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轉:腦血栓秘方降壓清洗腎臟秘方

腦血栓
一號方:
藥物組成:鉤藤15g30g    石決明30g   生石膏30g    瓜婁30g   生軍10g   川芎15g    紅花15g    土蟲10g    桃仁10g
適應證:腦血栓急性期,中風初起。血壓偏高(超過160/100毫米汞柱)。半身不遂、口渴、舌強、語蹇、頭暈、頭痛、煩燥或嗜睡、大便秘結、舌紅、苔黃厚、脈弦數有力。
隨證加減:
1.
有意識障礙者,加羚羊角粉1.55g()並服安宮牛黃丸或至寶丹,每次一丸,日二次。
2.
舌紅苔少幹者,去石膏、瓜婁、生軍,加生地20g玄參15g白芍10g
3.
大便秘結用番瀉葉10g泡水飲。
4.
痰多、失語、苔膩者,加菖莆10g郁金10g竹瀝30g()天竺黃10g
二號方:
藥物組成: 黃芪15g30g    紅花10g15g   川芎10g15g   赤芍10g      當歸15g       挑仁10g       土蟲10g

適應證:腦血栓恢復期,血壓和顱內壓不高,偏癱,肢體稍有動意或肌張力較前增強,舌質紫暗,或有瘀斑,或舌質胖嫩,脈弦緩無力,腑行通暢。
隨證加減:
1.
大便幹者,加瓜婁與生軍10g
2.
舌強語蹇,加菖莆10g郁金10g
3.
舌胖嫩加仙靈脾15g巴戟15g
4.
偏癱,肢體久不恢復,酌加山甲9g水蛭6g沖服。
三號方:
藥物組成:生地25g   山萸10g   山藥10g   麥冬10g   石斛12g  牛夕10g   巴戟15g   叢蓉15g   菖蔔10g   志肉10g  肉桂3g   黃芪30g     川芎6g     全蠍3g6g
適應證:腦血栓後遺症,或伴腦軟化患者,症見意識朦朧,或癡呆健忘,舌強語蹇,肢體不遂,眩暈,大小便失禁,舌紅幹或胖嫩,苔白或黑潤,脈況細弱,或虛大無力。
加減同前,均為水煎服。
   

 

降壓方:

龍膽草20克、益母草30克、夏枯草35克、銀杏葉20克、羅布麻15克水煎服,一日分兩次服用。曾治療一高壓230低壓110患者,幾乎用遍了西藥降壓藥無效。結果用本方三副後血壓降至16090,繼續服用後血壓正常。

 

治療小兒高熱的神奇驗方——加味三根湯  
蘆 根30克 葛根6克 白茅根30克 蘇葉6克 大蔥頭2小段(此為2-4歲小兒劑量,其餘年齡段酌情加減;各藥掰開成為較細小的藥材,易於煎煮),浸泡20分鐘,煮沸後10-15分鐘,得藥液200毫 升,即可分多次趁熱服下,然後再多喝點熱稀飯,包裹點衣服,達到微微出點毛毛汗為度為宜!
 
切記不可不出汗,也不可大汗淋漓,這樣效果都不好。
 
此方較為安全,多數為食療藥物,可以外解在表的風寒,兼清入裡的肺熱,可以作為家庭必備退燒良方!
 
請大家各位傳播,幫助更多的發燒小兒,則功德無量也!
 
如果不能把握,或情況複雜,建議親自看醫生,不要盲目濫用!

清洗你的腎臟絕好秘方  

只用蔬菜(芫荽),可以在家裡嘗試。
不用花多少錢就可清洗你的腎臟經過多年來,我們的腎臟過濾血液,排除鹽,毒素及所有不需物進入我們的身體。隨著時日,鹽毒積累,這需要進行清潔處理我們可以怎樣做呢?

非常容易,首先將一把芫荽(香菜)洗乾淨,切小段,用清水煮沸10分鐘,冷卻後過濾到一個乾淨的瓶子,存放冰箱。每天喝一杯,將你腎臟所有積累的鹽和其他毒素經排尿排出。並會發現從來沒試過有這麼大的差別。芫荽(香菜)已被證實為最好及天然的清洗腎臟治療用料。

腎臟有了毒素表現在:
  1. 月經量少,或經期短,顏色暗。月經的產生和消失,都是腎功能是否旺盛的表現,如果腎臟中有很多毒素,經血就會減少。
  2. 水腫。腎臟管理體內的液體運行,腎臟堆積毒素後,排出多餘液體的能力降低,就出現了水腫。
  3. 下頜長痘。臉部下頜部位由腎管轄,腎的排毒不足,多餘的毒素會表現在下頜部位。
  4. 容易疲倦。身體內的毒素消耗了腎的能量,腎臟提供的能量減少,於是出現體倦,神疲思睡,四肢無力。
  怎麼排毒更順暢:
  1. 腎臟排毒食品:冬瓜。冬瓜富含汁液,進入人體後,會刺激腎臟增加尿液,排出體內的毒素。食用時可用冬瓜煲湯或清炒,味道儘量淡一些。
  2. 腎臟抗毒食品:山藥。山藥雖然可以同時滋補很多臟器,但最終還是以補腎為主,經常吃山藥可以增強腎臟的排毒功能。拔絲山藥是很好的一種食用方法,用焦糖炮製過的山藥,補腎抗毒的功效會相應增強。
   3. 按壓肝臟排毒要穴:湧泉穴。這是人體最低的穴位,如果人體是一幢大樓,這個穴位就是排汙下水管道的出口,經常按揉它,排毒效果明顯。湧泉穴位置在足底的前 1/3處(計算時不包括足趾),這個穴位比較敏感,不要用太大的力度,稍有感覺即可,以邊按邊揉為佳,持續5分鐘左右即可。

 腎臟最佳排毒時間:
  腎臟最適合排毒的時間是早上57點,身體經過一夜的修復,到了早晨毒素都聚集在腎臟,所以早晨起來最好喝一杯白水,沖刷一下腎臟,將毒素排出體外。
   

偏方集錦三、腎臟篇

1、治腎病偏方:在土裡挖出三個新鮮芹菜根,洗淨後,與一小把茴香籽一起放在鍋裡用文火煮半個小時後,將水晾溫。早晚各喝一次,飯前飯後均可,直到喝好為止。一般的尿痛、尿頻等症狀,幾天就好了。

 2、治腎炎:把150 —250克茴香籽裝在帶尿的豬尿泡裡,然後縫好豬尿泡,掛在陰涼處風乾(最好經過一個夏天的時間)。用時,用水煎,讓病人喝水,飯前飯後均可。一個豬尿泡煎3次,一般腎炎患者只需1—3個豬尿泡,就可以治癒。(見《秘驗偏方大成》第1003條裡)有人得腎炎45年,吃了無數的藥也不見效,吃三個豬尿泡就好 了。

 3、治慢性腎小球腎炎:金櫻子、菟絲子、女貞子、枸杞子、車前草、丹參各20克,黨參、公英、赤小豆各30克,萆薢15克。如果氣虛加黃芪30—60克;血虛加首烏30克、當歸10克;浮腫加加澤瀉20—30克、大腹皮15克;陽虛加附子6—12克。以上為一劑量。

將以上藥物用水煎2遍,取汁500—600毫升,飯後日服2次。日一劑,20天為一療程,一般4—6個療程見效。(見《秘驗偏方大成》第1031條),重慶有個人患此病4年多,用此方3個月就治好了。

 4、治急性腎盂腎炎:馬 齒莧(幹品150克,鮮品500克)、紅糖90克(一劑量)。把馬齒莧用涼水浸泡2小時,洗淨,與紅糖一起放入砂鍋內加水煎。水高出藥品一指(約5厘 米)。煎沸半小時後,去渣,取藥液400毫升趁熱喝下。日3次,每次一劑。一般12天見效。(見1976年《新中醫》第4期),中醫認為此病是由濕熱病菌浸入人體的腰、腎、膀胱等部位所致。)

 5、治腎炎水腫偏方:玉米須30克,益母草30克,車前草15克,冬瓜皮15克。水煎服,每劑煎3次,將藥液混勻,倒入保溫杯中代茶飲。日1劑,至水腫消退為止。 

 6、治慢性腎盂腎炎偏方:三七、琥珀各等份,共研細末,每次4克,日2次,溫開水沖服。

7、治腎炎偏方:將老雞的心、肝、脾、胃、腎洗淨後,用瓦片焙乾,研成細末,空腹服用,每次1—2克,日2次,一周為一個療程。 

 8、治腎炎偏方:葫蘆秧曬乾後,取出半兩,用2斤水煮,水開後,再煮5分鐘。然後,將此水裝入暖瓶內,患者只要口渴,就喝此水。喝完了,再按此方法煮水。堅持喝3個月,腎炎就治癒了。

藥理:《本草再新》中說,葫蘆全藥,入脾、腎二經。葫蘆秧,也可以利水、通淋、排毒,治水腫。腎炎都有這些症狀,從藥理上講,此方治腎炎,說得通。

提示:使用此方時,忌腥辣食物、煙、酒。

 9、栗子能補腎活血:栗 子含有蛋白質、多種維生素、胡蘿蔔素、煙酸以及磷、鈣、鐵、鉀等礦物質。能補腎活血、益氣厚胃,可與人參、黃芪、當歸媲美,尤其對腎虛有良好的療效。久服可增強體質、祛病延年,還可預防和治療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骨質疏鬆等病,對老年人頗為適宜。 

 10、治腎小球腎炎方法:新鮮馬齒莧500克,洗淨,用蒜缸搗爛,用紗布包好,將汁擠出,也可用榨汁機榨汁。將榨出的汁分成兩份,早起和晚睡前加適量白糖喝下。連續喝一段時間,會收到很好的治療效果(也可不加糖,兌涼開水喝)。

 11、預防腎炎方:排骨500克,皮蛋1個,大米250克,花生仁100克,蔥少許。將花生仁用清水浸泡一夜,排骨用鹽水醃數小時,皮蛋去殼切小粒。把花生仁、大米、排骨放入沸水內煮粥,待粥熟後放入皮蛋,稍煮即成,加蔥調味,早、晚餐服食。    

