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五脏生理功能和特性(精品)

艾御享堂

 2021-11-27


五脏是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的合称,具有化生、贮藏功能,生理特点是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中医五脏不局限于解剖概念。脏,古称藏。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生化和储藏精、气、血、津液和神,故又名五神脏。由于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所以五脏在人体生命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肝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主疏泄
疏即疏通,泄即宣泄、升发。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气机,使之畅达的功能。气机,即气的运动。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依赖于气的运动。而肝的疏泄功能,对于气机的调畅,起着重要的作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周身各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就正常。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就可产生种种病变。肝的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代谢,均有赖于气的推动作用和气机的调畅。而脏腑之气的生理活动,亦要依靠肝气的疏通,方能畅达而有序。

(2)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排泄:肝的疏泄功能一方面能调畅脾胃气机,使脾胃之气维持其升清与降浊的特点,从而保证正常的消化吸收。另一方面肝能分泌与排泄胆汁,胆汁是肝之余气积聚而成,有助于脾胃的消化吸收。

(3)调畅情志活动:情志活动属于心所主管,但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这是因为正常的情志活动依赖于气机的调畅。而肝能疏通气机,所以肝具有调畅情志活动的功能。

(4)通调排精与排卵:女性月经的来潮和周期、经量等正常与否,以及男子的排精等,均与肝的疏泄功能关系密切。

 2.主藏血
肝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流量和防止出血的生理功能。其藏血的生理意义,有涵养肝气、调节血量、濡养肝及筋目、为经血之源及防止出血等五方面。

肝主疏泄,其用属阳,主藏血,其体属阴,故有“肝体阴而用阳”之说。

3.肝的生理特性
(1)肝为刚脏:指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而言。
(2)肝主升发:指肝具有升腾一身阳气,调畅气机的作用。

二、心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心主神明:心有任物作用,接受、处理和反映信息,产生意识、思维、情志;心为五脏六腑之首,主君火,主宰全身。神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常指事理的玄妙、神奇。如谓“阴阳不测之谓神”、“见其事,而见其功”。在中医学中,神的基本含义有二,即广义的神和狭义的神。广义的神包括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功能和规律、人体生命活动的表现和人的精神活动;狭义的神仅人的精神活动即人的意识、思维和情志活动。现代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是大脑的生理功能,即大脑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中医学把神志活动归属于心,其理论依据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神志活动分属于五脏。
二是认为心为神志活动产生的场所。
三是血液为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心主血,血脉充盈,才神志清晰

总之,古人之所以把心称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与心藏神而主神志的功能分不开的。

所以,明代医家张介宾在《类经》中指出:“心为脏腑之主,而总统魂魄,兼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所以五志唯心所使也。”又说:“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心而发。”

可见,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虽可分属于五脏,但主要的仍归属于心主志的生理功能,因此,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精神振作,神志清晰,思考敏捷,对外界信息的反应灵敏而正常。

反之,如果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异常,即可出现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异常,从而出现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则谵狂;或出现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靡,甚则昏迷,不省人事等临床表现。

 2、心主血脉:有行血、生血的功能。主,有主持、管理之意。血,指血液,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   脉,指经脉,为气血运行的通路,中医又称为“血府”。所谓心主血脉,即指心脏推动血液在经脉运行的生理功能。心脏位于胸中,有经脉与之相连,形成一个密闭循环的系统。

心脏在人的一生中不停地跳动,通过经脉把血液输送到各脏腑组织器官,以维持人正常的生命活动。心脏有规律地跳动,与心脏相通的脉管亦随之产生有规律的搏动,称之为“脉搏”,在人体的某些部位,可以直接触及到脉搏的跳动。

例如在颈侧部(迎脉)、腕部(寸口脉)、足背部(趺阳脉)均可触及脉跳。中医通过触摸这些部位脉搏的跳动,来了解全身气血的盛衰,作为临床诊断疾病的依据,称之为“诊脉”。

心脏的搏动,还可以在左乳下触及,中医将此部位称之为“虚里”。触摸虚里跳动,有助于对心病的诊断。

人体面部的气血比较丰富,心脏气血的盛衰亦常通过面部的颜色与光泽显现于外故称心“其华在面”。望色,亦是中医诊察疾病的重要方法。

中医学认为,心脏之所以能够正常搏动以推动气血的运行,均依赖于心气的作用。在生理情况下,人的心气强健,推动血液运行的生理功能正常,气血运行通畅全身的生理机能正常,表现为面色红润而有光泽,脉搏节律均匀,和缓有力。如果心主血脉的功能失常,即可产生相应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心气不足:即心的精气虚少,推动血液运行的功能减低。可见心慌心跳,面色无华,脉虚无力等。
  
