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破山河在!铁血英雄张巡,大唐乱世之脊梁!

作者:读史君

天宝十四年(755年)12月,决定大唐命运,也决定中国历史命运的安史之乱爆发。由于事发突然、变起仓促,面对来势汹汹、势如破竹的叛军,朝堂之上的大唐君臣们方寸大乱、手足无措。唐玄宗更是带着杨贵妃,抛下国都长安,慌慌张张逃往四川。
皇帝尚且如此,北方各地府县的官员们又能好到哪里去呢?有的投降了叛军,有的逃之夭夭,有的在逡巡观望,大唐江山处在风雨飘摇之中,随时都有崩溃坍塌的危险。
正所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在这危急的时刻,一批英雄豪杰挺身而出,挺起了大唐的脊梁,挺住了大唐的江山。
在这些人当中,张巡远不如郭子仪那么功勋卓著,也不如颜真卿那么声名显赫,而且还因为吃人事件在历史上颇受人诟病,但其忠、义、智、勇却丝毫不比任何人逊色,其事迹也更令人扼腕叹息、唏嘘不已。
01
张巡,生于公元708年,进士出身,安史之乱爆发时为真源县令。其时,叛军声势浩大,许多州县望风归降。张巡的上级谯郡太守杨万石就投降了安禄山,并逼迫张巡也投降叛军。
张巡岂肯从贼,率领吏民在真源的玄元皇帝庙前哭拜,发誓起兵讨贼,开启了近两年的守城讨贼之旅。
张巡守城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守雍丘,将近一年的时间;第二阶段守睢阳,守了十个月。
先来看守雍丘。
    
根据当时的形势,张巡率精兵数千到达雍丘(今河南杞县),与贾贲合力守城。不久,贾贲战死,张巡统领了他的部众,继续坚守。
    
756年3月,原雍丘县令令狐潮与贼将李怀山、杨朝宗、谢元同率领四万余众杀至雍丘城下。
这时,雍丘守军只有数千人,望着城下气势汹汹的叛军,众人脸上皆有惊惧之色。张巡鼓舞大家道:“贼兵虽然精锐,但有轻视我等之心。我等出其不意攻击他们,必能将他们打败。贼军的嚣张气焰被打灭掉,雍丘城可以守住。”
张巡不仅会说,更是会做。他瞅准时机,身先士卒,率领部下杀入敌阵,很快将叛军打退。首战告捷,守城军民信心大增,不再惧怕叛军。
次日,叛军大举进攻,用一百多门炮轰城,城墙损坏非常严重。张巡临危不乱,命令在城上立起木栅来抵抗,叛军像蚂蚁一样爬到木栅上,疯狂地攀登攻城。 
情况万分危急,张巡又命人拿来一束束野蒿,往里面灌入油脂,点燃之后抛向叛军。叛军被熊熊大火烧得焦头烂额,纷纷撤退,攻城失败。
此后,张巡审时度势,时而乘敌松懈之时进攻,时而晚上缒城劫营,在六十多日内,与叛军大大小小交战三百多次,叛军终于支撑不住,败退而逃。张巡乘胜追击,俘虏胡兵两千人,军声大振。
第一次雍丘保卫战,张巡智勇兼备,初步展现了他出色的军事才华。