偏方集錦、胃腸篇 

(一)胃病

  A、每天用熱姜水(熱水中放些薑片)泡腳20分鐘左右,同時,再喝些熱姜水(最好放些紅糖、大棗),可治因胃寒引起的胃脹。

B、每天飯後彎3次腰(達到90度),再散步10—30分鐘,可緩解胃脹現象。

 1、治脾胃虛寒偏方:大 粒鹽2斤,生薑2兩,白酒2兩。將生薑切片,加水燒開,把大粒鹽炒變色,把白酒均勻噴在大粒鹽上。然後,用毛巾將其卷上,用帶子把它固定在肚臍上(小心,不要燙著)。挷上後,患者喝姜水,直至喝出汗為止。待大粒鹽涼下來,患者就可將袋子摘下。一般患者,按此法用上2—3次,就能見效。

 2、治急性胃腸炎:鬼針草30克,水煎服。

 3、治慢性胃炎:鮮高粱根5個,洗淨後水煎服,日一次。

 4、治慢性胃炎:生薑10克,白蘿蔔100克,共搗爛如泥,取汁加適量食鹽,日2次,每次取150毫升藥汁開水送服。

 5、治胃寒呃逆:柿蒂9克,丁香3克,生薑30克,水煎服。體虛者,可加黨參20克,川芎5克,同煎服,每日2次。

 6、治慢性胃炎:胡椒10粒,大棗3枚,甜杏仁5個研為細面,一次用開水送服,隔日一次。

7、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偏方:白芷、白蒺藜、枳實各60克,痢特靈20片。將白芷、白蒺藜、枳實研成面,分成20份,每份里加1片痢特靈,每天早晚各服一份,溫開水沖服。10天服完,一般能好,若不好,加服一服。

 藥理:白芷主治胃病,可以祛風散寒、通竅止痛、消腫排膿、燥濕止帶。白蒺藜可平肝解鬱,治療各種疼痛。枳實可解大便不通、痰滯氣阻。痢特靈可治療菌痢和腸炎。在此方中,有消炎、殺菌作用。

 提示:此方喝起來味道不太好。受不了此味道的患者,可以灌成膠囊服用。得了此病,患者一定要忌煙忌酒。

 8、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偏方:每天早飯前取黃豆粒大小的明礬一塊,放在嘴裡含服。15天左右,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就會治好。

 藥理:明礬,具有較強的收斂作用,中醫認為:明礬具有解毒殺蟲,燥濕止癢,止血止瀉,清熱消痰的功效。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就是胃及十二指腸有出血部位。所以,明礬正可以治此病。而且,很多中醫藥方中,明礬都作為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單方。

 提示:在服用此方期間,要少吃油炸、醃制、生冷食品。要忌煙忌酒。同時,要補充一定的維C,這對胃部有保護作用。

 9、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蜂蜜100—150毫升,隔水蒸,在飯前一次服下,一日三次,堅持每天服,連服二至三星期,潰瘍壁龕就會逐漸消失。   

10、蛋殼治胃痛:將雞蛋殼洗淨打碎,放入鐵鍋內用文火炒黃(不能炒焦),研成粉,越細越好,每天服一枚雞蛋殼的量,分2次或3次在飯前或飯後用水送服,對十二指腸潰瘍和胃痛、胃酸過多的患者,有止痛治酸的效果。

 11、治胃及十二指腸潰 瘍偏方:60度白酒,1個紅皮雞蛋,29片痢特靈。此方分4天服用。第一天晚飯後,將一個紅皮雞蛋,放在二大碗內,將碗裡倒滿60度白酒,將白酒點著火,用酒火燒雞蛋。一般情況下,火滅了,雞蛋也就熟了。患者將雞蛋吃掉,然後用溫開水服2片痢特靈。後三天的早飯後、午飯後、晚飯後,各服3片痢特靈。一般患 者,四天過後,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就能治癒。獻方人稱,個別患者可能會有副作用。

 患者用過此方後,會感覺渾身乏力、沒有勁,一般5—6天后自然會好。

 12、雲南白藥可治胃潰 瘍:取雲南白藥0.25—0.5克,用溫開水送服,每天4次。由肝胃不和、消化不良所致的胃潰瘍,可用雲南白藥一瓶,紅棗、飴糖各500克,將紅棗、飴糖 蒸熟後,先吃棗肉,再服雲南白藥。另外,用烏賊骨50克、浙貝母200克,共研細末,混勻,每日服兩次,每次4克,連服1—3周。該方主要用於伴有泛酸、 嘔吐等症的胃潰瘍。

 現代研究表明:雲南白藥 可明顯提高免疫功能,通過保護胃及十二指腸黏膜,減輕黏膜炎症,改善微循環,加速黏膜修復,促進潰瘍癒合。雲南白藥的主要成分是三七,三七可以增加黏膜微迴圈,促進黏膜上皮細胞再生,進而促進潰瘍面癒合。雲南白藥還可顯著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抑制炎症介質釋放;同時還能促進潰瘍面的癒合與修復;有效成 分對幽門螺旋桿菌有抑制作用,能防治幽門螺旋桿菌產生耐藥。因此,雲南白藥止血效果佳,對伴有出血的胃潰瘍效果更好。

 13、治慢性胃炎偏方:蠶蛹50克,焙乾後研成細末。每次服3—5克,每天2次。(注:過敏體質者不宜食用蠶蛹)

 14、治食欲不振偏方:雞內金30克,焙黃後研細末,日服3次,每次2克。

 15、治胃潰瘍出血偏方:田三七切片,用雞油炸幹黃,研為細末,每次取6—9克,以適量米酒沖服,日2次,直至治癒。忌食酸、腥、辣、生冷食物和鹹蘿蔔。

 16、治胃出血偏方:將田山七研為細末,炒至深黃色,然後,放置冰箱6小時或密封瓶裝放于水中12小時祛火氣後,即可服用,每次3克沖服。

 17、治淺表性胃炎偏方:痢特靈(呋喃唑酮)24片,維生素B1B212片,這是6天的量,正好服一個療程。

 第一天,痢特靈4片,維生素B1B21片,日2次。

 第二天,痢特靈3片,維生素B1B21片,日2次。

 第三天,痢特靈2片,維生素B1B21片,日2次。

 第四天,痢特靈1片,維生素B1B21片,日3次。

 第五天,痢特靈1片,維生素B1B21片,日2次。

 第六天,痢特靈1片,維生素B1B21片。

 注:胃病是三分治七分 養,所以,平時要特別注意一日三餐定時定量,最好給自己制定一個時間表,嚴格遵守。要戒煙、酒、咖啡、濃茶、碳酸型飲品、酸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食物以溫熱為好。應多喝水,特別是多喝熱水,因為人在大部分情況下,會把缺水誤認為是饑餓。麵食可以養胃,可作為主食。胃病是一種慢性病,不可能在短期內治好。 因此,治胃病的良方就是靠,不能急,只能從好的生活習慣中獲得。

 18、治胃痛偏方:柴胡 10克,黃芩6克,烏藥10克,川楝子10克,郁金10克,百合30克,丹參10克。胃脘灼熱,加蒲公英15克;胃脘喜按喜溫飲,加高良薑5克;泛酸頻 頻,加生牡蠣20克(先煎);體虛納差,加紅參須15克,黃芪10克。水煎服,日1劑,5天為一個療程。

19、治胃下垂偏方:豬胃250克,白胡椒15克。豬胃洗淨切片,同白胡椒一起煮熟後,分2—3次服下。此方可治胃下垂及胃寒疼痛。如果弄不到豬胃,牛胃也可替代。   

 20、治胃下垂偏方:將砂仁10克,白術20克,黨參、升麻、柴胡各30克,蒲黃40克,半夏、枳實、五靈脂各50克,代赭石60克,旋複花100克研成粉末,患者日服3次,每次10克,溫開水送服。以上為一劑,3劑可治癒。 

 21、治胃痙攣偏方:江中健胃消食片、附子理中丸,兩種藥物按說明書吃。胃痙攣者,一般吃上4—5盒,此病可除。

 22、治急性胃腸炎偏方:鮮馬鞭草60克,鮮魚腥草30克,生薑5克。洗

 23、治胃病偏方(胃 痛、胃酸、胃脹):將白礬4兩,用鍋炒化,然後取出晾涼後擀成末,將食用蘇打1斤,用鍋炒到發黃後,再把白礬面放入鍋內,也炒至發黃。然後把火調小,將2 斤白糖放進鍋內,糖化了後(但一定不能糊),將三種藥弄出來晾涼後,用乾淨的啤酒瓶擀碎。然後,將這些藥物放在塑膠袋內保存,千萬不能受潮。日服3次,飯 後服用。每次服一小勺,用溫水沖服。病情輕微者一天就見效。

 藥理:食用蘇打就是食用堿。堿與酸進行化學反應,所以可以治療胃酸。白礬,有抗菌消炎,收斂功效。古書裡,單吃黃豆大小的一粒白礬,就可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所以,白礬在此方中,可促進胃潰瘍癒合,還能起殺菌作用。

 白糖,在醫學上具有益氣、緩中、助脾化食、補血破淤等功效,還兼具散寒止痛作用。所以,此物治療胃脹有效果。

 提示:在炒蘇打和白礬時可用大火,但在炒白糖時,一定要用小火。否則,白糖會立馬糊了,之前的步驟也就白做了。食用此方期間,患者可停服其他藥物。

 24、治胃炎:取適量蒲公英泡水,代茶飲,對治療胃炎有顯著效果。

 25、治婦女胃潰瘍:柴胡、郁金、香附、紅參須、炒扁豆各15克。水煎服,日一劑,10天為一個療程。

 26、治頑固性胃病:蜂蜜一斤,香油二兩,雲南白藥三瓶(去掉保險子),上述三樣放在一起攪勻,用慢火熬開備用。用時一次一小羹匙,一天服一次,早飯前空腹服下。一般一個月左右就治癒了。

