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歸入小腸經的辛味中藥列表

歸入小腸經的辛味中藥列表


  • 半邊蓮(細米草、急解索、半邊花、蛇脷草[廣東]、長蟲草[河南]、蛇利草、蛇舌草、魚尾花、半邊菊、半邊旗、奶兒草、箭豆草、順風旗、單片芽、小蓮花草、綿蜂草、吹血草、腹水草、疳積草、白臘滑草、金菊草、金雞舌、片花蓮、偏蓮、瓜仁草、蛇啄草、長蟲草)
    味性:辛,平。歸經:歸心;肺;小腸經。利尿消腫,清熱解毒。用於大腹水腫,面足浮腫,癰腫疔瘡,蛇蟲咬傷;晚期血吸蟲病腹水。
  • 大腹皮(檳榔皮、大腹毛、茯毛、檳榔衣、大腹絨、檳榔殼大腹毛)
    味性:辛,微溫。歸經:入脾、胃、大小腸經。下氣寬中,行水。治脘腹痞脹,腳氣,水腫。
  • 釣樟根皮(光狗棍根皮、土官桂、綠葉甘姜、光腳棍、山竹子、干橿木)
    味性:辛;溫。歸經:心;小腸;大腸經。治奔豚,腳氣,水腫,疥癬,創傷出血。
  • 甘肅棘豆(色舍兒)
    味性:微辛;溫。歸經:心;肺;小腸經。解毒醫瘡,止血利尿。治各種內出血。
  • 化金丹(四棱豬屎豆、大響鈴果、大馬響鈴、馬響鈴、大響鈴草)
    味性:辛、澀,溫。歸經:胃;大腸;小腸經。清熱解毒,利濕通淋,行氣止痛。主濕熱黃疸,熱淋,膀胱結石,腹痛,痞塊不消
  • 黃花母(大地丁草、拔膿消、黃花猛、膿見愁、地膏藥、金盞花、單枝落地、生扯隴、黃花稔、黃花霧、黃花草、小柴胡、黃花谷拔、膠粘根、千斤遂、黃花仔、乏力草、小本黃花草、細迷馬樁棵、黃花地挑花、黃金樹、吸血草、生扯攏、疔瘡藥、梅肉草、硬枝黃花仔、黃仔草、賜米草、大號嗽血仔草、鬼柳根、樹仔草、黃花古粥、麻筆、塘羅達、裂葉雪麻頭、坡麻)
    味性:甘辛,涼。歸經:心;肝;肺;大腸;小腸經。清熱利濕,活血排膿。治流感,感冒,扁桃體炎,痢疾,腸炎,黃疸,痔血,吐血,癰疽疔瘡。
  • 了哥王(地棉根、山雁皮、埔銀、指皮麻、九信草、石棉皮、雀仔麻、山埔侖、狗信藥、消山藥、桐皮子、大黃頭樹、九信菜、雞子麻、山黃皮、雞杧頭、南嶺蕘花、蒲侖、地棉麻樹、了哥麻、鋪銀草、雀幾麻、雞兒苦晚、鐵烏散、山石榴、千年矮、烏子麻、地巴麻、山棉皮、火索木、毒魚藤、曝牙郎、熟薯、假黃皮、山六麻、山豆了、九信藥、雞仔麻、鳥子麻、山麻皮、雀兒麻、地棉、鐵骨傘、山絡麻、石穀皮、紅燈籠)
    味性:苦辛,寒。歸經:心;肺;小腸經。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止痛。治瘰癧,癰腫,風濕痛,百日咳,跌打損傷。
  • 芒消(盆消、芒硝、馬牙消、英消)
    味性:辛苦咸;寒。歸經:胃;肺;脾;腎;小腸;三焦;大腸經。軟堅瀉下;清熱除濕;破血通經;消腫療瘡。主實熱積滯;腹脹便秘;停痰積聚;目赤障翳;丹毒;癰腫
  • 木麻黃(木賊葉木麻黃、木賊麻黃)
    味性:微苦;辛;性溫。歸經:肺;大腸;小腸經。宣肺止咳,行氣止痛,溫中止瀉,利濕。主感冒發熱;咳嗽;疝氣;腹痛;泄瀉;痢疾;小便不利;腳氣腫毒。
