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科急症之厥脱

【概要和范围】

      厥脱,是内科常见之急症。可因邪毒内陷,或误食毒物,或大汗、大吐、大泄、大失血,以及劳倦内伤,心气衰微,心阳不振等原因而引起。临床以面色苍白,四肢厥逆,出冷汗,欲呕欲便,脉微欲绝或乱,神情淡漠或烦躁,甚至不省人事,卒然昏倒等为特征。西医的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等,其临床征象与本症极为相似,可参阅本篇所列理法方药,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厥脱之起因,历代多有论述。概而论之,凡邪毒内侵,陷入营血,剧痛惊恐所伤,失血、失精、中毒、久病等耗气伤阴,损及五脏功能,使气血运行障碍,从而导致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气机逆乱,甚则阴阳离决。《素问·厥论》指出:“阳气衰于下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伤寒论》也明确指出:“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说明阴阳气衰或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不能畅达于手足,以至逆冷不温,是厥证之主要病机。若素体羸弱,或久病不愈,或大汗、大吐、大下、大失血之后,元气耗竭;或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以至阴阳不相维系,终至阴阳离决,是为脱证之主要病机。

【临床特点及类型】

      厥脱多系内科疾病的变证,属于急象。其临床特点,早期多见面色苍白,四肢发冷,心悸多汗,短气乏力,尿少,烦躁不安,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神情淡漠;重者昏不知人,唇指发绀,四肢厥冷,呼吸短促,脉微欲绝,或不应指,无尿,血压不升。厥可分为寒厥、热厥;脱则有阴脱(亡阴)、阳脱(亡阳)、阴阳俱脱之分。

【辨证要点】

(一)辨厥之寒热

       厥之共同特点为手足厥冷,其不同者:热厥则并见发热,烦渴躁妄,胸腹灼热,溺赤便秘,便下腐臭,苔黄舌燥,脉数,属于阳证;寒厥则无热畏寒,神情淡漠,身冷如冰,尿少或遗溺,下利清谷,面色晦暗,苔白舌淡,脉微欲绝,属于阴证。

(二)辨脱之阴阳

      脱分阴脱、阳脱和阴阳俱脱。阴脱即亡阴,多见于热病之中,以面唇苍白,发热烦躁,心悸多汗,口渴喜饮,尿少色黄,肢厥不温,脉细数或沉微欲绝为特征;阳脱即亡阳,多为亡阴之后演变而成,其脉证与寒厥相似而更严重;阴阳俱脱,乃厥脱之重者,多见神志昏迷,目呆口张,瞳仁散大,喉中痰鸣,气少息促,汗出如油,舌卷囊缩,周身俱冷,二便失禁,脉微欲绝。

(三)辨厥脱之轻重

      厥脱之轻重,当视其脉象、厥逆程度、气息变化、神志有无异常、尿之有无等而定。一般而论,脉来迟缓而乱者重,滑数有力而不乱者轻;身肢冰凉愈甚、时间愈久者重,反之较轻;气息愈急促,并见痰鸣者重;气息平和,无痰阻气乱者轻;神志昏迷愈深、愈久者重,无神志异常者轻;无尿者重,少尿、有尿者轻。

【急救处理】

(一)处理原则

      厥脱病情复杂多变,临证应高度警惕,严密观察,分秒必争。其处理原则可概为:

1.细察病因:厥脱乃多种病因所致之内科急症,审明病因,对厥脱之治疗,至关重要。若系热毒内陷所致,清热解毒固脱并重;若出血亡阳所致,当益气摄血,回阳救逆同治;若肝阳暴张或中毒致脱,当平肝、祛秽与救逆兼用。

2.辨明虚实:一般而论,热厥多属实证;寒厥则多属虚证。具体地说,若厥而属虚证。具体地说,若厥而气壅息粗,喉间痰鸣,或烦热不宁,抽搐反张,脉多实或滑数者,属实;若厥而气息微弱,自汗淋漓,肤冷肢凉,嗜睡蜷卧,脉沉细而欲绝者,即为脱象,属虚。辨明虚实,方能避免治疗上“虚其虚”,“实其实”之误。

3、综合救治:厥脱之症,虽有轻重之别,寒热之分,阴阳之异,厥与脱之差,但均属危重证候,且可迅速逆变,乃至死亡。因此必须采用多种投药办法,积极进行综合救治,将标本、先后、缓急统一起来,力求辨证确切,用药有力,措施及时。

(二)处理方法

1.辨证论治:

