“人巧”的窑变也往往不是一种特定的色彩。窑变的结果,不外两种情况:一是窑病,二是窑宝。《南窑笔记》说:“釉水色泽,全资窑火,或风雨阴霾,地气蒸湿,则釉色黯黄惊裂,种种诸疵,皆窑病也。必使火候釉水恰好,则完美之器十有七八矣。又有窑变一种,盖因窑火精华凝结,偶然独钟,天然奇色,光怪可爱,是为窑宝,邈不可得。” 如《清波杂志》说:'饶州景德镇,大观间有窑变,色红如朱砂。物反常为妖,窑户亟碎之。'当时的陶工从来没有看见过这种现象,觉得不可思议,于是就从迷信的角度来理解,认为它是'妖'。但久而久之,窑户们反而发现其形态极美,或如灿烂云霞,或如春花秋云,或如大海怒涛,或如万马奔腾,因而被视为艺术瓷釉为人们所欣赏。如宋代河南禹县钧窑生产的铜红窑变,可谓变化莫测,鬼斧神工。清以前景德镇窑偶尔烧制的窑变釉瓷多被捣毁,至清时则作为著名色釉而专门生产,据《南窑笔记》载,清代生产的窑变釉,虽入火使釉流淌,颜色变化任其自然,非有意预定为某种色泽,但已经能人为配置釉料,较好的控制火候,基本上掌握了窑变的规律。著名的如康熙朝创烧的豇豆红、苹果绿等品种。

大瓷网拍品清光绪 豇豆红笔洗

2、窑变现象

钧瓷的窑变现象主要指钧釉的各种变化钧瓷之所以出现窑变现象,与其特定的生产制作工艺有关。

钧瓷之美,美在窑变。钧瓷的窑变现象主要指钧釉的各种变化。钧瓷施釉入窑烧成以后,产品上出现不同的色彩、纹路、图画以及其他意想不到的变化,称之为钧瓷的窑变。钧瓷窑变,一窑中没有釉色完全相同的产品,“钧不成对,窑变无双”即指此。即使同一件产品上也会出现多种不同的色彩纹路,并形成神奇的意境图画,给人以千变万化而神秘莫测的感觉。

大瓷网拍品 钧瓷 养生壶

钧瓷之所以会出现窑变现象,主要与其特定的生产制作工艺有关。这里面与钧瓷使用独有的矿物原料、不同的胎质和造型、釉料的化学组成、釉料的加工、施釉工艺和烧成工艺等均有极为密切的关系,窑变现象是这些多变的工艺因素综合反映的结果。

宋代钧釉的主要特征是釉层丰厚,釉质乳浊莹润,釉层纹理深沉多变,釉面有明快的流动感。釉色以红,蓝为基调,熔融交辉,形如流云,灿若晚霞,变幻莫测,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感染力,古人把这种神奇的现象称之为窑变。

宋代钧釉瓶

钧瓷窑变现象鬼斧神工,自然天成,非人工故意造作。钧瓷窑变艺术源于铜红釉的创烧成功,使得釉在高温下的流动痕迹惟妙惟肖,出人意料地显示出来,幻化出意境无穷,紫者或像熟透的葡萄,或似怒放的玫瑰,红者如盛开的牡丹,或深秋的的海棠:蓝紫相间,如蔚蓝深海泛出层层紫浪,绚丽多彩:紫红相映,如莹润的玛瑙,凝脂深沉,真是万紫千红,气象万千。更加珍贵难得的是,钧釉自然窑变所形成的一副副壮丽画卷,如:云雾高山,瑞雪纷飞,满天星辰,峰峦叠翠,峡谷瀑飞,杏雨江南,寒鸦归林等等,奇妙无比,令人叹为观止。

青瓷浮雕四系莲花纹尊

钧瓷这种独特的窑变艺术改变了历代青瓷那种一览无余的玻璃质感,把中国陶瓷艺术推向自然美,动感变化美和崇高理想美融为一体的艺术高峰。

宋钧窑变色釉的形成机理,有其复杂的过程,其釉色,初尚天青,以色重而蓝,故又名天蓝。后因釉料中人为地加入铜质,经火焙烧氧化还原,并于其固有蓝,紫相间,构成或如火焰,或似彩霞的瑰丽画面,沿此变化,已成为窑变。产生窑变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含有铜的的氧化物的釉,在焙烧过程中随着窑内温度的高低和气氛的浓淡而呈现的变化,其变化之多难以胜数,具体变现为红里透紫,紫里有蓝,蓝里泛青,青中透红,青蓝错杂,红紫掩映,宛如蔚蓝的天空中出现的一片彩霞,五彩滲化,交相辉映。古人曾用“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无对,窑变无双”“千钧万变,意境无穷”等词句来形容钧瓷窑变色彩的繁多的灵活,微妙的变化之美。

大瓷网拍品 钧窑纯自然窑变《玉润瓶》

钧瓷窑变的形成与使用特有的钧瓷矿物原料,不同的胎质与造型,釉料的化学组成,釉料的加工工艺,烧成方法等有着密切关系,是这些多变工艺因素综合反映的结果,而烧成制度则是钧瓷窑变的关键。故其烧造强调:“一火,二土,三工细”。即结合窑工操作实际经验及具体烧成环境,在高温中还原气氛二次烧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钧釉窑变瓷器,突破了青瓷单色釉的传统格调,完美地将青瓷的理性淡雅与红釉的感性斑斓融合为一体,为陶瓷美学开辟了新的艺术境界。

总之,钧瓷在陶瓷装饰艺术上突破了青瓷系统单色釉的局限,成功地掌握了铜红釉的稳定烧成技术,巧妙地利用氧化铜的还原作用,并第一次烧制出了红紫等多种窑变釉色,使数种色彩相互交织形成了复色调,在青瓷系中以釉其无色,光彩夺目而独树一帜,取得了空前的艺术成就,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钧瓷铜红釉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它的烧成是很难把握的,它的呈色对着色剂的输入量,基础釉的化学组成,以及温度气氛等因素都是十分敏感的,它与窑形,窑的装烧位置的外部气候都有直接关系,制瓷匠师要有娴熟的技术,较强的应变能力,据情调节,配合恰当,才能使烧成的钧瓷获得理想的效果。如果掌握不好,稍有偏差,就会出现“十窑九不成”的后果。



大瓷网拍品 高温窑变红釉斗笠盏

令世人赞叹和瞩目的宋代钧瓷铜红窑变釉装饰艺术,是制瓷工匠们不断总结前人烧瓷的工艺成就,尤其是在唐花釉瓷器,即“唐钧”彩斑装饰手法的直接启发和影响下,反复实践,精心制作的结果,最终一鸣惊人,在青瓷体系中异军突起。这种五彩掩映,浑然一片,变化神奇莫测,具有无穷艺术魅力的铜红窑变釉,是我国自瓷器发明以来陶瓷装饰艺术上进行的一次大胆,成功的尝试,为中国以后陶瓷装饰艺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陶瓷工艺篇:钧瓷文章来源于聚镁Art0X
「了解」钧瓷基础知识
古蜀遗韵——西坝窑
浅谈钧瓷窑变艺术
浅谈古寿州窑
宋代五大名窑 钧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