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肺癌的治法

1治肺……用【周榮、中府、雲門列缺,★經渠,★太淵,魚際(治肺癌的主穴)

呼吸困難----1.中府、雲門。 2.人中(水溝)--急救用。

肺積水(胸腔積液胸水)---調''手少陽三焦經''

◎腹泄不止(1週以上):列缺,經渠魚際

2)後腦部…………要穴【★。其次是玉枕、腦戶風池、完骨玉柱。(避免陷入昏迷)。頭皮痛壓痛點。

2.1救危、昏迷、休克……………急救用人中穴

2.2)頸部像扭到,……………解後腦危機,用玉柱、大杼ㄓㄨˋ、風門、肺俞、委中、【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陰(膀胱經是排毒的通道)。

2.3)脊椎旁痛………按壓痛點「阿是穴」。

3)腎-出現腰痛四肢逆冷(手冷腳冷)、水腫……

四肢逆冷(手腳冷)、腰痛、水腫:★然谷→★太溪→大鍾→水泉→照海→復溜。

……腰痛→再加築賓(心痛也可用築賓)

長期服用西藥(消炎葯、抗生素、止痛葯…),須按「築賓」解毒。

 幽門→步廊→神封→靈墟→神藏→彧中(彧ˋ)→俞府(胸水、肺積水、心包積水,腎主水-積水的氣化排除,避免中陽火衰。這七個穴,在對治肺癌上,扮演極重要角色。另外,還須按手少陽三焦經的穴位。

幽門穴到步廊穴這一段,是由下而上通過肝臟、橫隔膜,而進入肺中(步廊、神封、靈墟、神藏、彧中、俞府)

(腰為腎之府,腎主骨、腎主髮、腎主水、腎主大小便。)

3.1)腎-骨頭痛………太溪、築賓、大杼ㄓㄨˋ

4)肝…避免肺金剋肝木(大腸也屬金),轉移肝,常常按壓肝經穴位,可避免轉移肝。若發現嘴唇內破皮疼痛、或視力減退、視力模糊,是肝經阻塞現象。)……用大敦、行間、太沖、中封、章門肝解毒

章門穴位置須按準確,效果才明顯。

若左胸下痛、右胸下痛:章門、期門



2015-05-29補充】

陰實證,陽不足,需用灸法。可用吹風機吹熱風,很方便。

 肝癌(轉移肝)----用吹風機熱風吹【大敦,行間,太衝】

(飯後需2小時,避免影響消化

脾經的【大都,太白,公孫】也可吹一吹。

大腸經就吹【合谷,陽溪,曲池】。(肝通大腸)

心經、心包經就吹【靈道,通里,陰郄,神門。間使,內關,大陵】

小腸經就吹【后溪,腕骨,陽谷,養老】


2015-8-23補充】

肺經熱風【中府、雲門、尺澤】

(魚際、天府,禁灸,勿吹)

膽經積水,按壓足竅陰

膀胱經積水,按壓【委中、至】,

胃經積水,按壓【厲兌】。


5心包積液、胸腔積液(肺積水、胸水……用神門、大陵。+手少陽三焦經:關沖、液門、中渚、陽池、外關…天井……(最好三焦經穴位全部都按)

五臟虛寒,加強血液循環………用(心包經)膻中、大陵、勞宮。(咳血、嘔血~大陵穴)

6)脫陽、真氣不足……用(任脈)(氣海)

7)食無味……………中脘、章門解谿、大都。

8稠黏白痰、黏口(脾是生痰之源,肺者貯痰之器。→【周榮、中府、雲門

9)便秘……1.補充水份2.補充水果3.補充纖維質。按揉足三里、太沖、二間、合谷。都不行,按''照海穴''

10最好晚上8點或9點就睡覺,早睡是陽氣回歸本位的方法。睡不著,按神門

11)吃素、戒殺生、放生。

 

茲就癌細胞特點略述如下:

1.         [怕熱、喜歡冰冷]:沒聽過心臟癌,溫度高,癌細胞會死。癌末病患都是手腳冰冷,火快熄了。

喝熱水(熱薑母茶),洗熱水澡,促進血液循環。

冰凍食物須退冰,吃寒涼的,損陽,更糟,愈來愈冷。

 

2.         [厭氧] :人缺氧,正常細胞會死亡,癌細胞不但不死,繁殖更快。用高壓氧並不能就讓癌細胞死亡,有人試驗,沒見到效果。

但是新鮮氧氣、負離子(粉多精),可使正常細胞增加活力,增強抵抗力。

 