2.心血瘀阻:若心气不足,血运无力,可导致心脏血液瘀阻。可见心悸,心前区憋闷疼痛,面色灰暗,口唇青紫,脉搏节律不整等。
  
3.心血亏虚: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以心气强健、血液充盈、脉道通利为基本条件。如果心血虚少,脉道不充,则可见心悸、面色口唇苍白,脉细无力等。

三、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主运化运,即转输。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是指脾有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其中的精微(即谷精)和津液(即水精),并转输至心肺,布达于全身的功能。由于脾所吸收的成分中包括精微和水液两部分,所以亦常将脾主运化的功能分为两个方面:一为运化精微,一为运化水液。

运化精微,是指在消化饮食物的基础上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并将其转输至心肺而达全身。由于这些营养物质是化生气血的主要原料,所以又称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运化水液,是指在消化饮食物的基础上,吸收其中的部分水液,化为津液,并将其转输至心肺。但运化精微与运化水液两个方面的功能,是密切联系而难以截然分开的。

2.主生血统血,脾主生血,水谷精微经脾上输至心肺化而为血。脾主统血,脾气有固摄作用,脾有统摄血液在脉管之中流行,防止其逸出于脉外的功能。

3.脾主升清,将水谷精微上输心肺,化生气血营养全身;脾主升,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不致下垂。

4.脾的生理特性
(1)脾气主升:是指脾气的运动,以上升为主,具体表现为升清和升举内脏两方面。清,指水谷精微。所谓“升清”,即是指脾对于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故说“脾以升为健”。所谓升举内脏,是指脾气上升能起到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防止其下垂的作用。

(2)喜燥恶湿:脾气升运的条件,即在于脾体干燥而不为痰饮水湿所困。故说“脾燥则升”。

四、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肺主气,肺呼气和吸气,参与宗气形成,故肺主一身之气。
2.肺朝百脉,肺辅助心主血脉。
3.肺主宣发肃降。
4.肺主行水,疏通水道,调节水液代谢,肺为水之上源,运部津液至全身;输布精、液、微于全身;宣散卫气达体表,降下津液于膀胱,肃清呼吸道,吸入清气于体内。

5.肺的生理特性
(1)肺为华盖、娇脏:肺为华盖,是说肺位于胸腔,位置最高。
肺为娇脏,是指肺为清虚之脏,轻清肃静,不容纤芥,不耐邪气之侵,故为娇嫩之脏。

(2)主宣发与肃降:肺主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布散的作用:一是通过肺的气化,排出体内的浊气;二是将脾所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外达于皮毛;三是宣发卫气,调节腠理之开合,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肺主肃降,是指肺气具有向内、向下清肃通降的作用:一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并将宗气向下布散至脐下,以资元气。二是将肺吸人的清气和由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及水谷精微向下布散。三是将脏腑代谢后所产生的浊液下输于肾和膀胱,是为尿液生成之源。

五、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
(1)精,狭义指禀受父母而储藏于肾的具有生殖作用的精微物质,是先天之精。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等的精微物质,故有“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因此,肾精的构成,是以先天之精为基础,又赖后天之精的充养。先后天之精相互资助,相互为用。当机体发育到一定阶段,生殖机能成熟时,则肾精又可化为生殖之精以施泄。

(2)主生殖繁衍:指肾精及其所化精气的生理作用。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最基本物质。人的生长发育情况,可从头发、牙齿、骨骼以及生殖功能等方面表现出来。人的生殖器官之发育、性机能的成熟与维持,以及生殖能力,都与肾中精气密切相关。当人体生长发育至青年时期,肾中精气逐渐充盛,生殖器官发育渐趋成熟,此时产生一种“天癸”物质。“天癸”具有促进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并维持性机能的作用。男女交媾胎孕乃成。

(3)推动和调节脏腑气化:脏腑气化,是指脏腑之气的升降出入推动和调控着脏腑形体器官的功能,进而推动和调控着机体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与能量相互转化的功能活动。肾气由肾精所化,肾精、肾气及其所分化的肾阴、肾阳在推动和调控脏腑气化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肾阴具有凉润、宁静、抑制、凝结等作用。肾阳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宣散等作用。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肾阴为一身阴气之源,故说“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肾阳充盛,肾阴充足,脏腑形体官窍生理功能正常,脏腑气化才能得以正常发挥。

2.主水:肾主水,是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的促进作用
(2)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

3.主纳气:肾主纳气,是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4.肾的生理特性:主蛰守,指肾具有潜藏、封藏、闭藏的生理特性,亦是其藏精功能的概括。其纳气、主生殖、主二便等功能均是封藏之本的体现,与冬气相应。
仅供临床参考,非专业医生请勿
试针试药

  • 对中医不感兴趣


  • 对中医保健不感兴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五脏功能总结】难得的精华[赞]1....
五脏之间的微妙联系 都是你不知道的事儿
五脏生理是如何相互制约的?
五脏的生理功能:心肺脾肝肾 主藏精气 以藏为主 藏而不泄
【五脏各有其华】
人体五脏的相生相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