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带状疱疹隔蒜炙的治疗方法

编辑 閏姥識慧 2022-03-07 08:55

作者 草民插头

估计很多人都没找到这一篇:这里面汇总的方法更多、更全面。基本都是草民亲自验证过、安全高效的方法。大家尽管拿去帮患者解除病痛就好

大约十年前,草民曾经自己生过一场带状疱疹,(中医叫作蛇缠腰)当时各种汤药、外敷,折腾了半个月日益加重。

经朋友介绍,在西安北郊找到一位老阿姨:她一辈子只会治一种病,那就是带状疱疹。

当时她给草民用的是撕成极薄的棉花,放在患处点燃。因为那个棉花被撕得极薄,所以燃烧的速度比画面中这个更快,几乎是一两秒即结束。

当天止痛,第二天结痂,第三天所有症状消失。

后来,草民屡屡携礼登门,一心想要学这个,无奈老阿姨守口如瓶。
最后只知道她用的棉花是特制的,用普通棉花照猫画虎也有效,但是疗效要相差很多。

再后来,从《针灸大成》知道了“蛛网灸”,一试之下,欣喜若狂:疗效甚至还要强过老阿姨的秘方棉花灸。

因为现代社会很难找到那么多的蛛网,也没有老阿姨的秘制配方,草民多方考证,再加上临床验证,最终把“围刺”、“隔蒜灸”、“棉花灸”配合起来使用,从此治疗带状疱疹再未失手。

记忆中最严重的患者,老人生病已经将近一年,身上大面积多发,绛紫舌。各家医院走马灯般地出出进进,被疼痛折磨得不眠不休、日夜呻吟,以致奄奄一息。

当时记得好像用了瓜蒌桂枝汤加桃仁红花,配合这套针灸并施的方法,很短的时间内连老人的神经痛一并除去,再未复发。

从此,这套针灸并施的治疗方法,通过艾灸班广为传播。

草民所有的学生都会。

2022-3-6

00:27

莫名其妙火了一篇博文,才知道被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症折磨的人那么多。
至于被这个小问题折磨到自杀的,草民之前也只是听说过,看到回复,才知道耳闻的也只是极少数。

这篇博文,草民把自己会的、确有疗效的所有疗法做一个汇总,希望可以帮到更多人。
视频中,是棉花灸的操作。

1  注意防火。
2  脱脂棉一定要撕到极薄,防止烫伤。
3  患处不可以碰水。
4  治疗期间不可以吃生冷油腻辛辣,清淡饮食,严格忌口。

上一篇隔蒜灸三年前曾经发过一次,医人无数,疗效很好,有兴趣可以看一下。

还有一个很简单的药酒:雄黄6g 冰片1g 用高度酒或者75%的酒精,化开涂抹患处,这个酊剂草民叫它“雄黄酒”,对无论带状疱疹新发作、还是后遗症效果都很好。

草民的学生,他们都会一整套针对带状疱疹的针法、灸法,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辨证论治,把这些方法灵活搭配,组合使用,以图更快更好的治愈。

没有中医基础的爱好者,病情初起,可以用隔蒜灸、棉花灸,不方便艾灸的地方可以选择京墨疗法(用上好的墨汁画圈,圈住患处);

配合奇穴疗法(在大拇指第一节两侧,蛇眼穴刺血,每天一侧手指,两边交替使用);
每天在患处涂几次雄黄酒,很快就会好起来。

有针、灸基础的执业医师,可以选择先围刺,或者隔蒜灸,再在中间患处使用棉花灸。

一般几分钟即可止痛,当天见效,第二天患处就会结痂。
最后往往会有一个不痛不痒的核心,颜色很重,在这里刺血拔罐,把恶血拔掉,就可以永绝后患,再不复发。

至于已经被各种疗法治到带状疱疹消失,但是遗留神经痛的,可以用悬灸把隐藏的疱疹引发出来,再按照上面的方法施治。

不方便用灸的部位,可以用奇穴疗法加上雄黄酒,配合使用可以治疗带状疱疹遗留的各种神经痛。

其实还有一些使用禁咒、汤药内服外用的方法,草民觉得那些不太适合推广给普通人。
禁咒自古就是中医的一部分,古代称作“祝由科”。

《千金方》中,药王孙思邈甚至专门写了一部《禁咒篇》,所以喷子和中医黑请闭嘴。
对于自己完全不懂的领域冒然发表意见,是很没有教养的表现,也显得自己很无知。

严重的神经痛,属于余毒入络,需要打听疗效确切的中医大夫辨证施治,最好是能做到“针药并施”的纯中医,不建议自己贸然处理。

中医护佑苍生几千年,从来没有过版权意识,所以《黄帝内经》、《千金方》、《伤寒杂病论》…这些无上经典都是地摊儿价,有兴趣可以花几块钱买一本了解一下。

希望更多人可以静下心来了解一下老祖宗留下的这些绝学。
医乃天授,仁者得之。

愿这些方法广为传播,令更多人远离病痛。(草民的微博中有很多治疗各种小问题的方法,很多在给网友的回复中,耐心翻阅,必有惊喜)

