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医名方:益气活血泄浊汤主治慢性肾衰3~4期,面色暗、乏力、气短,伴或不伴水肿。

华佗健康小秘籍 2024-04-17 22:30  听全文

  郑新,1925年生,第二届国医大师,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重庆市中医院(重庆市中医研究院)中医急症的开拓者之一。在国内率先提出“肾病多瘀论”的学术观点,在目前现代医学认为无法治愈的慢性肾衰竭领域,延缓了慢性肾衰竭的病程发展,延长了患者进入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的时间,给广大肾衰竭患者带来了福音,也为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急、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急、慢性尿路感染的诊治,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独特的临床辨证思维方法和规律,临床疗效显著。

  组成:党参30克,黄芪30克,生地15克,丹皮15克,地龙15克,莪术15克,茯苓15克,川芎15克,熟大黄6~9克,黄柏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杜仲15克。

  功效:健脾补肾、活血通络、排毒降浊。

  主治:慢性肾衰3~4期,面色暗、乏力、气短,伴或不伴水肿。

  用法:每剂方药加水浸泡20分钟,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煎取两次取汁400~500毫升,早、中、晚饭后各服一次,日一剂。

  方解:慢性肾衰是指肾脏进行性纤维化、肾单位进行性损毁,肾脏的排泄功能、内分泌功能进行性降低,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群。常见症状有:头昏乏力、全身酸痛、浮肿、胸闷心悸气短、恶心呕吐、纳眠差、皮肤瘙痒等。此病类似于关格、癃闭、水肿、溺毒、肾劳等。

  慢性肾衰是由于各种慢性肾病迁延不愈所致,既有气血阴阳不足,又有湿浊瘀血内蕴。病位在脾肾,常及心、肝、肺、胃等,脾肾虚衰,浊毒潴留为关键。脾肾为先后天之本,肾失气化温煦,脾失建运,则水谷生化乏源,浊毒内蕴,见乏力肢软、恶心呕吐、纳眠差;湿浊外犯肌肤见水肿;上扰清窍有头昏;凌于心肺见胸闷心悸气短;久病入络,加之气机疏泄不畅,水湿浊毒内阻,加重血行不畅有血瘀。故治以健脾补肾、活血通络、排毒降浊。

方中以黄芪、党参为君药,补中益气,茯苓健脾渗湿,生地、丹皮清热凉血、滋阴,白花蛇舌草、黄柏清热解毒、利尿除湿,川芎、地龙、莪术活血行气散结、祛风止痛,共助君药益气活血排浊;以杜仲补肾壮筋骨,佐以大黄泄下攻积、解毒逐瘀。诸药合用,可以缓解乏力,酸痛,浮肿等症。

  加减运用:易感冒者加玉屏风散;肝肾阴虚者合二至丸;阳虚者合真武汤加减;湿浊明显合温胆汤加减;肝阳上亢者和镇肝熄风汤加减。

(文中所载处方、治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人划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主治:慢性肾衰3-4期,面色暗、乏力、气短,伴或不伴水肿。
肾衰:【益气活血泄浊汤】慢性肾衰3-4期,面色暗、乏力、气短,伴或不伴水肿
慢性肾衰3-4期,面色暗、乏力、气短,伴或不伴水肿
五大虚症名方(气虚、 血虚、阴虚、阳虚)中药方
延缓肾衰的名医验方
肾虚吃什么药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