很快,令狐潮重整军马第二次次围攻雍丘。有了上一次的教训,令狐潮改变策略,企图劝降张巡等人。
令狐潮与张巡曾同为朝廷县令,往日颇有交情,在城下劝道:“唐室大势已去,公还在坚守危城,到底为谁呢?”
张巡回道:“足下平生以忠义自许,今日之言行,忠义何在?”
令狐潮羞惭而退。
过了一段时间,令狐潮把长安陷落,唐玄宗逃往蜀地的消息告知城内众人,试图再次劝降张巡。
这次劝降起到了作用,城内有六名大将分析形势,劝说张巡投降。张巡表面上答应了他们。
明日,张巡在堂上设天子画像,率众将士参拜,以忠信大义激励众人。众人闻言无不落泪。随后,张巡命人将准备投降的六将捆绑起来,斩首示众。
从此,众将士守城报国之心更加坚固。
招降不成,令狐潮只好起兵攻城,怎奈屡屡失败。
城中的箭射没了,张巡便命人用野蒿扎成千余个草人,给草人穿上黑衣,在夜晚时把草人缒城而下。令狐潮的士兵看到后,以为城内之兵要出城偷袭劫营,争着用箭射向草人。
如此反复多次,令狐潮的士兵才知道那是草人,便不再射箭。而此时城内已得到数十万枝箭。
一天夜晚,张巡派五百死士缒城而下。贼兵以为还是草人,不作防备。这五百死士乘敌不备,攻入令狐潮的大营。令狐潮的军队大乱,狼狈逃窜,跑出了十余里。
令狐潮知道真相后,又羞又恼,带兵返回攻打雍丘,张巡部队士气旺盛,再次大败叛军,擒获贼将十四人。令狐潮知道不能取胜,连夜撤兵。
此后,令狐潮又带兵几次攻打雍丘,都被张巡打败。叛军人数多在几万人,而张巡的兵力只有几千人,每次交战都能取胜。
张巡守城并不是只龟缩在城内不出来,而是善于捕捉战机,经常出其不意地出城进攻叛军,取得大胜。
756年末,雍丘周围的形势更加危急,贼将杨朝宗帅马步两万要攻取宁陵城,断掉张巡的后路。
张巡帅军从雍丘赶到宁陵,准备在此坚守。在这里,张巡遇到了睢阳太守许远。两人第一次合作便有了辉煌的开端,大破杨朝宗的贼军,斩首万余级,贼军连夜逃走。

02
    
757年1月,形势又发生了变化。安庆绪弑父自立为帝,派尹子奇为汴州刺史、河南节度使,为他经略中原。
尹子奇带兵十三万杀奔睢阳而来,睢阳太守许远急忙向张巡求救。
     
睢阳(在今河南商丘)是江淮地区的门户,战略位置非常重要。睢阳一旦失守,叛军将长驱直入江淮地区,大唐赋税重地江南也将受到涂炭,后果不堪设想。
    
张巡知道睢阳的战略位置更加重要,便从宁陵带兵进入睢阳,与许远合并一处,开始了艰苦守睢阳之旅。这时,张巡有兵三千,许远有兵三千八百人,合计兵力才六千八百人。
叛军到达后便开始大举攻城,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张巡督促勉励将士,昼夜苦战,最多时一天进行二十多次战斗。激战十六天,张巡帅众擒贼将六十余人,歼敌两万有余,己方士气异常高涨。
许远深深被张巡的勇略折服,说道:“远是文弱书生,不擅长打仗,公智勇兼济,可担当大事。远为公做好后勤保障,公为远指挥作战。”
之后,许远将军事指挥权交给张巡,他则负责调派军粮,修理战具,居中策应。
由于两人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各自做着擅长的事情,起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守城部队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尹子奇进攻连连受挫,只好退兵而去。小编推荐大家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 快刀风云录 可阅读更多精彩好文。
3月,尹子奇第二次领大军围攻睢阳,发誓不拿下睢阳,绝不退兵。面对严峻的形势,张巡先是照例用言语激励将士,把士气调动起来,而后烹羊宰牛,与将士豪饮,为出战壮行,最后亲自率领将士们出战。
刚开始,叛军看到城内出来的兵力不多,便有了轻慢之心,嘲笑他们不自量力。哪知,一交手叛军们便后悔了。张巡手执大旗冲在前面,身后将士们个个瞪着血红的眼睛,一上来就是不要命的架势,拼死搏斗。
叛军抵抗不住,纷纷后撤。
这一仗打下来,斩杀贼将三十余人,士卒三千余人,贼军溃退几十里。

次日,尹子奇整理军队,又围了上来。张巡带兵出战,屡次打败叛军。然而,由于张巡这方兵力太少,每次只能打成击溃战,打不成歼灭战。叛军依仗着兵力上的绝对优势,依旧围攻不停。
张巡依旧发挥着他出奇制胜的才智。夜晚,他在城中擂鼓整兵,好像要出城作战一样。城外叛军听到声响之后,严阵以待,一直到天明也不见有兵出城。此时,城中闹腾半宿的士兵已在呼呼大睡。
叛军派人从飞楼上观察城里的虚实,见里面非常安静,于是也解甲休息。
张巡见叛军已放松警惕,与将军南霁云、郎将雷万春等十余将各率领五十骑直冲敌营。叛军猝不及防,营中大乱。
张巡率兵直杀到尹子奇的大营之中,思谋着擒贼先擒王,射杀尹子奇。可惜他们不认识尹子奇,混乱之中也很难寻找。
急切之间,张巡心生一计,命人削木蒿为箭,射向叛军。中箭的叛军见是木蒿,心中大喜,拿着木蒿去交给尹子奇,禀报张巡的箭已经射完。
如此一来,张巡立刻发现尹子奇,急忙命南霁云射箭。南霁云毫不手软,一箭射中尹子奇左眼,尹子奇应声坠马。张巡带人冲向尹子奇,几乎将其生擒活捉。
周围的叛军拼命赶来搭救主帅,仗着人多的优势,终于把尹子奇救了回去。
经此一战,尹子奇收兵撤退。第二次围攻睢阳又以失败告终。