但愿见者惜福,
转发即是善行。

2020-5-7

这里还有一篇,估计应该还有:以前发过太多次了,草民自己也记不清总共有多少篇。有需要的朋友自己要勤快一点,多翻翻旧博文

带状疱疹的隔蒜灸治疗方法

 隔蒜灸,又称蒜钱灸。本法首载于晋·《肘后备急方》。而隔蒜灸一名,则最见于宋陈自明的《外科精要》。

古人主要用于治疗痈疽,宋代医家陈言在所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中有较详细的论述:痈疽初觉“肿痛,先以湿纸复其上,其纸先干处即是结痈头也……大蒜切成片,安其送上,用大艾炷灸其三壮,即换一蒜,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时方住。”

该书还提到另一种隔蒜灸法,即隔蒜泥饼灸:“若十数作一处者,即用大蒜研成膏作薄饼铺头上,聚艾于饼上灸之”。

在明·《类经图翼》中又作进一步的发挥:“设或疮头开大,则以紫皮大蒜十余头,淡豆豉半合,乳香二钱,同捣成膏,照毒大小拍成薄饼,置毒上铺艾灸之”,发展成隔蒜药饼灸法。

现代在灸治方法上基本上沿袭古代,有医者将其发展为铺灸;在治疗范围上则有所扩大,如用以治疗肺结核及疣等皮肤病证。

操作方法

分隔蒜片灸和隔蒜泥灸两种。

1、隔蒜片灸:取新鲜独头大蒜,切成厚约0.10.3cm的蒜片,用针在蒜片中间刺数孔。放于穴区,上置艾炷施灸,每灸34壮后换去蒜片,继续灸治。

2、隔蒜泥灸:以新鲜大蒜适量,捣如泥膏状,制成厚0.20.4cm的圆饼,大小按病灶而定。置于选定之穴区按上法灸之。

前几天有粉丝追问有关于带状疱疹的艾灸治疗方法,草民这些年来也曾用灸法治过不少带状疱疹,不敢藏私,发帖分享给大家。

首先呢,我们艾灸选用的大蒜,尽量选用紫皮独蒜。第一是因为紫皮独蒜味重力猛,疗效好。第二是因为独蒜个头大,用蒜片灸时比较容易切片扎眼儿。

 这个就是紫皮独蒜喽。

我们把大蒜横切成大约三毫米的片状,然后用牙签在上面扎眼儿。在不会把蒜片扎散掉的情况下,尽可能扎密集一些,因为艾绒的药力和艾烟以及热量,都要靠这些细小的眼儿下传至穴位。

然后我们用蒜片把出疱疹的地方围起来,在每个蒜片上放搓成宝塔状的艾绒,每天灸一到两次就可以了。一般我们从三壮开始,也就是第一次,每个蒜片上灸三壮。如果没有异常反应,比如起水泡之类的,下次就加到五壮。一般最多七壮就足够了。

下面是一个带状疱疹患者治疗之前的照片,患者疼痛难忍,彻夜难眠。

为辣辣的痛哦

我们帮患者第一次艾灸治疗中的照片:

 香喷喷的大蒜味道

第一次治疗结束,当场止痛,第二天患处已经开始结痂了:

下面那个点点,是炙起的水泡破了以后的印痕,所以我们要小心,逐渐加量才行。

然后,灸了几次这位患者就彻底康复了。

但是我们临床中还遇到这样围灸,到最后带状疱疹四周都好了,剩下中间一个点,反反复复去不了根。

这时候,我们用一次围灸,然后在中间的疱疹处用刺血笔(血糖笔就行)点刺几下,然后用拔罐器拔出黑紫色的瘀血,患者就彻底康复了。

带状疱疹是西医名称,中医称之为缠腰蛇或者生蛇、缠腰火丹。

如果治疗得当,一周以内就会康复如初。但是如果注射抗生素之类的,大部分患者都会留下神经痛,疼痛难忍,延绵不去。这时候我们用隔蒜灸或者悬灸,让病情发出来,然后再彻底根治就好了。

有很多中医在用龙胆泻肝丸、复方青黛散之类的中成药在治疗带状疱疹,往往治疗时间长,病人多受痛苦,最后也很容易留下神经痛。这是因为,带状疱疹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属于寒毒,用清热解毒的方法是无法彻底治愈的,犯了方向性的错误。

带状疱疹很好治,根本就不是个需要上医院的病。而且,大部分医院治疗效果也很渣。有兴趣的朋友多学学艾灸吧,自己在家就搞定了。

愿灸法广为传播,造福更多人,转发即是善行!

2017-06-29

转自 草民插头的微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带状疱疹
草民老师带状疱疹治疗
每日送一方:带状疱疹方
治病技巧,不是中医也应该掌握----带状疱疹
六神丸治疗带状疱疹方法
治疗带状疱疹的简便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