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种苹果的学问
加拿大休伦湖附近有个格雷郡(Grey County),原本盛产苹果,但当地超市的苹果酱和苹果汁居然全都进口自中国,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要去当地的苹果园考察一下。

 

    上图摄于该郡最大的私人苹果园,主人是Mike和Mary Lynn夫妇,两人一共种了300英亩苹果,其中125英亩是祖上传下来的土地,其余是租种的(1英亩约等于6亩)。一般情况下这里的农民一家平均只种50英亩苹果,所以Lynn家也许不够典型。

 

    苹果好种不好摘,最大的成本来自收获。上图为Mary示范如何摘苹果,确实需要一点小技巧。加拿大地广人稀,只有3200万人,劳动力严重缺乏,政府开始主动从墨西哥和牙买加等地招募劳工,严格遵循同工同酬的法律,每人每天至少赚100加元。雇主还要提供住处和国际交通,所以雇佣一名外籍员工的成本远比本地员工要多。另外政府还规定外籍劳工一年最多工作8个月,所以墨西哥农民们都在家乡盖了别墅,雇了保姆,每年回家享受4个月大款的日子再来加拿大当农民。

    为了和中国苹果竞争,这里很多农民不得不改种一种高密度苹果,产量比本地品种高,质量也不错,但需要先把原来的苹果树砍掉重新种,前期成本投入很大。

    为了少喷农药,Lynn夫妇雇佣了一名植物学家定期来此检查,没虫害就不喷。

    苹果受气候影响很大。今年春天来得早,4月份气温就上升到过25°C,苹果树开花期比往年提前了3周。可紧接着又来了一次霜冻,花掉了不少,苹果密度不如往年,但好在剩下的苹果个头比往年大,倒也补偿了。

    你于是得出结论说气候变化没危害?错!这里的苹果园都不能只靠卖苹果为生,还得多种经营,其中重要的一项收入就是城里人付费采摘。通常情况下大家都在感恩节假期来摘苹果,但今年的苹果比往年早成熟3周,我昨天去的时候苹果都掉了,掉下来的苹果只能做果酱,效益极低。

 

    当地人有股新风潮,叫做100 Mile Diet,意思是说尽量购买产自100英里以内的粮食。这么做对环境更友好,但也意味着要花更多的钱,不知道经济学家们该如何评价此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痛的感悟:千万别爱上农业,爱上十个死九个
一位新农人的感悟:搞农业一定要两条腿走路
一位高级农艺师的忧虑:啥时候才能帮老板挣回这2000万元?
国内苹果园见多了,见过日本的苹果园吗?日本农家苹果采摘体验
走进苹果园看苹果树苗如何防鸟
小玫朗诵♫寻找我的桃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