03
7月,尹子奇又征兵数万,第三次围攻睢阳,誓要报一箭之仇。
这一次,张巡等人面临最大的敌人已不是城外的几万叛军,而是城内缺粮。
本来睢阳城内并不缺粮,怎料虢王李巨瞎指挥,硬是将城内一半粮食调给了其他郡县。
不但如此,由于外面的救兵迟迟不能到达,士兵也不能得到有效的补充,能打仗的士兵也越来越少。
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张巡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带兵出城杀敌,只好修理战具,在城上坚守。
尹子奇见张巡无力出城进攻,便放心攻城。他用了多种方法攻城,都被张巡一一破解掉。
各种办法用尽之后,尹子奇不再攻城,在城外挖了三道壕沟,再立上木栅栏,意图将张巡等人活活困死。
经过这一段时间交战,城中粮食已尽,士卒仅剩六百人,只能以茶纸、树皮为食。
此时,离睢阳较近的谯郡、彭城、临淮等郡县统帅都畏敌如虎,拥兵不救。
眼看城内形势一天比一天危急,张巡只好派南霁云率领三十名骑兵突围求援。

南霁云等人一出城,叛军黑压压一片围了上来。南霁云朝敌阵直冲过去,左右开弓,箭无虚发,接连射杀数人。
叛军没想到南霁云如此勇猛,往后退却。南霁云振奋精神,率领三十人奋勇拼杀,等杀出重围时,只伤亡了两人。
南霁云赶到临淮,见到统帅贺兰进明,请求发兵救援睢阳。贺兰进明并无发兵之意,只摆下宴席款待南霁云。
南霁云虽多日未曾好好进食,但面对满桌美味佳肴却难以下咽,流泪道:“霁云来时,睢阳城内已断粮一月有余,危在旦夕!且睢阳与临淮如皮毛相依,睢阳有失,临淮焉能独存?”
座中诸人大受感动,脸上皆露不忍之色,可贺兰进明依旧不为所动。
南霁云见贺兰进明始终没有派救兵的意思,便咬断一根手指丢给贺兰进明,道:“霁云既然不能完成张将军交办的大事,那就留下一指证明我来过这里,回去好向张将军交待。”
座中诸人见到这种情况,纷纷留下眼泪。
贺兰进明爱惜南霁云勇猛无敌,想让他留下效力,许以高官厚禄。南霁云严辞拒绝,出城而去。
南霁云到宁陵求救,城中众人感怀张巡的忠义,凑集三千人去救援睢阳。南霁云率领三千人杀回睢阳,等突破重围杀回城内时,援兵只剩下一千人。
叛军见南霁云只带回这么点援兵,信心大增,围城更加紧迫。
有人提议放弃睢阳,往东突围。张巡和许远商议后认为,睢阳是江淮地区的保障,若弃之而去,叛军将长驱直入,江淮不保;况且,众人已经饥弱不堪,即便突围出去,走到半路也会被叛军追上劫杀,不如坚守待援。
进入十月份,睢阳最危急的时刻到来。
城内茶纸吃尽,开始杀马为食;马杀没了,开始罗雀掘鼠;雀鼠吃尽,再无东西可以果腹。
城内守军等待着两种结局,一种是活活饿死,一种是被叛军攻上来杀死,没有人想着去投降。
如果此时睢阳城被叛军攻破,张巡英勇战死,他将在历史上成为完美无缺的大英雄。
然而……
历史没有如果!
在这艰难的时刻,为了让将士们还有力气守住睢阳城,为了不让江淮的百姓受到涂炭,张巡迫不得已,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将自己的爱妾贡献出来,让众人分而食之。
将士们震惊了,在战场上面对敌人时他们可以杀人不眨眼,而现在面对这种情况只是热泪盈眶。张巡则忍住悲痛,强行命令众人服从。
接着,许远杀掉自己的奴仆,让将士们充饥。
接着,城中妇女……
接着,……
再接着,叛军攻上了睢阳城,准确地说,应该是登上了睢阳城头,因为,城上的守军只剩四百人,都已经奄奄一息,根本无力再抵抗他们的进攻。
尹子奇见张巡成了自己的俘虏非常高兴,亲自劝说张巡投降,张巡宁死不降。小编推荐大家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 快刀风云录 可阅读更多精彩好文。
尹子奇还想留下张巡的性命,其手下惧怕张巡的威名,纷纷劝他杀掉张巡。
终于,张巡与南霁云、雷万春等人一起英勇就义。临刑前,张巡坦然自若,神色如常。