 27、治胃寒偏方:把胡椒0.6—1.5克研末,伴水加紅糖吞服,也可用胡椒泡酒抹到胸口處,可治療因受涼引起的胃痛。

 注:胡椒有溫化寒痰、排氣的作用,可治療胸膈脹滿及受涼引起的腹痛、食欲不振等。

 胡椒與薑絲、可樂一起煮開服用,對預防感冒效果很好。

 胡椒能升高血壓,血壓高者不可服用。

 28:白糖200克、山楂片10克、黃連50克、米醋適量。將前三樣藥物放在一個能密封的瓶子裡,然後用適量的米醋和水浸泡,高度以沒過藥物即可。泡7天后,患者飯前飲用。每天 1—2兩,輕者,一劑就見好,重責需再加一劑。獻方人講,他用此方治好了自己的胃病,他的胃痛時,害怕聽到別的聲音。

 藥理:黃連可以治療多種疾病,在一些中醫處方中,黃連可以治療萎縮性胃炎和潰瘍性結腸炎。黃連,對因腸胃濕熱所致的腹瀉、痢疾、嘔吐等症,也有治療作用。經常胃脹的胃炎症狀,黃連恰可以治療。因黃連較苦,白糖有中和苦性的作用。而山楂片,則能起到健胃消食的作用。

 提示:胃脹,醫學認為是胃炎引起。此方適用於各種胃炎和胃炎引起的胃脹。

 293個豬肚子,3斤白糖,3斤老陳醋。將3個豬肚子切成塊,與陳醋、白糖放在罎子裡烀。胃炎患者,在7天內將3個豬肚子吃完。如不好,可再吃一服。獻方人用此方治好了親戚的胃炎、胃出血和胃痛病。

 藥理:中醫理論認為,自古以來,豬肚子就是一味補益脾胃的藥膳主食。《本草經疏》中說:豬肚子為補脾胃之要品,脾胃得補,則中氣益。

 提示:胃病患者服用此方,最好連湯都喝了。要買色澤正常、胃壁和胃的底部無血塊或無壞死的,不要買發紫、發黑或變質的豬肚。

 30、治療胃部泛酸水的 偏方:取一塊不老不嫩的仙人掌,大小適當即可,去刺、洗淨,黃斷面切成6片,每片不超過半釐米厚。放200毫升水,與切好的仙人掌一起煮,開鍋10分鐘即 可,第一次在早飯前2小時服下100毫升的仙人掌水後,吃一個松花蛋。餘下的水,晚飯前2小時服下,並連仙人掌一同吃掉後,吃一個松花蛋。

藥理:仙人掌的藥理作用涉及到抑菌、抗炎、免疫、降血糖、抗癌等範疇。而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部泛酸水等,均是因胃部炎症引起。所以,仙人掌治此病,有科學依據。

 松花蛋,在本方中有營養作用,對仙人掌治療胃病,有輔助功效。

 提示:仙人掌切片時,儘量切得薄一些。松花蛋不要放醋吃。   31、治胃潰瘍偏方:葷油、蜂蜜、香油,三種藥等量,一起放在鍋裡熬。熬開後,將其放在鋁制或鐵制的器皿中,每天早晨空腹吃一勺。獻方人稱,用不了一個月,胃潰瘍就會徹底治癒。

 藥理:蜂蜜,是非常好的保健食品,被稱為老人的牛奶。蜂蜜也有殺菌作用,可以消除炎症。香油,對胃賁門和胃黏膜,可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葷油,有解毒的作用,可清除胃潰瘍產生的毒素。

 提示:方中的藥熬好後, 不能用玻璃器皿盛放。因為這東西會很燙,容易把玻璃燙炸。放在容器內後,要多攪拌一會,使其充分融合。否則,香油和蜂蜜涼後會分層,達不到治療效果。另外,這個藥吃起來,味道不太好,有一股豬毛味,可用水沖服。使用此方時,不能吃生蔥,因為,生蔥與蜂蜜結合,會藥倒人。

 32、治胃酸過多:每天三餐前,空腹食用10—15粒生花生米,堅持使用2—3個星期左右,胃酸分泌會明顯減少。此方對胃炎和輕度胃潰瘍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33、治胃炎、胃潰瘍偏方:將胡蘿蔔洗淨榨成汁,用熱水溫一下,日喝3次,每次喝2.5兩,飯前喝。連喝15—20天,胃病就能好轉。同時,每天晚上睡覺前,捏雙手的合穀穴各200次,疏通胃經,只要堅持,胃病就能治好。

 34、黃芪30—60 克,蒲公英15—45克,生薑3片(乾薑5—10克),半夏10克,黃連10—15克,黃芩10—20克,黨參10—45克,甘草3—10克,大棗3—5 枚。加減變化:熱偏盛者加大蒲公英、黃芩、黃連用量;氣虛偏重者加大黃芪、黨參、甘草用量;氣虛寒盛者加乾薑、大黃芪、黨參用量。水煎服,日1劑,10天 為一療程。治療前後胃鏡檢查。

 35、治胃下垂方:取新鮮大蒜3頭,連皮一起用乾草燒焦,然後放到砂鍋中,加入一碗水燒開,再加入適量白糖,一起吃下。每天早飯前、晚睡前各吃一次,連吃7天即可。(乾草為曬乾的荒草)

 36、治胃病偏方:取7個生核桃仁研碎,與3個紅皮雞蛋混在一起,炒雞蛋吃。任何佐料都不放,油也不放,每天早晨空腹吃一次。此方通治各種胃病。

 37、治胃潰瘍、胃黏膜脫落偏方:大米、黑米、高粱米、小米、玉米麵。將五種米麵按11的比例,配在一起,然後,全部研成面。患者每天在碗裡放12勺此面,再放點兒紅糖,沖水喝。日1次,早晨空腹喝。喝上一個月就會見效,常喝還能養胃。

 藥理:常說粗糧養胃麵食養胃,這幾種米放在一起,還有生成胃黏膜的作用。

提示:紅糖的量,患者可依據個人口味,自行掌握。五種米研成面後,不用煮熟,直接生喝。

 38、治療胃痛:取鮮蘿蔔汁100毫升,調勻後用溫開水送服,日2次。

 39、吃艾蒿煮雞蛋治胃酸:80克艾蒿(幹品)、600克雞蛋,3大碗水,中火煮。待水剩一半時,把雞蛋剝掉皮再煮。至水快幹時關火,取出雞蛋。每天早飯前吃一、二個,視病情輕重,一般吃一至三付即治癒。

 40、治消化不良偏方:將雞盹皮4兩炒黃,研成粉。飯前,患者用白糖水沖服,日2次,一次2錢。兒童患者減半。將這4兩雞盹皮吃完後,即可治癒。在服此方期間,患者忌吃田螺。

 41、治陰虛型慢性胃炎偏方:丹參、百合、香附、白芍、蒲公英各15克,烏藥、陳皮、佛手、元胡各10克,砂仁(後下)5克,炒麥芽12克,沙參、玉竹、烏梅各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日1劑,5天為一個療程。

 42、治胃病偏方:白糖200克,山楂片100克,黃連50克,米醋適量。將前三種材料放在瓶子裡,用適量的米醋和水浸泡,高度沒過藥物即可。泡7天后,患者飯前服用,每天喝1—2兩。以上為一服藥。輕者一付見效,重者需再服一付。

 43、治胃病偏方(治各 種胃部炎症、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將一個豬肚洗淨,但不要破壞豬肚內部粘膜,因這層粘膜主管消化,有治病功效。將仙人掌去刺,洗淨切碎,塞到豬肚裡,將口系緊,上籠屜蒸熟,患者在一至兩天內吃完。獻方人稱,連吃兩個豬肚,胃炎、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全能治癒。  

腸炎偏方: 

1、治慢性腸炎:炒白芍20—30克,炒白術15克,陳皮6克,防風10克。水煎,日一劑,分兩次服。

 2、治療慢性結腸炎方: 將100克山楂片用鐵鍋炒焦,離火後,加入50毫升白酒攪勻,取出後放入砂鍋或藥罐中,加入一大碗涼水,用文火熬10分鐘左右(切記不要熬幹,每付藥只熬 一次)。湯汁熬至半碗時倒出,加入100克紅糖攪勻,稍涼服下。每天早飯前和晚飯前各服一次,10付即可治癒。

 3、治痢疾:敗醬草、馬鞭草各30克,木香9克,日一劑,水煎,分2次服,病重者,可日服2劑。

 4、治黴菌性腸炎:川木瓜、炒九香蟲、牛膝、生甘草各10克,白扁豆、姜半夏各20克,淮山藥、石榴皮、滑石各15克,水煎服,日一劑,10日為一個療程。

 5/A:將15克烏梅加水1500毫升煎至1000毫升水時,加入適量白糖。在一天之內全部喝下。每天一次,25天為一個療程。(見19914月《黑龍江中醫藥》雜誌)該方主治慢性結腸炎。對表現為腹痛、腹瀉、血便、臉暗體瘦、舌淡苔白的患者,都有效。

 B:紫皮蒜一頭:把一頭紫皮蒜放進密封容器內,用火燒成碳灰狀。將碳灰狀的紫皮蒜用開水泡服。日2次,早晚各一次,連續7天就會見效。

 C:馬齒莧鮮品200克,綠豆50克。將2種藥炒熟後,口服。

 6、治十二指腸潰瘍偏方:1片痢特靈、2片土黴素、3片複方胃友。連續吃21天,一日3次,飯後服用。服藥期間,忌煙酒。此方治好了獻方人8年的十二指腸潰瘍,他的一位朋友也是用此方治好了潰瘍。據獻方人講,此方是一位老中醫開的。

 藥理:近年醫學研究認為,十二指腸潰瘍的形成,與胃內螺旋桿菌感染有直接關係。痢特靈和土黴素均有抗幽門螺旋桿菌的作用。而複方胃友,本身就有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功能。

 提示:一般十二指腸潰瘍患者,胃部存在疾病,平時要食用清淡少鹽並易消化的食物,不宜喝濃茶,對含有酸性過多和辛辣的食物也不宜吃,要定時吃飯。

 7、治腹瀉偏方:取黃芪、烏梅各200克,加水煎煮之後去渣取汁,再將藥汁加熱濃縮,煮至黏稠時,加入紅糖50克,攪勻之後即可關火。此膏可放入冰箱冷藏,每天服2次,每次10克,溫開水沖服即可。

