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地自然之图与太极图浅析(

天地自然之图与太极图浅析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与思考 

天地自然之图与太极图浅析

中国流传着一幅古老的天地自然之图,就是标示着立春、雨水、惊蛰、春分……至大寒24节气的太极圆。中国的古圣先贤认为,地球是个以年为周期、按照一定的轨道在宇宙空间运行的星体。

他们认为,太极圆描述了地球运行于宇宙空间的过程。圆的下点为先天坤位、为冬至,表示大地与寒冷的冬季;顺行至左方日出之地为先天离位、为春分,表示日出东方、光照大地,万物生发;近日的上点为先天乾位、为夏至,表示天阳与炎热的夏季;日落的右方为先天坎位、为秋分,表示稻黍成熟、果实收摘的季节;再旋转回归坤点冬至。此时地球顺时针运行一周天,为人类的一年,共计365日。同时,他们又在圆上均匀的标示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至大寒的24节位置点,也就是今人所见的天地自然之图。至于中国古贤是在什么条件下认识到这种规律的,古人没有明白交代,历史文献中也没有记载,故无从考证。

笔者在研究中产生了一些想法,现贡献出来与大家一起研讨。

一.天地自然之图与地球运行轨道猜想:

笔者认为,中国古人所感悟描述的天地自然运行之图,并非毫无根据地胡猜乱想,而是他们在某种特殊状态中所看到的天地自然运行真相。为了记录发现、启迪后人,他们就以天地自然之图的形式把特殊状态中证悟的情景描绘了下来。他们认为,地球在宇宙特定空间的一个近似圆的轨道上运行。运行中的地球地轴线与太阳射线间规律的发生着一定的角度变化,这种角度变化导致了地球表面与太阳射线间的偏角变化,客观形成了地球各地域的四季形成和自然气候的冷暖。

1.地球在宇宙空间的位置:

在宇宙银河系的巨大空间中,地球位于银河中心一侧近向太阳的方向。以银河中心引力场与地球运行轨道中心点作y轴,太阳位于y轴线正极一端右侧约15度的方向上,距离地球大约1.5亿公里。以北极星和地球运行轨道中心点作x轴,北极星位于x轴负极方向,距离地球大约3009兆公里;地轴线与X轴形成大约8度的左方向偏角,地球自转轴基本指向北极星方向。地轴线与Y轴线形成大约82度的右方向偏角;地轴线与太阳射线间形成约113度的右方向偏角。

太阳为发光发热的阳性天体,地球是不发光发热的阴性星体。由于受银河中心引力场、北极星引力场和太阳引力场的共同作用,地球总朝着太阳方向不停地进行近日往复运动。她的运行轨道是一个直径大约500万公里的空间近似圆。500万公里直径的圆,相对于巨大的银河系和无穷宇宙只是一个极其微小的点。在这样的点上观察宇宙空间遥远的星体变化,许多运行天体似乎都是静止的。这也是一些学者形成静态宇宙观和地心论的客观原因。

中国农历,俗称万年历,起源于夏朝。它是指导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世代农事活动和日常生活的主要计时工具。如果以冬至夏至为直线,把一年365日划分开来,通过计算我们会发现:中国的夏热天年均总时间,比平均时间长3天18时56分;冬冷天的年均总时间比平均时长短3天18时57分,冬夏日差7天13时31分。笔者详查了2008年秋分至2011年秋分前三年的冷热天数,作如下统计:

年份     秋分至春分前冬冷天数  春分至秋分前夏热天数   日差    年度总天时数

2008—09年   178天19时59分       186天9时35分      7天13时36分   365天5时34分

2009—10年   178天20时13分       186天9时38分      7天13时25分   365天5时52分

2010—11年   178天20时11分       186天9时44分      7天13时33分   365天5时55分

平均值       178天20时8分        186天9时39分      7天13时31分   365天5时47分

笔者认为,出现夏长冬短现象的主要原因,产生于地球在空间运行中受太阳、北极星及银河中心引力场反向引力等各种不同作用所形成的结果。

2.地球的运行动力及作用原理分析

推想地球的运行动力和作用力原理如下:

中国的古圣先贤认为:相对作用而成就,是宇宙物质世界最本质的规律。宇宙天体的运行也是如此。

原始的宇宙大爆炸在形成日、月、星辰的同时,爆炸波也赋予了包括太阳、地球在内的所有运行天体的初速度。原始的爆炸波把太阳、地球同时推至了最恰当的运行位置。这种由宇宙裂变所形成的位置关系,客观地赋予了太阳、地球的性质、质量和基础能量,使之成为一对阴阳相对、相互吸引的星体。其中太阳为阳、地球为阴。所以地球与太阳间与生俱来具备一种自然的阴阳相吸作用力。这种自然作用力即是地球自转与公转运行的基本动力。因此地球会在太阳引力场作用下不停地朝着太阳方向自转。由于太阳体积大、引力场强,地球即在自转的同时,朝着太阳方向做近日运行。又因北极星对地球的横方向引力,地球即在自转和近日运行中发生顺时针的横方向偏移。又因地球阴求阳的向心力,使之在自转和近日运行中导致地轴线越来越垂直于太阳射线,同时地轴线与银河中心线间的左方向偏角逐渐缩小、复增大、且渐趋于垂直银河中心线,导致了银河中心引力场对地球的反向引力增强并超过了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使近日运行中的地球运行速度越来越慢。地球运行至夏至点时不能再升了,即在银河中心的反向引力下做弧线下落运行。由于北极星对地球轴线的轴控性作用,地球即在缓慢远离太阳的同时,使地轴线与北极线的夹角再逐渐缩小、复原。地轴线在相对准确地指向北极星的同时,地球的运行速度也相对加快,不断运行的地球即返回了原来的起始点。此时地球的运行轨道刚好形成一个圆。这种引力原理,也客观导致了地球运行于等距离的轨道上却形成了地球气候夏长冬短的明显日差。

在这个圆形轨道上,中国古贤把起始点位置确定为子,依次环绕一周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就是农历的12个月。从子开始、顺时针旋转至午,因近日的关系,阳气逐渐增强,至巳点时,因接近太阳的关系导致了夏季的到来;至午点盛极,再逐渐下落,阴气始生、阳气渐消。所以称“冬至一阳生于子,夏至一阴生于午”。从子至午,阳盛的半圆为阳;自午至亥尽、阴气渐盛的半圆为阴。当地球运行过酉位、即四季节气的秋分时,天气就开始逐渐转凉、慢慢进入寒冷的冬季了。如图:

 

注:绿色圆球为运行于太极圆上不同轨道位置的地球

3.地球行天与先天太极图

至此,中国的古圣先贤即以地球行天轨道为先天之天地定位。以北极星方位为北方、日出方向为东方、日中方向为南方、日落方向为西方。从此天地有定、四方有位,此即是先天太极图之原型。以下方坤位为冬至、东方离位为春分、上方乾位为夏至、西方坎位为秋分,24节流布上、下、左、右、四维、八方。中华民族夏历从此问世,源远流长地指导着华夏子孙5000年来的农事活动和社会生活。

地球自然运行图极大地启发了中国古圣先贤的智慧,使他们认识到:人类的时间感觉产生于地球运行于宇宙空间的不同位置的结果。因此时间与空间位置点即是宇宙运行天体与地球自然事物的连结点和作用渠道。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发生,都与地球运行于不同宇宙空间所受到的运行天体光辐射作用密切相关:植物在春季会发芽、生长、开花,到了秋季,果实就会成熟。所以春种、秋收就可以获得成功。植物如此,地球生物亦如此,日出而作、日暮而息,适时而发,顺时而进,就会逐步走向成功。

在不断的观察中,中国古圣先贤进一步加深了对宇宙天体运行与地球自然关系和事物变化规律的认识,形成了阴、阳相对作用、五行生克循环,构成自然界事物发生、发展、兴旺、衰败、灭绝的基本过程等一系列易学理论。他们在太极图中纳入了12月建、自然方位、五行属性、八卦爻象,河洛象数,绘制成图,成就了千古流传的先天太极图。继后,中国的另位古圣先贤又在先天太极图的基础上,以平面形式进一步推演,形成了后天太极八卦图。他们演八经卦为64重卦,细分384爻,代表一年24节、360日之和,以深入推演天地四时的气候变化和社会人事之起伏变迁。

自此,历代的无数古圣先贤就在这幅奇妙的太极图中,上观天地、下查地理、中卜人事,于朝野之间留下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神奇故事。

 

先天太极八卦图                              后天太极八卦图

 

二.地球绕日运行之疑

自1543年波兰哥白尼的“日心论” 推出之后,日心论即被作为正确的宇宙观和科学结论而载入史册。人类就认为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是一颗以太阳为中心,不停的环绕旋转运行的行星。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但是在深入思考中,我们却发现这一理论与客观现实间存在着不少矛盾。

1.地球绕日运行轨道与四季气候间的矛盾

现代天文知识介绍,地球绕日公转轨道是个近椭圆图形。地球运行于这样的轨道中,必客观地存在一个近日点和一个远日点。按照光、热学原理,地球春、夏、秋、冬四季气候的变化应与地球运行经过绕日轨道的近日点或远日点时接受太阳光辐射强度的不同有直接关系。以地球中国为观照点,地球运行于近日区间所形成的天候应为春夏暖热时期;地球运行于远日区间所形成的天候应为秋冬寒冷时期。