  • 南藤(丁父、丁公寄、丁公藤、石南藤、搜山虎、風藤、藍藤、巴岩香、三角楓、石蔞藤、細葉青竹蛇)
    味性:辛,溫。歸經:肝;脾;小腸經。祛風濕,通經絡,強腰腳,止痛。治風寒濕痹,筋骨疼痛,腰痛,手術後疼痛。
  • 腎蕨(圓羊齒、蜈蚣草、篦子草、石黃皮、天鵝抱蛋、石蛋果、蛇蛋參、鳳凰蛋、獁騮卵、鳳凰草、圓蕨、蜈蚣蕨、水檳榔、冰果草、梳篦草、飛天蜈蚣、金雞孵蛋、神仙對坐草、石上丸、鳳凰蕨、何汗蕨、金雞尾、夭鵝抱蛋、蕨薯、落地珍珠、馬騮卵、涼水時、麻雀蛋、鳳凰卵、石窩蛋、貓蛋果、雉雞蛋、圓牙齒、芒蛋、狗睾丸、雉雞尾、烏腳蕨、狗核蓮)
    味性:苦辛,平。歸經:肝;腎;胃;小腸經。清熱,利濕,消腫,解毒。治黃疸,淋濁,小便澀痛,痢疾,疝氣,乳癰,瘰癧,燙傷,刀傷。
  • 水細辛(土癩蜘蛛香、毛細辛、石南七細辛、南坪細辛、苕葉細宰)
    味性:辛;溫。歸經:肺;心;小腸;腎;胃經。發散風寒;溫肺化飲;理氣止痛。主風寒頭痛;齒痛;風濕痹痛;痰飲喘咳;脘腹氣滯脹痛
  • 土細辛(馬辛、馬細辛、馬蹄細辛、馬蹄香、水馬蹄、杜細辛)
    味性:辛;溫。歸經:心;肺;肝;腎;小腸經。祛風散寒;止痛;溫肺化飲;。主風寒感冒;頭痛;牙痛;風濕痹痛;痰飲喘咳
  • 蟋蟀(蛐蛐、夜鳴蟲、將軍蟲、秋蟲、鬥雞、蛬、蜻蛚、蚟孫、促織、吟蛩、將軍、叫雞、唧唧、屈屈、蛆蛆)
    味性:辛、咸,溫。歸經:膀胱;小腸經。利尿消腫。主癃閉;水腫;腹水;小兒遺尿
  • 小麥苗
    味性:辛,寒。歸經:入手少陰、太陽經氣分。除煩熱,療黃疸,解酒毒。
  • 星毛羊奶子(星毛胡頹子、牛奶、馬奶)
    味性:味辛;苦;性涼。歸經:肝;大腸;小腸經。散瘀止痛;清熱利濕。主跌打腫痛;痢疾
  • 郁李仁(小李仁、大李仁、郁子、郁里仁、李仁肉、郁李、英梅、爵李、白棣、雀李、車下李、山李、爵梅、樣藜、千金藤、秧李、穿心梅、側李、歐李、酸丁、烏拉柰、歐梨)
    味性:辛苦甘,平。歸經:入脾、大小腸經。潤燥滑腸;下氣利水。主大腸氣滯;燥澀不通;小便不利;大腹水腫;四肢浮腫;腳氣
  • 澤漆(五朵雲、貓眼草、五鳳草、燈台草、倒毒傘、爛腸草、綠葉綠花草、五點草、桼莖、貓兒眼睛草、五鳳靈枝、涼傘草、五盞燈、白種乳草、五燈頭草、乳漿草、腫手棵、馬虎眼、一把傘、乳草、龍虎草、鐵骨傘、漆莖、五風靈枝、五風草、九頭獅子草、癬草)
    味性:辛苦,涼。歸經:入大、小腸,脾。行水消腫;化痰止咳;解毒殺蟲。主治水氣腫滿;痰飲喘咳瘧疾;菌痢;瘰癧;結核性瘺管;骨髓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藥絕學:中藥分類一覽表,太難得了!(必須收藏)
《常用中药别名大全一览表》
中草药新歌诀
中草药现代药理汇集(6)
古今中草药别名大全
[心]老中医花40年总结出来的中药歌诀,值得珍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