 8、治慢性腸炎偏方:蒼耳子30克,加水500毫升,浸泡1小時後,煎取藥液分早晚空腹服,服一個星期。

 9、治腹瀉偏方:(專治拉水不止)將柞樹或榆樹外面的老皮去掉,取其內部淡黃色的薄皮,剪成半寸寬、一寸長,10—15片。用1斤左右的水煮開10分鐘後,患者趁熱喝下。一般拉水不止者,用一到二次就見效。

藥理:柞樹的淡黃色內皮有收斂作用。也就是有把幹功效。所以,拉水者正適合此方。如果沒有柞樹,榆樹的內皮功效也是一樣的。

 提示:此方只適用于拉水。如果是細菌性腸炎或痢疾,不能用此方,一旦使用容易中毒。因為,此方可以收斂水分,卻不能殺毒。細菌性腸炎或痢疾用此方後,反而會加重病情

 10、治慢性腸炎頻繁:將一隻雞蛋清與半兩白酒混合,最好38度的白酒,患者每晚睡前服用,直至治好為止。    11、治結腸炎:山茶片75克,白酒75克,紅糖75克。山茶片切碎,用鐵鍋炒到冒煙,但不能糊。然後,倒入砂鍋裡,放入75克白酒,一小碗白開水,煮10分鐘後停火,倒入紅糖,攪拌後服用。這是一副的量,一天2服,連用714服,再服用健胃的藥。

 12/A:取魚腥草20克,加水煮沸,每日三餐前各喝一碗,可長期服用。另外,忌食寒涼、刺激性食物。效果好。

 B:將整頭大蒜埋在燒透的草灰中,使其熟透,每餐前吃一頭。也可將大蒜放在木炭上烤熟,連吃數日。

 13、治痢疾:荔枝殼15克,石榴皮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日2次。

 14、黃鱔治腹瀉:黃鱔150克,去內臟,切段,與大米50克加水燉粥,日服2次。

 15、治長期腹瀉偏方:把雞蛋殼洗淨,曬乾,炒黃,研成末。日2次,每日1小勺,溫水送服,直至吃好為止。

 藥理:雞蛋殼有營養胃腸的功效,對十二指腸潰瘍和胃痛、胃酸過多的患者有止痛、治酸的效果,還能消炎止痛,研成末外敷,有治療創傷和消炎的功效。

 16、治拉肚子方:將一個獨頭大蒜搗碎,扮到新煮的熱麵條裡,不放鹽等調味品,趁熱吃下,一般吃一次就好。

 17、治長期腹瀉方:3棵車前草洗淨,放在鍋里加水熬開後,將鍋拿起來晾一晾,然後再放在火上熬,熬開後再晾一晾,如此連續熬7個開。當水只剩下2大碗時,將水取出。分一到2次,將水喝掉。只需喝一次,長期腹瀉就能治癒。獻方人稱,車前草最好采立秋以後的藥效最好。

 18、慢性闌尾炎偏方:抓一把曬乾的苦麻菜煮水,煮開10分鐘,患者在患病的時候喝此水,日喝1—2碗,連喝5—6天,可適當放一點紅糖。一般,用一次就能治癒,如果不愈,下次犯病時再用一次,保准就能治好。

 

治便秘偏方: 

1、治便秘方:一瓶維生素B1、一盒槐角丸、一盒肝胃去痛片,每天按這3種藥的說明書服用,連用幾天就會好。

 2、治便秘方:炙甘草20克、淮小麥60克、白術30克、黃精20克、大棗15克。水煎服,每日早晚各服150毫升。服藥期間停服其它中、西藥。一個月為一療程。

3、治便血方:花椒若干,冬瓜皮少量。將花椒炒黃,與冬瓜皮共研末,日服3次,每次1—2克。

4、治便血:地錦草適量,曬乾研末。每次3克,開水送服。或鮮地錦草50克,鮮薑50克,共搗汁,米湯送服,日2次。

5、土豆澱粉、白糖、紅糖。如白痢(未便血),將3瓷勺土豆澱粉和1瓷勺白糖混在一起,用涼水沖,不能太稀也不能太幹,攪勻後,一口喝下;如果便血,將3勺土豆澱粉和1瓷勺紅糖混在一起,用涼水沖,不稀不幹,一口喝下。此方效果很好。

6、紅礬、巴豆、人血。取 高粱米粒大的紅礬一塊,半個巴豆,將二者研成末,取人血適量(一般一滴),將粉末與人血攪成糊狀,用膠布將糊狀物質貼在肚臍上,成年人貼10分鐘,最多不 能超過半小時;老人和小孩時間減半。(該方經一個小孩拉了近一個月血,很多醫院都束手無策,孩子骨瘦如柴,用此方不到10分鐘,就止住了便血)

7、治慢性闌尾炎偏方:大黃15克、丹皮15克、桃仁15克、冬瓜仁15克、芒硝10克、雙花20克、連翹15克、蒲公英20克、地丁15克、川楝子15克、敗醬草15克。

將上藥煎汁三次,水可適量。煎好後,將汁混合在一起,分2次服用。早晚各一次。胃好的飯前服用,胃不好的飯後服用。一般患者3服就會好。

 藥理:雙花、連翹、蒲公英,都有消炎作用。而芒硝,有瀉的功效,可排除腸道內的毒素。

 提示:闌尾炎分急、慢性兩種。急性闌尾炎,必須在發病後立即送到醫院治療,否則有生命危險。而慢性闌尾炎,一般隔一段時間愛犯一次,也有轉急性危險,患者要儘早治療。

 獻方人講,應用此方,如果拉肚子,屬正常情況。  

 

腦癌 -治療方法  

 1.中醫治療

中醫對腦瘤的治療,在古醫 藉中尚無專論,於20世紀70年代後有零星報導,對腦膜瘤、膠質瘤、顱咽管瘤、垂體腺瘤有一定效果,治則分為二類,一類主用化痰祛瘀軟堅消症之法,針對腦 瘤之病理,一類主用益氣滋陰扶正之法,照顧病人的正氣,兼用對症治療的藥物。目前主要使用於下列3種情況:一是作為手術、放療、化療後的輔助治療,主要是 恢復病人元氣,減少和防治放療、化療的不良反應;二是為不宜進行手術治療者,由於腦瘤進展延時已久,待明確診斷時已失去手術機會,或垂體腺瘤有一定手術難度,中藥作為主帥予以診治;三是對症處理,針對病人的主要症狀選方遭藥,從而緩解症狀。

    1)藥物治療

    1)痰濕內阻證。

    主證:頭痛昏暈,嘔吐痰涎,視物模糊,肢體麻木,痰多胸悶,舌強語蹇,或兼半身不遂,甚則神昏癲狂,舌苔黃膩,脈弦細或弦滑。

    治法:化濕祛痰,軟堅散結。

    方藥:昆藻二陳湯[《新中醫》1989;(5):40],昆布、海藻各18g,法半夏、茯苓、陳皮、夏枯草、天葵、括蔞仁各10g,砂仁、甘草各6g

    化痰息風基本方[《中醫雜誌》1988;(1):26]:半夏、南星、夏枯草、石菖蒲、僵蠶、生牡蠣、地龍、蜈蚣、豬茯苓、蟾酥、地鱉蟲、天龍。

    頭痛劇烈加川芎、全蠍粉;視物模糊加枸杞、菊花、決明子、青葙子;咳痰不爽加海浮石、海蛤殼、瓦楞子、貓爪草;偏癱加黃芪、赤芍、當歸;畏寒肢冷加附子、肉桂、炮薑、小茴香、吳茱萸;陽痿不舉加菟絲子、仙靈脾、仙茅;月經閉結加當歸、川芎、王不留行、穿山甲;夜寐不安加朱燈芯、遠志、朱砂;噁心嘔吐加木 香、竹茹、陳皮、九香蟲、旋複花;陰虛潮熱加北沙參、石斛、龜板、鱉甲、生地;脘悶納呆加陳皮、焦楂曲、薏苡仁、雞內金;形贏體虛加黃芪、太子參、當歸、生地、麥冬。

    分析:二陳湯為治痰之總劑,誠如朱丹溪曰:二陳湯,一身之痰都治管。再納昆布、海藻二味化痰散結、消瘤除病之劑,陡增其化痰祛濕之功。從藥理研究,昆布、海藻能使病態的組織崩潰和溶解,故用治腦瘤奏效。處方之中以半夏、南星燥濕化痰散結為君藥,兼治頭痛、眩暈,再伍以石菖蒲開竅辟濁,生牡蠣潛鎮散結, 均主治巔頂之患,再加上蟲類搜剔之藥,以掃顱內之穢濁痰結兼以熄風解痙。全方從風、熱、痰、瘀諸方全面顧及腦瘤的諸多症狀,且又隨症加味,以解其未盡之職,故治腦瘤取效,據文獻報導膠質瘤5年生存率達91.7%。       2)痰瘀交阻證。

    主證:頭痛昏脹,眩暈目脹,視覺障礙,步態不穩,嘔吐痰涎,肢體麻木,或見癱瘓,言語蹇塞,或見失語,神識欠清,舌苔薄膩,舌質紫暗,舌下青筋暴露,脈弦細或弦滑。

    方藥:通絡散結方[《浙江中醫學院學報》1984;(3):31],全蠍、蜈蚣、丹參、川芎、僵蠶、地龍、半夏、鉤藤、白術、天麻、天葵子、夏枯草、貝母、女貞子、枸杞子、雲霧草、分心木等。

    頭痛甚者加槁本、蔓荊子、白芷、菊花;嘔吐者加薑竹茹、姜半夏;視力障礙者加蕤仁、青葙子、密礞花、石決明、石斛夜光丸等;顱內壓增高,選加石楠葉、葶藶子、通草、葛根、桑白皮、車前草、川牛膝;便秘替加大黃蜃蟲丸或番瀉葉;多飲多尿選加生地、花粉、石斛、桑螵蛸、龜板、遠志等;多汁者加襦稻根、浮小麥、 碧桃幹、櫓豆衣等;氣血津液虧損者酌加太子參、炙黃芪、生熟地、黃精、玉竹、枸杞子、虎杖根、薏苡仁、赤豆等。