3.         [營養] :癌細胞也需營養,尤其是甜的東西、補品。正常細胞得不到,全給癌細胞搶走。最好吃些抗氧化的天然食物讓癌細胞搶走,達到抑制的效果。例如:甜菜根、紅蕃茄(全紅的,不是紅中帶綠的,也不是全綠的)、葡萄(農藥須洗乾淨,葡萄皮葡萄子都可吃)、奇異果和芭樂(含豐富天然維生素C)。若甜菜根生食,造成腸胃虛寒,可削皮,煮湯、煮麵,加薑同煮,薑能溫中去寒。

莫吃人工合成維他命(給癌細胞作補品)、

也莫吃止痛藥(傷肝,助癌一把。)

 

3.1[酸性食物]

癌細胞喜歡生活在酸性體質中成長,肉都是酸性食物。最好吃素。多吃蔬果,但糖多的水果要避免。咖啡也是酸性。

肺癌患者,「白蘿蔔」不能吃,它破氣,所以白蘿蔔忌人參、西洋參同食。裡寒氣虛再吃白蘿蔔,整個人沒氣。補血須先補氣,氣虛血也補不上。有不少中醫師對癌症患者補氣用人參,但人參貴就是。白蘿蔔葯效與人參恰恰相反。

 

4.         [水分] :癌細胞也須喝水。人體70%是水,水在人體內須氣化才會循環,冷水不會循環,例如:肺積水,就是冷水積在肺裡,裡寒症,自利而不渴(太陰症),氣化不足。若氣化足,循環好,沒有冷水內停,癌細胞喝不到水,也無法生存。氣化足,升發肺陽,也升高溫度,癌細胞怕熱難生存。

 

經渠穴(肺經經穴,屬金

本穴物质为列缺穴传来的地部经水,为血、性温热,在本穴流行时的變化蒸發散熱生氣之穴,故其属金。

 [功能作用]…氣化水濕的形式,將肺經氣血的熱能傳輸天部。

《針灸大成》引用《難經,七十四難岐伯曰:「…秋刺經者,邪在肺。」

邪在肺,就按揉肺經的經穴~即是「經渠穴」。

「經渠穴」是調氣要穴氣亂,氣不順,可順氣平喘,降逆平喘。本穴是緩慢調,虛症實症皆可用,可補可瀉。


○【太淵】肺經原穴,「脈會太淵」

位於手掌下,手腕之拇指側的橫紋頭,大指立起時有大筋豎起,在筋內側凹陷處,摸起來有脈搏跳動之處。

太淵是脈氣深藏的地方,刺激它,可以促進氣的運行,讓氣上行,使肺的呼吸機能加強,改善肺的通氣量,降低氣道阻力,提升中氣。


【魚際穴】(肺經滎穴,屬火

【注意】:魚際穴~手大指本節後的部分,統統要按壓。不是僅僅按壓第一掌骨的中間。

《針灸甲乙經》:「手大指本節後內側散脈中」;

《針灸大成》:「手大指本節後內側白肉際中」;

醫宗金鑑》:「從太淵上魚,手大指本節後內側中散脈中,白肉際」;

《針灸玉龍經》:「曲指大維尖」;

《神應經》「白肉際」;

【功能作用】就是用來氣化肺經水濕的

【名解】魚際之名即是意指,【穴內氣血~由陰向陽】,這種主要變化,故名魚際。

(若某些原因,導致魚際穴氣化不足,則冷水積留肺中,成肺積水,導致裡寒,脾困濕寒而腹泄。這時就必須按壓魚際穴,來氣化肺經水濕,升發肺陽。)

 

即是倪海廈醫師在「扶陽論」中所說:

陽氣足無陰實積水之患。」

 

諸病源候論 卷之十三

氣病諸候(凡二十五論)

三、上氣鳴息候

肺主於氣,邪乘於肺則肺脹,脹則肺管不利,不利則氣道澀,故氣上喘逆,鳴息不通

診其肺脈滑甚,為息奔上氣脈出魚際者,主喘息。其脈滑者生,快者死也。

 

諸病源候論:隋代太醫博士巢元方等人於大業六年(公元610)奉敕所編著,

是現存中國第一本病因、病理與證候學專論。

 