04
到了这里,相信大家的心情都比较复杂,各种滋味涌上心头。
有人会认为,张巡应该出城与叛军死战到底,不该做出丧失人伦之事;或者出城投降,保全一城百姓的性命;或者……
我们站在自己的角度,可以找出千万条理由来批判张巡。
但如果我们站在张巡的角度,现实地去分析一下,死守睢阳有他的理由:
一、睢阳城的百姓跟着张巡抵抗叛军达数月之久,杀伤贼兵十几万,且射瞎叛军主帅尹子奇的左眼,他们已对全城军民恨之入骨。如果放弃睢阳突围,以叛军之凶残,全城百姓恐怕很难逃过被屠城的命运,所以一定要坚守。
二、睢阳周围有自己的友军,完全可以赶来救援,坚守待援也是有理由的。可恨的是,他遇到了一群猪一样的队友。贺兰进明等人才是睢阳城吃人悲剧的幕后元凶。
三、睢阳战略位置重要,坚决不能丢失。一旦失守,叛军将长驱直入江淮地区,国家赋税之源面临被切断的危险,将会有更多的老百姓受到涂炭。
事实上,张巡死守睢阳有没有意义呢?答案是:有!
就在睢阳陷落的前一个月,朝廷的军队成功收复长安,胜利的天平已向大唐倾斜。这其中,江淮、江南地区源源不断的税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唐肃宗新委派的河南节度使张镐率军队加紧救援睢阳,只可惜,睢阳陷落三天后,援军才到达。为此,张镐杖杀了逗留不进的谯郡太守闾丘晓。
张巡生命中最辉煌的时刻就是最后这两年,在他守雍丘,再到守睢阳抗击叛军的这两年时间里,唐王朝从最初的惊慌失措、溃不成军中缓过气来,开始组织起军队反击,天下大势重新又回到大唐王朝这一边。
在这两年里,张巡忠心报国,尽心竭力,为国家守土抗敌,当得一个“忠”字;与将士同甘共苦、同生共死,帮助许远守睢阳至死不渝,当得一个“义”字;临敌应变,计谋百出,出奇无穷,当得一个“智”字;身先士卒,不畏刀箭,杀敌无数,当得一个“勇”字。
以张巡的智慧,若为个人的生死、名节谋划,可以想出很多种方法保全自己,比如:在睢阳刚断粮的时候,放弃睢阳,率领众将士突围出去;让许远守睢阳,自己与南霁云突围出去,搬到援兵再回来救睢阳。
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因为他明白,无论自己想那种方法保全自己,都要以放弃睢阳为代价。而睢阳对于整个大唐来说至关重要,他不能放弃。
他心中想的,是整个国家的安危祸福,而不是个人的生死荣辱。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后人林则徐用自己的诗句,很好地诠释了张巡的这种精神。
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在国家民族的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不计较个人得失,奉献出自己的生命乃至一切。
他们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
不可否认,张巡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但是,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才是真实的。
一个普通人终其一生,也很难获得所有人的认可,何况一个成就大事的英雄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巡,守淮阳一城捍卫天下
气吞山河的张巡“睢阳保卫战”.
睢阳之战交战双方
大唐的兴衰:从安史之乱到宪宗中兴(十二) 捐躯赴难
【故事】以死期败烈——张巡苦守孤城
张巡到底是千古名将还是衣冠禽兽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