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53年李家骥献“寿桃”,毛主席表情严肃,李银桥:只是家常便饭

据李家骥回忆,第一次见毛主席是在1949年的春天,当时他还是一个毛头小子,仅仅只有17岁,但他始终忘不了第一次见毛主席的场景。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他突然被叫到叶子龙办公室,李家骥刚进门,叶子龙就说:“家骥,我打算把你的工作调动一下。”

听到这话的李家骥并没有多大的反应,毕竟作为一名战士,时刻秉承着“哪有需要就去哪里”的原则,因此李家骥只安静听着叶子龙的安排,然而令他不知道的是,此次调动影响了他的一生。

接下来叶子龙又说:“组织计划把你调到毛主席身边工作,当他的警卫员,你觉得怎么样?”

听到这话的李家骥非常震惊,一时间不知道该说点什么,手足无措地样子看笑了叶子龙,对此叶子龙表示:“组织是看你工作比较认真,你可要好好干呐!”

这时的李家骥终于反应过来了,激动地表示:“服从组织安排,努力工作。”

其实能够在毛主席身边工作是非常值得炫耀的一件事情,毛主席作为国家的领袖,非常受人尊敬,另外待在毛主席身边能学到知识,很多人都想当毛主席的“小跟班”,但不是谁都有这个机会的。

李家骥与毛主席的“炝锅面之缘”

1945年,山西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号召有志青年积极参加革命,而李家骥深受其哥哥的影响,便在那一年参加了八路军,当时他只有13岁,之后就是战争的生活,不是在打敌人,就是在打敌人的路上。

直到1948年,上级将他叫过去,语重心长地和他说:“中央工委准备抽调几名战士去学习,其中就有你。”

当时只有17岁的李家骥还不懂上级这么做的苦心,一门心思地认为是上级不想要他了,甚至还偷偷哭了一鼻子,然而正是这个决定,改变了他的一生。

到达新的地方后,李家骥非常陌生,但在周边人以及叶子龙的带领下,他逐渐熟悉了环境,同志们会亲切地喊他“小鬼”

没过几天,李家骥就知道了自己的工作,是给参谋长打水、洗衣服、送信、弄吃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家骥学会了做面条。

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李家骥都没有见到毛主席,心里想着到底什么时候能看到主席。在一个炎热的晚上,李家骥正在擀面条,手里的动作有条不絮地动着,就这样,不知不觉到了炝锅的时候,随着一把葱花下锅,香味瞬间飘散到周边。

这时李家骥耳边突然听到有人说:“好香的味道,谁在做饭啊!”

周边人回复:“新来的小鬼,先让他熟悉工作。”

李家骥知道后面那个是叶子龙的声音,但说话的这个他就不知道了。声音刚落,叶子龙等人就走了进来,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一位身材魁梧的首长,他身边还有一位女同志。

看到李家骥,首长开口问:“这么小就会做面条了,不错嘛。”

随后他又问:“来了多长时间了?”

叶子龙回答:“四天。”

这时李家骥鼓起勇气说:“首长,今天是第五天。”

看到他说话,首长似乎很高兴,表示:“好好工作,将来让我也尝尝你做的面条,好不好呢?”

李家骥:“好,愿为首长服务。”

这时旁边的女同志也笑了:“这个小鬼还真聪明。”

这时秘书急急忙忙赶了过来,走到首长面前说:“德胜同志,急电!”

随后一群人就走了,而李家骥继续做面条,当时虽疑惑德胜同志是谁,没听过,但也没在继续好奇。

直到一次活动上,有人叫李德胜同志,李家骥这才又想起了当时的事情,也是那个时候,李家骥才知道李德胜就是毛主席,而那天站在毛主席身边的人是他的妻子江青。

就这样,李家骥一直努力做自己的工作,直至他被调到毛主席身边当卫士。

得知自己要去当卫士的时候,李家骥非常激动,第二天起了一个大早,精心收拾了一番后,便来到叶子龙这里,随后叶子龙带着他来到了毛主席这里。

当时毛主席正在办公,大早上的阳光正足,阳光照射在毛主席身上,李家骥心想:一定要向毛主席学习,努力为国家做贡献。

走过去后,叶子龙说:“主席,小鬼给你带来了。”

听到声音,毛主席缓缓抬起头,在看清了李家骥的相貌后,非常随和地操着一口湖南口音说:“咦,这不是擀面条的那个小鬼嘛,我们认识!”

这句“认识”让李家骥异常开心,心想:毛主席竟然还记得我。

听到毛主席这么说,叶子龙更加惊讶:“你们认识啊?”

随后毛主席就回忆起了当时见李家骥的场景,还说这个“小鬼”做的炝锅面条非常香。随后毛主席开始询问李家骥的名字,便有了以下对话:

“主席,我叫李家骥。”

毛主席问:“分别是哪几个字啊?”

“姓李,十八子的李,家庭的家。”

毛主席又问:“那骥呢?"

