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徕卡 M10 评测:槽点只有一个

供图:韩冲、Hauff

文字:纳塔、Hauff

对大多数徕卡用户来说,最关心的应该就是徕卡对M系列所做的更新。因为这是他们心中无可比拟的徕卡旗舰产品序列,每一次推出新机都会获得很高的热度。

今年徕卡推出了数码M系列最轻薄的 M10,在近5万元的售价面前,不少徕卡用户都在咬咬牙做掏腰包状。该掏的腰包迟早要掏的,不过在那之前,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让你掏钱掏得更有根据一些。 

M系列命名史

2006年,徕卡决定推动经典的M系列进入数码时代,第一台亮相的是 APS-H 画幅(27×18mm)的 M8;2008年则推出迭代产品 M8.2;2009年9月,徕卡推出产品线中第一台全画幅数码旁轴相机 M9。之后3年,徕卡未有动作,直到2011年才推出 M9 的升级款 M9-P 和只能拍摄黑白照片的徕卡 M Monochrom。

而在2012年,徕卡似乎想打破“M 数字”的命名方式,推出了 M(Typ240),240代表2400万像素的传感器,这也是徕卡M系列的第一款 CMOS 传感器的数码相机。这台相机也被徕卡用户爱称为“大M”。之后徕卡陆续推出了几款迭代产品 Leica M-E、 Leica M-P(Typ 240) 、 M Monochrom(Typ246)、M(Typ 262),M-D(Typ 262),由于这些相机彼此差别细微,且名字都以代号区分,所以让不少用户感到迷茫。

今年徕卡又回归到“M 数字”的命名方式,推出全画幅旁轴相机 M10。虽然从命名方式看新机是 M9 的后续机型,但功能上应该是对“大M”的升级。猜想,这次回归可能也是徕卡为了让自己的相机脉络更加清晰,给用户的印象、定位更加准确。

徕卡 M10 - 外观篇

整体来看,M10 机身依旧采用经典的黄铜材质,并延续一贯以来的黄金分割比例设计(机身长度:高度=1:0.618)。

徕卡 M10 与胶片M相机厚度对比

但与“大M”相比,M10 的新三围体重更轻盈,机身厚度减少了大约 4mm,晋级至数码M系列最轻薄的 33.7mm,与胶片时代的M机厚度相当,上手体验提升非常明显。重量方面 M10 则与前代变化不大,只减轻了20克。

徕卡 M10 正面

机身正面的设计依然是德式简约硬朗风。取景框,红色徕卡标志,联动测距对焦框依次排开,并保留了传统的取景器线框拨杆和大M身上的实时取景器辅助按键。

徕卡 M10 背面

机身背面的操控设计比以往做了较大简化,除了依然采用3英寸液晶屏幕,保留上一代机身的四向导航按键和机背波轮。液晶屏左侧变化较大,仅保留了 LV, MENU 和 PLAY 三个功能键,简洁实用。

徕卡 M10 加入 ISO 转盘

M10 的机顶部分有一处新设计,即左肩处的 ISO 转盘。转盘为提拉式设计,防止了拍摄过程中可能的误碰。此处设计的实用效果将在后文中提及。

徕卡 M10 维持传统底盖设计

M10 的机底部分设计有可以一手操控的电池舱盖卡扣,储存卡槽和电池排布一起,调换方便。

关于这一部分内容,我们有幸邀请了一位来自德国的朋友:科技记者 Hinnerk 分享了他的上手体验。

Hinnerk 说:

就算在德国,几乎每个摄影爱好者都希望能拥有一台徕卡。在德国人心中,这是德国现代工业的经典代表。几乎每一代的徕卡相机都设计得太美了。这款 M10 设计得非常紧凑,而且手感跟胶片时代的徕卡相机相似,在手机拍摄越来越普遍的当下,能体验一下徕卡传统的黄斑对焦和手动调焦,真的能让拍照节奏慢下来,更有所取舍,更贴近内心。不过我在得知这款机器的售价之后,只能说德国机器的价格有时让我们德国人都要发出惊呼。

徕卡 M10 - 成像篇

自 M10 发布后,网友们最关注的提升集中在两处,一处是重返轻薄的机身,另一处就是传感器的升级。徕卡 M10 采用一块2400万像素的 35mm 全画幅 CMOS 传感器。

说到这里可能部分拥有“CCD 情节”的用户要失望了。不过理性地看,相比于 CCD 传感器,CMOS 无论是在高感画质、散热性能和耐用性上都更具优势,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更合适的选择。

28mm f/2 1/180s ISO100

上图焦点处放大截图

在成像细节方面,徕卡 M10 所采用的2400万像素传感器无可指摘,搭配 Summicron 28mm F2 ASPH 镜头时,即使光圈全开拍摄,画面焦点处位置依然纤毫毕现。

和上一代机型徕卡“大M”相比,M10 的像素总数虽然没有增加,但传感器及处理器的升级换代还是会带来诸多成像方面的提升。这一点在高感、宽容度等方面有更充分的体现。

50mm f/0.95 1/60s ISO1600(摄影:韩冲)

50mm f/0.95 1/125s ISO4000(摄影:韩冲)