《針灸聚英》:東垣針

李東垣ㄩㄢˊ曰:胃氣下溜,五臟氣皆亂,其為病互相出見。

氣在於心者,取之手少陰之俞神門,大陵同精導氣,以復其本位,


氣在于肺者,取之手太陰滎(魚際)足少陰(太谿)成痿者,以導濕熱,引胃氣出陽道,不令濕土剋腎,其穴在于太谿


氣在於腸胃者,取之足太陰陽明,不下者,取之三里,章門,中脘, 

因足太陰虛者,於募穴中導引之於血中,(足太陰募穴--章門)

有一說,腑輸去腑病也。胃虛而致太陰無所稟者。於足陽明之募穴中引導之,(足陽明之募穴—中脘)

如氣逆為霍亂者,取三里,氣下乃止,不下復始。


…五臟氣亂。在于頭。取之天柱、大杼不補不瀉。以導氣而已。不知。深取通谷、束骨

 

肺癌,有的人沒有咳嗽、氣喘,而是昏倒送醫才發現,那就是已經轉移腦,才會昏迷。【風府穴】是防守要穴。(風府穴:【穴义】 督脉之气在此吸湿化风

,其次「風池穴」,後腦痛點也要按,這是阿是穴。面部是:太陽、陽白、人中。重點在後腦。

預防之法:多呼吸新鮮氧氣,或山上走走空氣好。

 

治的順序,先治腦,同時治肺。

腦是中樞神經所在,排第一順位。沒有心臟癌。

 

《黃帝內經-素問-氣厥論篇第三十七》:

“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飲一溲二,死不治。”

用【食竇?天溪胸鄉周榮中府雲門】,這裡較特殊,須注意「周榮穴」,它是脾經的穴位,靠近中府穴。周榮穴-【脾土水濕在此大量蒸發氣化。氣化就是把上焦的水變為氣態,提高溫度,增加肺經的陽氣(因為周榮傳到中府)。同時也兼顧振奮脾陽(脾怕濕)。中陽火衰時,溫度下降,「周榮穴」的氣化就不足,須常用手按壓,增加氣化水濕的功能。

盧崇漢醫師:

「我們人啊,生下來之後,先天之火已經定了,那就必須依靠後天,所以始終強調一點,中土始終顧護,只有我們臨床治療始終顧護中土,只有中土旺盛,疾病的治愈率才高。」
 

【周榮穴】:不僅增加肺經陽氣,也顧護中土,振奮脾陽。
須注意:食竇、天溪、胸鄉,這幾個穴,也不可阻塞,也須按一按。

臂不得舉,肩臂痛,--淵腋、輒筋、大包

淵腋:腋下3寸、腋中線上

大包:腋下、腋中線上

淵腋下三寸。出九肋間當記也。(鍼灸聚英)

手四指併攏寬為3寸,可用直尺量出,再多1倍寬、就是6寸。


【中府、雲門】,若阻塞,會呼吸不順,呼吸困難,也要按一按。

“肺移寒于腎,為涌水。”

“腎移寒于肝,癰腫少氣。”

 

四肢逆冷,手腳冰冷,表是沒好轉。(加強與肝與心包)

「喘」的問題,沒解決,表是沒好轉。很喘就不好了。

(加強肺:周榮、中府、雲門。腎:然谷、太溪。肝:行間。)

 鼻子很冷: 按「太淵」

肝是最後一道防線。(清肺清腎的同時,都可清肝。清肝就是按壓大敦行間太衝→中封→蠡溝→中都→…→曲泉→…章門。)大腿內側有異狀,有涼涼東西在大腿內側傳導,這是轉移肝,敲打「曲泉」有痛感,須常常敲一敲,疏通肝經。

 

以上為個人粗淺的體會,向諸位讀者匯報,倘有誤謬之處,敬祁不吝賜教,感恩,阿彌陀佛。

但各人有各人的業,各各不同。無論西醫中醫,醫藥都只是盡人事,有的好了,有的沒有。

古代名醫張仲景、華陀,都沒有活到現在。近幾年治好許多癌症患者的經方家--倪海廈醫師,亦復如是。正如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癌症患者應有這樣心理準備與事先交待家人,在醫藥都無效時,就不用再插管急救,製造更大痛苦,忘失正念。應準備臨終關懷(助念送往生佛國),有尊嚴的走完最後一程,一心靠倒阿彌陀佛,往生佛國。不起其他念頭,不想家親眷屬,不想事業財產,想也沒用了。忌哭泣,最害事,勾情念,失正念。若斷氣後,繼續助念八小時。也不可馬上就往醫院冰櫃送,那是寒冰獄。