“马字旁边加一个普察冀的'冀’。”

听到这里,毛主席笑着说:“原来你是家里的一匹好马啊!”

李家骥也笑了:“这是我爷爷给我起的名字。”

之后他们又聊起了李家骥的故乡,以及家里的一些情况,就像寻常好友一样,大约聊了十几分钟后,叶子龙带着李家骥离开了办公室,不久后李家骥见到了李银桥,李银桥是毛主席身边的“红人”,是卫士组长,叶子龙和李银桥说:“李家骥也是卫士,你带带他。”

李银桥回答道:“好!”

就这样,李家骥一直在毛主席身边当卫士,尽管中途也有调岗的现象,但基本上没有离开毛主席,前后共十三年。

在这十三年里,让李家骥记忆犹新的还有一件事情,就是1953年给毛主席过60大寿,当时毛主席三令五申不让祝寿,不要大办,正是因此,可愁坏了卫士们,其中李家骥绞尽脑汁备礼,李银桥更是早早想好了过生日的理由。

毛主席过60岁大寿

对于中国人而言,过生日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节日,这天记录着你的诞生,因此人们都会在这一天张罗一下,其中叫上朋友吃点好的是最常见的庆祝方式,更重要的是,还会在快吃完饭的时候来上一碗长寿面。

当然根据年龄的不同,庆祝的方式也不一样,其中像60、70、80这种数字,庆祝的会隆重一些,吃饭不仅要邀请很多人一起,还会请上那么一台戏班子。

然而作为中国领袖的毛主席过生日,不仅不会大办,甚至还不让同志们祝寿,但作为毛主席身边的人,还是会想方设法地为毛主席过生日,首先是准备工作。

1953年12月25日上午,卫士们各自准备着各自的工作,这时李银桥作为卫士长通知下午要研究工作,到了下午,所有人都聚在了一起,在讨论完工作后,突然有个卫士站起来喊了一句:“卫士长。”

这时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他,等着他说话,但他并没有说,这时李银桥着急了,说:“有什么事,你倒是说呀。”

这时这位小兄弟才说:“你们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吗?”

听到这话李银桥终于反应了过来:“呀,明天是主席的60大寿!”

听到这话的卫士们也开始嚷嚷:“呀,这么重大的节日,差点忘了!”“那明天该怎么过?”“主席三令五申不让祝寿,这该咋办?”“那也得过呀!”

谈论了一段时间后,李家骥表示:“我们应该给毛主席过生日,60岁应该大庆,但主席肯定不同意,可以将范围缩小,就我们这些卫士,这样行不行?”

李银桥似乎有所顾虑,但还是表示:“可以,但我们要保密啊,不然又要被批评!”

之后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会保密的。”

大家都知道毛主席的脾气,如果置办太好,主席会批评,只能用一些平常的吃食,最后敲定的方案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几个菜,但几乎都是素菜,再者就是喝点葡萄酒,最后再来上一碗长寿面。

到了毛主席60岁大寿这天,李家骥突发奇想为主席准备“寿桃”。

这天,李家骥在值班的时候,满脑子想的都是给主席过生日的事情,然后突然想起来中国人过生日除了会吃长寿面之外,还会吃寿桃,但自己又不会做,该怎么办呢?

经过一番思考后,李家骥终于想到了,他找到李银桥说:“我给主席蒸两个桃子吧,就当是寿桃,你觉得怎么样?”

李银桥听了:“行啊,正好主席不能吃水果,蒸熟的水果,主席刚好能吃。”

之后他又说:“你这个小鬼还挺聪明的嘛!”

李家骥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之后他就开始准备“寿桃”。他来到放桃子的地方,左挑右挑,最终挑出了两个长得端正还大的桃子,之后李家骥把桃子放在蒸锅里蒸,过了一小会,桃子的香味就散出来了,李银桥随即说了句:“好香啊!”

等桃子拿出来放凉后,李家骥想着让主席先尝尝,于是拿到了主席面前,看到熟的桃子,毛主席喜笑颜开,笑着说:“这个我可以吃哦。”

然而当时毛主席都没有意识到当天是自己的生日,吃完便又去工作。

而卫士们当天边工作边惦记着主席的生日,到了晚上,做饭的做饭,李家骥又开始整“寿桃”,上午还剩下一个,于是他又准备了五个,将六个桃子放在盘子里,寓意“60大寿”。

一切准备好就绪后,李家骥去叫主席过来吃饭。

毛主席过来后,首先就注意到了桌子上的饭菜,随即表示:“今天的菜挺多啊!”

李银桥见状表示:“主席,你忘了今天是什么日子了吗?”

毛主席:“什么日子?”

李银桥笑了笑:“今天是您60大寿呀,我们卫士组的同志为您祝寿。”

听到这话的毛主席瞬间严肃起来,称:“中央有决议,不能祝寿,你们还要为我祝寿啊?”

而作为卫士组长的李银桥早已想好了理由,表示:“主席您看,这只是一些家常便饭,不过分的。”

毛主席看了看桌子上的菜,确实是一些平常饭菜,又看了看在场的卫士们,表示:“好,让我们一起过生日吧!”