    分析:本方是在《醫學心悟》半夏天麻白術湯的基礎上加活血祛瘀、熄風止痙諸藥組成。《脾胃論》曰:足太陰痰厥頭痛,非半夏不能治。”“目艮黑頭旋,虛風 內作,非天麻不能除。再加白術可絕生痰之源;丹參、川芎為活血化瘀之要藥,丹參有一味丹參功同四物之稱,川芎又可上達巔頂,活血兼以行氣;全蠍、蜈蚣、僵蠶、鉤藤等為《證治準繩》撮風散之主藥,祛風止痙,解毒散結,合而化痰祛瘀,熄風解痙消瘤。再佐貝母、天葵子、夏枯草化痰軟堅散結,女貞、枸杞滋養肝 腎,生精填髓,又添民間治療腫瘤的雲霧草、分心木,兼顧證候及病理。

    3)肝膽實熱證。

    主證:頭脹頭痛,痛不可忍,煩躁易怒,面紅目赤,或睛突視昏,伴口昔咽幹,噁心嘔吐,舌紅苔黃,脈弦滑或弦數。

    治法:平肝瀉火,清熱解毒。

    方藥:龍膽瀉肝湯(《古今醫方集成》)加減,龍旭草10g,黃芩銫,梔子8g,澤瀉10g,木通6g,車前子10g,當歸10g,生地15g,甘草8g

    頭痛劇烈加槁本、蔓劑子;濕重加貝母、南星、半夏、昆布、海藻;血瘀加丹參、赤芍、桃仁;眩暈加珍珠母、生牡蠣、夏枯草;軟堅加天葵子、黃藥子、水紅花子等。

    分析:本方貌似為腦瘤的頭痛諸症所設,實則也是針對腦瘤的病機,中醫認為熱毒內蘊可形成腫瘤,因血遇火則凝,津液遇火則灼液成痰,氣血痰濁壅阻於腦,腦瘤遂成,本方以龍膽草、黃芩、梔子清瀉肝膽實熱;澤瀉、木通、車前子清利肝膽濕熱,使之從小便而出,以緩頭痛之勢,並消痰瘀生成之由,納當歸、地黃益陰養血 和肝,使瀉中有補,疏中有養,祛邪扶正兼顧。再隨證加味,更佐本方治療腦瘤之一臂之力。原方中有柴胡一味,古有柴胡劫肝陰之說,且柴胡有上行之勢,對 本病不利,故刪之。       4)肝風內動證。

    主證:抽搐震顫,神志朦朧,反應遲鈍,或昏迷不省人事,語蹇流涎,或牙關緊閉,視物不清,或視物模糊,或伴舌體喁斜,半身不遂,舌苔薄淨,舌質邊紅,脈弦細數。

    治法:鎮肝患風,滋陰涵木。

    方藥:羚羊鉤藤湯(《通俗傷寒論》)。

    羚羊角粉0.3g,鉤藤10g,桑葉6g,川貝母8g,竹茹12g,生地黃15g,菊花8g,白芍10g,茯神10g,甘草3g

    頭昏目眩可加牛膝、自蒺黎、天麻;震顫可加珍珠母、石決明、威靈仙;肝陰不足可加玄參、麥冬、石斛;心煩不寧可加遠志、棗仁、生牡蠣;痰多加半夏、陳膽星、莪術;神昏不清可加菖蒲、郁金或紫雪丹、安宮牛黃丸等。

    分析:本方以羚羊角、鉤藤熄風止痙為主藥,二藥均有明顯的解熱鎮痛、止痙、鎮靜作用。又取桑葉、菊花以協助清熱熄風明目,更緩病勢,再用自芍、生地滋養肝陰以柔肝舒筋,消其風熱之源,兼以貝母、竹茹清熱化痰、茯神寧心安神以解其痰濁迷蒙心竅之態,故對緩解顱內壓增高的症狀具有較好的效果。

    5)氣滯血瘀證。

    主證:頭痛腦脹,面色晦暗,視力減退,噯氣嘔惡,口幹唇青,胸悶氣短,舌質暗紫,邊有瘀斑,脈來細澀。

    治法:溫陽散寒,活血化瘀。

    方藥:麻黃附子細辛湯(《傷寒論》)加減。麻黃3g,附於3g,川芎15g,細辛3g,幹漆10g,五靈脂10g,當歸20g,丹參20g,蜈蚣5條,昆布10g,海藻10g,槁本30g,蔓荊子20g,白芥子15g

    分析:本方原為《傷寒論》治素體陽虛,外感風寒之證。今移用於治腦瘤氣滯血瘀證,乃是取本方麻黃、附子溫經散寒,細辛通陽利竅,以行氣活血為動力,既疏通血脈,以供腦之血液供奉,又軟堅以化有形之物以消瘤,且方中納入丹參、川芎、當歸活血之劑,幹漆、五靈脂破瘀之品,再佐以昆布、海藻、白芥子以化痰軟堅, 蜈蚣通絡搜剔消症,取槁本、蔓荊子以引諸藥上行頭目,以達病灶巢穴,合而消之,以消腦瘤。

    6)肝腎陰虛證。

    主證:頭暈頭痛,噁心嘔吐,兩目乾澀,煩躁易怒,神志蒙昧,甚則抽搐,舌紅苔少,脈細而弦。

    治法:滋陰潛陽,柔養肝腎。

    方藥:三甲複脈湯(《溫病條辨》)加減,鱉甲、牡蠣、龜板、生地、白芍、麥冬、阿膠、火麻仁、炙甘草、天竺黃、川貝、天麻、紫雪丹(沖)。

    頭痛劇烈者,先用西黃、紫雪丹沖服,再服上方;痰濁上攻者,用吳茱萸湯合小半夏加茯苓湯治療,症狀緩解後,用杞菊六味加高麗參、天麻、麥冬、石決明等調理。

    分析:本方原為治療溫病日久傷陰育陰潛陽之劑,用治腦瘤己呈陰虛腎水虧耗不能上濟心火之證,主用鱉甲、龜板、牡蠣三甲既育陰扶正,又潛陽以祛邪,從藥理分析龜板、鱉甲能抑制結締組織增生而可消結塊,牡蠣軟堅消瘤,均可針對腦瘤的病理,且生地、芍藥、麥冬滋陰填精補益腦髓,再助川貝、天竺黃化痰以達邪,天麻 鎮靜止痙以緩其症,若頭痛,痰濁尤甚者,則加西黃、紫雪丹及半夏加茯苓湯等以助之,以祈緩解症狀,然本證多見於腦瘤中晚期,故症緩之後尚需杞菊地黃湯等善後。   

    7)脾虛痰蘊證。

    主證:頭眩頭痛,嗜睡神疲,或神昏迷蒙,視物模糊,納少脘悶,口淡口膩,嘔惡時作,面色萎黃無華,或晦黯虛浮,便溏或粘,舌苔膩垢,脈沉濡滑。

    治法:益氣健脾,化痰軟堅。

    方藥:芪術雙苓湯[《中醫雜誌》1993;(2):121]。炙黃芪30g,自術10g,茯苓10g,土茯苓30g,制半夏10g,紫菀15g,昆布15g,海藻15g,夏枯草10g,車前草10g,海浮石30g,南沙參15g,川斷10g

    痰濁明顯,選加膽南星、遠志、菖蒲、牡蠣、山慈姑,全瓜蔞等,血瘀嚴重加當歸、川芎、丹參、自芷等,脾虛腎虧加黨參、桑寄生、仙靈脾等。同時每日釀用補中益氣丸,每次9g,每日3次;小金片,每次3片,每日3次。

    分析:本方以黃芪、白術扶正健脾為君藥,茯苓化痰利濕,土茯苓化濕熱解毒為輔藥扶正祛邪並舉,主用於腦瘤見陽虛體弱之症者,再以半夏、紫菀、車前化痰利水,昆布、海藻、夏枯草、海浮石軟堅消症,以解腦瘤之苦。然本證已是正虛見證為主,故需配用補中益氣丸以匡正,痰瘀諸症明顯者,分別加味以助本方化痰祛瘀 之力,並以小金片軟堅消瘤以祈藥到病除。

        2)針灸治療

    1)毫針療法。

    取穴:百會DU20、內關PC6、風池GB20、中脘RN12、足三裡ST36

    分析:百會DU20、風池GBz0是治療頭痛、頭風的要穴,內關PC8、中脘RN12、足三裡ST36是治療脾胃病止嘔的要穴。本組取穴是針對腦瘤之頭 痛、嘔吐兩大主症而設。據動物實驗,針刺風池、足三裡,對家兔實驗性腦震盪引起的顱內壓升高有下降作用。主治腦瘤伴有顱內壓增高症者。

    2)灸法。

    取穴:百會DU20、啞門DU15、太陽ExHN5、湧泉KI1

    作用:溫經止痛,活血通絡,補腎益腦。

    操作:取麝香、艾葉、一枝蒿、梅片等,共為極細末,均勻地調塗於錫紙上,使其產生熱能,然後迅速對準所選穴位,每穴35壯,隔日施灸1次。

    分析:本灸法可促使腦血管擴張,腦血流流量增加,腦血管彈性增強,從而改善大腦的生理功能。

    3)氣功療法

    以氣功冶法用治腫瘤,據研究,癌細胞以無氧代謝為基本方式,屬厭氧細胞。患者在空氣清新的環境中練功,大量吸入新鮮氧氣,就可抑制癌細胞的生長。通過練功吸氧,又可使血液中的環磷酸腺苷(cAMP)升高,pH值向偏堿轉化,從而改變了癌細胞偏酸性的代謝環境,起到控制和消滅癌細胞的作用。   

    郭林新氣功及氣功病灶功。

    練功要求:

    1)郭林新氣功的自然行功:早晨自然行功3045分鐘,休息15分鐘。升降開合8個,吐音功。特快功1520分鐘,休息15分鐘。中度快功1520分鐘,休息15分鐘。、二、三步點各1520分鐘,休息。下午加練自然行功、特快功、中快功。

