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泥解说 | 朱泥、小红泥、大红袍


红泥是紫砂泥主要泥种之一。宜兴陶土中有一种叫做嫩泥的矿料,是接近地层表面的一种黏土岩,分布在宜兴丁蜀镇周围山区。嫩泥矿层的底部,有一种坚质矿石,开采时须用硬器掘之。


古文献说它是“未触风日之石骨也,陶之乃变朱砂色”(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这种矿石就是红泥矿,其矿物组成为高岭石、氧化铁、石英和白云母。




因含铁量多寡不等,红泥矿烧成后的色泽或红中略带黄,或黄中略带红,或红中略带紫,可呈朱砂、朱砂紫或海棠红等基色,朱红中透着橘黄,色艳而不妖。色彩的呈现与烧制温度紧密关联,使用越久越现沉稳气息。


红而不艳,红得柔美,是红泥色泽特点。色泽红得过于艳丽,多数是泥料内添加了铁红粉。窑温烧足,光洁明亮,红中略见橙色。红泥可以分为朱泥、小红泥,大红袍泥,其区别是原矿层的不同及风化程度、炼制拼制的差异。


▲红泥镜像壶


红泥可以分为朱泥、小红泥、大红袍泥,其区别是原矿层的不同及风化程度、炼制拼制的差异。红拼泥是红泥拼调了其他泥料,并不是在壶的外面涂上红色。


朱泥

朱泥因含砂量低、泥性娇,成型工艺难度亦高。由生坯至烧成,收缩率高达30%-40%之间,支撑度差,一般成品率仅约7成。故常用来制作小件器物和作为化妆土,作为紫泥坯件表层的装饰用。


“朱泥”壶主要特性有哪些?


1、结晶度高。泥的断面接近瓷质,将壶盖从壶口提出,可闻铿镪之金属声,以指弹扣,声脆,音有共振。


2、泥色如橘。泥料未烧前为橘黄色,烧成后红色中透着橘黄,用热水冲淋朱泥壶,立展娇嫩的鲜红色,氤氲中有紫光游移。



▲朱泥


3、含砂量低。和本山绿泥一样,烧制后几乎看不到颗粒。


4、收缩率高。成型较难,收缩率高达30%以上,烧造过程中极易变形,生坯烧成率仅约7成,从古至今多制小品。


5、含铁量高。烧成温度稍高,就会析出铁质,出现火疵点。


▲朱泥西施


从紫砂壶开始制作时便有了朱泥壶的存在,早至清初即有史籍资料寄载朱泥底料矿可陶成壶,横跨清代三百余年华南八闽一带朱泥壶更融入生活,妆嫁墓丧典迹可见,其历史地位不容忽视。


宜兴朱泥有主要几个泥矿:分别为黄龙山朱泥,小煤窑朱泥, 赵庄朱泥,这几个主要矿区普遍朱泥矿料顔色主要爲浅白,浅黄,金黄,成品泥状况含水分其颜色较深,制作泥胚干燥后爲黄白,各矿种的朱泥因泥料制成制程手法有异表现各有不同。



黄龙山朱泥原矿



小煤窑朱泥原矿



赵庄朱泥原矿



黄龙山朱泥烧成



小煤窑朱泥烧成



赵庄朱泥烧成



小红泥

“小红泥”是不加他料的嫩泥,含大量氧化铁,经过窑烧会变成朱红色,泥质细、砂粒微、密度大、结晶高。窑温约为1080℃,收缩比约在20%~28%之间。


什么是“嫩泥”?


宜兴陶土矿的三大种类之一,其他两类为:“白泥”、“夹泥(石骨)”。

嫩泥:浅灰、淡黄和黄红色为主的杂色黏土称“嫩泥”,其接近地层表面者,亦称“黄泥”,原矿材质在风化前软、嫩、细。



▲ 嫩泥原料


“嫩泥红泥”和“红泥”如何区别?


前者的原矿是普通的嫩泥料,后者的原矿是红泥。

前者的收缩比是14%左右,后者的收缩比在30%以上。

前者的烧成温度是1100℃左右,后者的烧成温度是1180℃左右。

前者是红中略带一点光洁明亮的橙色,后者是红中略泛温润透明的橘光。

前者成型较易,大小壶型都可以制作;后者成型较难,大壶少见,小壶较多。



▲大红袍


大红袍


大红袍泥料低张力,收缩比几乎达紫泥系的三倍,制作时泥性掌握不易,古代用于增添红泥艳润调色之用,为传说中最具神秘色彩之极品朱泥之一。


大红袍烧制时易起节皱、开裂、塌陷、变型、窑温轻者偏黄易还原,重者变形起泡,成品率低。


▲大红袍卡盖汉扁


大红袍烧成后质感绵密、紧实细致,持之扎实沉重、红润艳丽,泥中极品,无以伦比;泥胚含少许原矿颗粒,冲淋热水后色变极大,呈红中带紫,养壶易现“包浆”之美。窑温约1080度,收缩比约30%。


总结一下,大红袍紫砂壶特征那就是:泥料较少、成型难、报废率高、泥料精细温润、容易泡养。



版权说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泥
一篇文章带你看懂紫砂泥料的分类!(太全了)
紫砂泥料的内幕和套路你知道吗?老司机带你上车看懂泥料!
紫砂壶这么多品类,眼花缭乱,到底选哪一种比较好?
泥料大全!(壶友点名要的干货)
带你走近小煤窑朱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