為人子女,不可愚孝,感情用事,醫藥罔效了,還硬要插管急救,只是把長輩推向黑暗而痛苦的深淵,自己確一無所知,造成終生

※可事先簽署「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放棄急救同意書),註記在IC健保卡上,一旦病危,救治無效時,經醫師診斷認為不可治癒,而且病程進展至死亡已屬不可避免,醫師就依照他本人的意願,撤除維生設備,沒有進行氣管內插管、急救藥物注射、心臟電擊等醫療措施。

穴位位置:

 

「周榮穴」:「在中府下1.6寸陷中」

 

肺經---中府→雲門

「雲門」:(在鎖骨外端下緣處,出現一個三角形的凹陷。)

「中府」,(肺經募穴,脾經肺經交會穴):(雲門穴下1寸,任脉旁開6寸。大拇指寬為1寸)

【列缺】(肺經絡穴,肺絡大腸經。八會穴:通腎經「照海穴」,通任脈。)
位置:兩虎口交叉,食指尖下凹陷中是穴。「在腕橫紋後側上1.5寸」。
[
穴義]…肺經經水在此溃缺破散,溢流四方。
[
運行規律] :本穴的氣血走向有三支。
第一支:經水流向任脈,
第二支:經水流向大腸經,
第三支:經水循肺經主幹道而下行於經渠穴。
(當肺經經水量大,並超過上述管道的分流作用時,肺經經水則循脾部溢流)。
[
功能作用]:將肺經經水分流於任脈、大腸經。
[
藏象] :列缺穴有如人體上源的水利樞紐,
左右肺經、大腸經、任脈則如肺經經水輸供的不同物件,經水分配的正常與否,直接影響到各經所管轄區域的陰陽虛實,從而導致不同部位的各種病變。

[如何按列缺] 用手掌側輕輕敲擊列缺穴

 
 
 

 

○【經渠穴】(肺經經穴,屬金。)

仰掌,拇指側,腕橫紋上1寸,寸口陷中。

仰掌,在腕橫紋上1寸,當橈骨莖突內側與橈動脈之凹陷處取穴。

 
 
 
  

○【魚際穴(肺經滎穴,屬火。)

手心朝上,大拇指側,橫紋後1寸(往魚腹方向)。

手大拇指本節(即大拇指第二關節)後1.5

《針灸甲乙經》:「在手大指本節後內側散脈中

《循經考穴編》:「約居橫紋後1寸。

(以大拇指按壓,有痛感。)

魚際穴的位置,必須按的準確,效果很明顯,呼吸就會順暢。穴位按準了,必定有痛感。不痛就沒按準。

13次,飯前按(莫飯後按,阻礙胃腸消化)

130分鐘,左右各15分鐘。

其他時間,有空也可按壓。

 
 
 
 
 

○【風池】(膽經,膽經、陽維脈交會穴)

夾風府兩傍各開2寸。風府(督脈):在項中央,入髮際1寸,大筋內宛宛中。

 

○【腦戶】(督脈,足太陽膀胱經的交會穴):

在後項正中線,入髮際2寸凹陷處。

[名解]腦戶:腦,大腦也。戶,出入的門戶也。

[功能作用]降浊升清

 

○【水溝(別名:人中)】(督脈):

昏迷、休克、急救要穴。此穴通鼻竅,肺開竅於鼻,也通肺。可調陰陽逆氣,溝通任督二脈。

當其他穴位,神經傳導,反應遲鈍,不靈光了,「人中穴」可作為急救用。(「人中穴」可分流督脉經水,通經活络。而督脈屬腦與神經傳導有關。)

【用食指,繞小圓圈,輕輕揉即可。不必重按。】

位置…上唇人中溝正中線上1/3折點處。

 

○【天柱】(膀胱經):

在項大筋外側,髮際凹陷處取穴。

在俠項後髮際,大筋外廉陷者中。

 

○【大杼ㄓㄨˋ】(膀胱經,骨會):

項後第一椎下(陶道穴),旁開1.5寸處。督脈別絡。

膝痛不可屈伸。傷寒汗不出。腰脊痛。胸中鬱鬱。熱甚不已。頭風振寒。項強不可俯仰。瘧頭旋。勞氣咳嗽。身熱目眩。腹痛。僵僕不能久立。煩滿裡急。身不安。筋攣癲疾。

《針炙節要》骨會大杼,骨者髓所養,髓自腦下注於大杼,大杼滲入脊心,下貫尾滲諸骨節。故骨節之氣,皆會於此,亦通。古益袁氏曰:人能健步,以髓會絕骨也。肩能任重,以骨會大杼也。