35mm f/2 1/50s ISO5000(摄影:韩冲)

50mm f/0.95 1/125s ISO12500(摄影:韩冲)

50mm f/0.95 1/125s ISO16000(摄影:韩冲)

高感光度画质方面,M10较之前的M系列数码相机取得巨大提升,表现令人惊喜。

以上四张照片分别使用 ISO 1600、ISO 5000、ISO 12500 和 ISO 16000 拍摄,可以看出,即使在 ISO 5000 时,M10 依然保持着不错的画质,尽管已出现明显噪点,但画面依然保留了充足的细节。

关于高感画质表现,我们认为这台相机在 ISO 6400 及以下时可放心使用,在 ISO 12500 及以下时可适时使用,面对极端环境时,更高感光度也可作尝试。

在原始文件动态范围方面,我们也进行了测试。

原始图像,28mm f/2 1/45s ISO200

提亮处理后

上图拍摄于一家书店内部,由于窗口内外光比过大,照片存在高光“死白”、阴影“死黑”的问题。在后期软件中,我们对这张照片的 DNG 文件进行了整体 2EV,高光-100的处理。

可以看出,照片的高光及阴影细节得到了充分还原,照片被提亮区域也没有产生过多噪点,色彩也并不失真。可见徕卡 M10 所采用传感器的动态范围是值得称赞的。

(Adobe ACR 9.9 已支持徕卡 M10 DNG 文件)

徕卡 M10 - 使用篇

在胶片时代,徕卡M系列虽然屹立于旁轴相机的顶端,却依然只是一款“普通”的高端相机。而在数码当道,自动对焦成为相机标配的今天,仍然坚持手动对焦的徕卡M系列相机便自然而然地个性凸显了。

徕卡 M10 & 徕卡 M6

事实上,在人们选择相机的同时,相机本身也在选择用户。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徕卡,但对那些真正擅长使用徕卡相机的人来说,后者无疑会成为他们最得力的创作工具。

关于黄斑对焦其实有很多技巧,如利用景深范围进行区域对焦,或根据镜头“小月牙”对焦扳手各位置对应的距离进行估焦等等,在这里就不赘述了。关于 M10 的对焦功能,更值得一提的是使用 LV 取景时的对焦辅助功能。

Leica M APP 放大对焦画面

在使用 LV 取景时,M10 支持放大及峰值对焦,使用机身右侧的控制波轮可自由控制图像放大倍率,在转接其它卡口镜头或特殊角度拍摄时非常实用。

另外,当使用 APP“Leica M”将 M10 与智能移动设备连接时,也可在移动设备端实时显示放大对焦画面。

在整体操控方面,徕卡 M10 与前代机型大致相同,唯一不同之处便是在前文中提到过的 ISO 转盘。加入 ISO 转盘的好处非常明显,在拍摄中,摄影师无需点亮屏幕便可直观、即时地观测到感光度读数,有效地提高了拍摄效率并降低了误操作概率。

但另一方面,该 ISO 转盘手感偏紧,需较用力才能拔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操作时间。(隐藏槽点)希望未来能通过固件升级带来更多 ISO 调整方式选择(如组合键) 。

其他方面,徕卡 M10 给人的感觉一如胶片时代的M相机——稳定、可靠。

光圈环 快门速度转盘的曝光设置方式简单直观,如果再对黄斑对焦稍加熟悉,徕卡 M10 便会成为一台非常快速、便捷的工具。再加上全画幅M系列数码相机中倍率最高的 0.73x 取景器、低调的外形和较安静的快门,毫无疑问,M10 是一款非常适合街头快速拍摄的相机。

28mm f/2 1/250s ISO100

那么到头来,我们该如何评价徕卡 M10?一台价格并不便宜,却拥有精美做工、出色成像、合适体积及足够可靠性的相机?

这样的评价自然没有问题,但令一台徕卡相机与众不同的,除了出色的素质,还有徕卡这个品牌本身的价值。

就像徕卡曾在百年纪念视频中曾说的:“我们没有发明摄影术,但我们发明了摄影。”徕卡开启了一个时代,而这个时代至今仍在延续。拥有这样辉煌的历史,可以说每一个摄影师心中都住着一台徕卡相机。

不过话说回来,徕卡 M10 确实是M系列数码化后的最强力作,如果要用一句话将其定义,那或许是:“你真正应当购买的第一台徕卡M数码旁轴相机。”

更多样张

28mm f/2 1/1500s ISO100

28mm f/2 1/30s ISO500

28mm f/2 1/250s ISO100

28mm f/2 1/90s ISO100

50mm f/1.4 1/60s ISO200

50mm f/1.4 1/250s ISO100

28mm f/2 1/30s ISO64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徕卡M10全网首测,蜂鸟网为你全面解析这昂贵的影像情怀。
昂贵的影像情怀 徕卡M10相机全网首测
3640万像素高画质 全幅微单索尼α7R评测
摄影基础知识入门,教你如何用好手中的相机拍出好照片(1)
根据预算,怎样选择适合旅行拍摄的徕卡相机(干货)
追求巅峰 市售最极致全画幅数码相机盘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