    2)氣攻病灶功:在培養真氣成熟的基礎上,吸氣時意念真氣由丹田運於腦部病灶處,呼氣時將病氣由百會泄出,一吸一呼,周而復始,每次練3050分鐘左右,在休養期間每天練23次。在復工上班後,每天練1次以資鞏固。

    3)外氣組場治療及個別調理相結合:練功要求:由氣功醫師給病人發放外氣,同時根據不同病種、不同病變部位,局部發入外氣為個別調理。每次治療12小 時,一般1530次為1療程。治療前由氣功師帶領病人練功約30分鐘以調動患者的內因,使內因與外因相結合,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4)藥膳療法

    1)核桃枝煮雞蛋:核桃枝250g、雞蛋1只。將核桃枝雞蛋同煎煮,蛋熟後將蛋殼搗破,使湯汁進入蛋白,如同煮茶葉蛋一樣,服食雞蛋與湯汁,每日吃雞蛋23只,湯汁可續煮雞蛋,至無藥汁時棄之,需長期服用。

    分析:《本草便枝》曰:雞子黃外白,入心肺,寧神定魄,和合熟食,亦能補益脾胃。今合核桃汁,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故本藥膳方是以雞蛋固本扶正,以核桃枝祛邪托毒,治療腦瘤圭要適用於術後,對延緩腦瘤復發有效。

    2)魔芋湯:魔芋30g,蒼耳草、貫眾各30g,蒲黃根、七葉一枝花各15g。先煎魔芋2小時,再加入其他藥物煎湯,濾取清汁服用,每日1劑,20次為一療程。

    分析:魔芋具有化痰行瘀、解毒消腫作用,是治療腦部癌腫的單方。其所加諸藥清熱解毒,消腫活血,抗瘤抑瘤,更助魔芋治療腦瘤之效。

   2.中國朝醫治療

   朝醫對腦瘤的治療,一般而論腦瘤是歸屬於內形性瘤的範疇,又可分為可治和不可治二類,可治的就是早期發現,在二期以內的其基本治療原則是清熱解毒,根據人的體質和性情分別投藥。在二期以內的治療方劑有發汗湯、解毒湯、治熱導痰湯等。

    1)發汗湯:麻黃16g,桂皮12g,石膏16g,杏仁6g,甘草4g,生薑5片,蔥白1個。

    2)解毒湯:黃連、天花粉、葛根、熟地各8個,人參、五味子、桔梗、枳殼、川芎、白術、白芍、石膏、知母、貝母、甘草、澤瀉各4g,生薑3片。

    3)治熱導痰湯:知母4g,半夏銫,南星、桔皮、枳殼、赤茯苓、甘草、羌活、白術、遠志、石菖蒲、黃連、黃芩、乾薑、肉桂、雙花、竹茹各4g,生薑3片。民間治療濕疹偏方集錦  

濕疹可分為慢性濕疹、過敏濕疹等,除了常規藥物治療,生活中常見的芹菜,也是治療濕疹偏方。專家指出:芹菜屬涼性,有解毒作用,可做為輔助治療方法。另外,還有以下幾種飲食療法,以供參考。

1.食鹽6克,明礬15克,開水沖化洗患處。

2.紅棗10枚,扁豆30克,紅糖適量。將前2味加水煮爛熟,加人紅糖,服食。

3.綠豆粉加冰片少許,塗患處。每天12次,數次可愈。

4.赤小豆研成細粉狀,用雞蛋清調勻後搽患處,每日2次,連用3天。

5.黑豆油:黑豆油30毫升,黃蠟15克,共溶化成膏狀。每天2次,外用1周。

6.淮米:淮米微炒,研成細粉;滲出液多者,將藥粉直接撒上,日 3--5 次。滲液少者用香油調成糊狀外搽。

7.薏苡仁、粳米各30克,冰糖少量。將薏苡仁、粳米共煮成粥,再放入少量冰糖,作點心食用。

8.竹節菜(幹品30)50克,粳米100克。竹節菜加水煎湯,去渣後人粳米,再加水煮稀稠粥,每日早、晚各2次,溫熱頓服。

9.米仁赤豆湯:組成:米仁、赤豆各30克。制法:將米仁、赤豆加適量水煮爛,加適量糖,每日服二次,連服一個月。功用:清熱、利水、除濕、用於濕疹、皮膚過敏性瘙癢。

10.豆腐菊花羹:組成:豆腐100克,野菊花10克,蒲公英15克。制法:野菊花、蒲公英煎煮取汁約200毫升,加入豆腐,調味品同煮沸,用適量水澱粉勾芡、攪勻即成。功用:清熱解毒,用於濕疹、皮膚瘙癢及濕疹的恢復。

11.馬齒莧拌香乾:組成:馬齒莧(鮮品)250克,豆腐乾3塊。制法:馬齒莧洗淨,用沸水泡5分鐘,擠幹,用刀切成細末。豆腐乾切成小粒和馬齒莧拌勻加適量麻油,調味品即成。功用: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用於急性濕疹。

土豆治療濕疹偏方

近來,網上流傳土豆治療濕疹偏方,聽說鮮土豆泥能治濕疹,許多患者都躍躍欲試,想驗證下土豆治濕疹的療效,以解病患之癢。

據悉,土豆泥可用擦蔬菜餡的金屬擦子擦成,每次有半個土豆就足夠,土豆含水量很高。使用時,用化妝棉蘸著它塗擦患處,每日一次,每次2-4個小時,只要保持不讓水幹了就行。幾個月後,有的患者長期由於濕疹發病導致的皮膚色素沉著可逐漸退去。

另外,要保持皮膚清潔,也不能太乾燥,不要吃發物,如魚蝦海鮮類食品、香菜、辣椒等。記住,千萬要慎用皮炎平等激素藥,長期使用會導致皮膚變黑,更不要用手去撓。

濕疹偏方

同事患了濕疹,幾天就好了,我問他抹的什麼藥,他說:把一個土豆切開,用切面擦患處,一日3次,3天就治癒廠。 

蘋果胡蘿一煮水治小兒濕疹 

小孫子出生3個月時出濕 疹,用藥治療,開始還能緩解,後來反而加重。經親友傳授用蘋果和胡蘿一煮水,給孩子當果汁喝。20天后濕疹消失,又繼續喝了半個月,濕疹從未再發。後將此 法介紹給幾位朋友,他們家都有受濕疹折磨的幼兒,也都收到同樣良好的根治效果。方法是:將一個較小的蘋果和重量差不多的胡蘿蔔,不削皮,切成薄片,加水煮開,用小火保持沸騰610分鐘,倒出果汁,每次約200毫升或稍多,分2次給孩子喝。每日煮1次,連續飲用。如要增加甜度,可在煮時稍加冰糖。           
核桃皮汁可治濕疹

我患濕疹已五六年,部位在 襠內及陰囊處,刺癢難忍,影響睡眠,夏季尤重。吃藥、抹藥水效果都不好。回農村探親時聽老人說,核桃皮能殺菌。用一個大口罐頭瓶裝核桃皮(老一點的好)7-8個,泡60度白酒,酒以沒過核桃皮為限,泡一個星期即可。取一支新毛筆,塗患處,每天兩三次,堅持兩個月便治癒,至今未犯。治療期間,忌吃發性和刺激性食物。              

3年前我雙手患了嚴重的濕 疹,手指、手心、手背以至前臂處佈滿了小水瘡,流水、潰爛、奇癢。去過多家大醫院,光中藥就吃了100多副,雖有好轉,但不能治癒。凡海味都不能吃,吃一 點病情就加重。後經一位好友介紹吃香油炸蠍子(中藥店有售),一天吃六七個,吃了3天便明顯好轉,我又堅持吃了一個多月就全好了。現在可盡享魚蝦蟹的美味 了。          

 我患了濕疹癢得難受。有 人告我用馬齒莧治療。我試用了幾次,病情果然好轉,共堅持洗了20天,濕疹全好了。方法是把采來的馬齒莧覽洗淨,放在開水裡煮15分鐘,待涼後再洗患處,每天洗兩三次即可。也可把馬齒莧砸爛用湯擦患處,兩種方法並用效果更好。           

我雙手患濕疹十餘年,除手背外隨處可以開裂、皮膚增厚,用過許多種藥都治不好。日前見報載,杏子是皮膚用藥,可改善濕疹和曬斑。我試吃了兩三天,並將杏肉塗抹患處,兩手奇跡般恢復了正常。             

穀糠油治慢性濕疹 

我侄女四肢和前胸後背有多處皮膚增厚、粗糙,呈苔蘚樣變化,自覺瘙癢,經多家醫院治療無效。我從本草綱自上獲得了提取穀糠油治療多種皮膚病方法後,經試治,僅用一個月時間就治癒了長達6年之久的皮膚瘙癢症,現在皮膚完好如初。          

 醋熬皮膠治濕疹 

本人18歲那年,脖子上出了濕疹,奇癢難忍,曾注射青黴素無效。後一民間醫生告我一方法:用食用醋熬豬皮膠(酌加點水),待溫後攤在一塊乾淨布上,貼在患處,一次即愈。            

   從中藥店購苦參、蛇床子中藥各50克,混合後分成三等份。用一份在晚上煎湯,可直接放在臉盆中煎。煎好後,先採取坐姿用熱氣熏患部(防止水燙傷),待水不 燙時,再採取洗的辦法,要堅持洗10-20分鐘,然後擦乾。要連續洗5-7天(一副藥可洗三天)。筆者採用此方。治療後已有數月不再濕癢了。

將鮮香菜摘淨洗淨,擠出汁來抹在患處,可逐漸減輕小兒濕疹病情。 

 (1)濕熱證:多見於急 性濕疹。表現為皮膚發紅,出現丘疹,或小米粒狀紅疹,頂端起水泡,癢,抓破後流水,浸淫成片,可結痂,伴口幹少飲,小便色黃,苔黃膩,舌質紅,脈滑數。治宜清熱祛濕,可從下列方中選用:黃芩6-10克,黃柏10克,蒼術10克,苦參12克,車前草15克,豬苓10克,水煎服。土茯苓15-20克,苡米 30克,木通10克,蒲公英20克,甘草3克,水煎服。苦參50克,蛇床子30克,蒼耳子15克,水煎取藥液洗患處。黃連10克,黃岑10克,煆石膏 10克,煆甘石12克,冰片0.5克,共為細末混合備用。如皮膚糜爛流水則將藥末撒在患處,流水不多或沒破不流水時用香油調勻後外敷。鮮馬鞭草100 克,水煎取藥液,放冷後洗患處。鮮馬齒莧200克,水煎後取藥液,濕敷患處。對皮膚糜爛流黃水者用之。 