(1)热厥实热或腑实燥结者,宜泄热解毒,用人参白虎汤及承气汤之类化裁而治之;若痰壅气滞而为厥者,宜豁痰行气,用二陈汤、导痰汤加竹沥、姜汁、菖蒲、郁金等治之。

(2)寒宜温经散寒,回阳救厥,补气养血,方用四逆汤、当归四逆汤等加减治之。

(3)阴脱治宜养阴益气固脱,方选固阴煎加减,药用人参、熟地、黄精、山萸肉、黄芪、淮山药、麦冬、五味、甘草等治之。

(4)阳脱宜温阳益气,选人参四逆汤加味,药用红参、附片、干姜、甘草、肉桂等治之。

(5)阴阳俱脱治宜阴阳双补以固脱,选用参附汤合生脉散或人参四逆汤合固阴煎加减以治之。若见唇面指端紫绀者,可加丹参、赤芍、红花、川芎等活血之品。

2.救逆固脱验方选用参考:

(1)人参白虎泄热汤(治感染性休克腑实证验方)人参、知母、黄芩、大黄、甘草。

(2)清热解毒救逆方(治感染性休克热盛验方)黄连、黄芩、金银花、连翘、大青叶、大黄、栀子、甘草。湿热重者加黄柏、白头翁、葛根、芍药、柴胡、蒲公英。

(3)祛湿生脉汤(治风心心源性休克验方) 秦艽、人参、麦冬、石菖蒲、甘草、茯苓、苍术、黄柏、黄芩、葛根、羌活、当归。

(4)参蚧四逆汤(治肺心病休克验方)人参、炮附子、炒白术、肉桂、远志、炙桑皮、葶苈子、姜半夏、麦冬、五味子、蛤蚧粉(冲服)。

(5)人参养营补心丹(治心房纤颤所致厥逆验方)人参、麦冬、当归、柏子仁、五味子、枣仁、茯苓、丹参、远志、石菖蒲、生熟地、炙草、琥珀粉(冲服)。

(6)乌香散(治血管紧张性昏厥验方)乌药、沉香、香附、茯苓、半夏、柴胡、陈皮、枳壳、木香、归尾、栀子、甘草。

(7)人参回阳养营汤(治立位性昏厥验方)人参、白术、陈皮、炮附子、黄芪、熟地、芍药、远志、五味子、当归、炙甘草。

(8)顺气四逆散(治神经精神性昏厥验方)柴胡、芍药、枳实、甘草、当归、茯苓、香附、乌药。

3、配合针灸治疗厥脱:(1)主穴素、内关。配:少冲、少泽、中冲、涌泉。针后半至一小时血压稳定者,则加1~2个穴位。手法:中度刺激,留针,持续,间断捻针,血压稳定后方可出针。

(2)主穴 足三里、合谷,病人昏迷加涌泉。针刺,或电针,电压10.5~14伏,频率105~120次,轻者一个电针一个穴位,重者二个电针两个穴位。

(3足三里。强刺激(重病实证休克)。

针灸治疗,一般热厥发热者宜针,体温低成阳脱者宜灸。可灸百会、神厥、关元。

(三)注意事项

1、厥和脱可以相互转化,因此两者之界限较难截然划分。一般而论,厥者多属脱之先兆,脱者多为厥之进一步发展。临证时,虽只见厥而未见脱者,也应在治疗用药上,酌加固脱之品,以防病情的突变。

2.因厥脱有寒热和阴阳之别,其属性不同与急救用药的性味,悬殊极大,因此必须详加辨识,这是避免误治的重要一环。

3.有人认为论治热厥,宜早用通腑解毒和活血化瘀之剂。实践提示,这种治则,有明显改善微循环及增加血容量的功能,对纠正休克状态,有良好的作用。因此,治疗这类厥脱患者,可根据中医辨证,在详细观察和综合处理的基础上,逐步推广这些新的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高。

4.对厥脱重症患者要加强护理。应建立特别医护记录,详细观察其病情变化,逐日作好脉象、体温、出入量、呼吸、血压等记录,为正确和合理的治疗,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小结:厥脱,是中医常见的内科急症。本病多由感受温热邪毒,内陷营血,或大汗、大吐、大下和大失血之后,或久病劳伤,气阴亏耗,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气机逆乱而起。临床以四肢逆冷,面色苍白,时出冷汗,神情淡漠,脉微欲绝,血压下降,甚至昏不知人,唇面发绀等为特征。证有寒厥、热厥之分,阴脱、阳脱和阴阳两脱之别。西医之感染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和药物(或食物)中毒性休克,与本病的临床表现相近,故可参阅本篇内容,进行辨证论治。中医治疗厥脱,按其临床之不同证候,常采用益气、回阳、解毒、通腑、开窍、化瘀、平肝等治则,其临床疗效一般较好,尤其是多种剂型,多种投药途径的综合救治处理,使急救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在理法的探讨上,也有新的进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厥病
这个药方竟然价值24万人民币
针刺治疗内科急症验案 ---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周仲瑛医案(一)
央视网养生频道
小腿抽筋为“挛急症”,中医验方良方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