 

○【肺俞】(膀胱經):

背部,第三椎下(身柱穴),旁開1.5寸處。

約與肩胛岡內側齊平。

【穴義】:肺臟的濕熱之氣由此外傳於膀胱經。

 

○【委中】膀胱經,合穴

膝後膕窩正中,微屈膝取之。

 

○【京骨】(膀胱經,原穴

足外側部,第5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際處,當小趾尖與足跟底後緣連線的中點。

 

○【束骨】(膀胱經:足外側部,足小趾本節(第5跖趾關節)後方赤白肉際凹陷處。…《針灸集成》:「在京骨前2寸」。

 

○【足通谷】膀胱經:足外側部,足小趾本節(第5跖趾關節)前方赤白肉際凹陷處。《靈樞?本輸》:「本節之前外側」。

 

○【至陰】膀胱經

足小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1分處。

 

○【太敦】(肝經井穴,屬木。):

足大趾,趾甲外側緣。加下面

足大趾,趾甲廓外側角後旁1分凹陷處。

 

○【行間】(肝經滎穴,屬火。):

、次合縫後1

肝解毒,治各種腫瘤、癌症的常用穴~「行間」

陰實症,裡寒,故用五行屬火的行間穴

 

○【太沖】(肝經,原穴):

、次合縫後上2寸陷中。

脚拇趾与第二趾間,凹沟尽头,就是肝经的太冲穴。

 

○【章門(肝經,脾募穴,臟會,肝經膽經交會經):

肚臍上2寸,兩邊橫開6寸,在第十一肋骨之游離端下方。

…「季脇端」…當上肢合腋屈肘、以手中指點著耳垂時,取肘尖盡處。

五臟的“精氣”都在此穴會聚。刺激這一個穴,等於把五臟功能都調節了。

 [章門治肝硬化、肝脾腫大、肝炎、腸炎、消化不良、痞塊病)]

 

○【期門】(肝經。肝募穴。肝經、脾經、陰维脈之會。):

胸部,乳頭直下2肋,第6肋間隙凹陷處,正中線旁開4寸。

[期門治傷寒-邪熱入肝,熱入血室(肝藏血,稱血室)。奔豚病(氣逆上搶心)。肝炎、膽囊炎、胸膜炎、心肌炎]

 

○【然谷】(腎經滎穴,屬火):別名:龍淵、龍泉。

然谷踝前大骨下。(足內踝前起大骨下陷中)

足內側緣,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際處,當公孫後1寸。

【穴義】 腎經外湧的地部經水,在此大量蒸發水氣

【名解】1)然谷:名意指腎經外湧的地部經水在此大量氣化。本穴物質為腎經湧泉穴傳來的地部經水,性溫熱,至本穴後水液大量氣化水濕經水如同被燃燒蒸發一般,故名然谷

2)龍淵名意指腎經經水在此由液化氣,範圍巨大。龍泉名意與龍淵同。

⊙肺移寒於腎:肺有寒則移于腎,損傷腎陽,腎陽虛不能蒸化水氣,水氣泛濫而上涌。

《素問?氣厥論》:“肺移寒于腎,為涌水。”

[洞泄、-須治「然谷」-大量氣化水濕]

《針炙聚英》:涎出喘呼少氣、煩滿消渴自汗盜汗出,痿厥,洞泄,心痛如錐刺墜墮,惡血留內腹中,男子精泄。

《針炙甲乙針》:石水章門及然谷主之。石水,天泉主之。

 

○【太溪】(腎經原穴。別名:呂細):補腎。

腳內踝尖後5分。(踝:ㄏㄨㄞˊ(大約相當於內踝尖與跟腱之間連線的中點)該凹陷處即是此穴。

《針炙聚英》:踝後跟上太谿府。男子婦人病,有此脈則生,無則死。主久瘧欬逆,心痛如錐刺心,手足寒至節喘息嘔吐,痰實,口中如膠默默嗜臥,溺黃,大便難,咽腫唾血,傷寒手足厥冷。 

李東垣曰:成痿者,以導濕熱引胃氣出行陽道,不令濕土剋腎水,其穴在太谿。

 

○【大鍾】(腎經,絡穴,腎絡膀胱。)

足內側部,內踝後下方,跟腱附著部內側前方凹陷處,當太溪後下5分。谿下五分尋大鍾。

 

○【水泉】(腎經,郄穴

足內側部,內踝後下方,太溪直下1寸。

 