  (2)虛實夾雜證:多 為血虛脾弱與濕熱夾雜,見於慢性濕疹。本證表現為濕疹日久不愈,皮膚粗糙變厚,抓破可流黃水,患處皮膚色暗滯,身倦乏力,苔膩,舌質淡嫩且胖,脈緩。治宜健脾養血,兼以清利,可選用:白術10克,雲苓15克,當歸10克,丹參15克,白芍10克,生地15克,地膚子15克,苡米30克,水煎服。松香、 枯礬、雄黃、黃丹各等份,共研細末,過篩,將藥粉用麻油調勻,外敷於患處。   濕疹可分為手部濕疹、陰囊濕疹等,臨床結合中醫治療濕疹的偏方驗方,可增強療效。對於濕疹的治療,應按遵從皮膚科常規處理,切勿亂投藥。

1.鮮馬齒莧300克,加水半臉盆煮沸3分鐘,去渣,用藥水將新毛巾浸透,濕敷患處,日3次,每次40分鐘。

2.五倍子6克。將其炒黃研細末,撒於患處。

3.密佗僧、黃柏、甘草各10克,冰片2克,研細末,外敷患處。 

4.荊芥、防風、透骨草各30克,水煎後加醋250毫升泡洗,主治手部濕疹,對腳氣也有療效。 

5.大黃9克,清油適量。將大黃研細末,用清油調擦患處,本方適用於濕疹水泡期。

6.黃柏6克,丹皮炭、陳皮炭各3克,冰片15克,蛋黃,油適量。前4味藥研細末,用蛋黃油調成糊狀,塗患處,每日3次。

7.生黃柏、大棗炭各等份:將大棗炒成炭同生黃柏共研成細粉,香油調勻塗局部。如滲出液多亦可撒乾粉,每日2--3 次。

8、古方中有一條是用蜈蚣治療濕疹,它的原理是以毒攻毒。蜈蚣三條,豬膽汁少許。將蜈蚣烘乾,碾成粉末,用豬膽汁調均,敷到患處。

9.水蛇1-2條,蟾蜍2-4只,粳米適量。剝去蟾蜍外皮,去掉頭、爪、內臟,洗淨後切小塊,剝去水蛇皮,去掉內臟,放人開水中煮熟,拆肉去骨,再人蟾蜍肉一起放人鍋內,加粳米(或糯米)水煮粥,調味食。

10.烏梢蛇1條,豬脂、鹽、薑少許。將蛇切片煮湯,加豬脂、鹽、薑少許調味,飲湯吃肉。本方祛風、除濕、解毒,適用於濕疹及風濕痹痛症。

11.吳萸螵硫散:吳茱萸30克,海螵蛸24克,硫黃9克,冰片3克;上藥共為細末,濕重流水者用藥面撒患處,濕輕流水不重者,用麻油和藥抹患處,每日2次。

12、鮮地丁適量:搗成膏狀,外敷患處。也可用幹地丁文火炒黃,研細面撒患處。3天換藥1次。

13、魚腥草治陰囊濕疹:先將水一斤燒開,再放入鮮魚腥草100克(乾草減半),煎35分鐘。冷卻後,用紗布蘸藥液洗患處,每日12次,可根據病症連續洗710天。一般經治療後,可見局部乾燥,滲出液停止或減輕,瘙癢日漸消失。

14.苦參煎水:湖北來杭州打工的徐勇搬出了他姥爺的方法,到藥店裡買些苦參煎水洗澡,洗幾次就好了。只要幾塊錢就能治好。

15.蘆根魚腥草飲:組成:鮮蘆根100克,魚腥草15克。制法:鮮蘆根洗淨切段,與魚腥草同煮取汁250毫升,加糖適量,分二次服完。也可將煮汁直接蘸洗患處。功用:清熱解毒,排膿。抗濕疹感染,適於濕疹感染病患。

16.中醫介紹給大家一個偏方,就是敷用青黛粉治療濕疹,不過最好同時用中藥內服調理,這樣內外夾攻,會事半功倍!青黛粉適量,純芝麻油。每晚臨睡前塗抹一次,直到痊癒,如患處出水,可敷上滑石膏。青黛粉和滑石粉在一般大型中藥店都可以買到。

以上治療濕疹的偏方,療效方面並不確切,勸告大家要先去正規醫院諮詢一下中醫,看自己是否適合此偏方,千萬不可擅自使用。

某男頸部慢性濕疹,奇癢難忍,曾注射青黴素無效。後有民間醫生告知一治療濕疹偏方:用食用醋熬豬皮膠(酌加點水),待溫後攤在一塊乾淨布上,貼在患處,一次即愈。另收集治療濕疹的偏方如下:

每天洗一次,一劑用3天,用三劑洗九天根除濕疹。

1、說是山西產醋的廠子得 感冒和皮膚病的人極少,於是我就每天堅持用熱水洗腳,洗腳前在腳盆裡面滴上一小勺子醋(勺子就是用來喂小孩子飯菜的那種),然後再放熱水到盆子裡面。對於醋的牌子,我也沒管是那個廠子出的,反正便宜的就行。我最便宜的買的是2快多的我們岳陽本地出的白醋,有時也買山西或者江蘇出的其他牌子的醋,一瓶子醋可以用幾個月,堅持了不知多長時間,後來濕疹就沒有了,到現在反正有幾年了。   

2三豆粥治濕疹

我是2003年不知道什麼 原因得了濕疹,看過中醫、西醫、專家門診,做過檢查,吃過藥打過針,這麼多年來試過了各種辦法,但總是會復發,這裡好了又轉移到那裡,時輕時重,重不間斷,我幾乎已經失去了信心,以為濕疹會長伴我一生。在本吧看到關於醋蛋治濕疹的貼子後我又看到了一絲曙光。我馬上行動,喝了兩個月的醋蛋,可是又讓我失望 了,一樣無濟於事。又看到了每天早上喝三豆粥(赤小豆、薏米、扁豆),一查發現小豆、薏米和扁豆都是健脾去濕的,我想應該有用,在煮的時候赤小豆、薏米、扁豆我是按照421的比例配置。由於病實在太嚴重,患處開始滲水,我就用複方醋酸氟輕鬆酊搽患處。我聽說郫縣豆瓣也是健脾胃的,所以每次做菜的時候我都會放點進去。一個月後,奇跡發生了,濕疹逐漸好轉,到現在幾乎都好了,全身都不癢了,皮膚重未感覺如此清爽,而且沒有在別處復發,不像以前會轉移。

 經過這麼多年對抗濕疹的 經歷,我覺得自己已經成名醫了,給大家總結一些經驗:1.要有決心,濕疹不是不可治好的,只要有決心就能戰勝它;2.要有恒心,得濕疹不是一兩天的事,所以要想治癒也不是一兩天的事,必須做好長期抗戰的準備,任何想一兩周、一兩個月內治好濕疹都是不現實的;3.任何由外而治的方法都是徒勞的,濕疹是由內而發,必須把體內的濕度排出來才能徹底根治;4.不要去醫院,不要相信醫生,現在的醫生幾乎都動機不純。

3、我有一能徹底根治濕疹且沒有副作用的秘方,和大家共用,希望大家能徹底治癒濕疹,免除痛苦。

秘方如下:取童子尿,放入 罐中(我放的是裝午餐肉的那種鐵罐,但既然是祖傳的,我想瓦罐會更好)加熱至沸騰,待冷卻到可以接受的溫熱狀態用棉簽蘸取塗患處即可。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趁熱的時候用,不要等到冷了再用。另外每次都要取新的尿液加熱再用,不是說燒一次就可以一直用。我用了大概兩三次就好了,具體次數記不得了,那時我還年 少。

該方沒有副作用,同樣適用于孕婦及嬰兒(其實,對男嬰來說,更簡單了,直接取他的尿就可以)。

擦完後不要用水沖洗,等自然晾乾即可。

對於童子尿治病的原理李時 珍在《本草綱目》中曰:尿,從屍從水,會意也。方家謂之輪回酒、還元湯,隱語也。意思是小兒為純陽之體,代表著無限生命力的陽氣、元氣充滿全身,尿液 是腎中陽氣溫煦產生的,雖然已屬代謝物,但仍然保留著真元之氣。不過古人並不是任意使用童尿,還是很有講究的,如童尿用12歲以下的童子;童子要忌食五辛 熱物;男用童女便;女用童男便,童尿斬頭去尾等。

得濕疹的朋友可嘗試以薏米紅豆粥作飲食上調理,同時以土豆片或土豆泥敷患處。粥可日食數次,泥可日敷三次,如此堅持下來,約三個月可痊癒。

4、將洗淨的雞蛋放入 200毫升米醋中(超市有米醋,甚至有專門的浸蛋米醋賣的)密封浸泡(夏天需要放在冰箱裡)48小時後,彈殼會變軟,用筷子將彈殼挑出來,將容器中的蛋和 醋充分攪拌均勻,再放置4小時以後就可以服用了。每天早上空腹和晚上睡前各一次,取一勺醋蛋,加適量蜂蜜用溫水沖服。

本人是從朋友那裡的來的偏方,朋友也是用醋蛋治好了濕疹,我服用兩個月後已經完全好了。在此分享給廣大被濕疹困擾的朋友!網上搜一下醋蛋,可以找到很多資料!