按照距离与引力学原理,一是地球运行于近日区间的轨道长度应小于总长的二分之一,地球运行于远日区间的轨道长度应大于总长的二分之一;二是地球运行于近日区、接近太阳,接受太阳的引力就大,地球旋转运行的速度就高。因此地球运行于近日区间的运行总时间应短,也就是夏暖日时短。相反地球越远离太阳,接受太阳的引力就越小,旋转运行的速度就越慢。地球运行于远日区间的运行总时间应长,也就是冬冷日时长。但是地球的自然事实却是夏长冬短的相反结果。

为了从理论上解决夏长冬短的现实矛盾,现代天文学者在地球绕日运行轨道模型上,把近日点确定为寒冷季节的冬至,把远日点确定为炎热季节的夏至;把影响地球四季气候冷暖变化的条件,设置为地球轴心线与绕日运行轨道面之间的夹角变化,即黄赤交角的大小。至此地球运行轨道上的近日区间就变成了寒凉的冬季,而地球运行的远日区间却成了暖热的夏季。

这样一来,问题似乎是解决了。但是却很难让人心服。因为按照最基本的光热学原理,万向发射光和热的太阳相对于近日的球状地球,近日点的强烈光辐射必然导致相近的球体受热;远日点的太阳光辐射减弱,必然导致远离太阳的地球体降温。上述理论是否给人一种“按下葫芦起来瓢”的顾此失彼感觉?不知天文学者是如何全面考虑强烈太阳光辐射对地球整体气候的影响的?

2.地球绕日公转速度超过自转速度56倍,让人难以置信

按照现代天文数据,地球绕日运行一周的轨道周长约9.23亿公里,地球绕日公转的理论日速约252.7万公里,即秒速29.24公里。这个速度是以满足绕日运行成立而作的理论计算速度,实际运行中究竟什么速度,人们并不知道。但是我们却知道地球的周长约43000公里,故地球的每日自转速度应在45000公里以内。其自转的速度只是绕日公转速度的五十六分之一。地球自转的动力源来自哪里?超越自转速度56倍的公转动力源又来自哪里?如果说都来自太阳的引力,又是如何形成如此大的差距?再者,与地球相比,体积、质量和日间距离均相差不远的金星为什么绕日公转一周的时间还没有自转一周的时间长?同受太阳吸引,为什么金星的自转方向相反、且不能象地球一样每日自转一周?

3.高速公转中的地球与地球气层和生物间的矛盾

我们知道,阳光、空气、水三元素是生命体赖以存在的基础条件。在目前已知的宇宙行星中,地球是唯一存在生物的行星。而其他行星上不能形成生命的主要原因,是那些行星上没有可以保障生命存在的足够空气。这种唯一也使人疑惑:为什么相同高速运行的行星,地球就可以产生足够的空气并形成生物,而其它行星却不能?在天文观察中,科学家也发现各行星上均有少量气层存在,特别是木星的气层较厚。我们知道木星的运行周期为12年。理论上讲,行星的运行周期与其运行速度和轨道长度有直接关系。那么木星运行周期12年之久,是否可以说明两点:一是木星运行轨道较长,二是木星运行速度较慢。这一推理可以使人联想到:行星是否拥有足够适应生命体存在的气层,与自身的引力强弱和运行速度快慢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行星的运行速度只有缓慢到了可以保有气层的程度,其自身所产生的气体才能逐步汇聚和形成气层。由此及彼可以设想:地球能够拥有适应生物生存的大气层,是否与木星一样具有体积大、引力场强、运行速度慢的共同特点?显然,地球运行速度较慢的设想一旦成立,地球绕日运行说将立即破产。

至此,我们是否应当重新认识人类自我生存的地球?重新认识中国传统的地球行天说?在天文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想一想中国古人的伟大发现和创造,我们怎能不为他们的无上智慧所折服。真可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其实,人类总是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前进的,任何的科学结论也都必须回到实践之中,接受历史的实践检验。哥白尼的“日心论”否定了古老的地心说,是人类进步的必然。但是日心说也并不完美,其是否真正反映了宇宙真理?也同样需要接受历史的检验。

 

作者:王丙午网名:天高云淡

2011年8月31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洛国学文化网
为什么有人说太阳系中的行星轨道几乎在一个平面,而地球上的卫星可以任意绕行呢?
太阳系
太阳系是扁的,垂直飞出太阳系更容易吗?2级文明才行,地球才0.7级
是什么正在逃离地球的引力场?
太极就是地球——厚德而载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