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刀解《伤寒论》,(四),量变引起质变

关于发汗解表这道工序,其实是很粗暴的行为。

笔者的个人经历,自小传承土法解表,就是单纯的生姜+红糖汤,只要用药及时,可以说95%的成功率。土法发汗生姜用量较大,根据体重不同,通常在一两至三两(当今计量)左右,视情况单次或分此服下;如感觉发汗困难,需捂好被子。

笔者的体会,生姜发汗是从外部开始起热,一碗姜汤下肚,首先是1口、喉、上消化道、胃中起热;即刻是2头、胸、背、臂起热;最后3可能会产生心热、膈膜肌发热。

一般而言,在第2阶段,汗就出来了,接着身体冷却,解表成功,或阶段性成功。

单纯的生姜发汗,好处是起热快,散热也快,胃、喉、口不易留热,病不易传至阳明、少阳。坏处是:本身无汗的(麻黄汤症、青龙汤证),单用生姜就难发汗,但是可以用两个动作辅助,一是加大汤汁浓度,二是捂严被子,使热量从外向内转移,当心膈起热时,汗就出来了。

后来笔者就单纯试过麻黄的药力,用20克生麻黄煮一刻钟,去沫去浮药,换容器再煮30分钟,制成200ml汤液,当时未喝。睡觉前先吃下一个大柿子,感觉胃中凉凉的,再慢慢温喝麻黄汤,喝到1/3时,就产生一种奇怪的感觉:胃中凉,隔上热,心胃之间明显的划了一道分界线,冰火双重的感觉。

由于怕中毒,药未喝完,慢慢的就睡着了,整个夜间身上起火的感觉,但是不出汗,我想药物发汗,应该是“中了病”才有的结果,同样的药,有病与无病喝着就不一样。

后来总结如下:麻黄的药性火爆熊烈,但不张扬,好比一团炭火,远观斯文,近靠炙热。再到位一点的描述是:麻黄的药力发散不强,入胃消化后,药力上冲至心、肺区间,并停留在那里烧心,后劲十足。大概因此,在特定的阶段,它能治大叶肺炎、哮喘、心脏疾病等。

无汗的表症,麻黄能轻松发汗,如果是自汗的表症,上焦中心区域(心膈处)没有病,病在外层,麻黄反而不如生姜有效。


原文12条: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方一: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㕮咀(fu,ju)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本条说的是太阳中风的基础症状;阳浮阴弱指轻按显现、重按弱,属于外强内干型,可反射出当下身体有些吃力,也表示脉搏的能量转移;健康人本是平脉,生病发热时脉象浮到上面,同时,下面就失去了力量。古人认为阳浮代表发热,热到一定地步就会出汗,盛极而衰罢了。这几句话很好理解。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前者属于伤寒,后者属于中风,两个概念摆在一起,有点让人混淆不清;笔者可不愿意接受这样的说法,毕竟,治病是泾渭分明的事情;所以,只能选择不去较真此类不具严格界限的理论。

翕翕发热,是太阳病主症;鼻鸣,怎么解释不重要,重要的是病在鼻,就是表症。

至于干呕一症,病因很多,在这里,应该是咽喉病,理由是咽喉属于上呼吸道,也是太阳之表;干呕一症只是太阳病可选指标。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㕮咀(fu,ju)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这句话信息量挺大的:

1、计量:按宋代与汉代计量标准,换算下来,汉代1两等于今天12克多点,汉代一升约等于今天200ml,也就是今天的4两多水。

后世经方剂量基本按3/两,即原方的1/4量;后世一般日服1-2剂,《伤寒论》中一剂分三次服(日服)。

总体而言,汉代的总药量是后世的2-4倍,表面上古人用药量挺大;不过每次服入的药量差不了太多,假如说一服而愈的话,古人会倒去残药。

一剂药分三次服,一是熬制方便,二是有个试药的过程,循循而入,可以看出,《伤寒论》用药量还是谨慎,并不追求极端快的见效,充分把医疗安全放在第一位,既保护医者,又保护患者;不但谨慎,而且模式很好,很多时候,日三服比一日一剂强的多。

2、配伍

生姜与桂枝的关系:桂枝温热浑厚,自古都说桂枝解肌,实则是它的发散力正好到了皮下肌肉层,而未穿透皮肤,桂枝的药力正好填充在麻黄与生姜之间的空白处!麻黄、桂枝、生姜三味药,天工巧合,使伤寒病,无表不解。

