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实习

?点击上方“麦可思研究”关注我们吧!

阅读推荐:就业


每年假期的自由时间是必须善加利用的奢侈资源——踏入社会之前的试错成本永远是最小的。


于职业选择问题,很少有大学生能给出一个清晰的答案。面对这种普遍的迷茫感,抱怨大学教育制度是常见的反应。“为什么我现在学的东西和以后找工作一点关系都没有?”“现在学的东西早就和时代脱节了!”——类似的抱怨在我的朋友圈中屡见不鲜。

  这些抱怨并非没有道理。现在的大学毕业生面临残酷竞争,职业选择稍有不慎,去了不适合自己的行业或岗位,职业初期的黄金几年有可能就白白浪费了,这种代价是谁都不愿意承受的。

  一名普通的大学生甚至学校的老师、领导,是否有可能凭借一己之力在短期之内改变大学课程设置的种种问题呢?答案显而易见。况且大学教育的目的也不单纯是择业就业,微积分这样的课程在绝大部分岗位都用不上,但谁又能说这是一门应该取消的课程?

  面对客观条件的限制,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为自己的职业发展争取主动,对每一位大学生来说,这都是一个不能回避的关键问题。其中,每年暑假的自由时间是必须善加利用的奢侈资源——踏入社会之前的试错成本永远是最小的。

  对我自己而言,2014年暑假的实习体验就彻底改变了我的职业发展路径……


顶级外企机会难得

  和很多名校出身的学生一样,顶级外企的工作机会也曾经是我的梦想。在所有的外企当中,尤其以投资银行和咨询公司的工作特别具有吸引力——没有什么其他行业能够为一名初出茅庐的学生支付每年数十万元的薪水。除此以外,这两份职业光鲜得体、人人称羡,能给年轻人带来莫大的自尊心满足。

  经过几轮面试的过关斩将,2014年暑假我如愿收获了一个顶级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的实习机会。全球有将近三千人报名竞争这一实习机会,而这家顶级管理咨询公司仅仅录取了十三人。

  与激烈的竞争相匹配,这确实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实习项目。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享受到了和正式员工一样的薪资待遇,与此同时所肩负的职责也和第一年入职的正式咨询师相当。除了可观的薪水,公司还为实习生安排了为期一周的培训、中美之间的往返机票,以及实习期间的公寓住宿。

  咨询师的工作性质,用著名作家冯唐(曾经做过咨询公司合伙人)的话说,就像古时的军师或者师爷。公司的客户通常是世界五百强企业,把一个棘手的商业问题如组织架构改造、市场竞争策略等等交给高智商、高学历的咨询顾问,咨询顾问则为客户提供一个精心设计的解决方案。

  若能在这样的企业工作几年,将是简历上完美的一页。然而,深思熟虑之后,我最终决定毕业后不留在这家顶级外企全职工作——什么,居然浪费这种绝佳的机会,我是不是脑子出问题了?!读者且慢惊讶,让我细细道来。


人各有志,爱好为先

  在这次暑期实习之前,我对咨询行业的理解是非常肤浅的。我非常感激这次实习能让我亲身体会一名咨询师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让我能够深入了解这份职业的利弊,并最终决定志不在此。

  让我决定不在咨询业发展的最重要原因,是这份职业并不符合我的远期发展目标。我的目标是通过几年的经验和资源积累,有朝一日自己创业,经营发展属于自己的企业。如上文所述,咨询师是一个“军师”角色,为客户出谋划策,却并不亲自上场战斗。不难想象,我在咨询公司工作几年,能积累非常多分析问题的宏观能力,却对解决一个具体的微观问题所知不多。对于初创企业来说,每个早期员工都必须是“全能型选手”,大至人才招聘、产品开发,小至税务局登记、办公室租用,都事必躬亲。咨询顾问每天思考的问题都是大企业所面临的问题,这样的工作性质对我提升自身的创业实战能力并无多大益处。

  此外,咨询公司项目周期较短,每个项目短则几星期,长则几个月。咨询师通常会拥有很好的商业直觉,但难以成为行业专家。对于尚未确立明确兴趣方向的大学毕业生而言,咨询工作或许是一个发现自身兴趣的好机会;我深知自己对互联网科技行业兴趣最浓,就希望及早入行,避免把时间花在做别的行业的项目上。


实习价值远超简历

  管理咨询行业每年在中国招募不过几百人,我的实习经历有何普遍适用性呢?其实,这个暑假我最值得分享的感悟并非针对某一行业,而是对实习这件事本身的理解——其重要性实在远超一纸暑期实践证明或一份光鲜的简历。

  君不见,暑期实习现在已经成为大学生简历的“标配”,很多高校开始为学生提供实习资源,甚至把类似的社会实践列为毕业要求之一。近年来诸多“海外高端实习”项目颇受欢迎,这些项目价格不菲,但仍然有很多大学生愿意交纳一大笔费用为自己的简历镀金。

  在这种现象背后,是一种“混实习经历”的心态。一方面,对许多人而言混一个实习经历是为了保证毕业,或以此作为求职的敲门砖。另一方面,实习对名校学生逐渐变得和绩点一样,成为同龄人之间相互攀比的标准——著名企业实习的光环能让你在同学圈子中饱受羡慕。这种认识实在是大大低估了实习的价值。实习能够帮助象牙塔中的年轻人厘清职业偏见,认准兴趣,及早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清醒的规划——正如这个暑假我的收获一样。

  斯坦福大学的职业辅导老师在给学生进行实习求职辅导时,第一个问题总是询问学生的职业发展兴趣,甚至会给学生做一套严谨的兴趣测试题——虽然再严格的测试都无法代替实践,但是这确实帮助我成功排除了不少与自身性格明显不符的发展方向。类似的思路非常值得国内高校借鉴,职业发展辅导不仅是具体的求职技能培训,更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主人翁意识。

  此外,实习结束后的反馈要求也不应停留在千篇一律的证明和书面报告,学校可以组织一系列交流活动去激发学生对暑期经历的反思。斯坦福大学中国学生会每年开学的第一次活动无一例外总是实习经验分享会,不仅给老生相互交流的机会,还能让新生刚进校园就得到学长学姐实习经验的指点,从而及早开始思考努力的方向。

  如果学校能够围绕学生暑期实习设计得宜的支持机制,帮助学生从实习经历中认清自我、提升自我,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实在是不可估量——至少,这个暑假的经历就彻底改变了我的职业路径。


本文作者黄海,香港大学本科毕业生,2013年进入斯坦福大学,攻读管理工程专业硕士。版权所有,任何媒体或公司转载须经许可。


温馨提示

点击右上角“三个点”→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精彩没读够?没关系!

1.就业蓝皮书;2.新生;3.学生事务;4.教学教务;5.招生宣传;6.就业;7.专业建设;8.质量年报;9.调查

回复关键词或相应的序号即可获取相关文章,精选好文给你好看!

专注高等教育
麦可思研究
微信号:MyCOS_Research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 - 职业规划及测评
三次实习之后,她确定了自己的职业方向:22岁,她在想什么?(二十八)
我们和牛客CEO,聊了聊越来越“卷”的校招
杜拉拉变身“红宝书” 职业倦怠恐提前来临
大学生全程职前教育--职业/行业/创业/测评/规划/求职/简历/面试/素养/励志/职场/行情/人物: 高端外企真正在乎的东西
如果你不想虚度大学四年就看看 大一到大三要完成的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