○【照海】(腎經,八脈交會穴之一,通陰蹻脈。

足內側部,內踝尖正下方4分,凹陷處。

「前後有筋,上有踝骨,下有軟骨,其穴居中。」

 

○【復溜】(腎經,別名:昌陽):補腎益氣

太溪穴直上2寸,靠近後腳筋旁。

或內踝尖上2寸,往後靠近後腳筋旁取穴。

 

○【築賓腎經,陰維脈郄穴的交會穴):

太溪穴直上5寸,往後靠近後腳筋旁取穴。

注意:內踝尖上5寸,是肝經的蠡溝穴。

※解腎臟毒要穴。也是治心痛要穴

太衝穴是從肝上解毒,把肝毒排到腎臟,所以需要再排毒。損傷肝可用太衝穴解毒,損傷腎可用築賓穴解毒。

長期服用西藥(消炎葯、抗生素、止痛葯),須按「築賓」解毒。腎毒腰痛、骨痛,……也用「築賓」解毒。

 腎經---然谷→太溪→大鐘→水泉→照海復溜→交信→(三陰交(屬脾,肝脾腎交會穴))→築賓

 
 

腎經---然谷→太溪→大鐘→水泉→照海復溜→交信→(三陰交(屬脾,肝脾腎交會穴))→築賓
 
  
 
11.橫骨→12.大赫→13.氣穴→14.四滿→15.中注→16.盲俞→17.商曲→18.石關→19.陰都→20.腹通谷→21.幽門→22.步廊→23.神封→24.靈墟→25.神藏→26.彧中→27.俞府

13 气穴  冲脉足少阴之会。 

(臍下3寸(關元穴),旁開0.5寸))
【别名】 胞门,子户。  
【穴义】 肾经冲脉气血在此变为和缓的热气。 
【名解】2)胞门。胞,胞宫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胞门名意指胞宫的外输气血由此外出冲脉。本穴物质为天部的温热之气,此气来源于胞宫,在本穴开始向冲脉以外传输,是冲脉气血外出的主要门户,故名胞宫。子户名意与胞宫同。
【功能作用】 补益冲任

 

15 中注  冲脉足少阴之会。 
(臍下1寸(陰交穴),旁開0.5寸))
【穴义】 肾经冲脉经水由此注入体内。
【功能作用】 利湿健脾。  

16【肓俞】(屬腎,腎經沖脈交會穴)(肓:ㄏㄨㄤ

别名:盲俞穴,子户。

位置:臍中旁開0.5寸。

穴义:胞宫中的膏脂之物由此外输体表。

功能作用:積脂散熱

主治疾病:腹痛繞臍,嘔吐,腹脹,痢疾,泄瀉,便秘,疝氣,月經不調,腰脊痛。

 

17 商曲  衝脈足少陰之會。 

(臍上2寸(下脘穴),旁開0.5寸。) 

 

18 石關  衝脈足少陰之會。 

(臍上3寸(建里穴),旁開0.5寸。) 

【別名】 石闕,石門,食關。 

【名解】1)石關。石,腎所主的水也。關,關卡也。石關名意指腎經衝脈氣血在此冷降為地部水液。本穴物質為商曲穴傳來的水濕之氣,至本穴後散熱冷降為地部水液,地部水液不能循腎經上行,故名石關。石門名意與石關同。

2)石闕。石,腎所主之水也。闕,碑坊標記之意。石闕名意指腎經衝脈的冷降水液在此停止不能前行。理同石關名解。

3)食關。食,胃所受之五穀也,此指脾土物質。關,關卡也。食關名意指隨衝脈氣血上揚的脾土塵埃在此冷降不能上行。理同石關名解。

【功能作用】 升清降濁。 

 

19【陰都】(屬腎,腎經沖脈交會穴) 

(臍上4寸(中脘穴),旁開0.5寸。) 

别名:食宫,通关,不宫。 

[穴義] 肾经冲脉的上行水气在此集散。

 

20【腹通谷】(屬腎,腎經沖脈交會穴) 

(臍上5寸(上脘穴),旁開0.5寸。) 

别名: 通骨。 
[
穴義] 肾经冲脉之气在此冷降后漏落腹内。
通骨名意指:肾经冲脉之气,在此冷降为经水后,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回流肾脏的水液聚集之地。

【功能作用】 清降浊气,健脾除湿。 

21【幽門】(屬腎,腎經沖脈交會穴) 

(臍上6寸(巨闕穴--心臟募穴),旁開0.5寸。) 

【功能作用】 升清降濁。 

 

22【步廊】(腎經) 

