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夏氏家谱大全,夏家人必看!

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姓就蓝色字体夏氏宗亲总群再点击关注即可加入夏氏宗亲总群。弘扬夏氏文化,传播夏氏正能量,结识天下夏氏宗亲!

一、夏氏简介

夏姓,是一个纯汉族、源流单一的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54位。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夏氏人口约468万,约占中国人口总数的0.39%,排名第55位。夏氏主要由姒姓夏氏和妫姓夏氏组成。其中以大禹後裔姒姓夏氏为主。

二、夏字来源

夏字是象形字,据《说文解字》:夏者,中国之人也。𦥑,兩手;夊,兩足也。即中原之国的人。以別於北方狄,東北貉,南方蠻閩,西方羌,西南焦僥,東方夷也。夏,引伸之義爲大也。

三、夏氏来源

1.源于姒姓。

在秦汉之前,姓氏有严格的区分,姓别源流,氏分贵贱。姒姓家族由于正处于这段历史的分水岭,家族地位非常显赫,因而姒姓诸氏,皆习惯称氏不称姓,沿用的姒姓一直以来为数不多。主要分布在浙江绍兴会稽山大禹陵附近。所有姒姓后裔皆以大禹后裔自居。在姒姓诸氏中比较常见的有夏氏,禹氏,欧氏,欧阳,党氏,夏侯氏等。

2.源于妫姓。

出自妫满的后裔陈国第十六位君主陈宣公庶子子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四、夏氏郡望

郡望:夏姓郡望主要有会稽郡。

会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于原吴、越地置郡,治所在吴县,辖境包括有江南、浙江省大部及皖南一部。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会稽郡受督于扬州刺史部,时领二十六县。东汉朝永建四年(公元129年)分吴、会稽为二郡,会稽移治山阴(今浙江绍兴),有浙闽之地。西汉时期辖地在今江苏省长江以南、茅山以东、浙江省大部份、安徽省水阳江流域以东及新安江、率水流域一带及福建全省。三国时期孙吴国分设临海(今浙江台州)等郡后,其辖境缩小。西晋朝太康二年(公元281年),以会稽地封骠骑将军孙秀,以郡为国,称会稽国。隋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平陈,省郡县,废会稽郡为越州,后又分山阴县置会稽县。清朝顺治年间(公元1644~1661年)移治到山阴县(今浙江绍兴)。民国时期合会稽、山阴二县为绍兴县。今为浙江省绍兴市。

五、夏氏图腾

夏是以猴为图腾得姓。猴为夏族主图腾或分封册氏图腾。所以夏由日、持钺狙人(举父)组成。殷商甲骨文猴作夏、夔。炎帝第九世夸父氏以狙猴为图腾,由华山桃林塞(三门峡至潼关)退到甘夏大夏河禺谷地区,夏因禺猴图腾得姓。 

六、夏氏宗祠楹联
  • 五言通用联

夏卿一个竹;西凉十锭金。

全联典指明代画家夏景(1388-1470),官至太常侍卿,擅画墨竹,有“夏卿一个竹,西凉十锭金”之誉。

崇文陈五事;正夫贵三惜。

上联典指明代成化进士夏崇文,字廷章,湘阴人。官吏部主事,条上时务五呈,会诏陈利弊,又书陈五事,时论皆韪之。官至太仆少卿。下联典指明代学者夏寅。

云覆瑶坛净;苔生丹灶闲。

——唐·夏方庆撰夏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诗人夏方庆《谢真人仙驾还旧山》诗联句。夏方庆,贞元中进士。

汝殷绵世泽;禅舜振家声。

联上句说夏姓最初出自大禹之后,大禹娶了涂山氏女子,受命于天,嗣受舜禅,国号为夏。后代遂以夏为姓了。联下句说明代先贤夏泰和的故事。夏泰和,字汝殷,莆田县后街人,精治《诗》、《易》,善撰文赋,教授生徒者众,明弘治十一年(1498)考取举人。

  • 七言通用联

文章藻丽推训导;节义清廉羡执中。

联上句说明代先贤夏宏聘的故事。夏宏聘,莆田县府学前人,少年时聪明好学,通晓经史、诸子及佛老,文章典雅藻丽。明正统五年(1440)由兴化县学岁贡,考取举人,官授连州训导。他善于结交挚友,同时也是一位文学家,有诗集行世。联下句说宋代袁州宜春人夏执中的故事。夏执中字子权,其姊为孝宗后。夏执中官任奉国军节度使,朝廷举庆礼,戚畹争先恐后献上奇珍异宝,唯独夏执中一人持毫大书:“一人有庆,万寿无疆”对联献上。宋孝宗器重其人才,将要提拔重用之,夏执中叩谢曰:“他日无累陛下,保全足矣”!朝官益贤之。

五经开国文臣首;七世同居孝友家。

安徽省庐江县夏家墩夏氏宗祠联。上联典指东汉九江人夏勤,字伯宗,传樊氏《公羊春秋》学,历官京、宛二县令,零陵(今属湖南省)太守,安帝时官至司徒,以才干见称。

泉流东海千层浪;日照南山万树荣。

此联为夏日寿庆联,可作夏姓寿庆联。

野叟曝言留名远;江山佳胜惠世长。

上联典指清代小说家敬渠,字懋修,号二铭,江阴人。崇信程朱理学,有小说《野叟曝言》。下联典指南宋画家夏圭,字禹玉,钱塘人。宁宗时画院待诏。工画人物,尤擅山水。为“南宋四家”之一。存世作品有《江山佳胜》。

节义清廉羡中执;文章台阁爱英风。

上联典指宋代节度使夏执中,字子权,宜春人。姐为孝宗后,累官奉国军节度使。朝廷举庆人,人们争献珍奇,执中独大书“一人有庆,万寿无疆”以进,人益贤之。下联典指宋代名士夏英公的事典。

刺史堂前怀德政;芙蓉祠畔笑英风。

支分白水历今几万春秋;祖拜丹墀独对三千礼乐。

——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北宋大臣夏竦故里夏家村族联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唐代武宁县令江西夏姓始祖光庭公祖联

  • 八言通用联

盘簇五辛,家迎万福;觞称九酝,户纳千祥。

——夏承焘撰夏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当代“一代词宗”夏承焘(1900-1986)教授撰书的春联。

  • 十言及以上通用联

湖北省鄂州太和镇夏家畈会稽郡敦睦堂玉一公祖堂前的

横匾是:浙水永流.

祖堂对联是:

一脉相承夏氏子孙承一脉,千秋长祀祖堂香火祀千秋

七、夏氏始祖

中文名:禹

又名:“大禹,帝禹”

民族:华夏族 

主要成就: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

时代:原始社会末夏初。

八、夏氏祖训

莫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自处超然,接人霭然,无事澄然,有事欣然。

得意泰然,勤能补拙,俭此养谦。

涵养怒中气,提防顺口言。

九、夏氏会徽

小编整理不易。工资已与

挂钩,一
一分钱

求!赞!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罕见姓氏:禹姓
【禹文化】—— 姒氏宗祠
水乡泽国行(之四)大禹陵
昔日大禹陵守陵村
“剡坑”历史背景初探
关于冢斜余氏族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