这时所有的卫士表示:“主席,我们祝您生日快乐!”

这时的毛主席也非常开心,说道:“拿酒!”

之后还补充了一句:“别忘了把烧锅炉的同志也叫过来。”

这顿饭毛主席吃的比较开心,还喝了不少酒,中途李家骥将“寿桃”递给了毛主席,毛主席还说:“这个小鬼和我搞战术,上午让我吃一个,现在又让我吃一个,这叫步步深入,引我入圈套。”

说完这话,在场的人都笑了。

就这样,李家骥陪着毛主席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以至于李家骥后来回忆起来当天的情形,都宛如在眼前。

然而毛主席不仅仅爱和这些“小鬼”开玩笑,还经常关心他们的学习,对于李家骥来说,毛主席不仅仅是受人民爱戴的领袖,更是自己的“导师”。

毛主席鼓励李家骥学习知识

李家骥出生于山西盂县,原是当地的地主家庭,但是到了他父亲那一辈,家道中落非常贫穷,李家骥是家中老三,受环境影响,他没有学习知识的机会,但盂县却有着悠久的文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家骥还是非常渴望学习知识的。

刚到毛主席身边工作的时候,正是最忙的时候,而毛主席作为国家领袖,除了吃饭,剩下的时间几乎都在工作。但就是在这种时候,毛主席还在让他们学习,甚至还专门就学习知识展开了一次会议。

他说:“干革命没有文化不行,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我们马上要建设新中国,没有文化可不行。”

之后他看着这些小同志们表示:“你们很小就参加了革命,失去了学习机会,趁着现在年龄还不大,抓紧学习。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就这样在毛主席的带领下,李家骥有时间就开始学习。

记得有一次,李家骥趁着毛主席睡觉的时候,来到毛主席的办公桌子上练字。

当天晚上,毛主席躺在床上休息,李家骥便在他桌子旁坐着,当看到毛笔的时候,他便想练练自己的毛笔字,于是就写下了“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写完后他不知道该写什么,这时便想起当时正是中国访问苏联期间,便写下了“中苏大团结万岁”的字。

然而正在他认真写字的时候,身后突然出现一个人影,这时把李家骥吓了一跳,之后看到是毛主席后,李家骥准备起身让位,但毛主席却说:“别走,继续练!”

就这样毛主席看着李家骥练字,李家骥之前很少有练字的机会,因此无论是握笔姿势还是写的字,都不太对,对此毛主席表示:“我告你怎么写。”

说完这话的毛主席开始握着李家骥的手教他写字,边写边讲起了中国的书法历史,李家骥也听得认真。

正是受毛主席的影响,李家骥后来越来越喜欢学习知识。

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稍纵即逝,李家骥前往大庆工作,直至毛主席去世都没在见过。

对于李家骥来说,毛主席更像是自己的父亲,在他17岁的时候就来到了毛主席身边,直到李家骥娶妻生子。后来李家骥表示要到大庆工作时,毛主席还因地区太艰苦让李家骥去北京或太原,这显然是站在一个父亲的角度替他考虑。

然而对于李家骥的离开,毛主席知道势必会有这么一天,毕竟“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对于任何人来说,前途是很重要的,因此毛主席不止一次对卫士们说过:“你们不能一辈子待在我身边,你们有你们的前途。”

有一次毛主席计划南巡,当看到陪同人是李家骥后,显得非常开心,当时毛主席已经很久没有看到李家骥了,因为当时的工作很繁忙。

一切准备好之后,毛主席和李家骥坐了下来,他问:“家骥,今年多大了,我记得有27了。”

李家骥说道:“主席,您记性真好!”

听到这里,毛主席眉眼间透露出淡淡忧伤,表示:“你们都长大了,要离开我了,我真舍不得啊!”

李家骥听后表示:“我永远也不离开您!”

之后毛主席没有再说话,实际上,主席何尝不清楚,但这是无法选择的事情。

到了李家骥离开的那天,毛主席表示:“小鬼长成大人,现在要离开了呢,还真有点舍不得。”

听到这话的李家骥瞬间流下了眼泪,而看到这一幕的毛主席也流下了眼泪,在经过一番交流后,毛主席最后叮嘱李家骥要记得努力学习。

之后的日子里,李家骥一直没有忘记毛主席的话,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毛主席影响了他的一生。

唯一遗憾的是,自从他离开后就再也没见过毛主席,直到1977年毛主席纪念馆开放后,李家骥才见到自己的“人生导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主席每天的工作有多忙?九九六的工作强度,在主席这都不值一提
开国大典结束后,主席躺在床上说了一句话,让李家骥久久不能平静
旧衬衣不见,毛主席很生气,卫士撒了一个谎,主席一听乐了:很好
毛主席找一件衬衣,卫士说:我看太破了,给孩子当了尿布
毛主席有多重感情?
2009年,李银桥临终之前嘱咐妻子:毛主席交代我的事,不要忘记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