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摩根大通近三年科技投入特点分析

引言

2022年1月14日,摩根大通公布2021年第四季度业绩,回顾了2019年至2021年的发展情况,其中技术支出高达每年120亿美元,主要用于发展全球科技战略,推动业务创新,帮助摩根大通持续创新,以快速推出满足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同时,摩根大通预计在2022年将增加20%技术相关投资。本文通过总结分析摩根大通近三年科技投入特点,为国内经营机构金融科技布局提供参考。

摩根大通科技投入现状及特点

1. 2019年开始调整科技投入比例

2019年,摩根大通在科技方面的投入约为115亿美元,并将“基础建设”与“业务创新”投入比从6:4调整到5:5。近年来,摩根大通在持续增加数字化平台、云服务、网络安全、用户体验和技术研发等“业务创新”领域的支出,而监管合规、内部运营、软硬件设备日常支出等“基础建设”领域的投入基本稳定。其主要原因是摩根大通认为新兴技术在业务创新领域到应用能够隐性地提高营业收入。

And we're getting more efficient. So, in the past, the way that technology was delivered was very different and the more that we're in a modern, virtualized cloud-ready way with new technology, each dollar of technology is more productive.

——《1Q19 FINANCIAL RESULTS》Marianne Lake, CFO of J.P. Morgan

2. 摩根大通科技投入现状及规划

根据2021年第四季度发布会上最新信息,新兴技术、数据战略、科技人才、运营模式、网络安全是摩根大通开展科技战略的五个主要抓手,也是推动摩根大通展业的核心基础(见表1),约占了50%的投资支出。另外一半投资支出则集中在提高用户体验和合作并购两个方面(见表2),以帮助摩根大通巩固现有业务及快速拓展业务领域。在技术投资方面,云功能、客户数字化体验、数据中心、数据分析将是摩根大通长期科技投入重点。

表 1 摩根大通“基础建设”投入方向

资料来源:摩根大通

表 2 摩根大通“业务创新”投入方向

资料来源:摩根大通

3. 科技发展观念

以“提高客户体验”为目的。在科技投入的目的上,摩根大通CEO Jamie Dimon在各发布会上用不同例子表达了同一观点,即“一切为了提升客户体验”。例如2021年第二季度发布会,摩根大通认为技术和客户体验方向的投资是提升公司运行效率的主要因素,公司希望拥有实现“提高客户体验”所需的所有工具;2021年第三季度发布会,摩根大通解释将零售业务核心系统全部上云的原因是能够更快的将新产品带给客户;2021年第四季度发布会上,摩根大通表示耗费20亿美元打造的云数据中心已经投产,其目的是能够将风险、营销、反欺诈、实时报价等数据高效提供给机器学习,形成具有“真正价值”的客户画像,而每年能够节省3000万到4000万美元成本只是整个过程的副产品……

I think we're going to do it, regardless of the environment, and we'll try to get more efficient in tech spend, too.

——《2Q 19 FINANCIAL RESULTS》Jamie Dimon, CEO of J.P. Morgan

科技投入是业务发展的刚需。摩根大通在科技方面的投资活动不会因为外界环境恶化而削减。2020年,因疫情原因摩根大通的利润同比下降超20%,但仍然表示在未来五年内人工智能项目将从150个增加至1000个。Jamie Dimon认为,尽管科技投入回报很难量化,特别是对系统的迭代更新、升级改造后带来的收益很难直观反馈到财务报表中,但从长期整体效果来看,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应用已经明显降低了反欺诈成本,提高了公司运营效率,有效解决了发展痛点。

图 1 2019年-2021年摩根大通业务利润

(单位: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摩根大通、华锐金融科技研究所《金融科技专属内参》

提高科技投入效能。“效能”是指摩根大通结合自身业务需求将有限资金投入到最需要的技术方向上,例如2019年时摩根大通侧重投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云技术提高公司内部效率,到了2021年,摩根大通为了能够提供更富弹性的金融服务,将零售业务核心系统完全上云,把API作为保证业务连续性的核心技术。

并购合作是提升金融科技实力的重要方式。金融科技公司的进场,使得金融服务行业竞争愈发激烈,金融机构从零开发和推广一款全新的金融产品并不容易。摩根大通认为,传统金融机构的投资能力结合金融科技公司的技术能力可以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投资体验。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大型金融机构考虑与已经拥有成熟产品和客户基础的金融科技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实现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投资者等多方共赢。2020年2月,摩根大通表示将采取更加积极的并购战略,以抵御大型科技巨头和中小金融科技公司对其业务构成的威胁,其120亿美元的科技投资规划中也有相当一部分用来并购优秀的初创金融科技企业。

表 3 摩根大通近三年收购和合作情况

资料来源:华锐金融科技研究所《金融科技专属内参》

总结及发展建议

目前我国证券经营机构金融科技发展尚处于探索落地阶段,总结摩根大通的科技投入特点为我国经营机构强化自身金融科技实力提供参考。

主动强化自身,提高内部科技水平。摩根大通将“技术迭代”作为一直坚持的投资方向,从其科技投入特点中可以发现,虽然调整投入比例后“业务创新”方向投入有所提高,但初期投资方向以“提高内部技术水平”为主,而且是“基础性”“强制性”的。国内绝大多数经营机构正处在金融科技发展初期,也正在加大信息技术投入力度,可以将部分资源用来提升内部技术能力,运用RPA、低代码平台、云等技术手段或工具提高公司运营效率。

厘清发展需求,灵活选择发展方案。摩根大通“提高科技投入效率”的理念值得国内经营机构参考和学习,即不同机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业务条线对于技术方向的需求不同。经营机构可以根据各业务条线发展需求判断采用新兴技术的发展收益,灵活选择发展方案,包括但不限于客户体验优化、业务扩张升级和数据安全保护等多个方面。

加强合作并购,抢占潜力细分领域。相比摩根大通收购多家金融科技公司以快速拓展业务领域和提升技术能力,国内经营机构与金融科技企业多为战略合作或风险投资关系,较少出现并购事件(例如华林证券收购字节跳动旗下“海豚股票”)。就目前我国证券行业和金融科技行业发展情况来看,出现这种明显差异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国内金融科技企业主要为经营机构提供技术服务而很少直接面向投资者提供金融资讯、数据等服务(如同花顺、万得等),经营机构采取合作的性价比更高;二是国内经营机构的金融科技发展尚处于探索落地阶段,部分经营机构设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但在并购上的动作相对比较谨慎。经营机构现阶段以合规高效展业、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为主的同时,建议加强与金融科技企业合作力度,丰富合作形式,提高对优秀金融科技产品的关注度,及时吸收高效服务模式。

So that's kind of an interesting example of, is that tech investment that produces more revenue? I mean, I guess. I would describe it as investment that means that when we win the revenue, it's more profitable.

——Jeremy Barnum, CFO of J.P. Morgan

作者:华锐金融科技研究所 孙肖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0万华尔街金融人或将出局,你要么转型,要么淘汰!
GPT来了,金融科技的想象力在哪里?
大象狂奔,地表最强大的投行高盛摩根转型
摩根大通:“华尔街的Amazon”
入摩倒计时!瞄准A股市场 外资机构“招兵买马”蓄势待发
摩根大通公司简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