胸部正中線(中庭)旁2寸,第五肋間隙凹陷處。

《針灸甲乙經》:「在神封下一寸六分陷者中」;

【功能作用】 運化脾土。

【注】 衝脈氣血與腎經並行,何以自本穴起單為腎經氣血而無衝脈氣血?這是因為,衝脈氣血為高溫高壓高濕的水氣,它自大赫穴起一直帶動腎經的寒濕水氣上行,至本穴後,衝脈氣血原有的高溫高壓高濕特性已無,氣血物質只剩下腎經的寒濕之性,故自本穴起,氣血物質單屬腎經。

 

23【神封】(腎經)

胸部正中線(膻中)旁2寸,第四肋間隙凹陷處。

《針灸甲乙經》:「在靈墟下一寸六分陷者中」;

【功能作用】 降濁升清。 

 

24【靈墟】(腎經)

胸部正中線(玉堂)旁二寸,第三肋間隙凹陷處。

《針灸甲乙經》:「在神藏下一寸六分陷者中」;

【穴義】 腎經經氣在此吸熱蒸升,穴內氣血空虛。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稀薄的干熱之氣。

【運行規律】 由穴內向經穴外部擴散。

【功能作用】 壯陽益氣 

 

25【神藏】(腎經)

胸部正中線(紫宮)旁2寸,第二肋間隙凹陷處。

《針灸甲乙經》:「在彧中下一寸六分陷者中」;

【穴義】 經穴之外,天部的寒濕水氣,由此匯入腎經。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天部的寒濕之氣。

【運行規律】 由穴外的天部匯入本穴。

【功能作用】 收斂神氣,安神定志。

 

26【彧中】(腎經)(彧:ㄩˋ,茂盛。)

胸部正中線(華蓋)旁2寸,第一肋間隙凹陷處。

[穴義] 腎經的寒濕水氣,在此化為天部陽氣。 

[名解]腎經氣血在此重又恢復其茂盛之狀,故名彧中。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天部的陽氣。

[運行規律] 循腎經上傳於俞府穴。

[功能作用] 生氣壯陽。 

 

27【俞府】(腎經)

胸部鎖骨下緣,胸正中線(璇璣)旁開2寸凹陷處。

[穴義] 腎經氣血由此回歸體內。

【運行規律】 由體表注入體內臟腑。

【功能作用】 回收體表液體。

 

 
 
 
 
 
 
 腎脈全部穴位圖片,點按下面連結:

http://photo.xuite.net/rrxuiss103/6340572*1

http://photo.xuite.net/rrxuiss103/6340572*2 

○【神門】:(心經俞(原)穴,屬土)

手腕關節內側,第一橫紋。「在掌後兌(銳)骨之端陷中。」
午時111點,飯前按壓,神門穴。(飯後不按)調氣逆-喘氣上逆、手及臂攣、心煩失眠、健忘

 

○【大陵穴】:(心包經俞穴(原穴),屬土。)

在掌後橫紋中,兩筋間陷中。用按摩棒尖端,插入兩筋中間,往肉裡按揉。

《針炙甲乙經》大陵~兩手攣不伸及腋-偏枯不仁-手瘈偏小筋急、狂言、嘔血

《針炙大成》:大陵~(1)心胸病(2)口臭之疾最可憎,勞心只為苦多情,大陵穴內人中瀉,心得清涼氣自平。(3)狂言不樂(4嘔血,瘧。(5)短氣、少氣(6)心邪癲狂門~癲狂、喜笑。

   
 

神門穴↓
 

下面是三焦經穴位↓

  
  
 
 
 
 
外關穴:手背橫紋中間,往上2寸。
支溝穴:手背橫紋中間,往上3寸。
 
 

 

○【氣海】(任脈)別名:脖胦(肓之原)肓ㄏㄨㄤ

臍下1.5寸。

 [功能效用]…升發陽氣。治脫陽、真氣不足。

《針炙大成》:氣塊冷氣,一切氣疾,氣海。


○【缺盆】(胃經 ST12)別名天蓋

【位置】鎖骨上窩中央,距前正中線4寸。當鎖骨中點上方,胸鎖乳突肌鎖骨頭外側凹陷處。

【穴義】 胃經的地部經水在此潰缺流散並輸佈人體各部。

【運行規律】 由本穴分流胸之各部。

【功能作用】 向胸部提供胃經的水濕精微。

【注】 經言:缺盆中滿痛者死,外潰不死,此即指缺盆穴的缺散功能。如果缺盆穴腫脹滿痛,胃經氣血不能經此穴順利傳輸,則承泣穴外輸的經脈氣血就會因本穴的閉塞而上積於頭頸部使人致死,但缺盆穴外潰後則不會造成經脈氣血阻塞於頭,故言缺盆中滿痛者死,外潰不死。