需要注意的是: 治療期間,不能喝酒、忌辣、忌魚蝦等食物。  而且,在治療初期,可能會有一段時間出現加重狀況,這是正常的,過了這段時間,就會有明顯效果。

醋蛋治病,已在民間廣為流傳,其醫療效果,一經採用,莫不交口稱讚。有關具體配方與服用方法,一些醋蛋專著介紹,不盡相同。我們地區比較普遍採用的,是按黃刃石編廣西民族出版社19913月二版《醋蛋神功》介紹的方法進行。現簡要介紹如下:

醋蛋的製作:用9度米醋 (即醋酸含量9/100180毫升,裝入底徑5釐米大口杯中,然後將雞蛋浸入醋中,浸泡36-48小時後(紅皮蛋時間稍長),蛋殼即全被軟化,雞蛋也會 脹大,僅剩一層薄皮包著蛋清與黃,用筷子將蛋皮捅破,與米醋調勻,即成醋蛋,為一個成年人5-7天的服用量。

製作的注意事項:選購優 質米醋是關鍵的一環。含醋酸9度米醋,據瞭解有:哈爾濱制醋一、二廠,廣東的白醋王,正宗山西老陳醋。其它含醋酸5-6度的有:山西陳醋、北京食 醋、上海香醋、上海米醋、四川保寧醋。凡浸泡48小時或稍長一點時間,能使蛋殼化解的米醋都可以採用;最好採用養有公雞的有性新鮮雞蛋;浸泡前,要將 蛋殼洗刷乾淨,如用酒精等消毒;每次浸泡雞蛋一個,每隔幾天再浸泡一個,以保持服用的連續性。

醋蛋的服用:每天清晨空腹 飲服。如按6天(6次)服完一個醋蛋是每晨用醋蛋液2湯匙(陶瓷湯匙),兌體質蜂蜜1.5-2湯匙,再兌溫開水4-5湯匙,調勻後一次服完。據《老年報》 回饋資訊說明,老弱婦孺都可以飲服,無副作用。個別人初服不適時,可以先淡(多兌水減輕酸度)後濃或減少用量。由於醋蛋的品質和製作好壞,以及每個人吸收能力的差異,因此顯示的療效快慢不一,有的人服作醋蛋23個已有效應,有的則需吃89個甚至更多才見效果。如遇較長服用仍不適者,則不應勉強。

保健與醫療作用:醋蛋液提 供的營養物質,有助於機體內的細胞再生、分裂、軟化血管,增進血液迴圈,有利於體內基礎代謝和物質代謝的正常運行,增強免疫力和抗體效應。它的重要作用是扶正固體,增強體質,有利於抗病,因而無形顯示出保健與治病作用。可以認為醋蛋液是減緩衰老,延年益壽的保健飲料。在醫療作用上具有:供營養,助消化,促 吸收,清熱解毒,活血化淤,化痰祛濕,舒筋活絡,殺菌等。

根據服用後的資訊回饋,其醫療作用,可以預防癌變,防治高血脂症,降低高血壓,防治動脈硬化和動脈粥樣硬化,以及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塞、腦血栓、腦出血、癱瘓、糖尿病、肝臟疾病、膽囊炎、膽結石等內外科疾病70多種。甚至對於一些難治的頑疾,也產生較好的療效。 治療濕疹的偏方

1 黃連蜂巢治療濕疹

【配 方】川黃連,蜂巢,凡士林。

【制用法】將黃連研極細;蜂巢研末,再加凡士林,文火溶化,攪拌成油膏,先用2%溫鹽水洗淨患處,後塗油膏。注意不可用熱水燙,越燙越壞。

【功 效】散風祛濕。治療濕疹。

2 綠豆粉香油治濕疹流水

【配 方】綠豆粉、香油各適量。

【制用法】將綠豆粉炒成黃色,晾涼,用香油調勻,敷患處。

【功 效】清熱,祛濕。用治濕疹流黃水。

3 青魚膽汁治皮膚濕疹

【配 方】青魚膽、黃柏等份。

【制用法】將青魚膽剪破,取膽汁,與黃柏粉末調勻,曬乾研細。用紗布包裹敷於患處。

【功 效】清熱解毒。用治皮膚濕疹久治不愈者。

4 車前草治濕疹

【配 方】車前草,龍膽草,羊蹄,烏蘞莓,黃柏,地膚子,明礬,野菊花。

【制用法】碎成粗末,煎水洗患處,12次。

【功 效】清熱燥濕,殺蟲止癢。用治急性肛門濕疹。

5 蟬衣治濕疹

【配 方】蟬衣,苦參,土茯苓,生苡仁,白蒺藜,地膚子,白鮮皮,焦山梔,生甘草,蒼術。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 效】清熱解毒,祛風化濕。用治小兒急性濕疹。

6 地榆馬齒莧治療嬰兒濕疹

【配 方】生地榆、馬齒莧各。

【制用法】水煎200毫升,用紗布取液於患部濕敷。幹後再行浸藥,每天敷36次。

【功 效】治療嬰兒濕疹,用於滲出液多的患兒。

濕疹是一種容易反復發作的疾病,在治療時一定要選擇合理的治療藥物雖然使用偏方治療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偏方治療濕疹不安全,會有副作用,對於本身體質不好的患者還存在一定的危險性,所以患者在治療的時候一定要謹慎用藥。

無花果治療濕疹

你可以使用我這個偏方,有了這個偏方濕疹不再可怕!只要是濕疹,保證效果非常好!

方法是將《無花果》的鮮樹 枝(冬天用活樹枝)剁片水煮後留水去枝,用一塊小毛巾蘸煮後的水(水要多煮一些時間,以把樹枝內的成分煮出來,煮完的和發酵的水可以反復用)敷在患處數分鐘,每天可不計次數(實際上你只要是濕疹,一次就可以止癢,嚴重的塗抹三天五六次也可以保你三年不復發),此方非常靈驗,沒有任何副作用,不用忌什麼口, 也不會產生耐藥性,奇效。需要注意的是,濕疹非常頑固,復發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即使症狀消失,還得堅持使用半個月,以鞏固治療效果。不過,復發時你只要用此方,一次塗抹立刻見效。 這個偏方你可以一天使用N次,三五天就可以完全止癢,至少保你三年不復發。基本不用花錢,小偏方治大病。那些激素類的藥不要再使用了(包括999皮炎 平),從根本上不解決問題,反而會加重病情。    

濕疹偏方1黃連蜂巢治濕疹流水

【配 方】川黃連6克,蜂巢3個,凡士林80克。

【制用法】將黃連研極細;蜂巢研末,再加凡士林,文火溶化,攪拌成油膏,先用2%溫鹽水洗淨患處,後塗油膏。注意不可用熱水燙,越燙越壞。

【功 效】散風祛濕。治療濕疹。

濕疹偏方2綠豆粉香油治濕疹流水

【配 方】綠豆粉、香油各適量。

【制用法】將綠豆粉炒成黃色,晾涼,用香油調勻,敷患處。

【功 效】清熱,祛濕。用治濕疹流黃水。

濕疹偏方3 青魚膽汁治皮膚濕疹

【配 方】青魚膽、黃柏等份。

【制用法】將青魚膽剪破,取膽汁,與黃柏粉末調勻,曬乾研細。用紗布包裹敷於患處。

【功 效】清熱解毒。用治皮膚濕疹久治不愈者。

濕疹偏方4 車前草治濕疹

【配方】車前草15克,龍膽草9克,羊蹄9克,烏蘞莓9克,黃柏6克,地膚子12克,明礬6克,野菊花9克。

【制用法】碎成粗末,煎水洗患處,12次。

【功 效】清熱燥濕,殺蟲止癢。用治急性肛門濕疹。

濕疹偏方5 蟬衣治濕疹

【配方】蟬衣5克,苦參1O克,土茯苓15克,生苡仁10克,白蒺藜10克,地膚子10克,白鮮皮10克,焦山梔10克,生甘草5克,蒼術10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 效】清熱解毒,祛風化濕。用治小兒急性濕疹。

濕疹偏方6 地榆馬齒莧治療嬰兒濕疹

【配方】生地榆、馬齒莧各10克。

【制用法】水煎200毫升,用紗布取液於患部濕敷。幹後再行浸藥,每天敷36次。

【功 效】治療嬰兒濕疹,用於滲出液多的患兒。

【原料】綠豆30克,百合30克,苡仁15克,芡實15克,淮山藥15克,冰糖適量。

【制用法】將綠豆、百合、苡仁、芡實、淮山藥一起下鍋,加水適量,爛熟後,加冰糖即成。每日分2次服完,連服數日。

【功 效】清熱解毒,健脾除濕。適用于脾虛濕盛型濕疹,皮損不紅,滲出較多,瘙癢不劇,口淡,舌苔膩者。

濕疹偏方7 蘿蔔藕汁飲治濕疹

【原料】鮮藕100克,白蘿蔔100克,蜂蜜30克。

【制用法】將鮮藕、白蘿蔔洗淨切碎,放人榨汁機中榨汁,過濾後在汁中調入蜂蜜即可飲用。每日2次,隨飲隨榨。

【功 效】涼血止血,潤腸養肺。慢性濕疹偏方適用於血虛風燥型濕疹,皮損肥厚,伴有抓痕血痂者。

濕疹偏方8蓮花粥治濕疹

【原料】初開蓮花5朵,糯米80克,冰糖適量。

【制用法】將蓮花用清涼水洗淨,掰成單片;糯米淘洗乾淨;冰糖用溫水化開。鍋上火,加水,放入糯米煮粥,煮至粥快熟時,放人蓮花及冰糖,再煮片刻,即成。

【功 效】活血止血、祛濕消風。適用于濕熱俱盛型濕疹。

濕疹偏方9 玉米須蓮子羹治濕疹

【原料】蓮子50克(去心),玉米須10克,冰糖15克。

【制用法】先煮玉米須20分鐘後撈出,納入蓮子、冰糖後,微火燉成羹即可。

【功 效】清熱利尿,除濕健脾。適用于濕熱並盛型濕疹。

【附 注】蓮子性味甘平,健脾安神,除濕益胃;玉米須甘平,清熱除濕,利水消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糖尿病特效方
治療腳氣脫皮的偏方
常见病小偏方2
搜集的超适用秘方妙方大全 2
201個實用小方子,太珍貴了!救人無數,建議收藏(一) | 天天要聞
脂溢性脱发偏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