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联风暴:人类历史上的最大型巡航导弹



20世纪50年代初,新兴的弹道导弹还没能做到完全的实战化。人们为如何使用原子弹这种威力巨大的武器,而绞尽脑汁。既要准确触及敌方目标,又不能因此而无故伤及自身军队和设施。


战后的第一代洲际轰炸机 B36



比可靠的办法是用航空器突入敌军防区,直接投掷核武器。各国纷纷基于这一路线而开发了可以携带核武器的新型战略轰炸机。但在防空导弹和高炮的火力威胁下,载弹飞机自身的安全性也很深受考验。

在机场待命的战后第二代洲际轰炸机 B47


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办法比,如使用火炮发射小型核弹,或者使用无人船只载运核弹进行爆破,甚至是使用核地雷伏击对手。但这些方法还不如飞机直接来的投送可靠。所以,这个时期的另一个选择就是巡航导弹。


山寨美国B29而成的苏军tu-4轰炸机



1954年,苏联军方对航空设计界展开招标工作。目的是想要获取一种可以运载核弹头去奔袭美国本土的远程巡航导弹。同期的美国也有开发类似项目,比如SM=62“蛇鲨”和SM-64“纳瓦霍人”超级远程巡航导弹。


二战后期服役的德军V1巡航导弹



对于苏军来说,其尚不完善的防空网络主要由地空高炮和米格战斗机组成。在高速突防的巡航导弹面前,很难确保击落其中的大部分。美国陆军的新导弹,速度接近1马赫、航程超过8000公里、并能携带900公斤的核弹头。苏联如果想与美国形成实质的核威胁对称,就必须开发出一种技术性能与SM-62相匹敌的超级巡航导弹。


美国的超级巡航导弹 纳瓦霍人



著名的苏联火箭武器设计师--米特斯拉夫-科尔德什,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初步构想。这种巡航导弹的原始方案,被设定为拥有可3马赫的巡航速度。由于这个速度即使在今天也很难轻易达到,所以科尔德什寄希望于研制一种新的核动力发动机来进行驱动。但核发动机所需要的技术显,然远远超过了50年代所能企及的技术顶点。因而,过于大胆的早方案就被废弃。


前苏联著名火箭设计师 米特斯拉夫-科尔德什(右)



很快,该型巡航导弹被拆成两个并行的计划。其中名曰“burya”也就是”风暴”的项目,交给具有丰富的航空器设计经验的拉沃契金设计局。该设计局也是当时苏联极少数拥有超音速飞行器设计经验的单位。另一个计划命名为“buran”也就是“暴风雪”,由具备重型轰炸机设计经验的米亚西舍夫设计局主导研制。和“风暴”项目相比,“暴风雪”巡航导弹携带有更重的弹头。

但无论哪种方案,都已经放弃了不实际的核发动机,取而代之的是跟现今超高速飞行器一样的双模态发动机系统。


风暴与暴风雪 两款巡航导弹对比图



1951年开始,苏联试制了一种技术验证巡航导弹。它采用用R-11火箭改进的一级火箭发动机和一个二级发动机组成。二级发动机采用冲压喷气技术,主要用于在巡航飞行阶段为导弹提供超过音速的高速。导弹采用50年代还算先进的星光导航系统。虽然实验经历了几次失败,最后导弹仍然达到了1300公里的射程,以及在全程保持3马赫的超音速。甚至是令人满意的精度。


刚刚制造出来的风暴巡航导弹



这让苏联高层对洲际战略巡航导弹的信心大增。授权两个设计局着手推进超音速远程巡航导弹计划。“风暴”和“暴风雪”导弹虽然在大体结构上大同小异,但在细节部分仍有不同。如“风暴”捆绑两枚助推火箭,而“暴风雪”捆绑了四枚。但“风暴”的助推火箭推力更强。


暴风雪巡航导弹的效果图



从尺寸和重量上比较,“暴风雪”更大,全长有23米,直径2.40米,“风暴”全长18米,直径2.20米。“暴风雪”的起飞重量达到125吨,“风暴”也达到了令人咂舌的96吨。相比起来,美国同级别的纳瓦霍人巡航导弹的起飞全重仅66吨。


摆上发射架的风暴巡航导弹



较之纳瓦霍人的5400公里的射程,“暴风雪”和“风暴”的射程达到了惊人的8500公里。这是因为苏联的海外军事基地分布远不如美国合理,为了跨越北冰洋打击美国本土,就必须拥有这样的射程。


试飞中的风暴巡航导弹



新式超远程巡航导弹将在18000-20000米的高空进行巡航飞行。在这样的超高空,将不会受到有升限限制的喷气战机拦截。何况在当时,没有任何一种飞机能够达到3马赫的高速。


上升阶段的 暴风雪巡航导弹效果图



较小的“风暴”导弹,携带有一个2.21吨的战斗部。“暴风雪”导弹则可以携带3.50吨的大型弹头。但无论是哪一种导弹,都能携带原子弹头对目标实行核打击。考虑到氢弹发展已经提上了日程,要让这种武器装备热核弹头也没有任何问题。


为弹道导弹打了翻身仗的R-7系列火箭家族



阻止超远程巡航导弹研制的原因,是远程弹道导弹技术的飞速发展。随着R-7项目的顺利推进,弹道导弹已后来居上,成为技术成熟、性能更可靠的战略打击武器。风险很高、技术难度大的洲际巡航导弹,就失去了应有的研究价值。

到1960年,在成功的飞行测试实验后,拉沃契金设计局主持的“风暴”项目搁置。“暴风雪”项目则连测试机会也没得到,就以更加草率的方式结束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滚回绘图板”航空史上那些被淘汰的方案154-米亚 M-40 暴风雪
切洛梅“装修队”:苏联潜射反舰导弹发展史
乌克兰成功开发巡航导弹,射程超过1000公里,意在压制俄黑海舰队
苏维埃航空探索史—洲际巡航导弹,Ла-350“风暴”和M-40"暴雪"
乌军苏24战机,挂“风暴阴影”巡航导弹出击,英国国防大臣点赞
德国将向乌克兰提供“金牛座”远程空射巡航导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