 

13【氣戶】(胃經 ST13)←【調中氣,胃癌要穴】

【位置】胸部,鎖骨中點下緣凹陷處,距前正中線4寸。

【穴義】 胃經與外界氣血交換的門戶。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少量的地部經水和經水氣化的大量天部之氣。

【運行規律】 地部經水在本穴大部分氣化為天部之氣,天部之氣一方面充補胃經,一方面傳向胃經以外的天部層次。

【功能作用】 燥化胃經水濕向天部輸送陽熱之氣。

※〔氣戶〕~胃癌要穴。。(陰實症,裡寒,積水,用〔氣戶〕燥化胃經水濕。)

14 【庫房】(胃經):

【穴義】 胃經的五穀精微在此屯庫。

【名解】 庫房,儲物之倉也,地面建築之物也。庫房名意指胃經氣血中的五穀精微物質在此屯庫。本穴物質為氣戶穴傳來的地部經水,因胃經經水有缺盆穴的潰散、氣戶穴的水液氣化,流至本穴的地部經水較為乾枯,經水中所含的脾土微粒則因無水的承載運化而沉積於胃經所過之處,如在庫房存積一般,故名庫房。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地部的脾土微粒及天部之氣。

【運行規律】 脾土物質堆積穴週內外,天部之氣則散於胃經之外。

【功能作用】 存儲脾土微粒,燥化脾土水濕。

 

15 屋翳】(胃經):←【調中氣】

【穴義】 胃經經氣在此形成天部的氣體摒障。

【名解】 屋,地面建築也。翳,古指用羽毛做的華蓋或遮蔽之物,此指穴內物質為衛外之氣。屋翳名意指本穴有地部氣化之氣為胸部提供衛外摒障。本穴物質為庫房穴傳來的地部經水,乃庫房穴地部脾土外滲之液,在本穴處受心室外傳之熱而氣化為氣,性濕濁,所處為天之下部,如胸部的衛外摒障,故名屋翳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天部之氣,性濕濁。

【運行規律】 由本穴輸向胸膺各部。

【功能作用】 散化胸部之熱,為胸部提供陽熱之氣

 
 

鎖骨窩裡,中線旁開4寸。(缺盆)
鎖骨下緣,中線旁開4寸。(氣戶
 
 

 

○【豐隆】(胃經,絡穴,胃絡脾):

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8寸,脛骨前緣外二橫指(中指)處。

內與條口相平(條口外廉一寸陷者中),當外膝眼(犢鼻)與外踝尖連線的中點。

按住5秒後鬆開,雙手交替互按3~5分鐘。

【穴义】: 胃经浊气在此沉降
【功能作用】:沉降胃浊。清降痰濁。

豐隆:治痰要穴。哮喘、痰嗽均有效。


○【解谿】(胃經經穴,屬火。別名:鞋帶):

足第23趾蹼縫,循腳背往上,至足腕部橫紋交接處取穴。足背與小腿交界處,踝關節橫紋中央凹陷處。即結鞋帶之處。

胃虛補之扶脾氣化濕滯,鎮定神志。

※治胃癌要穴~「解谿」。(陰實症,裡寒,積水,必用解谿化濕。)

 
 足三里

 
 

內庭(ma44)←陷谷(ma43)←沖陽(ma42)←解谿(ma41)
 

 ○【大都】(脾經滎穴,屬火):

「平放足底,足大趾內側,本節後(趾跖關節前),骨縫赤白肉際,按之有凹陷。」

脾虛補之。


○【太白】(脾經原穴):平放足底,當足大趾後,足內側緣,第一蹠骨小頭後下方凹陷處(後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

 
 
 
 

 

(姆指寬為1寸)

食指中指,二指幅寬為1.5

(食指到無名指,三指幅寬為2寸)

(食指到小指,四指幅寬為3寸)

 

         非經過訓練的針灸師,請勿隨意用針,避免發生意外,用按摩棒或手指按揉即可。

穴位位置,網路上自行查尋。

或醫砭查穴位http://yibian.hopto.org/acu/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二正经穴位记忆
穴性括要
【生活常識】懂點中醫對家人有好處
经验效穴
《黄帝外经》下篇
有些穴位 千萬不能隨意按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