桂枝汤中没有麻黄,病就在真正的表层;麻黄汤、青龙汤,病在所谓太阳病的中心。

芍药与桂枝的关系:

说明一下,关于配伍的含义,请不要稀里糊涂,实质是几种药凑在一块儿,就产生综合药性。A药起A作用,B药起B作用,放在一起就不一定了,你用泡过醋的生姜能发汗吗?药的中和现象代表以药解毒的机制,“解毒”才能治病。

尤其寒药与热药在一起必定有中和现象;当前中药配伍理论有一半在扯淡,其理论前提是不中和,与治病机制自相矛盾。

桂枝汤五味药材中,唯芍药是寒性,都说芍药在里面起敛汗作用,敛汗不就是阻汗么?既然是发汗工序,为什么还要阻汗?这一条说不通。

桂枝与生姜在一块儿,可放大药力,是因二者方向一致;芍药与生姜配在一起,就会产生互不搭架的两类味道,因为生姜的辛热在“气”里面,药勺的苦在汤液里面。

白芍的味道是小苦、微酸,药气很弱,药性几乎都在汤液里面,桂枝的药性既从气走,又留在汤液,大概是一半对一半的比例;拿同重量的白芍与桂枝熬汤,最后你会发现,“气味”还是桂枝的辛热,汤液的味道就对冲完了,没有寒热的感受,只剩下一点点酸味、以及平平的苦味。

笔者曾经写过,“气”在躯体内一片一片的移动,身体发表用的可是“气味”,汤液中的味道最终要经胃肠从血液中循环到全身;汤液给人体带来的能量是持久的,故而形成阳明病,解表兼蓄热之后才会“传经”;解表不蓄热,病就去的干净利落。

换而言之:所有的药都从两个路径分兵而走,一个气路,一个血路;只是有些偏好气路,有些偏好血路。桂枝是一种“中庸”型药材,气血兼走,白芍偏走血路,刚好抵消了桂枝汤液中的残余热量,阻止阳明、少阳病的生成。

关于药材的路径原理、辨认技巧、配伍要妙等,我会在《病道》中详细解说,给大家一个清晰的世界观。

甘草:简单的说,笔者认为甘草属于微温之药,甘甜是生物界最基本、最原始的美味,它能给人带来适中而平常的基础型热量,它能治一些微妙的病。

在解表药中,甘草的作用只是调和味道,不放甘草,药味太呛人,以致人喝不下,或者喝着想吐、不消化;但是放的太多,药味太甜的话,药性就会降低。如土法姜糖水一样,其中的红糖能起到与甘草一样的作用。

所谓甘草中的化学成分,看似在起作用,其实它不是起因,而是结果,是反馈的现象,是一种微生命的动作表现、出招形式、拆装过程。

大枣:12枚大栆,取中间个头,得60克左右;有时候,10多枚吃下肚子,嘴中会起泡,虽为甜物,其药力超过甘草,而且药性持久,个人以为不是很必要;大枣更属于食物,除了提供味觉,还提供能量与物质,这一块理论,需从之前与之后的文章中查询。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热粥助药,说的是解表发汗的基础是能量。连热粥都能辅助发汗,纯姜糖水完全没问题,品种不足,量来代替,加量便是,量变引起质变。

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据笔者经验,伤风感冒,发汗可以大汗出一身,出大汗比出小汗保险,假如是难缠的病,先发了大汗,后面极可能病就除尽了,扼病于萌芽;若起先发的小汗,不能一剂而愈,可能会产生麻烦,就像新冠的发汗量不够,后面会产生一系列慢性病。汗量大点没事,只要能止住即可,若汗流不止,就转为白虎汤症了。

这个看法,笔者本身就不苟同,后来查到康治本,里面没有这个说法,更自信是后人所添。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最后一段便是用药剂量的细节事务,笔者对其中一句有异议,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假如遇到这种情况,十有八九是药方有问题了,一般轮不到第三剂,第二剂就得考虑是否加入麻黄,或改为大青龙。按当今药量,最迟不能超过第四剂,否则就是延误了。

原文第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方二。顾名思义,是对上一条的总结,没什么好解释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各家】桂枝汤的各家论述选
【临诊碎玉】经方课堂·第二讲----辩太阳脉证并治六(4)
浅谈治疗外感的秘要原则
妙解葛根汤方
读懂《伤寒论》之桂枝汤证
桂枝汤 银翘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